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6163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精品推荐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主备:

王金平

审核:

潘春艳

校对:

郭恩龙

姓名

班级:

小组: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备考说明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近几年的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偶有材料题出现。

在2014年的高考时将会保持稳定,仍会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可能增加非选择题的考查;从内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仍是考查的重点。

同时也要重点关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诸多失误;正确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挫折;结合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其改革失败的原因及教训;结合苏中两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分析二者失败和成功的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复习重点难点:

(1)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影响

(2)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课前预习案】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①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农民的利益);②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③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4)特点:

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结果:

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三次武装干涉,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6)评价:

①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②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④时间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频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注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频临崩溃;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践失策,需要有利的模式。

(2)概况

时间: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目的:

解决危机,稳定政权

(3)内容:

①农业: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

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资源,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4)特点:

①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③在公有制得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

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实质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恢复和发展生产,并进而向社会主义过度。

(6)评价:

①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③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注意:

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斯大林模式

(1)背景

①国际形势:

仍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②政治形势:

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③经济形势:

虽然经济迅速恢复,但总体而言仍相对落后,尤其重工业发展不足;

④思想环境:

传统的小农经济占主导,专制主义根深蒂固,所以有强烈的扩张欲望;

个人因素:

斯大林的专断独行。

(2)含义:

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它是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3)内容

A:

工业方面: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

B:

经济体制方面: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

农业方面:

农业集体化运动。

(4)特点

△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治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经济方面:

①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②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③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

农业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

(5)评价:

积极: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②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1937年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③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它扩展到亚欧一些国家后对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政治上,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稳定。

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执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高度集权,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个人崇拜盛行;

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⑦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⑧思想文化上,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

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在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体制。

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斯大林模式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开创性与巨大的优越性。

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1)背景

1改革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

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

(2)内容

农业方面:

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

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政治方面:

开展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斗争,进行大规模的平凡冤假错案活动。

(3)结果:

收效甚微。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结束。

(4)原因:

改革没有结合国情;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也不利于改革的进行。

(5)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②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

(1)背景:

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问题,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2)内容: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发展,改进经营管理体制。

②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发展,改进经营管理体制。

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结果:

①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②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加。

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4)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③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

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对外进行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

1968年8月,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3月和8月,侵犯我国东北领土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提克地区。

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苏美争夺。

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

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1)背景①斯大林模式的长期推行严重束缚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面临社会动荡、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

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②减少指令性激化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③调整所有制结构:

个体劳动和合作社得到发展;出现租赁、承包及与外资合作的企业。

(3)结果: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4)原因:

①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②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③根本原因:

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三重点难点解析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市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

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体制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市场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斯大林模式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保证国民经济比例稳步健康协调发展;③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

异:

①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③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对斯大林体制彻底否定,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④前两者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后者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导致苏联解体。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6.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②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和僵化的经济体制阻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必须不断的进行改革。

③缺乏民主,破坏法制,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④教条主义和学术领域的批判运动,窒息了创造精神。

⑤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妥善解决民族问题。

⑥执政的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⑦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7.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的改革有何借鉴?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8.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

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②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设社会主义,也能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根

据不同的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化”,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9.沙俄、苏俄、苏联和俄国的含义

沙俄:

意为沙皇俄国,指二月革命前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的俄国;

苏俄:

意为苏维埃俄国,指十月革命后到苏联成立之前的俄国;

苏联:

意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指1922年苏联成立以后的俄国,于1991年解体;

俄国:

是通称,一般可以用于各个时期。

10.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背景

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三年战争结束,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十年“文革”使经济频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

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推行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

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外国大力招商,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用

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1.全面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1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

(1)背景:

前者是在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内有反革命叛乱,外有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者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制定的。

(2)内容:

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目的:

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实质:

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5)影响: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在当时它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

②新经济政策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一种大胆的突破,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

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13.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经济政策有着怎样的变化?

(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为新生政权站住脚跟奠定了基础;

(2)新生政权为了击退国内外敌人的包围,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最大限度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造成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过渡的正确道路;

(3)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新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1925年,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4)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行有计划的五年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同时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致使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建设长期落后,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课外知识阅读

1.苏联集体农庄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192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

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

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

“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但是,在集体化过程中,也出现过“全盘集体化”等严重错误,不仅带有很大的强制性,甚至采取没收财产、剥夺选举权等手法,强迫农户加入,这违背了列宁提出的自愿原则和通过示范、逐步开展的方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苏共“二十大”

1953年3月,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

之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

在经历了马林科夫的短暂执政后,到1958年,以赫鲁晓夫为首的党政领导核心逐步稳定下来。

1956年2月,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作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

在总结报告中,赫鲁晓夫就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观点,如通过所谓的“议会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等,同时报告中“坚决反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不相容的个人崇拜”。

大会闭幕的当夜,赫鲁晓夫突然召集代表开会,做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报告揭露了斯大林搞个人崇拜、践踏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严重错误及其危害,但对斯大林的错误缺乏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把个人崇拜的根源简单地归结为他的“不良品质和性格”。

这个报告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思想混乱,同时,它不久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震惊了世界。

苏共“二十大”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超出了苏联的国境。

会后,苏联国内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高潮,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一度造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动荡不安。

3.以近代史观审视中国的近代化

(1)近代史观

近代史观,又称现代史观:

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社会生活近代化。

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2)主要着眼点

政治近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近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近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工业经济等内容;思想文化近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还涉及教育近代化、军队近代化等。

(3)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经济方面的近代化:

①起步阶段: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②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中国政治方面的近代化:

①近代前期各阶级阶层的救国主张。

②从专制到民主: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维新变法。

b.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想方面的近代化:

①地主阶级: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中体西用”。

②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

③无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

※社会生活方面的近代化:

①变迁原因:

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运动的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

②变迁表现:

衣食住行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启示借鉴:

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近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近代化产物;应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即按照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思想文化近代化纵向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规范答题类——用历史语言回答历史问题,不再因无谓失分而遗憾

要正确使用历史术语,必须在平时多加记忆、多加练习和经常书写。

高考历史评分细则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甚至不给分。

由此可见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在高考答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来答,回答历史问题更不可写成“散文”。

在阅卷过程中看到考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会用到“两半社会”“马哲”等缩写,还有“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等名词,还有的将三大改造写成“三大改革”,公有制写成“共有制”等。

这些笔误一方面反映了考生比较粗心,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关于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