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一模记叙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632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一模记叙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年一模记叙文.docx

09年一模记叙文

顺义区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遇见

张晓风

①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叫起来。

“妈妈!

妈妈!

快点来呀!

”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己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望着我,脸上浮起一层神秘诡异的笑容。

“什么事?

”她不说话。

“到底是什么事?

”她用一只肥匀的有着小肉窝的小手,指着窗外,而窗外什么也没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

“到底什么事?

”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后悄悄地透露一个字。

“天!

②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果真看到那片蓝过千古而仍然年轻的蓝天,一尘不染令人惊呼的蓝天,一个小女孩在生字本上早已认识却在此刻仍然不觉吓了一跳的蓝天,我也一时愣住了。

③于是,我安静地坐在她的旁边,两个人一起看那神迹似的晴空,平常是一个聒噪的小女孩,那天竟也像被震慑住了似的,流露出虔诚的沉默。

透过惊讶和几乎不能置信的喜悦,她遇见了天空。

她的眸光自小窗口出发,响亮的天蓝从那一端出发,在那个美丽的五月清晨,它们彼此相遇了。

那一刻真是神圣,我握着她的小手,感觉到她不再只是从笔划结构上认识“天”,她正在惊讶赞叹中体认了那份宽阔、那份坦荡、那份深邃——她面对面地遇见了蓝天,她长大了。

④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仍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⑤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暗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

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漫地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⑥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靠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条测验题的答案而已。

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⑦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⑧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长成,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14.文章叙写了两次“遇见”,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将“遇见”的内容写在下面的空格里,每个空格不超过10个字。

(2分)

15.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

答:

16.文章第①段对女儿的描写生动、形象,请举一例加以分析。

(3分)

答:

17.作者记叙两次不经意间“遇见”的经历,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

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不超过120个字)(4分)

答:

 

昌平区

(一)阅读《我的父亲在流汗》,完成16-18题。

(共11分)

我的父亲在流汗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那么一位不同寻常的男孩儿。

他很少与我们玩乐,只顾着安静思考问题。

老师曾悄悄告诉我们,他患有严重的自闭症。

当然,我不清楚自闭症是种什么疾病,只是恍惚觉得,那是一种不爱说话的毛病。

不过,他的成绩一直很优异,这点,不得不让我们心生叹服。

每次考试过后,母亲总会拿着惨白的成绩单,碎碎地指着他的名字唠叨:

“这是谁家的孩子?

真是懂事,老是考第一!

”每每听到此话,我都忍不住暗自愤慨,到底谁才是她的孩子!

由此,我与他结下了莫名的仇怨。

原以为这只是我一人的想法,后来在一次“坏学生”联盟中,我才发现,原来在这个小小的校园内,他竟无缘无故地结下了那么多仇家。

我们盘算着,要好好报复他一下。

当然,我们是很有计划性的。

譬如,在行动之前,派人好好地打探了一下他的家庭背景。

万一,他的父亲或是母亲就在学校教书的话,我们便不敢轻举妄动了。

排除这个可能,计划就可顺利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

不详。

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位于何处,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没有人愿意做带头羊。

这个原本轰轰烈烈的报复计划,就这般悄无声息地无疾而终了。

很多天后,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上交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很多人从书上抄了。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用精美的作业本,从《全国优秀作文选》上工工整整地抄了一大段。

他没有抄,看得出来。

他交的是张纸条。

几乎每个同学都因他纸条上的内容疯狂发笑。

纸条上写着“我的父亲在流汗”。

我跑到讲台上,晃悠着他的纸条说,我们大家都来改一个吧,你改个我的父亲在小便!

我改个我的父亲在要饭!

哈哈,押韵又工整。

最后,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一向性格温和、寡言少语的他,第一次发了火。

教室里,鸦雀无声。

他走过去,将已被众人扯碎的纸片拾起来,一言不发。

我永远记得那个忧伤的神情,像一朵在春天凋零的山花。

很多个日夜后,我从一所三流大学毕业,因苦苦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跟随舅舅到工地干苦力。

汗流浃背的生活让我对童年的悠闲无比想念。

我时刻追忆年幼的时光。

烈日下,搬着砖块,舅舅含泪说,小弟(舅舅的儿子)老是不吃早餐,给他零花钱买吃的也舍不得,你舅妈每次洗衣服,都能从他的口袋里搜出叠放齐整的钱来。

我问,干吗宁可饿着也不买吃的,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啊!

舅舅你得督促他,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

岂料,他却哽咽了,说小弟说了,他挣钱不容易,花着心疼。

顿时,在一旁搅拌砂浆的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个“仇家”,那句“我的父亲在流汗”。

今天想来,当时调查不详的他的父亲,大概与我同一职业吧?

也只有这类职业,才能刻骨铭心地让小弟,让他早早懂得生活的艰辛。

懂得在虚度时光之时,刻刻怀想那位正在天地间无怨无悔,默默流汗的老父亲。

16.阅读全文,请你用词语概括“我”的心理变化。

(每空2个字)(3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语句“我永远记得那个忧伤的神情,像一朵在春天凋零的山花。

”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分)

18.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童年”和“今天”对“我的父亲在流汗”这几个字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

(不超过150字)(5分)

朝阳区

(一)阅读《年夜思》,冯骥才完成第15~17题。

(11分)

①今年算冷够劲儿了。

绝迹多年的雪挂与冰柱也都奇迹般地出现。

在这久违的大雪里,那些点灯的窗子充满金色而幽深的温暖。

中国人的年是红色的,那飞雪中飘舞的红吊钱,被灯笼的光映红了的雪,还有雪地上一片片分外鲜红的鞭炮碎屑,深深嵌入我们儿时对年的情感里。

②旧时的年夜主要是三个节目。

一是吃年饭,一是子午交接时燃放烟花炮竹,一是熬夜。

儿时的我,首先热衷的自然是鞭炮。

鞭炮都是父亲遣人到炮市上去买,用三轮运回家。

我怀里抱着那种心爱的彩色封皮的“炮打双灯”,自然瞧不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得意洋洋的姐姐和妹妹们。

至于熬夜,年年都是信誓旦旦,说非要熬到天明,结果年年都是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声里,不胜困乏,眼皮打架,连怎么躺下、脱鞋和脱衣也不知道。

③在儿时,我从来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非凡。

只以为那顿饭菜不过更丰盛些罢了。

可是轮到我自己成人又成家,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的重要了。

④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

70年代的店铺还没有市场观念。

卖主是上帝。

猪的“后座”是用铡刀切着卖;冻成大方坨子的带鱼要在马路上摔开。

做年饭的第一项大工程,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把这些带着原始气息的荤腥整理出来。

记忆中的年饭是一碗炖肉,两碟炒菜,还有炸花生米,松花蛋,凉拌海蜇和妻子拿手的辣黄瓜皮--当然每样都是一点。

此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那是一只我们宁波人特有的红烧鸭子,但在70年代吃这种鸭子未免奢侈,每年只能在年饭中吃到一次。

这样一顿年饭,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生活的极致。

那些岁月,年就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尽全力来实现出来的生活的理想啊!

⑤然而,这年饭还有更深的意义。

由于年饭是团圆饭。

就是这顿年饭,召唤着天南海北的家庭成员,一年一次地聚在一起。

为了重温昨日在一起时的欢乐,还是相互祝愿在海角天涯都能前程无碍和人寿年丰?

此刻杯中的酒,碗里的菜,都是添加的一种甜蜜蜜的黏和剂罢了。

那时,父亲在世,年年都去他家,钻进他的阴暗的小屋,陪他吃年饭。

他那时挨整,每天的惩罚是打扫十三个厕所。

于是我们的年饭就有了另一层意愿--叫他暂时忘了现实!

⑥我有时奇怪。

像旧时的年,不过吃一点肉,放几个炮。

但人们过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劲头?

那时没有电视春节晚会,没有新春音乐会和新商品展销,更没有全家福大餐。

可是今天有了这一切,为什么竟埋怨年味太淡?

⑦我想,这是不是因为我们一直误解了年?

⑧我们总以为年是大吃大喝。

这种认识的反面便是,有吃有喝之后,年夜饭似乎就没什么了。

其实,吃喝只是一种载体,更重要的是年赋予它的意义。

只要我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紧拥不弃,年的灯笼就一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

15、作者在文中写出了自己对“年夜饭”的感受和认识,请你写出围绕“年夜饭”行文的思路.(3分)

16.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请结合上下文试作分析。

(3分)

17.现今人们埋怨“年味太淡”了,作者认为是人们误解了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5分)(100~150字)

崇文区五、

(一)阅读《冬云》一文徐迅完成第13—16题。

(共12分)

①在天柱峰顶,原是要观日出的。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那轮于想象中彤红的太阳,却像是一位失约的情人迟迟未来———冷硬的山风刮得浑身凉嗖嗖的,我们的心仿佛比风更冷。

当许多人失望地转下山时,我与朋友索性就赖在一块岩石上,静静地看着日出的地方。

隐隐地,我们预感到这一次观日的不同寻常。

②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

准确地说,为了抢占这块观日的岩石,我们几乎半夜就起了床。

开始,大家充满期盼地等待着,仿佛吃了一种兴奋剂,并没感觉出身上的寒意。

但很快又都失望了———远处,那本该日出的地方尽管也显出了一丝光亮,但日头如同一只被敲碎的鸡蛋,蛋黄已无声地滑落在无涯的云海里,只剩下那滑腻的白了。

天空低沉,大片的云彩斑驳着,如同一位画家正用心勾勒出的底色。

天际之下,尘世的一切都被云海消弭①。

再近处,云海里青峰数点,恍惚孤帆远影,恍惚沉浮不定的岛屿,若隐若现着。

面前的松树朵朵霜花,已凝聚成球状。

我们从半夜就陪伴着它们,谁也未曾留意这些“花朵”的开放。

一阵山风,在耳边迅疾地掠过,那白色的花朵微微地颤抖了几下,溅下些许的花瓣,然后又耸然地挺立,使面前显现出一种格外的凝重与肃穆,似乎有种“白云回合望,青霭入看无”的意境了。

③记忆里也有过冬天观云的经历的。

那是在福建连城的石门湖。

那里冬天暖洋洋的,像是四月的小阳春。

我们撑着一叶扁舟静静划在绿幽幽的湖面上,总也扯不断的乳白色的水汽在四围蒸腾、缭绕着,那样子似乎是在温泉里浑心无碍地沐浴。

抬头望天,低首观湖,竟都是蓝天云彩,一朵朵白云锃亮地变幻和飘荡。

苍狗浮云,犹如人与狗在湖面上嬉戏、追逐。

手掬一捧清水,如同拧起小狗的耳朵;篙撑湖心,又像是打捞着一方仙人失落的纱巾……只是那狗在跑,纱巾在飞,一切都如雾里看灯,镜里观花。

那种倚云难抓的妙趣却搅得心头痒痒的———虽然也曾有过生命流逝的惘然,可一份活泼泼的欣喜却留在心头了。

④相比较而言,与天柱山冬云的邂逅,我此时的心境就显得苍凉、凝重了些。

摩诘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看着面前的情状,倒是觉得稍需将那“水”改成“日”字,凑巧,就暗合了眼前的这一切。

只是这浮起的大块的云,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的黯淡,就让我们不知不觉,心里陡然就染上了一种颓废和沉重,以至体会到的竟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意味了———无端地,我想起青莲的《听蜀僧浚(jùn)弹琴》里的诗句,立即,心里很疑心他是错把“冬云”当“秋云”了。

当然,青莲居士不仅听过蜀僧弹琴,也是吟过天柱山的,这有他的诗句为证:

“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说的就是天柱山。

他一辈子终没归来,就只当他是“丹”未还成罢!

……现在我们坐看云起,看着、看着,心里倏而一亮,就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然了:

这冬云,虽然没有日出的磅礴和蔚为大观,但它在山峰间轻盈飘渺,它与山峰的亲吻,透出的竟是缠绵的爱意;它在树丛里走动,忽而又不见,就如衣袂飘飘的仙人。

纵然,它那猛然间的云翻波涌,诡谲②无常,我觉察到它透出的也还是生命的本相③———在山风呼啸,云海滚涌的那一刹那,我就有一种驾驶一叶扁舟行驶在江心的感觉:

人生种种原就是自然种种,难怪连圣人也惊呼富贵“于我如浮云”!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想,面对永远的落日和浮云,古人的浮想联翩也许是对的。

只不过,这日、这云却并不会仅仅是那“游子”和“故人”的情意所能说得清的。

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

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

(有删改)

①消弭:

消除(坏事)。

②诡谲:

此处指奇异多变。

③本相:

本来面目;原形。

1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全文围绕“冬云”行文的思路。

(每空须有“冬云”二字)(3分)

14.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该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15.文章多处描写“冬云”,请选择一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冬云特点。

(3分)

16.结尾说,“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

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处“生命真谛”的认识。

(字数80-120字,4分)

海淀区

(一)阅读《塑造梦的泥土牛汉》,完成第15—18题。

(共11分)

几年前,年过六旬的妹妹从老家来看我,回忆久远的往事时,她说,50年前,我离家逃难后,我家东屋内的墙角,留下了许许多多我捏弄的泥东西,还有一大堆我从野地里挖回来的黄土。

祖母盖上一领席子,怕积灰尘和麻雀粪。

我在家的时候,这个墙角是一块禁地,弟妹都不敢闯入。

那些泥东西是我用了两三年工夫捏弄出的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是脱的各种模子:

有十二生肖,有树木,有古代的文臣武将。

有些模子是我在寺庙里脱的,县里城隍庙的神鬼,我几乎把它们都脱成模子。

晾干的模子敲起来当当作响,如钟声一般。

脱模子可是件大事,我几天前就得把泥和好。

我把面团似的黄泥用手不停地向一块方形青石上面重重地摔掷,直到黄泥好像出了油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才算和好。

然后用湿的破布盖起来,让它“醒”几天。

醒过来的泥土,容光焕发。

记得有一年,到神山去赶庙会。

神山是诗人元好问①晚年栖居的地方。

他的读书楼门窗上全是雕刻。

这一带的雕刻远近出名,我就不去看戏,只顾脱模子,脱好的模子,装在篮子里,用湿手巾盖严。

游客还以为我是卖吃食的小贩。

除去用黄泥脱模子外,神山庙会的摔跤场地也使我着迷。

我想学点诀窍,长大当个受人敬仰的摔跤手。

那天有忻州著名的摔跤手外号叫毛猴的出场,人虽瘦小,却会向对方借力,摔倒了几个门神似的大汉。

我挎着沉甸甸的篮子,挤在人堆里,在牧马河边的场地上看摔跤,一直看到第二天黎明。

手臂上挎的篮子把手压得发木也没放下来一次。

我脱的模子有成百个之多,摆在成年不见阳光的东屋里,晾了满地,这些泥东西非常逼真。

我买了颜料,有的涂成彩色的,有的我觉得不上颜料倒更美气些。

我自己也学着捏,捏一些简朴的东西,如鸡兔之类。

我的这些泥塑,在村里孩子们中引起很大兴趣。

比庙会上卖的那些泥玩意儿不差一点。

他们向我要,有时就送给他们,有时我要“报酬”,他们用香瓜、桃和甜杏核换。

我离家以后,祖母不让弟妹们动它们,说,“那是你哥哥的命,他回家看少了几个,饶不过你们。

”祖母思念我时,就掀开席子看看,说:

“泥胎上有成汉②的手印。

”是哪个手指头的指纹,她都认得出来。

我自小就觉得泥土不脏,相信泥土是很神圣的。

小时侯,我们孩子问大人:

“我是怎么有的?

”回答总是说:

“河滩上捡来的。

”再问:

“河滩怎么会生出我呢?

”大人们笑笑说:

“是用泥捏的。

”我坚信不疑,泥土具有生育能力,它不但能生出人,还能生出五谷杂粮,生出各种花木。

没有土,神鬼也无法生存。

有一年,我不过五六岁,父亲带着我去东古城逮红脯鸟,偶然间,我在一个洞里发现一块上好的黄土脉。

那里的土脉闪闪发光,颜色深红,好像充满血脉的皮肤。

用手摸摸那土似有知觉一般,微微地颤动着。

我发疯似的,用手去挖,哪里挖得动;用舌头舔舔,有温热的感觉,断定不是石头。

父亲对我说:

“据说当年修文庙时,塑孔子像的泥就是从东古城挖的。

”我当时相信一定是从这洞里挖的。

我想,能塑孔夫子像的土,一定有些“灵气”。

方圆几十里全是黄土,为什么只选中了这里的?

第二天我一个人带上镐头和篮子来挖。

这个秘密,我从来不告诉任何人。

我虔诚地跪在洞里,使出浑身的劲才能用镐头挖下一点,挖下的土不是散的、酥的,是成片成片的,像花瓣儿似的会卷了起来。

我装了满满一篮子,仿佛采了一篮子鲜活的泥土的花朵。

真的,不但像花,闻一闻还有些沁人心脾的奶汁的气味。

以后,我隔几天悄悄来挖一次。

这种土,质地为什么这样的奇特,大概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否则为什么能透出光彩,还有着天然的可塑性?

人还没有去用它雕塑什么,它自己已快活地绽成一片片花瓣。

几十年之后,我一见到梵高画的泥土,立即想到了这堆家乡的土脉,它是可以塑造梦的泥土。

我的童年和少年有做不完的梦,泥土也有做不完的梦。

泥土并不哑默,对于它不存在寂寞和孤独,它只有献身的静穆和渴望的天性。

那片古老的纯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

(有删改)

注:

①元好问:

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历史学家。

②成汉:

本文作者,原名史成汉。

15.作者在文中讲述了他孩童时代与泥土有关的几件事,请你仔细阅读④——⑨段,补出下面的内容。

(2分)

(1)

(2)不厌其烦脱出成百个模子,还饶有趣味自己捏泥塑。

(3)

16.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本文第

段有哪些作用。

(2分)

17.第

段的文字描写生动而新颖,请就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进行赏析。

(2分)

18.本文最后一段写道“那片古老的纯净的黄土地渴望着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请你概括说明:

(1)文中哪些内容表明了泥土能“把自身塑成最美的生命”;

(2)“塑成最美的生命”含义是什么。

(2分)

19.本文寄予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分)(120字左右)

怀柔区五、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可爱的书呆子叶辉》,完成13—15题。

(11分)

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些学业顶尖的大专家大学者甚至泰斗级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是低能儿,学业上的辉煌和生活中的愚笨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常常为庸人所诟病①,为那些学业上无所成而生活上的精明者所讪笑②。

  ②毫无疑问,哲学是世界上最能使人聪明的学问。

按照这个逻辑,学哲学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了。

  ③不见得。

何以见得不见得?

有事实为证。

  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的申有鼎先生,著名逻辑学家。

但是大学者有时却迂得可爱呆得可爱。

  ⑤申先生因沉迷学业,误了个人婚事。

年岁渐长方找到一个在工厂工作的对象,于是两人商定结婚。

  ⑥彼时结婚登记要开介绍信。

这位申大专家兴致勃勃来到单位开介绍信。

“你未婚妻叫什么名字?

”工作人员问。

申有鼎竟想不起来。

于是他拎起电话,找到爱人所在单位。

  ⑦“请问你们厂一个女同志最近要同中科院哲学所的申有鼎结婚,你们知道吗?

”申大专家问。

  ⑧“知道啊。

”对方答。

“请问她叫什么名字?

”“你是谁?

  ⑨“我就是申有鼎,开结婚登记证明,想不起她名字了……”

  ⑩结婚忘了未婚妻的名字,这在全世界恐怕绝无仅有!

  ⑾想不起未婚妻名字已属罕见,还有忘掉自己姓甚名谁的人!

  ⑿此事也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主角是申有鼎的同事金岳霖。

  ⒀金岳霖,“中国哲学第一人”,一个泰斗级的人物。

  ⒁泰斗也是个书呆子。

他不爱做官,他有一名言:

“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50年代初,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周培源要他出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金泰斗不想干,但周坚持,无奈,他只好到系主任办公室办公。

可是他却不知道“公”是怎么办的,就恭恭敬敬地在办公室里待着,见没人找也没事,待了半天又跑回家看书去了。

  ⒂后来学校只好解除他的行政职务。

  ⒃一次,金泰斗乘人力车外出办事,一路上满脑子思考着一个哲学问题,突然有所悟,于是马上想到要与好友陶孟如交流,遂急令车夫停车,跑到路旁的电话亭前打电话。

  ⒄“我找陶孟如。

”他拨通了电话。

  ⒅“您哪位?

”陶孟如的女佣在电话里问。

我哪位?

金岳霖摸摸脑袋,一时竟想不起来。

  ⒆“我是陶孟如的朋友,请他说话。

  ⒇“您贵姓?

”佣人是个较真的人。

可金泰斗还是想不起自己“贵姓”。

无奈,只好央求女佣高抬贵手,让他与老朋友通话。

女佣恪守职责,不予通融。

无奈中,金岳霖转而向自己的车夫求教。

“我是谁?

你知道吗?

”车夫刚给他拉车,也叫不出这位大名鼎鼎的学者的名字。

但他依稀记得别人都叫他金博士。

“别人都叫你金博士。

”金岳霖一拍脑门念了声“阿弥陀佛!

原来我姓金啊!

”这下终于想起来了。

 (21)此事终被好友陶孟如披露,传遍学界,成为他那些好事之徒的朋友茶余饭后的笑谈。

 (22)女作家袁成兰曾写过她的夫君。

那是一个“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不懂人际交往”的知识分子,一个历史学教授。

这位书呆子思考问题时目不斜视,连老婆都认不得了。

袁成兰写自己的丈夫有个细节很有意思:

一次她从乡下回来,下了车,肩扛手提,大包小包,恰逢丈夫放学,她赶忙迎了上去,谁知丈夫见了她点头一笑,继续走路。

她奇怪了,丈夫不认识自己啦?

便故意不与他招呼,紧跟着他,但见他目不斜视,继续前进。

她累得满头大汗,他旁若无人顾自走路。

到家门口,他进了门,准备关门时才发现门外的妻子,惊讶地问:

“咦,怎么是你?

”见妻子肩扛手提,累得汗流满面,这才醒悟:

“刚才我好像在哪里看到你了,对对对,当时看到你,我觉得像个熟人……”呜呼哀哉!

老婆成了熟人,倒真是个熟人,同床共枕数十年的熟人!

  (23)的确,有些大智慧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出非常可笑非常白痴的一面。

对此,一些聪明人常常讥笑他们是书呆子。

诚然,在这些聪明人面前,这些书呆子是既呆又傻。

但是不呆不傻的聪明人能不能也像那些书呆子一样在某方面干出成就来呢?

选自2008-07-16《中华读书报》(有改动)

注释:

①诟病:

〈书〉指责。

②讪笑:

讥笑。

13.文中写了三位可爱的书呆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这三位书呆子身上所发生的趣事。

(对每一位的概括不超过30个字。

共3分)

答:

14.本文对三位大学者的描写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栩栩如生,请从画线句子中任选两处进行分析。

(4分)

答:

(1)处:

(2)处:

15.你对三位大学者在生活琐事方面的愚钝有何看法?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

(100-150字)(4分)

 

门头沟区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蓝色的连衫裙》,完成第13—15题。

(共1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