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436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docx

周测配套主观题练习

哲学期末复习

知识的限定性原理

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矛盾分析方法

辩证否定观、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作用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改革、人民群众的历史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性历史性、差异性)、人生价值的实现

知识的发散性原理

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辩证法创新的观点、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社会基本规律的原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观点

材料继2012年确定“稳中求进”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后,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处理好“稳”和“进”之间的关系。

(8分)

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稳”和“进”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双方既存在一定的对立,又具有统一性。

②“稳”和“进”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进是稳的方向,稳是为了进。

稳中有进,进中包含着稳。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只有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④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稳”和“进”有机结合起

在某班级召开的“青春飞扬.中国梦”主题班会上,有同学认为: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我的梦想就是上理想的大学、有理想的工作、过美好的生活,让自己人生出彩,让个人生命辉煌。

运用哲学中有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8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中国梦与个人梦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同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反映了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同时中国梦的实现为个人梦想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个人理想要与国家、民族发展要求相一致,个人辉煌和人生出彩离不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实现“中国梦”要靠中华儿女共同奋斗,政府担当着重要职责,要求政府要正确行使权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

”现代政治理论也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则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而对权力的约束,恰恰是对社会创造力的释放,对民众权利的尊重与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说明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11分)

①“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正确反映了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分)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政府权力为人民所赋,以实现公民权利为目标,公民权利的实现也要求政府正确行使权利。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政府只有依法行使权力,才能更好的维护群众的利益,树立政府权威。

政府如果滥用权力,会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害政府的形象和权威。

(3分)

③矛盾具有斗争性。

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对立的一面。

二者的主体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差别。

(3分)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把政府的权力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

(3分)

材料继2012年确定“稳中求进”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后,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确定“稳中求进”为2013年中国经济的总基调。

(6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基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国家确定了“稳中求进”这一基调。

(2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国家确实这一基调将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分)

③正确的社会意识必须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确立这一基调遵循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

27.【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9月学情调研】近期,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如下表(摘选)。

项目名称

实施机关

处理决定

企业投资日产300吨及以上聚酯项目核准

国家发改委

取消

企业投资风电站项目核准

国家发改委

下放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外国文艺表演团体、个人来华在非歌舞娱乐场所进行营业性演出审批

文化部

下放省级文化行政部门

注:

政府提倡“简政放权”,按照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改变过去越位、错位、缺位、权力过于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工作作风,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论证政府“简政放权”的理由。

(6分)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②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简政放权”,改变管理模式。

③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

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材料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浸透着改革先行者“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着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就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为什么就要坚持“改革不停顿”。

(12分)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4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

因此,改革要不停顿。

(3分)

材料三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9分)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

(3分)。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中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能破解各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4分)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改革能进一步发展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撑。

(2分)

27.“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

它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和委员。

“公推直选”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但“公推直选”如何操作?

程序如何设置?

这一选举方式的评议、质询和考核等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确保真正把这种权利交给基层党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完善“公推直选"这一选举方式。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既要看到“公推直选”的优点,也要看到它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虽然“公推直选”这一选举方式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是主要的,因此需要坚持和完善。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公推直选”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作具体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25.(24分)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对于感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感觉。

但是,感动,一定是与付出和奉献有关,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

《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顺应了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铸造起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材料二:

2013年感动中国的广西桂林的小学生何玥,汶川地震时,她把自己的零花钱全捐出去;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生病后,老师和同学给她捐了2000多元,她要求父亲把捐款捐出去。

《感动中国》创办以的11年间,评选出100多位这样的“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

他们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他们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已经催生了更多共识,凝聚了更多正气,引发了人性光辉的相互温暖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共振。

(1)上述材料折射出我们应如何认识人的价值?

(5分)

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感动中国》成为当前引领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精神品牌”的原因。

(10分)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及自己的需要。

(3分)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分)

(回答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得3分;回答如何实现人的价值得2分)

第二问: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实践的产

物,《感动中国》节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

义建设的客观规律;(2分)节目抓住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做到了价值观

念与时俱进;(2分)(回答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可以得4分)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分)节目顺应广大人民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反映并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节目宣扬的人物事迹和精神能够对全社会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2分)

(回答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果结合材料分析正确可以酌情给2-3分)

28.2013年10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发表了《活力亚太,全球引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打通制约互联互通建设的瓶颈,建立政府、私营部门、国际机构广泛参与的投融资伙伴关系。

中国愿意积极探索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依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要求,如何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

(12分)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部分的统一,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把政府、私营部门、国际机构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3分)

(2)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互联互通是一个过程,尽管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但要积极创造条件,打通制约互联互通建设的瓶颈。

(3分)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优势,又要看到制约互联互通建设的瓶颈,改善薄弱环节。

(3分)

(4)树立创新意识。

亚太经合组织要顺应潮流,做好互联互通这篇大文章。

要创新投融资伙伴关系,积极探索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

(3分)

材料三2011年11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缅甸慈善义演。

演出在如梦如幻的芭蕾手语诗《我的梦》中拉开序曲,聋人舞蹈《千手观音》、缅文歌曲《外外赛赛》、京剧《三岔口》及合唱《天下一家》……演出在乐观的手语诗《生命永恒》中圆满结束。

中国残疾人艺术家们,以震撼心灵的表演、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向困难屈服的尊严,诠释了生命的伟大、顽强和美好,展现了中国的开放和残疾人艺术家们的国际视野,深深征服了缅甸观众。

(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文化单位如何推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

(10分)

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能够不断推出新文化产品是坚持发展观点的结果,这就要求文化单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3分)②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坚持辩证否定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大量优秀文化作品,这又要求文化单位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扬弃、推陈出新。

(3分)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作聋人舞蹈、芭蕾手语诗等新作品,是坚持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结果,这说明文化单位只有密切关注实际变化,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确立新观念,寻找新思路,才能创造更好更多的文化作品。

(4分)

14、材料一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对于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这两种形式,前一种一般称为“选举民主”,后一种可称为“协商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它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之所在。

⑴结合材料一,用《生活与哲学》中“创新观”的知识分析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和制度上的创新。

(14分)

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对于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

做到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4分)

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党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它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

(4分)

③党在民主政治上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6分)

 

27.(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到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科技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

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字狱、焚书坑儒等对文化的摧残,破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二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学教育影响,认为只要学习古代先贤理论即可,忽视向农业生产者学习;三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深入探索研究,传统农业局限于经验,少有创新。

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探究我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

(14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落后思想和传统农业经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近代农业的衰微。

(4分)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我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是近代农业科技走向落后的重要原因。

(4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忽视了农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不善于向劳动群众学习是中国近代农业科技落后的重要因素。

(3分)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封建专制思想和对古代先贤的盲目崇拜禁锢了人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进步。

(3分)

28.【浙江省建人高复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难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质方面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城市和基层就业。

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结合材料,请你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为大学生成功实现就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16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树立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等观念。

(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大学生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带领群众致富。

(4)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大学生要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

25.(广西省柳铁一中2013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政治试题.)近年来,N市在外来人员100人以上的村(社区)都建立了由社区(村)党支部、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管理和协调的社会融合组织。

这一组织立足新老市民共建共促共享,帮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新老市民交流沟通、政治参与、共同服务、组织动员和融合共进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这一组织管理协调,N市外来人员实现了由“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到“新市民”的转变,N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为此,N市“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荣获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

简要分析N市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给我们的唯物史观启示。

(12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2分)N市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协调以及新老市民融合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带来了人们身份的认同和认识的转变,而身份的认同、认识的变化又促进了由“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到“新市民”的转变。

(2分)

②N市新老市民共建共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分)搞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分)

③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分)N市的共建共享融合模式,是正确的价值选择,促进了N市社会的发展,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2分)

材料十八大报告描绘了“美丽中国”的蓝图,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动员令,汇聚起了网友的热烈呼应。

以下选自网友就“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做?

”的跟帖:

材料中三位网友的跟帖内容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

(10分)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先进社会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人人参与,家庭、社区乃至全社意识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消除会行动起来,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分)阻碍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分)

政治生活期末试题

是什么:

体现类试题+举例类试题

为什么:

依据、理由+意义(材料、知识点)

怎样:

措施、办法(材料、知识点)

认识类:

是什么+原因+意义+措施

说明类:

为什么+怎么样

知识限定性试题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民主选举的意义、态度、民主决策的方式意义、民主管理的意义内容、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态度

政府职能、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行政的意义、要求、权力监督的意义和方式、树立威信的意义和方式

人大的知识、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制度的内容、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人大和国家机关的关系

党领导的意义、党的执政方式是怎样体现的、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政协的知识

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主权及主权国家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国际竞争的实质、外交政策的内容、和平发展的必要性和措施

半发散在知识组织题

明确给出知识范围的试题

(1)单元内容部分知识的综合

公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知识、管理和监督的知识等;政府的职能和原则;党的执政方式和理念;人大和人大代表等

(2)整个单元的综合

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政党、人大制度、政党制度、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

(3)跨单元的综合

公民和政府的、党和政府、公民和党、党与人大、人大与政府、人大与公民的

根据材料需要进行知识综合的试题

单元内的、整个单元的、单元间的

政府+外交政策;党指导思想+国际竞争;公民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全书发散的试题

1指定范围:

《政治生活》的知识

2材料分析试题

国体+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党、政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运用知识结合试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如何体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

(6分)

①对比三次报告的提法,不难发现奋斗目标越来越讲求质量,既有国家的总量目标,又有个体的人均目标,体现了党对社会发展趋势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把握,这是坚持科学执政的表现。

(3分)

②三次报告的提法,从追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改变,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政策取向,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这是坚持民主执政的表现。

(3分)

(其他合理回答可酌情给分)

材料分析题

材料:

我国将确保到2020年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