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5197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docx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他用情感谱写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记新洲区徐古中学校长徐新平

徐古镇,一个地处武汉市市郊的边陲小镇,因双孢蘑菇而闻名全国。

徐古中学,一所历史并不悠久的农村初级中学,却因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而享誉武汉市新洲区。

徐古中学曾先后被武汉市认定为体卫工作合格学校,“绿色证书”教育实验学校、新洲区办学水平先进学校。

连续三年被新洲区委、区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连续三届被新洲区委、区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

连续8年被新洲区徐古镇授予三个文明建设红旗单位……

了解徐古中学的人都知道,一连串骄人成绩的背后,凝聚的是校长徐新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科学管理和忘我工作的辛勤劳动,是他用情感谱写了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一)

2000年,徐新平走上了徐古中学校长的领导岗位,他深知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总揽全局,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和教育改革的前沿,对学校的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决策。

对事业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徐新平同志感觉到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欠缺,自觉坚持从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法规。

工作之余,博览群书便是他唯一的爱好。

《邓小平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文献以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他都熟读了多遍,并对其精神实质曾多次做出心得之佳作。

业务学习上,仅《人民教育》、《素质教育论坛》等专业刊物,他长年订阅的就有8种。

各种报刊、每期杂志,从头到尾都仔细阅读。

对其中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和良好的学校管理经验,他详细抄录于笔记并写出自己的分析与评价。

在他办公室里,近几年来的学习笔记就有厚厚的十几本。

他先后参加了武汉市骨干教师培训和武汉市中学校长研修班的学习,聆听专家的报告,与同行交流讨论,到名校参观考察,使他对如何办好一所学校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山区的基础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管理人员注入理性的情感,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篇篇获奖论文,一张张优秀学员证书,凸现出他学习的认真执着。

现代的教育思想提升了他的办学理念,也坚定了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学校现状,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

在学校管理方面,徐新平是个敢于负责,同时又敢于放权的领导者。

用他的话说:

“我们学校师生近三千,规模大,要使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使管理工作不留死角,就要大胆放权”。

在他的主持下,推行了校长领导下的年级负责制,确定年级主任是年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工作的实践也使他充分认识到,年级是学校工作的一支实力组织,也是直接对学校负责的基层组织。

针对年级工作的实际,系统制定了相应的年级工作评估细则,实行年级工作阶段性评价制度、总结通报制度。

年级工作情况的综合,不断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也促进了各项工作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迈进。

也便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又一步。

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则是他积极推行的一个工作着力点。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他主持制订了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印发给教职工。

把学校的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准则,并通过榜样引路,制度约束,群众评议,及时奖励等方法,真正把“工作有目标,操作有规范,行为有准则,检查有标准,奖励有条例”落到教学各项活动的实处,形成依规治校的局面。

在强化制度管理的过程中,徐校长十分重视民主管理。

工作中,他努力摆正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注意发扬民主作风,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措施。

为强化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徐校长主要抓好了三项工作,一是在校园内设立校长信箱,收集学校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针对教师反映的问题,首先让年级组处理。

对重大问题,在每周一次的领导班子会议上认真分析、讨论,逐一处理,对好的建议及时采纳。

二是设立公示牌,实行校务公开,接受教职工民主监督。

三是定期开好三个民主会,即“青年教师座谈会”,“教师民主评议干部会”,“教职工代表大会”。

民主管理增强了教师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认同感,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走进办公室,徜徉于这所充满现代气息的雅致校园,身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好的环境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熏陶灵魂,润物无声”。

结合2007年的初中管理年和今年的初中标准化的创建,他立足徐古中学的未来,与专家和技术人员一道,宏观调控着学校的每一个项目建设。

按照“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乔灌搭配,错落有致”的校园总体建设原则,做好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一座现代化花园式学校已具雏形。

在改善教学硬环境的同时,他还不断致力于教育软环境的建设,经常邀请派出所领导到学校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请派出所干警一起参与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开办了家长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了优良的育人环境。

(三)

“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

徐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带头实践的。

他任职以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认真探索和优化教学全过程,是他工作的主着力点。

几年办学实践,使徐新平认识到一所学校不能没有自己的特色。

学校无特色,教师无特点,学生无特长意味着办学失败。

在实践中,他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理念,逐渐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艺术教育队伍建设,改善艺术教学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深化艺术教学改革与研究,艺术教育硕果累累,为特色高中、艺术师范和其他艺术学校输送了三百多名优秀艺术人才。

学校承担的区级科研课题《农村初中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省级刊物《素质教育论坛》曾以“农村初中艺术教育的一朵奇苑”为题,报道了学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创建特色学校的成果。

在发展艺术教育的同时,徐新平还抓住学校被定为武汉市“绿色证书”教育实验学校的契机,结合徐古镇全国蘑菇第一镇的实际,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生中开设蘑菇栽培技术课程,聘请校外教师,建立校外教学基地,利用劳技课开展草菇栽培技术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深受农民的欢迎,使初中毕业学生人人有特长,升学有希望,就业有技术。

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3、2007年在全区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上,他两次交流了推行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经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上来”。

“走素质教育之路,走科研兴校之路”是徐新平办学思想的核心。

在他的策划和领导下,徐古中学建立了严格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的目标要求。

他经常告诫教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囿于低层次的传统经验和知识环境中呕心沥血,教师要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引导教师依靠教研出成绩,依靠科研出成果,走科研兴教之路,他确立了“常规求严,课堂求实,手段求新,方法求活”的教学改革目标。

一方面加强教科研网络建设,培植骨干,培养队伍,积极申报市区级科研课题,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另一方面引导教师扎扎实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制订了具体的教科研计划,每月有具体的教科研活动安排,每周有说课、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他经常深入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一起说课、评课,指导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有时还走上讲坛,讲授观摩课、示范课,2007年他主讲的思品课在区教学视导中评为区优质课。

在他的带动和领导下,学校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并努力实现由实践者到研究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课程的实施者到课程开发者的角色转换。

几年来,已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三十多人次在市区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教科研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中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

学校办学水平跻身全区先进行列。

(四)

“一所学校要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就必须创造一流的教学质量;创一流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他从一个普通的教师角度,道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名优秀的校长首先必须是一名出色的教师。

徐新平同志任初中数学课达18年。

他严格遵循教育教学原则,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教学中他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

勇于实践,勤于探索,不断致力于教学改革,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他严谨扎实,生动活泼的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多次主讲公开课、研究课受到区教研室领导的好评,他任初三毕业班数学课,中考次次名列前茅,由于成绩突出,年年被评为徐古镇先进工作者,1998年9月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教师。

走上校长岗位后,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徐新平同志一直舍不得离开他心爱的三尺讲台,坚持带课,和广大教师一起战斗在教学第一线。

他常说,作为一名校长,只有身体力行,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一起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成为教学的行家,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指挥教学。

在他的感染带动下,学校教师务实进取,改革创新教法,争当骨干,争做名师已渐成风气。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身为校长的徐新平深知教师的素质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言语不多的他常常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办学的关键在教师”。

为此,他一直将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发挥教师的积极创造性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撑点并不断加固。

他在教师中弘扬五种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严谨务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激励教师奋发向上,全面提高素养。

他动员并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在学校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部分经费补贴教师的学历进修和各种培训。

教师自学的热情空前高涨,使学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另有30多人正在参加本科学历自修。

他还在教师中推出“三新”工程,即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上新年级课程的教师、新任班主任,学校逐一为他们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每学期,他规定自己听一遍全校教师的课,以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映。

倾听师生的烦恼和意见,分享师生们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同时也为科学决策、正确部署,使教师头脑经常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促使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他还为骨干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继续教育、外出学习交流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他还经常组织教师座谈会,倾听教师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了解教师的思路动态,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凝聚力大为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

一所学校的灵魂就是校长。

有人说: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我认为一个校长就是要带领广大教师不断进取,首先就是要让大家敬佩你,而不是迫于你手中的那一点权力”。

徐新平给自己制定了“四不贪”和“四在前”的工作原则。

即:

不贪地位、不贪荣誉、不贪私利、不贪享乐;工作干在前、吃苦走在前、困难冲在前、荣誉让在前。

这不仅要求自己做到,还要求学校所有领导也应做到,这样才能团结全体教师。

2007年7月9日,由于工作的过度劳累,徐新平住进了武汉市同济医院做了胃手术。

当时的学校正处在学期结束工作的紧张时期,他不顾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劝阻,住院8天就强烈要求出院了。

回到学校,又组织全体校委会成员,开始布局今年的初中标准化创建工作。

“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徐新平不仅在教学上为教师树立了榜样,其他方面更是教师的楷模。

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要求干部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他任校长8年来,凡涉及到个人的评先,年度考核评优,工资晋级,职称晋升等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他都是以高姿态主动放弃。

他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工作中,以校为家,经常是带病坚持工作,由于长年劳累,他患有严重的胃病,经常是几天不能好好吃顿饭,但他从没因此请一天假。

外出办事、开会,生活上能节减的他总是尽量节减,从不乱花一分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动下,校委会人人抢挑重担,争上教学第一线,争出一流的教学质量。

领导的表率行动使全体教师受到感染,形成了一股激励教师勤奋工作的动力。

作为山区中学,控流治辍工作一直是令学校领导教师头痛的问题,在这方面更是倾注了徐新平校长的心血和汗水。

在工作中,他总结了制度控辍、爱心控辍、家访控辍、减负控辍、帮困控辍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每学期开学,他总是身先士卒,带领教师做家访劝返工作,对那些留守子女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他总是耐心说服并慷慨解囊,2004年春季,他被评为新洲区十佳名校长,他将区教育局奖给自己的30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学校,用于减免贫困生的书杂费。

仅他担任校长8年里,为贫困学生捐款助学就超过了8000元。

徐新平,一个山区极普通的初中校长,用饱含对山区教育发展的情感之手,谱写了一曲边远山区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可以说徐古中学的学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位用情感育人的好校长,他们可以用感恩的情调自豪地高歌:

“今天我们是大山学子,明天就是祖国的栋梁!

 

 徐古镇教育总支推荐 谢望生起草

2008年6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