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425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docx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陈爱芳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工作现状

我校是全市唯一的一座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原来的575子弟学校归入市局后改名为:

永济市中山街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校园网站只是2014年搭建于人人通平台之上,未创建自己独立的网站,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4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也不少。

六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具体表现在:

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18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白板一体机已更换为电子触屏一体机)、计算机教室2间(中学为机房一,小学为机房二),精品录播教室1间,创客室一间,书法教室一间,大屏电子幕布会议室1间,并建有广播室、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教师人手一台电脑(2014年配置);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已并入市教育科技局局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

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满足教学需求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二、信息化工作应用情况

多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推广,鼓励青年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现代教育设备,做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我校每年举办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要求所有参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一项在评分标准中占比较大。

每周进行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要求使用课件,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我们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实录、课件、微课比赛等。

近两年,我们将把信息技术使用纳入常规管理,要求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远程资源不少于两次。

目前,我校18个教学班均已装备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

学校中小学各有一个计算机室,共有学生机84台,教师机一台,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为进一步实施信息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化校园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2020年开始未来5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

站在学校整体高度出发,进行统一规划,并且考虑建设模式、队伍建设、投入等多方面因素。

规划内容需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保障制度、人才培养等内容。

2.分步实施。

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

3.协调发展。

信息化校园的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在建设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与师生信息素养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

三)建设目标

坚持校长领衔、各部门协作、专家指导、骨干带头、同伴互助、集中研训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的信息化研修模式,坚持学习—实践—研修—提高的研修流程,构建适应时代发展、教育发展需要,适应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方向的研修制度;坚持面向全员、面向学科教师、突出核心骨干、全面提升的信息化教学研修目标,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适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师队伍。

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形成“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形成信息时代的智慧校园、智慧课程、智慧课堂、智慧评价、智慧环境的新形态,形成支持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智慧学习环境,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智慧教育新体制机制,持续拓展智慧教育的广度、深度、力度和厚度,奋力做好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排头兵。

通过几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四)实施模式

1.制度加实施。

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相关规章制度,努力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进步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学校管理、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良好平台。

2.融合与创新。

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多媒体的作用。

3.资源与共享。

以校园网为平台继续推进学校管理的网络化,加强学校资源库建设,完善信息管理平台,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官网平台,建立电子化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把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供快速、便捷的、准确、及时的信息通道,提供沟通平台,实现智能教学管理,加强家校联系和沟通,提升学校教学及管理质量、增加学校品牌竞争力。

五)建设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2020.5-2021.5完成此项工作,负责人:

陈爱芳、李伟格。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

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教研论文库、教学视频库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试题、课件、精品课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

建设数字化图书室,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所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

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室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

推动数字化实验室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校务管理平台)。

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

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

逐步实现多平台网络统一身份认证,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交流。

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

“一卡通”包括门禁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

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平台与数字图书室、学科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

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

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资源库。

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

4.课堂教学任务,实现多媒体课堂。

做好以下工作:

①做好考勤、点名、分组等常规课堂管理工作。

②做好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多种方式的课堂交流互动工作。

③做好学生作业成果展示与同屏比较。

④做好课堂视频制作与微课录制工作。

⑤做好基于移动终端的一对一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工作。

⑥做好随堂练习与测试及结果的及时反馈工作。

5.教务管理任务。

建立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做到①信息查询:

做好学生、教师与顽疾信息的便捷录入、查询与修改。

②成绩分析:

做好成绩采集、考试数据分析与评价报表生成。

③排课选课:

做好学校课程与区域共享课程的排课、选课和退课。

④评教评学:

做好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及管理人员对教学的检查和评估。

⑤组织考试:

做到考试设置、编排及考务相关资料的批量打印。

⑥常规考核:

做到备课、上课、辅导、批改、教研、进修等考核记录、统计。

⑦教室借用:

做好教室借用审批、状态查询与使用情况统计。

6.新型课堂教学。

①翻转课堂:

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课后练习自测、学情反馈。

②创客教育:

提供创客课程服务,安装了触屏一体机,能提供在线教学、学生作品展示。

③书法教学:

安排专门的书法教师认真上好每节书法课,做到学生能在线自主学习,提供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

六)建设措施

1.完善制度

修改完善各类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研修制度等,建立工作档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

(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规范管理,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2)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要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重落实,勤记录、详收集、抓过程。

(3)建立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成长记录袋,建立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2.开展研修

扎实开展研修活动,学用结合。

学校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网络培训机构提供的网络课程平台,做好教师选课、课程学习以及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组织教师开展网络阅读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习;组织教师基于网络研修平台围绕典型课例开展议课活动,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知识;围绕技术应用提出主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学校鼓励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支持,为信息技术应用创造条件;在充分运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时,学校还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不同风格与特色的技术应用训练方式方法。

3.制定计划

制定信息技术学习计划,业务学习以“技术创新课堂”为主题,确保教研组学习有方案。

每次集中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检查。

要做到:

(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线上课程学习相结合。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通过开展线上学习,线下应用,形成边学边用、学为所用的研修氛围,做到真学习、真应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融合创新

(1)设计与应用评价量化

组建学校融合团队,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开展学科评价量化的研究工作,明确评价量化的内涵,探索构建学科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步骤、评价方法与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引导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或者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尝试采用表现性评价,即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级别时,能用清晰的语言描述每个指标每个级别的要求,同时为指标设计不同的权重。

加强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管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学习计划、量化、档案袋、评估表、观察记录表等开展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学习反思。

制定自评与互评活动实施细则,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标准与评价规范的制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

转变传统教学设计框架,鼓励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UBD等学习模式设计框架开展教学设计,开展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

要求教师说明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任务的设计是否明确具体,是否体现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过程设计是否清晰,是否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是否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学习;评价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结合过程性评价(如量化、检查表支持的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如测验、量化支持的针对学习成果的评价)。

(3)学生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分组应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学生的性格和人际关系,以及学生的特长和家庭背景、合作学习任务要求等因素,逐渐形成学习小组。

开展小组合作时,教师需要通过观察或学习平台数据随时监控小组学习的进展情况,给予干预和支持。

分利用Groove、有道云笔记等软件实现小组成员实时、非实时的协同编辑文档,快速整合集体智慧,实现小组讨论和资源共享;利用微信、QQ、YY语音等工具实现小组成员即时互动交流。

(4)档案袋评价

学校出台关于过程性评价的相关制度,明确电子档案袋评价目标、放入档案袋中的内容、评价标准等;各学科教师依据学校制定的制度,制定本学科电子档案袋评价实施办法,并报送教导处备案;收集资料实施评价。

(5)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学校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制度,要求每个学科教师在一个学期中至少设计一个基于跨学科意识,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在提交的方案中,教师需要回答:

是否紧扣学生学科理解与生活理解的发展需要?

是否满足教育的内在价值?

“跨学科主题”是否与相关的学科观念和学科思维建立深刻联系?

学生在探究中能否得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学校融合小组研制“跨学科学习”指导性文件,通过讲座、教研活动、教学指导等方式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去思考的跨学科意识,将理解与探究的跨学科深度学习方式应用于自己所执教的学科课程中,尝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深度学习的要求。

(6)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鼓励教师充分运用各种学科学习平台、学科教学工具、社交工具等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收集和分析学生问题并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开展某些关键问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收获,记录整理自己的研究过程、思考以及困惑,形成持续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创造性学习与表达的常态实践,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达到技术创新课堂的目的。

(7)基于数据的辅导、评价、分析

学校最大限度为教师采用大数据评估提供条件保障,鼓励教师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以数据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同时基于数据对学生的问题、需求以及兴趣做出评估。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案,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建立“基于数据的个别化辅导”的研究小组,探索信息时代“个别化指导”的途径和方法,明确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一般实施过程:

确认困难需求、提出问题、采集数据、解读数据、设计指导方案、结果评价。

(8)考核奖励

学校校本研修将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制订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量化考核细则,实行“信息技术应用学分制”。

为确保评价公平公正,制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与评价制度,形成《中山街学校信息技术考核评价方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使教和学发生变革,促进学校发展。

(9)创设氛围

实践反思。

学校围绕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教研组组织主题性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引领教师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发展,及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所得。

精彩的一刻、难免的失误、新颖的设想,并从中捕捉典型,撰写案例、设计反思、论文等,指导教学实践。

反思每学期不少于5篇。

引领辐射。

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省、地级、市级骨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学校要给骨干教师创造学习条件,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发扬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汇报、做课的传统,引进新鲜经验,带动全校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校本研修。

适时确定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研修内容,组织教师进行研修,确保全体教师全年达到50学时。

实施校本研修活动中,继续深化开展四个一,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读一本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专著、上一节信息技术应用公开课、搞一个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写一篇信息化教学论文或一个课题研究。

建立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研修档案,注重过程落实和资料收集管理。

健全研修制度,创设研修条件,采取激励性措施,把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修与晋职、评先、选优等工作结合起来。

学校每学期要安排资金满足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研修的需要。

大赛支撑。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将继续开展“信息技术课堂大赛”,用于检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侧重于用技术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如教师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侧重于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能够通过哪些技术加以解决;如何应用信息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重构教学各环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立足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合理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各环节。

活动安排如下:

中小学每周各两节信息技术公开课,每年12月份进行“中山街学校信息技术课堂大赛”,公开课及大赛成绩计入教师最终研修成绩,并且期末学校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表彰。

(10)形成特色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将学校楹联特色与创客教育、书法结合起来,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使学校楹联特色更有底色,更加出色。

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师教法、学生学法,帮助教师诊断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不同风格与特色的技术应用训练方式方法,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色的课堂模式。

七)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永济市中山街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

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学校预算。

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优势,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