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81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会数,会读,会写100一些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将经历从具体轻重抽象出加减法算是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算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

测量物体长度。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的动手做的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6、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交流。

7、实践活动:

“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安排了动手作、小调查的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一些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将经历从具体轻重抽象出加减法算是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算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1、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算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

测量物体长度。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的动手做的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与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等。

二、教学重点:

1、能认、读、写100以内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能运用数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

1、能运用数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等。

四、课时安排:

5课时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2.认识100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出各数,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培养合作交流与耐心倾听的意识,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

重难点

选择不同数数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导入新课作好准备。

  1复习:

  教师问:

"谁能用不同方法从1数到20?

"

  分别请同学回答。

  2揭示课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培养数感

  活动一:

试着数数

  活动目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及原有的认识水平,很可能已经有不少孩子会从1数到100。

要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

通过多种形式数数,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有趣。

活动过程:

1.教师问:

"谁会从1数到100?

"

  (请1名同学上台前来给大家从1数到100)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数出来吗?

  (分别请同学上台前来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地数出)

  3.在数的过程中形式多样,可一人数,大家齐数,组内4个轮流数等。

活动二:

数小棒

活动目的:

数小棒目的是让学生做到手口一致。

数时不限定方法,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平自由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在交流汇报时,让学生把数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

活动过程:

1.教师:

数出自己桌子上的小棒根数(100以内)。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数。

  学生各自数小棒。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为什么要这样数?

  3.全班汇报。

  活动三:

数扣子(可用学具盒的珠子)

  活动目的:

通过数扣子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哪种数法更好。

  活动过程:

老师在黑板上随意摆出50个扣子

  1.教师问:

"怎样边数边摆能让人一眼看出是多少个?

"

2.学生板前边摆边数。

(有的学生2个一堆,2个2个地数,有的学生5个一堆,5个5个地数;还有的学生10个10个数数)

3.教师指10个一堆的扣子让学生推想5个十是50,6个十是多少?

9个十呢?

10个十呢?

  得出:

10个十是一百。

  4.教师再添上2个扣子,问:

"现在是多少个扣子,你怎么知道的?

"

  "5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

  5.教师在50个扣子的基础上再分别去掉3个、6个扣子。

  问:

"现在是多少个扣子?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6.学生先观察思考,同位交流,再回答。

活动四:

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体会”十”也象”一”一样,是一个计数单位,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感知个位和十位的数表示不同意义.

活动过程:

1、看图写数:

(图略)

2、教师说数学生拨数:

 三、多种练习,保持兴趣

  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1、数出全班人数,想想用哪种方法数好?

为什么?

 请1名同学下位边走边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2、书P3青蛙图:

看谁数得快。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排列特点,怎样数快?

3、游戏:

拍手数数

  如师:

49后面是多少?

  生:

49后面是50。

  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数,同位同学接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四、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数铅笔

一个一个的数

十个十个的数100个是十一百

修改及补充内容

 

教学反思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认识)

备课人

丁香香

教学

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有根据地进行估计。

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

准备

计数器。

事物(豆子、米粒)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数豆子,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1、教师先出示盛一些豆子的杯子(内装28粒)

你能估计这个杯子里有多少粒豆子吗?

(学生的说法不一)

2.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10粒豆子,放入一个杯子中(杯子与前同)

3.现在你能估计这个杯子中有多少粒豆子吗?

①想不想知道谁估计的比较准确呢?

怎么办?

生:

数一数.(青同学数豆子.)

②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两个两个数的,一共28粒,与30最接近。

五个五个数的,一共28粒,与30最接近。

十粒十立的数的,一共28粒,与30最接近。

4.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

5.你能写出来吗?

活动二:

说一说.

活动目的:

使学生体会同一个数在不同数位的不同意义.

活动过程:

1.出示:

图略

2.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活动三:

拨一拨,写一写.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体会”十”也象”一”一样,是一个计数单位,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感知个位和十位的数表示不同意义.

活动过程:

1、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下列各数.

3360101

活动四:

练习1-3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位、基数的意义。

活动过程:

1、摆出26根小棒。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2、看图填空。

先学生独立做,再小组交流。

3、写数。

先学生独立做,谁第一做完请把你写的数写到黑板上。

活动五:

小熊写门牌号。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发现规律,桉数的顺序填空,进一步体会序数的意义。

活动过程:

1、快乐居民小区建成了,看小熊在写门牌号.

2、你想帮忙吗?

3、拿起笔快写吧?

4、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5、汇报交流结果.     

活动六:

做一做。

活动目的:

通过抓小棒游戏,使学生对数感再次形成感性的体验。

在具体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活动过程:

1.抓一把小棒,先估计有多少根,再数一数。

2.同桌互相猜一猜对方的小棒有多少根,再数一数,看谁猜的最准确。

板书设计

数豆子

计数器图

修改及补充内容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备课人

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主体图.

活动目的:

通过小后和小狗哪盘子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小动物餐厅要开张了,大家都很忙,你看,小侯和小狗吵起来了,小侯说:

我拿的多.小狗说:

我拿的多.大家快看一看到底谁拿的多呢?

2、为什么?

3、谁会用符号表示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1>18

4、还可以怎么表示?

18<21

活动二:

填一填.

活动目的:

让学生体会数位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计数器表示数,使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更加直观.

活动过程:

1、看图填数,再比较大小.

 

()()()()

2、小组交流.

3、汇报结果.

活动三:

练一练.

活动目的:

抽象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活动过程:

1、教师读题,学生独立做.

2、15<()

3、()>89

4、交流时让学生体会到答案不唯一.

活动四:

游戏

活动目的:

变换形势比较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

1、请同学们任意拿出一个两位数,放到桌面上.

2、小侯要请客,请小于60的小朋友到我这来. 

3、小狗要请客,请大于60的小朋友到我这来.

4、教师和学生一起订正结果. 

活动五:

找规律填数.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找规律把空格填完整.

2、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3、删去45,想这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上下想、左右想、顺写想、倒斜想)

4、学生独立填表。

 

 

板书设计

动物餐厅

计数器图

修改及补充内容

教学反思

 

小小养殖场(大小关系)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

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图,说一说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活动目的: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同时,通过学生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数感.

活动过程:

1、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

教师板书:

鸭42只,鸡85只,鹅34只.

2、你能用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3、指名说.板书:

鸡比鹅多的多.

4、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

鹅比鸡少的多.

5、小组内互相说,比一比哪个组说得最多?

6、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二:

想一想.8页

活动目的: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活动过程:

1、教师读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

3、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

9页练一练1。

活动过程:

1、教师读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3、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新课标第一网

活动四:

练一练2,练一练3。

活动目的:

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如果出现两个答案,只要理由正确,就可以给予肯定。

活动过程:

1、谁识字量最多,你能给大家读一下题吗?

2、每人小声读一遍题。

3、独立完成,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活动四:

数学游戏

活动目的:

发展学生数感。

活动过程:

教师公布游戏规则:

学生来猜,教师只能点头表示有可能,摇头表示不对。

小结:

在你猜数时你都想到了什么?

你怎么猜的这么快?

(不断缩小范围)

板书设计

小小养殖场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修改及补充内容

练习一

备课人

丁香香

教学

目标

1、是学生能熟练地数,度,写100以内数。

2、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书。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

准备

计数器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师:

今天我们复习100以内数的数,读,写以及顺序和比较大小。

看谁能够勤于思考,积极发言。

活动一:

复习100意呢你数的数、读数、写数。

(一)按要求数数。

1、谁愿意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谁愿意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

3、谁愿意从48起,两个一两数到68。

4、谁愿意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谁愿意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6、谁愿意从98起,往前两个两个数到86。

(二)看图读数写数。

 

45个位上的数字是几,还有那些两位数个位上数字也是5.

这些两位数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

(15、25、35、45、55、65、75、85、95)

谁还能报出个位上的数字都相同的一组数?

(12、22、32、42、52、62、72、82、92、)

1、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

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

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

像这样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的两位数还有那些?

(11、22、33、44、55、66、77、88、99)

这些两位数又是按那些规律变化的?

2、60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

谁能报出个位上是零的两位数?

(10、20、30、40、50、60、70、80、90)

还有一个数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多少,他是几位数?

(三)写数练习

1、写出38后面的6个数。

——————

2、写出78前面的6个数。

-------------------

3、写出6个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

-------------------

4、写出6个十位上是9的两位数。

--------------------

活动二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按顺序填空。

45

48

99

96

52

54

58

81

83

89

2.桉顺序排列。

(1)从小到大?

45、33、60、100

(2)从课本中找岛33、45、60、100

(3)从大道小排列起来。

五十二二十八三十四七十六八十七

()()()()()

()>(  )>(  )>(   )>(   )

活动三: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画”””。

活动目的: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活动过程:

1、教师读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

3、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四:

拨一拨,写一写,比一比。

活动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

活动过程:

1、请你任意拨出一个两位数。

如:

 

2、写出你拨的两位数。

3、同桌比一比这两个数,并表示出来。

如:

23<31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复习课

两位数三位数

4533 60  100

45里面有____个十和______个一.

33里面有____个十和______个一.

60里面有____个十.

100里面有____个十,______个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