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826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docx

部编版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资料

一、《海底两万里》内容简介

1866年,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追捕。

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船长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

尼摩邀请阿龙纳斯参观了这艘令人惊叹的现代工业的杰作—一诺第留斯号;它利用海浪发电,供给船上热、光、动力;它所需的一切都取自海洋。

它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个荒岛上秘密建造起来的。

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乘诺第留斯号,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

透过潜艇玻璃窗,海洋把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展现在他们面前:

应有尽有的海底植物,空中飞鸟般的各种鱼类,以及到处皆是的形形色色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使人目不暇接。

他们观察着,研究着。

途经克利斯波岛,潜艇停在海底,他们穿上潜水衣,漫步在海底平原上,用特制的步枪在海底森林里打猎。

书中描写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称奇: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

没有枝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

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

美丽极了!

尔后,潜艇经历了托雷斯海峡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

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

尼摩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他们入睡。

翌日,阿龙纳斯醒来,尼摩船长请他治疗一个身受重伤的船员。

船员不治身死。

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死者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他说:

在这里,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印度半岛南端的锡兰岛在面前了。

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

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

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

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

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

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

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

从红海到地中海,若走好望角,需绕行非洲一周。

但尼摩船长沿着他所发现的一条阿拉伯海底通道潜行,不到二十分钟,就通过苏伊土地峡,到达地中海。

书中写道:

诺第留斯在沿着又黑又深海底地道直冲过去。

随着地道的斜坡,潜艇像箭一般随急流而下。

地道两边狭窄的高墙上,只见飞奔的速度在电光下所画出的辉煌纹路,笔直成条。

令我们心跳不止。

潜艇向康地岛驶去。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蹊跷事:

随着凌晨潜艇窗前一个潜水人的出现,尼摩船长从橱内取出数百万黄金,写上地址,派人用小艇送走。

这么多金子送到哪里呢?

阿龙纳斯觉得,神秘的尼摩与陆地仍有某种联系。

潜艇穿过桑多林岛火山区海域的沸腾的水流,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来,驶到大西洋,停在维多湾海底。

这里是1702年时的海军战场,当时给西班牙政府运送金银的船只在此沉没,海底铺满了金银珠宝。

尼摩派出船员,把千百万金银装进潜艇。

阿龙纳斯对这许多财富不能分给穷人表示惋惜。

船长听了激动地回答:

“我打捞这些财物是为了我自己吗?

你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们,有被压迫的种族,有要报仇的牺牲者吗?

”阿龙纳斯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长那次途经康地岛时送出去的数百万金子是给谁的。

在大西洋海底,阿龙纳斯随尼摩船长去做了一次新奇旅行;他们脚踩在沉没了的大陆——一大西洋洲的一座山峰上,观赏一座火山的海底喷火口喷出硫磺火石的奇景。

眺望山脚下一座破坏了的城市—一整个沉没水底的庞贝城。

然后,诺第留斯号大胆向南极进发,潜艇航行在成群的鲸鱼中间。

尼德•兰要求追打鲸鱼。

尼摩部长不同意伤害这些善良无害的长须鲸。

当海面上出现残酷的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决定援救长须鲸。

诺第留斯号用它那钢制的冲角,直穿大头鲸。

经过一场恶斗,海上满浮着大头鲸的尸体。

穿过南极点后,潜艇又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在尼德兰被章鱼的触须打倒在地时,是尼摩船长救了他。

最后,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

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

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

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

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

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

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

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

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

“我是被压迫者,瞧,那就是压迫者!

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

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

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

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

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

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

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阿龙纳斯目睹这场惨景,对尼摩船长极端厌恶:

“虽然他从别的方面可能受过很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权力来做这样残酷的报复。

”阿龙纳斯在船上听到了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

“全能的上帝!

够了!

够了!

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域中,诺第留斯号遇到了巨大的漩涡,阿龙纳斯和尼德•兰、康塞尔,乘坐小艇脱离了诺第留斯号,结束了这次穿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北两极海洋的海底两万里环球旅行。

阿龙纳斯希望:

“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

……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险工作!

二、《海底两万里》的一些细节:

   尼摩船长用什么办法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

——热水

   鹦鹉螺号最后的结局怎样?

——卷入漩涡鹦鹉螺号是用什么击退了土人的进攻?

——电

   书中是以谁的名义命名了南极大陆?

——尼摩 

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什么?

——《海底的秘密》

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时,是谁把那条鲨鱼杀死了?

——尼德兰“鱼叉手之王”

   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大叶藻衣服是用什么做成的?

——贝壳类的足丝

 写字的笔是用什么做成的?

——鲸的触须用的墨水是用什么做的?

——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

潜艇上的烟草——富有烟精的海藻

   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有多少?

——12000册最快速度是多少?

——每小时50海里

   鹦鹉螺号的造价是多少?

——200万法郎连船上的美术作品和收藏品总价是500万法郎。

 鹦鹉螺号的动力来源是?

——电诺第留斯号利用( 海洋)发电。

鹦鹉螺号餐桌上的每一件东西——匙子、叉子、刀、盘,上面都有一个字母,字母周围有一句题词,这句话是:

动中之动。

1.《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2.《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答:

“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3.“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

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

”这句话是(尼摩船长)说的。

4.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他们打到了什么?

 (B )

A、兔子    B、水獭    C、鲨鱼

5.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

( B)

A、鲨鱼    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    C、被炸弹轰炸

6.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

( B  )

A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三、简答: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至少概括出两次险情。

托雷斯海峡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地中海——【从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到达极点】——大西洋——北冰洋【挪威海岸附近的海域】。

二、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

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

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

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案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

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

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

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案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

29岁的男老师张M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

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

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

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

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1)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

(2)揣摩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②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3)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

(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

【答案】

(1)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2)①可见老师们当时是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3)示例:

在灾难来临的那一时刻,老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

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其微。

(4)示例:

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更灿烂的春天。

【解析】【分析】

(1)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是在地震来临时,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相同的情景,各位老师将孩子们护在身下,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

深层含义根据议论抒情句子“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可得知老师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2)①“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些都是老师们舍身保护学生的姿势,表现老师们在灾难来临时甘愿为学生牺牲的奉献的精神。

②“不得不含泪”强调救援人员,看到老师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的举动而难过的流泪,表现了救援人员当时看到这种场面时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3)结合文章他们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来看,他们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学生撑起一片天,这种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大自然不可抵挡的,是无比壮美的。

(4)开放性试题,按照题目要求,选择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

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注意字数限制。

如,向丽,她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年,但她曾经的音容笑貌学生们不会忘记,她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故答案为:

⑴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⑵①可见老师们当时是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⑶示例:

在灾难来临的那一时刻,老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

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其微。

⑷示例:

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更灿烂的春天。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

标题的含义既要考虑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文章主旨考虑其深层含义。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注意从词义的词性、词义方面理解,揣摩表达的感情。

⑶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和文章主旨理解句意。

⑷本题考查颁奖词的拟写,注意结合示例,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大的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荷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

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载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

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摘编自欧阳自远主编《十万个为什么》)

材料二:

   天舟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货物运输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

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

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技术指标

   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

   进步MS

欧洲

   ATV

日本HTV

美国天鹅座

中国天舟一号

发射质量/t

7.2

20.75

16.5

7.5

13.5

上行能力/t

2.25

7.67

6

3.5

6.5

上行货重比

0.31

0.37

0.36

0.46

0.48

【注释】“t”是计量单位,吨。

上行货重比=上行能力/发射质量,上行货重比越高,货物上行效率越高。

(摘编自白明生等《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研制》)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具备后发优势。

建成后,会单独发射一个光学舱,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

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摘编自《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载人飞船能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其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大型载荷的需求。

B. 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

C. 日前,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之列。

D.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中国天舟一号与国外货运飞船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3)我国建成后的空间站具有什么特点?

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答案】

(1)D

(2)①全球率先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②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③货物运送上行能力位居第二;④货物运送上行货重比最高。

(3)①配备一套能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的巡天望远镜;②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解析】【分析】

(1)D错误,与原文“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2)仔细阅读材料二的内容,根据文字“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

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

”提取关键词语。

表格中发射质量、上行能力、上行货重数据的比对,概括作答即可。

(3)仔细阅读材料三的内容,不难找到关键句子“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

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提取关键句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⑴D;

⑵①全球率先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②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③货物运送上行能力位居第二;④货物运送上行货重比最高。

⑶①配备一套能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的巡天望远镜;②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考生要熟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的辨析,在文中具体落实,进行比照,判断正误。

⑵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探究。

考生要结合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抓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概括。

⑶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结合题干进行分析。

概括时要尽量用原文句子回答。

4.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屋顶上的男孩  宋长征

①我生活的地方是老河滩,这是一片不算丰腴,也不算太过瘠薄的黄土地。

一条弯弯的小河,一座小小的村庄。

②我曾在深翻的泥土里捡拾到一枚螺壳,放在耳边,若风吹过,若浩荡的河水流过,先民耕耘的场景像一帧帧泛黄的胶片。

我自信孤独是存在的,只不过当年不懂,坐在落叶的黄昏下,思与想呈现出一幅空旷的图景。

③我沿着村后的池塘边行走,在逼仄的拐角处抓住一株细细的小树。

秋蝉在悲鸣,池塘里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我小心翼翼,生怕滑落在池塘里。

教室破旧,泥台子,泥板凳,老师在门前的空地上用着自制的日晷,纸板的圆心上插一根小木棍,时间就有了刻度。

④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会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放羊,羊们在河滩上吃草,我会专注于我的孤独之中。

仰躺在草地上,看行色匆匆的云走过田野的上空。

我在想云之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否也有一座村庄,是否也有一个孤独的少年生活在某处。

[A]看蚂蚁在草丛里穿行,拖一粒重重的草籽,一阵风吹来却不翼而飞,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蚂蚁是否也会陷入对人生的怀疑,还是在短暂的慌乱之后重新开始搜寻被风吹散的粮食?

⑤这是我最初的认知,对于时间、对于生命产生的某些想法。

但更多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人在田野上奔跑而忽略了方向。

我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更好,也不知道村庄深处那座破旧的院落会有怎样的改变。

⑥十七岁那年我辍学,躺在一张棕绳编织的床上,异想天开,想要靠一支笔支撑起以后的生活。

——也仅仅只是梦想,从后来的四处漂泊来看,如果没有一个稍微安定的生活,所有的梦想也只是空谈。

⑦我在经历一个失败者的青春,或者说我从十七岁就换了一副成人的皮囊在世间行走。

渤海湾的一艘渔船上,风大浪急,出海,归港,在人声嘈杂、鱼腥弥漫中上岸。

岸上是另一个世界,喝酒,然后醉醺醺上船,跌入思乡的梦里。

……我在经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在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带,我的另一个我从皮囊里抽身出来站在时间的某处看着。

他的孤独无人能解。

⑧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那些远去的事物开始复活。

“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

”(沈从文语)原来一切事物并没改变,原来流去的只是时间。

⑨我花去了青春,却认识了孤独的面孔——多年来我的脑子里总有这样一种意象:

淡蓝色的星空,一枚枚闪烁的星辰如棋子般排布在夜空,像一盘下不完的棋。

在老河滩上觅食的鸡们,此时静卧在一片森森的树荫里。

多少年了,它们不曾改变自己的作息表,以星空为依靠,以茂盛的树荫为家园,等待黎明用一声嘹亮的啼鸣撕开夜幕。

一爿老屋,湛蓝色的老瓦,像一片片时光之羽,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孩坐在屋顶上,听月光簌簌落下。

⑩他看见了自己的一生。

他看见月光下的家园,在时间的流水中飘荡而来,又飘荡而去。

⑪里尔克①对物的虔诚看守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物于是成了里尔克信念的基石与生命的家园。

那么我的家园呢?

我在寻找。

当我面对一件老旧的器物时,我会想起那些流逝的光阴,在光影中活动着的人。

那人是父亲,是母亲,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老河滩上的乡民。

⑫我在物里醒来,此时的物是故乡的风物。

月光流泻,我像世间所有的婴孩那样睁开双眼,或者是老祖母的臂弯,或者是一只摇荡的摇篮,有人在轻轻唱,那歌谣唱了千年万年仍如流水般轻柔、温暖。

但我不可能知道,多年以后,那个在物中苏醒的孩子执拗折返,企图描绘那些缥缈的音符,企图重新沭浴在一片安然的月光下。

⑬我穿行在草木间,麦子是青的,梧桐花是一串串的紫粉色。

[B]镇街是嘈杂的,打烧饼的小贩一大清早就把烤炉支起、点燃,揉面。

溜切花边,然后用手背把烧饼贴在炉璧上。

只需要等待,木炭火光明灭,芝麻香、麦面香瞬间流溢。

这或许就是一个支点,木炭、麦面、芝麻,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我人在草木间。

⑭我的书写在夜色中进行,曾经有一段时间,故乡的草木如春天般浩荡而来,在纸上排布成阵。

⑮我在物里生长,我会想起灯光下的织布机,母亲坐在上面,像一艘小小的方舟承载一家人负重前行。

我会想起父亲身披蓑衣站在田野上,夏雨滂沱,他依旧不紧不慢走过田塍,这是一个农人的自信,相信风雨过后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⑯我也这样想,转眼写作十年,我几乎记下乡间的所有事物,它们是真实存在的,与生活达成默契,与村庄相五依偎。

我要做的,只不过是沿着时间生成的脉络,记下爱,记下暖,记下那些苦难的刻痕。

⑰我也会在物里老去,当孤独再次袭来,我会有所庆幸——在缺少一切的时节,我真的发现还有个自己在乡间行走。

那个屋顶上的男孩未曾改变,那淡蓝色的星空未曾改变。

⑱一个人书写的过程即是对孤独画像的过程。

此时的线条清隽,一条河、一座村落、一声嘹亮的鸡鸣、一片云走过的天空,组构成一个简洁的画面。

⑲我在走过田坎时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