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33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艺复兴经济学.docx

文艺复兴经济学

埃里克S.·赖纳特阿诺·曼·达斯特

1

据说,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或伪科学)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相互竞争的教规可

以长期并存。

在其他科学中,周期性的和激进的格式塔转变导致了旧的理论轨道被终

结并开始了一种新的开端。

例如,在一种范式的转变中,科学界从一种人人都认为地

球是平面的思想状态转变为人人都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这样一种新的理解。

这种转变是

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发生的。

但在经济学中,几个世纪以来,“地球是平面”与“地球

是圆形的”这两种理论却一直长期并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论证一种对今天的古典和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进行替代的教规,这种教规要比目前的主流经济学历史更悠久,它

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观。

借用肯尼思·阿罗(KennethArrow)的隐喻,“这种

传统就像地下的河流,每隔几十年就会冲出地面”。

1

我们将论证,在冷战时期,文艺复兴经济学的这种“地下河流”几乎从经济理论

中消失了,现在正是再把这种传统引回来的时候。

从历史上来看,文艺复兴的教规总

是在危机时期被复兴,也就是在把(而不是)作为关注焦点的国家危机

时刻被复兴。

例如,当一种经济排他性地集中在实物交换所导致的金融泡沫破灭时;

当一个国家在对当时的领先国家进行认真的追赶时(19世纪的美国、德国和日本以及

今天的韩国);或者是当战争迫使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集中在(战时物资)的上

的时候。

今天,对于第三世界和前共产主义东欧国家来说,把关注的焦点转向文艺复

兴的经济学观念,这种迫切性就愈加急切了。

但不幸的,这些地方并不是能有自己的

经济理论的地方。

原载Reinert,ErikS.(Edited)Globalization,EconomicDevelopmentandInequality:

An

AlternativePerspective,EdwardElgar,2004,pp.21-70.——译者注

1

这两种不同的教规基本上是以不同的(Weltanschauungen)为基础的。

这两

种教规的思想脉络可以被追溯到“经济学”这个术语首次被使用的时期,被追溯到古

希腊。

今天的标准经济学是以机械和实物交换为核心的传统作为其基础,而文艺复兴

经济学则是动态的和以生产为中心的,它属于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所

谓的秩序的国民经济学(ordnendeNationalökonomie)传统

,这种传统所关心的是对

经济领域的组织。

维尔纳·桑巴特把第二种传统又称为理解的国民经济学[verstehende

(=understanding)Nationalökonomie]

2

,纳尔逊和温特(NelsonandWinter)称之为

(appreciativeeconomic)。

3

第一种传统根据(关于呆滞物质的)物理学对人

类的经济活动进行解释,而第二种传统则是以(关于生命以及人类的才智和意志的)

生物学为基础的。

第一种传统是以马尔萨斯的为代表,而第二种传统则是以

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hristopherFreeman)的“希望经济学”

4

为代表,这种经济学

因为从而成为可能。

目前的主流经济学坚实地根植于从重农主义、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一直到以杰文

斯(Jevons)、门格尔(Menger)和马歇尔为开端的新古典传统。

在保罗·萨缪尔森

(PaulSamuelson)多次再版的内封底上,这种教规性的序列明确地被命名

为导致经济学家人才辈出的“经济学的家族树”。

经济理论中的替代性教规在时间上

与萨缪尔森的“家族树”是平行的,我们把这种替代性的教规命名为

,我们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教规所代表的价值观支配了

这个时期的世界观,但在这个时期之前或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支配地位了。

明显

地,主流经济学的教规是下一个哲学时期即启蒙运动的产物,这个时期的价值观与文

艺复兴时期是相对立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和个性是以把人类想象为一种精神性

存在(spiritualbeing)的影像为基础的,这种影像把人类看作是有创造力的和有生产性

的。

而启蒙运动对人类的理性和个性的理解更多的则是物质主义的(materialistic),

它把人类看作是机械的和消费性的(consuming)。

今天,文艺复兴的教规在经济思想

史中面临着绝迹的危险,因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济思想史越来越集中在

ordnende这个词等于英文的ordering,故译为“秩序的”。

——译者注

因为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著作对人类前途持悲观的看法,所以当时的英国作家卡莱尔

就给政治经济学起了“沉闷科学”的这个绰号。

——译者注

2

新古典经济学的先驱上。

我们认为,在经济学中,不存在一种“”的子学

科是导致这种替代性教规被湮没无闻的重要原因。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文艺复兴经济学是乐观主义的:

与马尔萨斯的和主流经济学所谓的

生产理论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后者在今天

基本上仍是李嘉图谷物经济的静态观点的形式化而已。

经济理论的文艺复兴教规还具

有以下主要的特征:

经济福利的基本原因是人类的生产创造力和品行;是生

产因素。

为了使人类的思想物质化,资本是需要的。

在这种经济学的传统中,资本实

质上本看作是不结果实的。

约翰·雷(JohnRae)是一位遵循文艺复兴教规的19世纪

的美国经济学家,我们可以使用熊彼特对约翰·雷的经济学的描述,对文艺复兴传统

与主流经济学进行对比:

“基本的事情是经济过程的概念,它要比所谓资本积累作为

资本主义发动机的这种沉闷的观点高明的多”

5

当古典经济学关注于实物交换、交易

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同时,文艺复兴的传统则集中在以人类创造力为基础的生产上。

为这个原因,文艺复兴经济学强调教育、科学、刺激和企业家精神。

主流经济学把法国

6

(即“自然法则”(‘theruleofnature’))看作是其鼻

祖,按照这个学派的思想,价值是由大自然所创造的,并由人类所收获。

然而,在文艺

复兴经济学中,价值是通过人类的才智和意志所产生的(即“思想支配”

(‘ideocracy’)——思想的法则)。

在物质主义定向的启蒙运动时期,产生了世界图象的

机械化,但在这个时期,文艺复兴传统的捍卫者反对(这种世界图象机械化的

)重农

主义。

7

文艺复兴的传统是整体主义的和理想主义的,而不是原子论和物质主义的。

而,在这种传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仍是置身于相互联系这种复杂之网之中的个人。

这种相互联系的好处首先被文艺复兴的城市所证明,文艺复兴的城市体现了文艺复兴

关于(ilbenecomune,dasGemeinwohl)的精神,这是对社会作为整体大于其部

分之和的协同主义的(synergetic)理解。

8

城市使人们的交往得到了发展,它产生了使个人得到解放的自由、创造力和多样

化,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后来,遵循这种传统的国家建设试图有意识地把这

些得自于城市的协同收益扩大到更大的国家规模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不得不

有意识地修习法律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并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

文艺复兴经济学强调民

“所谓的”是译者所加。

——译者注

“这种世界图象机械化的”为译者所加。

——译者注

3

族国家的关键性作用和“统治者”(即政府)的职责,这不只是(根据法学和经济学

的古代传统)为福利创造提供刺激而进行管理,而且“统治者”的职责还包括制定计

划,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创造需求。

作为这种国家建设战略的一种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市场不得不,但这种市

场并不是自发地出现的。

因为这个原因,国家要在交通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上进行

大规模的投资,这种观念在文艺复兴的传统中占有非常牢固的地位,从苏美尔王国的

大坝和灌溉渠道到科尔伯特(Colbert)的运河再到肯尼迪(Kennedy)的州际公路项

目。

用现代术语来说,文艺复兴经济学的战略就是在国界内创造,并在出口

贸易中创造动态不。

与人们对前亚当·斯密经济学普遍的偏见相反,“……

为了组织能使供给和需求自动调节的市场,竞争常常需要由国家人为地加以推进”

9

一般认为,在能够与最发达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之前,一个国家必须在知识密集的经

济活动中创造竞争优势。

这两种教规应该在韦伯的(Weberian)意义上被看作是“理想类型”。

随着时间

的推移,几种不同的特点清楚地导致了这两种教规的分裂。

把这两种教规区分开来的

第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财富起源上的不同观念:

●在中,财富起源于来自于自然,即土地、物质劳动力和资

本。

这些资产的积累是通过trade和战争发生的。

这种积累是

,也就是更多的同样东西(moreofthesame)。

●在中,财富起源于非来自于文化,即人类的创造力和品

行。

资产的积累是通过累积地改变人类的(技术)存量所发生的。

种积累是,也就是更多地是某种新的东西和质上不同的东西。

把这两种教规区分开来的第二个主要标志是:

●在中,分析的焦点是实物交换、消费和积累(人类是交易者和消费

者)。

●在中,分析的焦点是和是把心智和物质结合起来

的松果腺(thepinealgland)(人类是创造性的生产者)。

这两种教规的第三个基本不同是:

●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e)提出使政治学完全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以来,

的分析方法基本上是原子论的和机械的。

分析的单位是原子论的单位(在经

济学中,个人就是这种原子论的单位)。

4

●自柏拉图(Plato)的出版以来,的分析方法基本上是整

体主义的、有机的和综合性的(来自于)。

分析单位包括时空中的个人和他们

的制度。

在一种非常基本的层面上,经济学的这两种教规建立在关于人类怎样与其他动物

不同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上。

我们把亚当·斯密看作是以物质和实物交换为基础的教规

的代表,并把亚伯拉罕·林肯看作是文艺复兴经济学即非物质的和以生产为基础的教

规的代表:

亚当·斯密写道:

亚伯拉罕·林肯写道:

10

我们也将试图说明非物质的和以生产为基础的教规随时间推移的连续性:

(1)

存在着这种非物质的和以生产为基础的传统的连续性,主要是通过引证,

我们可以证明,从1400年一直到今天,存在着这种和它在不同国家之间

的地理转移。

(2)这种经济理论扎根于和之中,它可以通过拜占庭和

加洛林帝国(CarolingianEmpires)

11

回溯到柏拉图的哲学和苏美尔王国。

换言之,我

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扩散主义的。

然而,我们并不排除特别是国家危机和战争时期对

这句的译文引自[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版,第17页。

——译者注

5

文艺复兴经济学主要原理的“独立发现”。

我们也在经济框架中看到了这两种

教规持续被应用的型态(pattern):

在没有把非物质的和以生产为基础的教规作为的基本指导并长期实践的

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

12

能实现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

在法国[该国在政策方

面的现代开端可能是1461年的路易十一;而在理论方面则是蒙克莱贤

(Montchrétien),让·博丹(JeanBodin)以及叙利(Sully)]、英国(在该国,政策方

面合理的起点是1485年登基的亨利七世)、德国、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丹尼尔·雷蒙德,亨利·克莱,马修·凯里,亨利·凯里和史密斯)和日

本(明治维新),都确是如此。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以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战略在东

亚所发挥的作用。

在政策层面上,这两种教规发生了矛盾。

这是因为这样的事实,第

三世界作为一个区域基本上从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以生产为基础的教规。

在文艺复

兴的理论中,不同的经济活动为国家福利提供了不同的潜力,但在以实物交换为核心

的理论中(没有考虑所交换的产品实际上被生产的不同条件),所有的经济活动在质

上都是“相同的”。

如果存在任何区别的话,那就是,在标准的教规中,更“自然

的”农业被给予了优先的地位,

(1)因为它提供的是自然产品;

(2)因为农业中的

竞争是更“自然的”、原子化的和“完善的”。

对文艺复兴经济学教规史进行追踪,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经济思想史在

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改造成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家族史。

因为这个原因,不属于这个教规

序列的“非正统”经济学家们就被遗漏了。

其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盎格鲁-撒克

逊经济学家们和盎格鲁-撒克逊类型的经济政策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在今天,除了英

语和数学,总体上他们的语言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并给这种经济学的发展增添了种族

中心主义的(ethnocentric)特点。

最近,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出了“经济理论缺乏视

野”(或翻译为想像力,vision)的问题。

但这本书本身就是在缺乏视野的情况下进行

的研究,因为在寻求替代性的视野时,它从没有冒险超出盎格鲁-撒克逊正统经济学的

范围。

第三,尽管文艺复兴经济学教规对经济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其代表人物经

常不被看作是“经济学家”。

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在涵盖文艺复兴的传统上,无

论是在地理还是语言范围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即使是这样的一本著作也遗漏了诸如

莱布尼茨和沃尔夫这样的人物。

作为经济学家,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不仅对他们那个时

代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为德国经济学传统奠定了基础。

从19世

6

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经济学传统在德国占据着主流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

与那时的美国和日本经济学传统具有一致性。

熊彼特写到:

“但不提莱布尼茨的大名

和他的忠实追随者克里斯琴·沃尔夫的大名是经过考虑的。

他们固然很有学问,对当

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也极为感兴趣,但他们却没有对我们所讨论的题目做出贡

献。

最近,在与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史家的谈话中,他告诉我,他不认为弗里

德里希·李斯特是一位经济学家。

明显地,对于他来说,只有捍卫“正确”见解的正统

经济学家才能配得上“经济学家”这个称号,“正统”这个术语在字面上的含义就是

“正确的信仰”。

实际上,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政策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经济政策中才大获

全胜的,因此,替代性传统的经济学家们在今天的经济思想史中几乎完全被遗忘了。

在过去的经济学史著作中,对19世纪经济政策背后的理论给予充分论述的著作是奥特

马·斯潘恩的《经济学史》(DieHaupttheorienderVolkswirtschaftslehre),这本著作

在1911年初版。

到1936年,它在德国已经被印行24版,印刷总数达到12万册

13

本著作被翻译成了几国文字,有趣的是,它的英文版是以《经济理论的类型》这个书

名出版的;突出了斯潘恩关于多样性的意识:

确实,经济学并不是铁板一块的教规,

而是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经济学。

文艺复兴经济学教规的影响可以在前古代被发现。

管理国家事务的需要和知识的

增长是中东地区苏美尔和埃及早期王国的重要特点,例如,著名的亚历山大

(Alexandria)图书馆和汉谟拉比统治时期(2030-1995BC)的苏美尔科学园就证明了这

一点。

这些王国也产生了今天仍保留着的关于经济和法律事务的大量文献和文件。

像后来在亚洲和安第斯一样,灌溉看来就是创造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第一项技术,这导

Schumpeter,JosephAlois,HistoryofEconomicAnalysis,New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1954,p.117.中译文引自熊彼特:

《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等译,商务印

书馆,2001年第一版,第188页。

——译者注

7

致了对管理国家事务的本领的需要。

因此,灌溉有助于第一个国家的建立。

在随后两

千年的中东地区,苏美尔人的橛形文字仍是标准的脚本,汉谟拉比法典(theCodeof

Hammurabi)透露出了在当时所存在的一种开明的和人道的法律体系。

后来,在腓尼基人支配地中海贸易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

年),制造业优于原材料生产的文艺复兴原理就被清楚地认识到了。

后来,舍拉

(Serra,1613)运用与其同样的原理解释了,与自然财富天生就丰裕的那不勒斯相

比,几乎就没有什么原材料的威尼斯共和国为什么是如此地富裕。

在文艺复兴教规的哲学基础上,清楚地存在着一种连续性。

柏拉图(Plato)和其

他古希腊哲学家强烈地受到了古埃及文化的影响。

柏拉图的《共和国》对于开明的文

艺复兴的国家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蓝图。

后来,文艺复兴哲学家如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受

到了柏拉图很大的影响。

在从前的一篇论文中,我们已经更广泛地详细讨论了文艺复

兴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14

奥古斯汀的《上帝之城》(DecivitateDei,413-426)就是按照柏拉图的精神写成

的。

就像奥古斯汀后来那样,这种非偶然地对柏拉图的重新发现产生了一些零星的

“文艺复兴”,例如在沙勒曼(Charlemagne,768-814)领导下的加洛林

(Carolinian)文艺复兴。

在沙勒曼的领导下,文艺复兴经济学对教育、工业和基础设

施的偏爱就是最大的证明。

例如,沙勒曼在佛斯兰德(Friesland)积极地推动纺织业的

发展,建造道路,挖通了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和莱因河——连接起来的运

河。

法国在路易十一(LouisXI,1423-83)统治时期经历了一种早期的小型文艺复兴。

路易十一建立了一种作为文艺复兴经济学典型的模式:

为了对抗贵族,他与中产阶级

结成联盟,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中产阶级工业品价值但对土地拥有者上层不利的税收体

系。

路易十一建立了一种作为文艺复兴经济学典型的模式:

有利于城市(工业)价值

但不利于封建主义(实质上是农业和贸易)。

正是文艺复兴经济学——它创造了集权

的民族国家——导致了封建主义的衰落。

在西班牙,自治公社起义(theRevoltofthe

Comuneros,1521)

代表着一种城市现代化集团在与陈旧封建秩序的斗争中败北的诱

因。

指1520年在西班牙发生的反对城市限制、反对封建王权和贵族特权的斗争,起义的

主力于1521年被击败。

此后城市自由被取消。

——译者注

8

文艺复兴导致了知识作为人类变化的主要发动机这种思想的再生。

重新发现柏拉

图,对亚里士多德的重新解释,以及来自于正在分崩离析之中的拜占庭帝国(the

crumblingByzantineEmpire)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对上帝的计划(theDivine

Scheme)中人的地位的重新解释。

在从前,创新被等同于异端——人类想要知道的所

有东西在《圣经》(theHolyBible)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都已存在。

所谓的知识生

产都被限定在对这些权威性著作的解释上。

例如,1271年,罗杰·培根(Roger

Bacon)在牛津因为“可疑的创新”而被逮捕。

由于受到东正教(theEasternchurch)

的影响,人们对于他们在创造中作用的感觉完全被颠倒了(reversed)。

人类是按照上

帝的形象被创造出来的,上帝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理性创造力。

其结果是,创新不再

是异端,相反,人类基本的和愉悦的职责就是创新。

下一段列示出了文艺复兴的主要

构成和有助于文艺复兴的经济学思维在欧洲传播的哲学家名单。

1-1

9

这种新的世界观在所有的科学和艺术领域中都释放出了巨大的创造力。

这种解放

产生了列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daVinci),米开郎基罗(Michelangelo),拉菲尔

(Rafaello),开普勒(Kepler)和哥白尼(Copernicus)。

在所有的艺术和科学领域

中,文艺复兴的人物在历史上闪烁着其英雄的光辉,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和

经济学家们却要被排除在外,今天,他们只能在亚当·斯密歪曲性的讽刺画中偶尔被

碰到。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曾任伊莉莎白女王时期的大法官——按照

文艺复兴的精神,大约在1605年写出了《论创新》的论文。

培根成了“新工业家的科

学领导人”

15

,他敦促运用科学从事制成品的生产并从中获利。

以制造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在本质上与没有这种基础的社会是不同的,而且前者优于后者,这种基本的信念

是我们称之为文艺复兴经济学的基本特点。

对“制造活动的内在价值”的强调是所有

曾经成功地对领先国家实施战略的国家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当追赶被

完成的时候——这种追赶是从英国开始的,一个接着一个的——现在的工业化国家才

接受了古典/新古典经济学传统。

换言之,没有一个国家在不经过文艺复兴经济学的时

期就能取得普遍富裕。

在英国,这个时期从15世纪末开始持续了四百多年,而在韩国

只花了40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目标。

圣经:

对人类在创造

中的作用的新的理解

文艺复兴

克里斯琴·沃

尔夫(1697-

1754)

莱布尼茨

(1646-1716)

弗朗西斯·培

根(1561年-

1626年)

经由君士坦丁堡传入意

大利的新柏拉图主义

(Plethon,1360-1452)

对亚里士多德的新解

10

培根对科学知识的强调与两百多年后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非常类似:

“工业是

科学、文学、艺术、启蒙、有用的制度和国家权力之父母……在科学知识上的进步越

大,新发明的数目就越多,它节约了劳动和原材料,并产生了新产品和新工艺”。

16

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从文艺复兴,经过弗朗西斯·培根和弗里德里希·李

斯特,再到今天强调研发和创新在经济福利中作用的演化经济学,存在着思想的连续

性。

至于自然资源,李斯特说,“工业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一国自然资源的价

值”。

这种思维是那些已经取得普遍富裕的资源丰富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的经济政策的基础。

为了把一国的自然资源转变成国民财富,制造业部门

是必须的,虽然它竞争不过英国。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表达了在19世纪对英国进行追赶的国家中所流行的工业观:

“让我们拿波兰与英国来比一比。

两个国家有一度在文化上是属于同一阶段的,

现在它们彼此相差得多远!

国内自由、智力、技术与科学、国际与国内贸易、航海业

与运输的改进、文化和政治力量——对于所有这些,工厂和工业品既是它们的前因,

也是它们的后果。

要把农业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流行学派(即亚当·斯密和J.B.萨

伊——作者注)把这种文明的力量归之于国外贸易,这样就把仅仅是属于交换的作用与

创造的作用混淆了起来”。

17

另一方面,脱工业化(de-industrialisation)必然导致经济灾难和人类福利的大规模

降低,下面就是这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