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995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 最新.docx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1最新

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题分合计52分)

1.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2.关于气象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A.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冬季

B.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西部和北方地区

C.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西太平洋

D.干热风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地区

3.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A.光热B.水源C.地形D.土壤

4.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

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

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

5.下列属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是

A.丘陵地区层层梯田B.河套平原引黄灌溉

C.宁夏平原引黄灌溉D.北京郊区塑料大棚

6.如果大气垂直分层中平流层的臭氧被破坏: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地面失去保温层,全球气候进入冰期

C.太阳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生物及人类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7.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 

8.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9.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

B.防洪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C.防洪泛工程措施是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应急措施,实行防洪保险

D.暴雨的成因主要是有充沛的水汽,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短

10.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11.1998年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达2千多亿元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洪涝D.干旱

12.关于低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压系统只指低压槽

B.高空槽前吹偏南风,气流下沉,水汽充沛也不可能形成降水

C.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上升是产生大范围降水,大风等天气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

D.高压槽后,多吹偏北风,气流下沉,降水丰富

13.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云层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

14.下列表示暖锋过境气压变化曲线是:

15.有关气候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稳定少变的资源

B.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C.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D.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地制宜

16.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A.寒潮B.台风C.旱灾D.涝灾

17.人造烟幕防霜冻的原理是:

A.烟幕中尘埃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B.烟幕通过热辐射直接使地面增温

C.烟幕通过热辐射直接使大气增温

D.烟幕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18.从环境角度出发,下列城市规化模式中最合理的是:

读"某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图),回答19-21题。

19.四是区中农业复种指数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和②地均分布在大陆的东岸

B.②地和④地的降水均主要受到西风的影响

C.③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处在南美洲

D.①和③纬度相仿,1月份气温低于③的原因是沿岸受寒流的影响

21.四地区中自然带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读下图,回答:

22-24题:

22.就纬度而言,图中臭氧总量的极小值出现在

A.赤道附近上空B.北半球中高纬度上空C.南极上空D.北冰洋上空

23.就季节而言,图中南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均出现在

A.夏季B.冬季C.春季D.秋季

24.臭氧含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

A.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B.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C.导致海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

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某人1月初乘夜班飞机由北京飞往兰州,接近目的地时,机上乘务员报告,机舱外气温-46℃(已知地面温度:

北京-8℃;兰州-12℃),据此回答第25-26题。

25.此时飞机的飞行高度为:

A.5000米B.7000米C.9000米D.11000米

26.此时飞机正飞行在:

A.对流层底部B.对流层中上部

C.平流层D.高层大气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题分合计6分)

1.下图是某城市的风频玫瑰图(表示该城市的风向频率)据图回答

该城市可能位于

A.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B.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C.印度半岛的东北部地区D.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2.在我国北方,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旁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日照条件,城镇街道方向宜采取:

A.东西方向B.南北方向C.东北--西南方向D.西北--东南方向

3.下列有关气候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B.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

C.气候是一地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故气候资源变率不大

D.街道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时,其两侧建筑物日照条件最好

得分

阅卷人

三、填空题(共3题,题分合计16分)

 

1.台风的灾害主要是由强风,和所造成。

2.气候是一种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降水和等。

3.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广泛采用的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以及农业、农业等,都是合理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具体体现。

得分

阅卷人

四、综合题(共4题,题分合计26分)

 

1.读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海拔高度(m)

4

2895

1288

1302

2261

23

8

年降水量(mm)

559

966

61

1536

372

2185

975

年均温℃

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弃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约原因。

 

2.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

(1)该城市的工厂区位合理,充分考虑到当地风向,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为。

(2)该城市规划中,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吗?

为什么?

 

3.读图回答:

(1)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的雨水称为酸雨。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和等酸性气体所致。

(3)我国酸雨主要是型酸雨,酸雨区已覆盖了我国土地面积的%。

我国南方还出现大片的PH值小于的重酸雨区。

酸雨区并有扩大的趋势。

(4)酸雨危害很大,不仅使水酸化,影响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酸化,危害森林和生长,腐蚀和古迹,并危害健康。

(5)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物和物的排放,有效措施是研究煤炭中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6)我国已经采取发展技术和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4.读图回答:

(1)简答:

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2)这种热力环流称城市风。

上空风到下沉放称城市风下沉距离。

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量排出大气污染物工厂,是否合理?

为什么?

(3)广州市近年来在郊区封山育林,来解决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

状况,这种做法可行吗?

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

 

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题分合计52分)

BCAADCCDDBCCBDAADDCBACBABB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题分合计6分)

1.AC

2.CD

3.AB

三、填空题(共3题,题分合计16分)

1.特大暴雨风暴潮

2.可再生太阳辐射热量风

3.生态立体

 

四、综合题(共4题,题分合计26分)

1.

(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后者为低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呐,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要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

2.

(1)热带季风气候

(2)有街道方向为东西-南北向,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日照条件差,在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时,街道两侧的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

3.(1)5.6

(2)石油煤天然气二氧化硫氧化氮

(3)硫酸40南4.5

(4)江湖鱼土壤农作物建筑物文物人体

(5)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硫

(6)洁净煤清结燃烧

4.(1)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

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

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

城市建筑层数高。

而密不易通风散热。

(2)城市郊区不合理∵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及卫星城排出污物会从近

地面流向城市,加剧城市污染和相互污染。

(3)可行,但应着重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