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卷.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卷)
九年级语文
题号
A卷
B卷
一
二
三
合计
四
五
六
合计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25分1-10每小题2分,11题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折本(shé)惩罚(chēng)匀称(chèn)言简意该(gāi)
B.游弋(yì)订正(dìng)祈祷(qǐ)断壁残垣(yuán)
C.剔透(tī)滑稽(jī)模样(mú)搬门弄斧(bāng)
D.贮藏(zhù)惘然(wǎng)供给(jǐ)高屋建瓴(l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B.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的拔苗助长式的做法,已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
C.小明建议初三
(1)班与
(2)班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D.在去年这场特大雪灾面前,党的领导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下列有病句的一项是()
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B.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山地旅游资源较好地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
C.观点正确,材料丰富,语言通顺是衡量好文章的重要标准。
D.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委,。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姓名:
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装----------------------------订----------------------------线----------------------------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6.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本书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孩童时代的保尔被勒令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
经常被厨子头毒打,遭了不少罪。
从此,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
C.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蛮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
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D.《傅雷家书》一书,所有书信都是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7.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A.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B.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2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固以怪之矣。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苟富贵,无相忘。
苟:
苟且B.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
适逢。
C.爱士卒,主人怜之。
怜:
爱戴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
通“倡”,倡导。
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翻译:
安陵君因此就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翻译:
而安陵君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了下来,因为安陵君是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翻译: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翻译:
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停止耕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
11.理解默写。
(5分)
(1)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
(3)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
(4)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诗词名句,并写出其作者或出处。
(5)当我们想念远方的亲人,又不能团聚时,可以引用古代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情怀。
请举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评卷人
得分
二、阅读与理解(2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作者在文中自述“三顾茅庐”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
(1分)
3.文中哪句话表明作者曾和先帝患难与共?
(1分)
4.解释加点的字(1分)
裨补阙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二)唐雎不辱使命(15分)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2分)
(1)通 ,意为
(2)通,意为
2.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请广于君() (2)秦王谓唐雎曰()
(3)天下缟素()(4)长跪而谢之曰()
3.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1分)
A.布衣之怒B.天子之怒C.庸夫之怒D.专诸之刺王僚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
5.“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
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2分)
答:
6.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 。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 、 的性格特点。
(2分)
7.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1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
”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
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三)阅读课外文段,回答问题。
(4分,每题1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
。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
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人子弟皆已惮籍矣。
《史记·项羽本纪》)
1.给文中加点字释义。
(2分)
A.戮( )B.俱( )
C.惮( )D.族( )
2.《陈涉世家》中,“ ”句抒发了千古志士之胸臆,此文中“”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被人称颂,“史公极力描写。
”(2分)
3.下列句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
B.学万人敌(抵挡) 项氏世世为楚将(做)
C.去学剑(前往) 又不肯竟学(竟然))
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 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
4.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
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籍与叔父的相识相知。
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三、作文(50分)
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莎士比亚说: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歌德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高尔基说: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
请以“好书引领我成长”为题,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3.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评卷人
得分
B卷(50分)
一、综合运用(27分)
1.文学常识。
(5分)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3分)
(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对《》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2分)
2.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学成语时,出现了书写错误,请你帮助它改正。
(4分)
遗笑大方()老马识图()
问顶中原()群雄逐路()
3.名著阅读。
根据下面这幅图画和旁边的文字,写出A、B两个人物的名字。
(2分)
A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B叫:
“兄弟,俺自从你受官司,又无处救你。
打听得你刺配沧州,便来开封府前寻你,却撞见酒保来请两个人,说话,酒家疑心,恐这厮们在路上害你,就一路跟了来。
”
A.
B.
4.教师节,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2分)
答:
5.毕业,请选择你最喜欢得表现离别之情的古诗词名句,写出连续的两句,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2分):
,。
6.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
(1)—(4)题。
(6分)
①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②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③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⑴第②句中,加点字“儒”的读音为:
。
⑵第③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
⑶第③句中,加点词“真谛”的含义是:
。
⑷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再仿写一组句子。
,。
7.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探究练习。
(6分)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
诺贝尔文学奖给耶利内克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
在被问及获奖后的计划时,耶利内克说她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
材料二:
据《青年时报》报道:
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
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
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
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1)请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分):
(2)请写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果或解决的办法(2分):
(3)假如你是这两则材料中其中的一位,你将会怎么做(2分)?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题。
(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本文以 为线索,生动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
(3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2分)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②天下苦秦久矣()
③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④固以怪之矣()
4.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分)
评卷人
得分
5.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两件事是:
,。
(1分)
6、为什么陈胜认为提出这一口号就可以“宜多应者”?
(2分)
三、阅读下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1分)
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
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
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
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
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
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
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
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
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凤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
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1.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是 。
(1分)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
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
________(作者名);《 》(篇名)(4分)
3.作者在文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了____ ______和__ ________的要求。
(2分)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5.第④段中说:
“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
”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