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327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 14页.docx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word范文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呢?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等温差线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温日较差小于地表面土温日较差,并且气温日较差离地面越远则越小,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越滞后。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

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5)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

  

(1)纬度: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

图3给出了不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2)海陆:

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3)距海远近:

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等值线分析

  

(1)纬度变化:

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

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

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期末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1.年等降水量及干湿状况分界线: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最后到喜马拉雅山东部,此线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此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为半湿润地区,此线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下,为半干旱地区。

  (3)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也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此线以东以南可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即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或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则难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3.地势界线:

  

(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地形区界线: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太行山: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武夷山:

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

  天山:

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

  长城:

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

  秦岭:

汉江谷地与渭河平原

  大巴山:

汉江谷地与四川盆地

  祁连山:

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

  南岭:

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

  横断山: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

  5.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西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大部分是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南以东地区大部分属外流区(除鄂尔多斯高原的无流区和松嫩平原的个别无流区外)

  6.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7.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8.水系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

秦岭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南岭

  淮河水系与海河水系:

黄河(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9.年太阳辐射量线

  大兴安岭——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

这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十分丰富,特别是青藏地区和新疆南部,太阳辐射尤其丰富。

这条线以东、以南地区太阳辐射弱。

  10、我国的人文地理界线

  

(1).人口分界线:

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

此线以东以南地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而此线以西以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绝大部分,但却是地广人稀。

  

(2).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与旱地为主的耕地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3).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

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在北方的分界线也可以以大兴安岭及长城为界,大兴安岭以东及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耕作业为主,大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工业区

  1、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1)、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选择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二)举例

  例l:

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

  

(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

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处,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

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2)接近消费市场。

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3)工业用水方便。

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4)技术力量雄厚。

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洋流分布

  1、

  按成因:

  风海流:

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

例如:

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

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

例如:

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

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

例如:

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2、

  按性质: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

典型的有:

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

典型的有:

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

  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

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

例如:

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

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

  极地流:

分布于极地海域。

例如:

南极绕极流。

  沿岸流:

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

例如:

我国的沿岸流。

  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

  洋流的分布规律:

  1

  规律一: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

  规律二:

  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

  规律三:

  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

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4

  规律四:

  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

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

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

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

西风漂流(寒流)。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知识

  1.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

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

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球运动知识

  地球运动

  1、天体的类别:

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

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

取决於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

技术力量强;②酒泉:

大陆性气候,晴天多;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

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

00-昼长/2(或0:

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

00

  日落时间=12:

00+昼长/2(或24:

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

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夏李风影响,降水多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

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较少

  第三单元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

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

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

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

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

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

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

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

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以下文字用于测试排版效果,使用时请删除!

一路眺望,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高速公路大都在半山腰劈山而建,一面靠山,一面临渊,逢山开洞,遇壑架桥。

因此,形成了青兰高速的一大特点----桥多、隧道多。

隧道短的三、五百米,长则四、五千米。

穿行在隧道中,让人产生穿越时空的感觉。

此时正是五花山的季节,层林尽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