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946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docx

扶贫工作报告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的工作报告

我代表县政府,向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报告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请予审议。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我县贫困人口较多。

2014年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7个,贫困人口62233户、148800人,贫困发生率8.78%。

经过201X-201X年努力,全县脱贫17043户、51149人。

精准识别“回头看”后,201X年初全县共有贫困村77个,贫困人口46919户、95560人,贫困发生率5.72%。

201X年底,经过省级考核评估,认定我县出列37个贫困村,脱贫13199户、28435人,贫困发生率降为3.88%。

目前,全县未出列贫困村40个,贫困人口33602户、67125名。

201X年全县计划出列贫困村20个、脱贫26096人。

201X年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了制度机制

1.建立了政策体系。

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下发《贯彻落实<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关于防范返贫确保稳定脱贫实施意见等三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配套完善了23项政策,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2.建立了工作体系。

建立了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调度联络机制、县直单位帮扶联络小组制度,在全县推行“平时记账、年终算账、群众认账”的贫困户家庭收入核算方法,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工作推进和调度机制。

3.健全了队伍体系。

加强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力量,成立了书记县长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力量。

补充扶贫队伍力量,县扶贫办由7人增加到22人。

配强了镇村级领导力量,32个乡镇(开发区)均成立扶贫工作站,村设立扶贫专干,整合乡镇专职扶贫队干部136人,村扶贫专干628名。

4.建立了考核体系。

出台了《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六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明确了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及主要负责同志、县直帮扶单位及主要负责人、挂职扶贫副书记、村第一书记的考核办法,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体系。

5.建立了问责体系。

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严明“双包”工作纪律的通知》,出台了《XX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办法(试行)》,对脱贫攻坚工作、“双包”工作纪律进行明确要求,同时就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程序、结果运用建立了问责体系,保证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严肃规范。

(二)夯实了工作基础

1.确保底数清楚。

经过201X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和201X年精准核查月,反复核查核实,至201X年初全县贫困户精准到46919户、95560人,扶贫对象的精准度明显提高。

今年上半年按照全省“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要求,重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切实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的发生。

经动态调整后,全县共新增贫困人口5575人,其中整户识别新增4006人,补录1569人;返贫266人;核减3733人;净增1842人。

进一步解决了扶贫对象不精准的问题,实现了从“比较精准”到“更加精准”。

2.严把精准识别。

严格按照“规模控制、群众评议、程序合法”的方法,在考虑收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和致贫原因等因素进行整户识别。

识别过程中严格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即:

通过农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公告备案的程序,确定贫困户名单。

确保贫困户识别公平、公正、公开。

3.摸清致贫原因。

对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认真全面梳理。

当前全县贫困户中,因病致贫16782户,占比50.07%;因残致贫6201户,占比18.5%;因学致贫459户,占比1.37%;因缺劳力致贫5414户,占比16.15%;因缺资金致贫2624户,占比7.83%;因缺技术致贫1392户,占比4.15%;因灾致贫115户,占比0.34%;因交通条件落后致贫9户,占比0.03%;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491户,占比1.46%。

为分类精准施策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三)找准了工作抓手

1.明确了脱贫路径。

针对致贫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和贫困户自身发展愿望与需求,按照分类施策、“五个一批”的要求,制定了201X年脱贫计划,明确了脱贫路径。

针对201X年脱贫13379户、28383人的目标任务(含预增加8.76%),计划实施产业脱贫11452户,覆盖85.6%(含光伏扶贫4078户,占35.6%);就业脱贫2904户,覆盖21.7%;健康脱贫9680户,覆盖72.4%;金融扶贫3962户,覆盖30%;教育扶贫791户,占6%;政策兜底脱贫5418户,覆盖40%,其他脱贫401户,占3%。

以上各类增收类扶贫工程总覆盖率达258.69%,确保每个预脱贫户都能享受至少2项增收措施。

2.落实了各类补贴政策。

健康扶贫,在配套落实“351”“180”政策的基础上,我县出台“3993”健康脱贫政策,对全县贫困人口中300名大病患者开展集中救治;对全县贫困人口中9889名慢性病患者开展集中签约服务;县域内病人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省内住院贫困人口,年内治疗合规费用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3000元。

免除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

免费为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乡镇卫生院医生和1名乡村医生共同签约服务,开展日常健康体检。

教育扶贫,贫困户家庭子女学前教育阶段进行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发放补助,高中教育阶段发放助学金、免除学费;中高职教育阶段享受“雨露计划”补助;高等教育阶段可享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大学可申请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

正在出台政策,免除义务阶段贫困生簿本费等学杂费,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补助全覆盖。

特色种养业扶贫,制定补贴政策,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等进行补贴。

为鼓励大户带动,对连片种植和集中养殖每户补贴6000元,分散种养每户补贴4000元。

光伏扶贫,对贫困户中的“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家庭建设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贫困户无需投入资金,享受每户每年3000元发电收入。

就业扶贫,对在就业扶贫基地、居家就业基地就业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贫困劳动者(16-59周岁),可享受每人500元/月岗位补贴,并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基地一次性奖励。

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建房屋户补助2万元,修缮加固户补助6000元,同时,再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给予每户3000元的补助。

金融扶贫,对评级授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担保、免抵押、扶贫资金贴息”的小额贷款,贫困户带资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每年不少于4000元的分红。

3.确定了扶贫重点工程。

我县以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健康脱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为主抓手,努力打造“产业脱贫主导、就业脱贫支撑、健康脱贫减负、金融扶贫助力、生态保护脱贫补充、社会扶贫聚力”的扶贫机制,不断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企业、政府、社会”从事扶贫工作的行动自觉,构建了各项政策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运转协调的长效机制,更加坚定了我们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四)扎实推进脱贫工程

1.基础设施先行。

贫困村道路畅通工程,201X年98.092公里,投资5885.52万元,3月16日开标,3月中下旬施工,已完成90%,8月10日前完工。

以工代赈扶贫道路工程,项目已经开工,8月10日前全部完工,共220万元。

农村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计划新增受益农村人口15.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1万人,新建水厂4处,改造水厂5处,计划完成投资7000万元,工程已全部开工,8月份开始机电设备、供水设备、净水设备安装调试,自动化、水质检测设备安装,试供水,试运行,9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精准扶贫项目,扩挖塘坝66口、疏浚沟河68条、新打机井386眼、末级渠系改造0.6万亩、新建加固小涵闸4座、建设泵站2座。

涉及26个乡镇、37个贫困村的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现已沟河疏浚51条、塘坝扩挖48口、机井268眼、泵站2座、小涵闸3座,确保8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9月份可供水。

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201X年总任务为2000户,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危房户;贫困户危改存量6000套,正在及时鉴定、及时开工,计划9月底完工。

以上两项总开工数为3802,总竣工数3212。

贫困村村室标准化建设,总投资额约500万,计划建成40个远教广场,现已建成15个,7月底总建成25个,每个远教广场每年可为一个贫困村增加村集体收入2-3万元,8月中旬全部完工。

确定贫困村村室建设任务13个,每个村室建设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其中党员活动室不低于10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采取建设单位垫资的方式进行建设,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建设阶段,8月底能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2.产业脱贫带动。

特色种养业扶贫,201X年1月至7月中旬,特色种养业补贴项目覆盖贫困户17805户,涉及资金6534.5637万元,种养业补贴项目覆盖率为29%,累计达标户为12330户(含16年的3477户),产业达标村14个,一村一品9个。

光伏扶贫,42个村级6000户级光伏电站,20.1兆瓦建设任务已于6月20日全部并网,已经完成验收与资金拨付。

资产收益扶贫,201X年度共安排资产收益扶贫资金2000万元,涉及12个乡镇15个村15个项目,覆盖5500贫困人口,预计年收益达160万元。

9个乡镇项目7月底完成施工,另有3个乡镇工程8月中旬完成。

电子商务扶贫,全县共建设69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其中贫困村共有111个(201X年新增5个)。

累计举办了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2000人次,其中包括对贫困村电商人才的培训。

8月份完成投资,实现年内带动贫困人口800户,2000人实现增收脱贫。

旅游扶贫,计划通过旅游扶贫带动脱贫1956人,根据全县实际已制定《201X年XX县旅游扶贫计划表》,及时推动工程实施,8月份落实计划投资;已完成三个旅游村“八个一”工程建设工作。

3.就业脱贫促进。

201X年培训任务430人,培训合格861人,创业培训24人,培训就业645人;就业脱贫任务845人,已帮扶就业1159人;落实236人就业扶贫岗位补贴资金13.93万元;依托88扶贫车间运转,加快扶贫e站建设进度(计划建设9个,已建成6个,3个在建);提供就业岗位15000。

“雨露计划”,201X年我县雨露计划审核通过495人,目前公示结束,正在申请资金拨付。

补发201X—201X年度建档立卡职业助学补贴447人,金额共计129.6万元。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依托30个乡镇,共计培训30场、3548人次,现培训已全面结束,资金共计20.74万元,正在申请拨付资金。

扶贫车间工程,采取“政府出资、部门援建、村级所有、引企入驻、社会参与”的方式,每个车间投资30万元左右,贫困户就业要占40%。

目前,已投入资金3800万元,建成88个,运营60个,重点从事手工艺品、服装、编制、雨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年租金总计136万,共带动1665人就业,其中带动贫困户442人,人均增收58元/天。

4.生态扶贫补充。

筛选8个符合要求的建制村上报市环保局,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

现8个项目有7个通过审核(建设环保公厕),目前上级环保专项资金未下达,下周开始下乡选址,准备垫付相关资金,督促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完成年度扶贫工程建设。

完成年度8000亩造林任务、森林抚育、林下经济,预计带动100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5.教育扶贫圆梦。

我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生12378人,涉及贫困户9088户。

截至目前:

①学前教育阶段,资助1099人,共100.01万元。

②义务教育阶段,发放寄宿补助2277人,共129.33万元。

③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资助并减免学费1430人,共326.42万元。

④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资助并减免学费172人,共34.4万元;合计发放资金589.76万元。

6.政策兜底保证。

201X年,我县农村低保计划保障28163人。

建档立卡扶贫对象15918人,发放资金3136.71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建档立卡扶贫对象3563人,发放资金712.6万元;临时生活救助计划1189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建档立卡扶贫对象104人,发放资金37.44万元;残疾人护理补贴建档立卡贫困户7331人,发放护理补贴资金527.832万元;残疾人生活补贴建档立卡贫困户8721人,发放生活补贴资金588.84万元。

7.健康脱贫减负。

剩余258个村卫生室全部进行标准化整改,已全部整改到位;共有13740名贫困人口确诊并办理慢性病就诊卡;1-6月份县城乡医保中心对贫困人口门诊(含普通、慢性病、特殊慢性病三种门诊)报补94084人次,实施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农合报补、医疗救治、财政兜底954万元。

1-6月,全县贫困人口综合医保“一站式”结算住院22436人次,合规医药费用11361万元,实施了健康脱贫兜底“351”民生工程,通过居民医保基金支付8404万元、大病保险支付575万元、民政救助1112万元、财政兜底136万元、贫困人口自负1134万元,住院费用实际补偿率达90%。

贫困户每人次报销资金4558元。

全面开展贫困人口健康促进,发放健康促进教育资料12种84余万份,开辟健康促进宣传栏850块,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咨询1560场(次),开展健康巡讲180次。

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100%,由财政代缴每人100元有偿签约费用,共计956万元,已服务76.4万人次。

8.金融扶贫助力。

新增贷款年度目标任务为4.4亿元。

截至目前,农商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农行等4家金融机构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8亿元,带资入股贫困户4749户,完成任务的63.6%,计划8月份全部完成。

9.社会扶贫聚力。

目前全县共有140家各类企业对接帮扶77个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均有1-2家企业进行帮扶。

201X年将进一步深化企业对接帮扶成果。

(五)强化措施保障

1.强化资金保障。

截至目前,我县共整合扶贫资金9.59亿元。

专项扶贫资金共到位2.77亿元,其中,中央、省、市专项扶贫资金到位1.65亿元,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量已安排到位1.12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到位0.14亿元。

整合用于扶贫涉农财政资金6.82亿元,集中用于产业脱贫资产收益扶贫,贫困户危房改造,小型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一事一议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项目。

2.强化队伍保障。

增强选派帮扶工作队力量,按照要求为40个未出列贫困村,选派40名县处级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另配备2人组成贫困村驻村工作队。

加大帮扶队伍力量配备。

召开精准帮扶工作专项整改会,按照1人最多包5户的原则,对全县帮扶人进行调整,帮扶人由5769人增加到13158人,对全县62233户贫困户进行包保,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人帮扶,每个贫困村都有单位包保。

3.加强组织保障。

明确县级领导责任,建立以县四大班子领导牵头、县直帮扶单位帮扶、乡镇干部包保、村级干部配合的“四级包保网络”,明确县四大班子领导除联系点之外,牵头联系一个出列贫困村,且全年入户走访不少于200户,落实县领导帮扶责任。

确定包保牵头单位,在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帮扶牵头单位,由牵头帮扶单位发挥协调督促作用;同时,各帮扶单位明确1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扶贫日常工作,切实解决相互推诿、合力不足问题,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作用。

4.严肃纪律保障。

依据《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严明“双包”工作纪律的通知》,对201X年度考核后进乡镇、市第一季度督查排名靠后乡镇进行问责,对第一季度帮扶单位督查排名后进的24家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集体约谈。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执行《XX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办法》,对工作负责、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并作为单位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履职不尽责、帮扶落实不力的,将视情节,分别追究帮扶单位和个人的相关责任。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仍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乡镇政策宣传不到位,贫困户对脱贫攻坚政策和程序不清楚,口述信息与政策实际落实情况不一致,有的贫困户甚至对涉及到自己已经享受的政策不了解。

2、进村入户整改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快。

从6个督查组督查发现的情况来看,各乡镇进村入户整改工作进展缓慢,有的流于形式,闭门造车;有的查找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以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没有真正的按照要求查找、解决问题。

3、项目需进一步加快。

一是产业项目,省里要求产业覆盖率要达到100%、种养加要达到70%、大户带动要达到70%,但从目前来看,各乡镇产业扶贫进度不一,离规定指标有一定差距,任务较重。

二是电商扶贫,电商点虽然数量多、布点广,但缺乏优势明显、影响广泛、带动效果强、示范作用大的网点。

三是旅游扶贫,全县1956户旅游扶贫任务虽已分解到户到人,但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很难体现旅游扶贫带动作用,与旅游扶贫的联系不紧密。

4、帮扶工作成效仍需进一步提高。

全县一人帮5户以上的问题虽然得到了有效整改。

但帮扶责任人履职需进一步强化,少数帮扶人仍不能够主动参与帮扶工作,对户档资料填写缺乏有效指导,帮扶措施和成效与帮扶人联系不紧密,帮扶实效需要进一步提高。

5、户档基础工作仍需进一步规范。

一些乡镇存在贫困户实际情况与扶贫系统信息、扶贫手册填写内容不相符,没有及时更新维护;多数乡镇没有配备专职扶贫系统信息员,信息平台维护管理力量薄弱。

部分村对扶贫项目和资金的相关文件、项目协议等资料没有进行整理和归档;村级相关资料不齐全等。

三、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辛勤努力,我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贫困人口较多,贫困户致贫原因复杂,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且脱贫与返贫交织,全县尚有40个贫困村、67125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

下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格履职、强化措施,真正下一番“绣花”的功夫,确保完成201X年扶贫工作目标任务。

1.扎实开展“再回头、再查找、再提升”活动。

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方位、地毯式的透彻检查,明确查找重点贫困户措施落实情况、资金到位情况、项目推动等情况,确保通过入户核查真正解决问题,促进识别、施策、帮扶、脱贫、管理的全面精准。

2.加大工程推进力度。

按照“周通气、旬通报、月调度、季考核”工作要求,通过推进会、调度会、实地督查等方式对九大工程项目进度进行经常性督查调度,形成常态化机制。

重点围绕产业、就业、健康、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危房改造、扶贫车间运转等重点工程,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工程进度,确保所有工程类进度顺利推进。

3.完善包保责任网络。

为进一步落实完善包保责任网络,开展帮扶工作专项督查,确保调整后的帮扶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组建非贫困村扶贫工作队,充实非贫困村扶贫工作力量,组建“乡镇班子成员+包村乡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或大学生村官”的非贫困村扶贫工作队,明确职责任务,实现扶贫工作队的全覆盖。

4.注重督查结果运用。

一是继续加大督查力度。

实行常态化督查,对照“户脱贫、村出列”标准程序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求,加大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实施进度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督查,提高督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指导性;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把扶贫督查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真正让督查起到促进工作的作用,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强力推进各项工程实施,统筹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在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上发力,确保我县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