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166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

本文以人民币升值背景为开端,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运用基本经济模型与数据进行分析,详细有力地论证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总结出我国政府应对的策略。

文章最后,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现今人民币升值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人民币适时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建议。

Summary:

This

articlebeginswiththebackgroundoftheappreciationofRMB,and

comprehensiveexpositionoftheRMBexchangeratemechanism,

focusesontheimpactonchineseeconomyofrevaluationofRMB,

includingpositiveandnegativeeffects,usingbasiceconomicmodels

anddataanalysis,detailedproofofthestrongappreciationofthe

RMB'spossibleeffectsontheChineseeconomy,andsummarizedthe

strategyofChinesegovernmentshouldto.Attheendofthearticle,

theauthorhasmadeherownviewsonthisissue,analyzedthe

presentsituationofRMBrevaluation,cametoatimelyappreciation

oftheRMBwillhaveaninestimablepositivesignificancefor

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intheconclusion,andputforward

reasonableproposals.关键字:

人民币汇率升值正面影响负面影响Keywords:

RMBexchangerateappreciationpositiveeffectnegativeeffect

一、引言

在我国金融史上,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官方决定汇率到名义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发展过程。

我国现在采用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外汇交易市场中,外汇被当作特殊的商品来买卖交易,既然是商品就有它的价格(汇价).汇价,又称汇率,指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两国货币间的比价。

本文所论的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为代表的,通俗地讲即人民币购买美元的能力更强了。

可以说人民币的升值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表现。

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进出口、对外引资、外债偿还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人民币的未来升值趋势更是影响甚远,学习研究这一点非常重要,既能为相关方面提出实际可行的意见,对将来人民币升值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使人们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及时做好应对准备,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或消除损失。

同时,也可以丰富后来的学者进行这方面研究学习的参考资料。

国外学者对货币国际化问题早有研究,从Trifin(1960)到Page(1981),他们主要立足于普遍现象,对国际货币的起源和影响货币国际地位的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

国内学术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姜波克、郑木清和姜凌等先后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研究。

进入新世纪后,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讨论逐渐升温且逐步深入。

这些研究大多从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规律出发,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构想,但出于对不同背景的关注,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在本文中,笔者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均衡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货币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是否被低估或高估作出论证,引用“马歇尔——勒纳条件”对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分析,还借鉴了范金教授的分析结论,论证了人民币升值能够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条件。

同时,使用大量数据和例证等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论述。

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运用简单经济学理论得出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表现。

第二部分通过对货币市场人民币升值以来汇率的变化,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原因;第三部分研究中国政府就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研究分析。

第四部分引用经济模型、数据举例等详细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第五部分通过对以上资料分析研究,总结出我国政府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六点启示。

文章最后部分笔者通过对上述资料的研究,总结出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从长期来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加快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步伐。

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与原因

(一)人民币升值背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顶住压力保持人民币不贬值,被世界各国称赞。

2003年,中国面临着同样巨大甚至更难抵御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海外刮起了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大风,这次不同的是,鲜花和掌声不见了,先是日本财务相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那样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

随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也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

而由于美元走低,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也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

国际上遂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压人民币升值的势力。

中国经济冷热话题的空前讨论热度被“人民币升值”话题迅速替代。

这件问题也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球,对我国来说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中新网3月22日电,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7年3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7.7310元,人民币汇率再次创下新高。

央行3月17日加息后,就有分析指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名誉所长赵海宽日前表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条件已基本成熟,中国政府应适时加快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

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

从1994年至今,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均为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2002年达到286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5.55倍。

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PPP

)看,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世界银行,2002)。

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CPI

)为-0.3%,比美国低2.53%。

197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年均增长9.3%。

这2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

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

中国的短期利率比美国利率高1.5个百分点。

在国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

此外,2002年上半年开始,美元由强走弱,人民币跟着美元一起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背离。

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的情况下(1993—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至少比同期美国制造业高1.5个百分点),人民币反而随着美元贬值,使得贸易逆差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这些都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

而日前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带队的美国高级经济代表团到北京参加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则是人民币加速升值的一个背景。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和理论分析

近年来,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汇率政策被国际舆论高度观注,各方观点的争论此起彼伏,从未停息。

尤其是在近阶段,中国CDP,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都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IMF的估算显示,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6%,此种背景下,各国专家、学者和政要对当前的人民币政策众说纷纭,中国的货币当局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国内国际政策环境。

(一)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从绝对由官方决定汇率过渡到名义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发展过程,其间经历了以下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

当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约为19%,然而外汇短缺,外汇收入主要靠私营企业和海外汇进的侨汇,其中侨汇约占外汇收人的一半左右。

由于当时物价变化,为了使创汇企业和依靠侨汇收入的人民不至于亏损和生活困难,政府以内外物价主要是国内物价为依据,不断调整人民币汇率。

  从1953年至1972年:

中国的经济状况波动很大,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比较简单。

当时因为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府实行了人民币盯住英镑的汇率制度。

由于当时中国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关系较重要,人民币还实行了盯住卢布的汇率政策。

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的主要特点是盯住英镑和卢布的双重汇率制度。

  从1973年至1980年:

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却保持坚挺。

当时国际上,一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一个是尼克松访华,前者结束了国际上主要货币固定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后者部分打开了中国的封闭的国际环境。

相应地,人民币汇率也作了改变,改成了盯住一揽子货币。

  从1981年至1984年:

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阶段,在汇率制度安排上,人民币实行了复汇率制度,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还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格。

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为1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

  从1985年至1993年:

外汇管理制度实行了改革,政府允许企业创汇按比例留成,多余外汇可以到官方的外汇调剂市场交易,因而在官方公布的汇率抄I、,又产生了人民币调剂汇率。

人民币公布汇率和调剂汇率在这期间都不断地下调。

这期间主要也是复汇率制度。

  从1994年至今,中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最终目标。

首先在继续对外汇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实行经常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

1996年,中国接受国际货币组织第八条款,实现经常项目的安全可兑换。

这期间,人民币汇率实行了名义上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没有什么波动,特别是自1997年后,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保持在

8.27-8.28的位置。

(二)人民币汇率理论分析  面对有关中国人民币政策的各种争论,最需要论证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

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需要当局做出调整。

对此,可以参考三种货币汇率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The

TheoryofPurchasing

PowerParity)。

购买力平价理论,简称PPP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其强调经常项目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将商品、劳务的价格与汇率联系在一起。

该理论最早是由古斯塔夫一卡塞尔1922年发表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提出的,为当时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恢复汇率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后人进行新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的计算表明,人民币的币值被严重低估了。

例如:

世界银行曾经公布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的2000年世界GDP汇总表中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按实际汇率计算的四倍,这意味着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出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大概为2:

1。

国际理论界长期的实证结果表明:

购买力评价理论从长期来看是比较合适的,但在短期内是失效。

因此,单纯的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论证人民币应该升值是不全面的。

  2.实际均衡理论(The

TheoryofReal

Equilibrium)。

实际均衡理论是通过选择经济体实现经济基本均衡的一个时点,分析此后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化(通常选择相对生产力及价格水平变动趋势),从而确定经济体货币汇率相应变化以保持基本均衡的一种理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中国在五年前货币被合理定价,经济处于实际均衡点,鉴于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很低,同时生产力的增长远高于其它邻近国家,实际均衡理论就可以测算出人民币相对于区域内其它邻近国家的货币应该升值多少来保持其币值的合理定位和经济的基本均衡。

从理论的严密性上来说,实际均衡理论在分析测算货币汇率变化时比购买力平价理论更加准确一些。

  实际均衡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时非常成功,但是却不太适用于发展中的新兴市场。

在一些例如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中,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以及迅速的经济开放和结构调整使得确定一个历史基本均衡点及正确判断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动趋势这项工作很难操作,也使得实际均衡理论在不同均衡点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测算结果往往会不一致。

因此,实际均衡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定位的阐述也没能得到学术界的一致接受。

  3.国际收支理论(The

TheoryofBalanceof

Payment)。

国际收支理论的理论基础,着眼于一国官方储备的变化,如果外汇当局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大量外汇,这就意味着外汇市场在当前价位上供大于求,也就是说该国货币的汇率被低估了。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济学家更多地采用商品和服务贸易收支及中长期的资本流量两个指标作为衡量标准。

如果这两个指标长期显示盈余,货币就面临升值的压力,反之,则面临贬值的压力。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已经连续六年保持着商品和服务贸易的顺差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净流人,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也显示在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100多亿美元增长到了

3800多亿美元,尤其是在最近两、三个季度,官方储备在以每月平均增加90亿美元左右创纪录的速度增长,预示着人民币正经受着升值压力的考验。

四、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有利方面:

1.本币升值将增强人民币的支付能力

(1)减轻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

汇率的变动受一系列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反过来,汇率变动又会影响经济运行。

首先,汇率变动影响一国的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支,从而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但汇率变动是一柄“双刃剑”。

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时,出口商所换回的外汇可以在国内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而进口商则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兑换进口所需的外汇,因此,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会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

反之,若一国货币对外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但升幅太大则会导致该国贸易收支的恶化。

在旅游、劳务等非贸易收支方面,本币贬值会使外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从而增加对外国旅游者的吸引力,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反之,本币升值则会使非贸易外汇收入降低。

在外资、外债方面,本币贬值会因为国内资产对外贬值,增加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但会使现有外商投资存量资产遭受汇兑损失,增加国内企业外债偿付负担;反之,本币升值则会使现有外商投资存量资产增值,减轻国内企业外债负担,但会影响本国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

总的来讲,本币贬值对扩大商品和劳务出口有利,但是对资本项目下的外资、外债却是不利的;反之,亦然。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中国借了大量的外债。

近些年更是出现了外债总规模和短期外债比例双双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外债余额达到2286亿美元,增长18%,其中短期外债增长更快,数额已占到总额的45.6%,超出了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

人民币升值以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

(2)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能力

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朗。

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国企业必须果断实行“走出去”的战略,而要“走出去”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并购国外企业。

事实上,我国已有不少企业获得了成功,如今年5月1日,联想收购了IBM全球PC业务,此举使得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当然,也有的企业遇到了一些挫折,如近期海尔收购美国第三大电器生产商美泰克、中海油收购美国的优尼科石油公司,原因之一就是竞争对手的报价更高。

显然,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企业在国外并购的时候会变得更富竞争力。

(3)增加我国个人的财富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到国外去度假旅游或接受教育。

他们就是本轮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他们得到了比其他国人更大的财富效应,也就是说他们变得更“富有”了,今后他们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少的钱;或者说,花同样的钱,将能够办比以前更多的事。

20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人,就是在比索升值后游遍了世界各地,因为他们变成了“南方国家中的富人”。

(4)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也是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国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原材料(如铁矿石)、先进设备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而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是以美元计价的,近年来美元的持续贬值(人民币又是盯住美元的)使得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

人民币升值之后,上述商品都会变得更加“便宜”,从而会有效降低我国进口的成本。

2.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面对经济“过热”的局势,我国政府实行了“稳健的”(实际上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与此同时,面对外汇源源不断的流入,央行又不得不被动地发行大量的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的过度发行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国这种被动性的货币发行数量减少,这样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从而独立的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当局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吸引利用外资及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

3.降低我国发生通胀的可能并刺激股市。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现象,对此政府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性调控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今年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2.3%。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生通胀的隐患仍然存在:

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仍高达9.5%、房地产价格一直高居不下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人民币的升值将会有效缓解我国通胀的压力:

一方面,由2可知,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将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价格下降,从而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由3、4可知,冲销成本的降低,会减少我国被动增发的人民币数量,从而降低发生通胀的可能性。

由于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对股票市场来说应该是一个实质性的利好。

因为这会使得以本币标价的商品如股票变得更具投资价值,从而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投到股票市场上去,并最终带动股市的上涨。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的货币升值后,三地的股市都经历了一波长达十数年、涨幅十数倍的大牛市。

今天,人民币在中国股市持续下跌数年之后升值,使得中国股市更具吸引力。

有理由相信,中国股市必将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涨升行。

4.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的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导致所有行业利润的减少,有的行业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而导致利润增加。

同时由于各行业对货币升值的敏感性不同,从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不同行业利润冲击的时间长度和波动性会产生差异。

在所有的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行业利润的冲击、特殊用途设备利润的冲击、铁冶炼行业利润的冲击和橡胶行业利润的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有一种正向的冲击作用,也即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这两个行业利润的增加。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行业的中间产品均依赖进口,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这两个行业利润空间的拉大。

例如:

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最大利益在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

目前40%左右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钢材成本的30-40%,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将加大钢材的进口量,同时减少出口量。

当然这种负面影响是中长期的,在短期受国内需求和国内外价差制约,这种负面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目前国内钢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占产量比例仅为4%。

从产品结构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线材及普板等产品,进口产品则以国内无法生产或者是产能不足的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汽车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

国内有不少人抱怨,人民币升值会减少中国的商品出口。

的确,从短期来看,这种说法是对的。

然而,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该种说法就不尽然了。

从有关资料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商品多为一些附加值极低的商品,这些商品不仅浪费了我国大量的宝贵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明显与中央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精神相悖。

人民币升值将会迫使生产此类商品的厂商或者退出,或者提高生产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

1985年广场协议后,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正是在货币升值之后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

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长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行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人民币升值将通过两种途径对不同行业产生影响。

一是因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长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行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二是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改变行业内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外汇折算差异影响其经营业绩。

概括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是长期利好;而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其他则影响较小。

5.人民币升值促进对外贸易

通常意义上来说人民币升值后会造成进口大量增加,出口减少,打击出口,这恐怕是反对或者担心以至恐惧人民币升值的学者的最主要的理由。

这种流行的说法主要是根据金融学中“贬值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升值促进进口,打击出口”的理论,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一理论发生效力的两个前提:

首先,通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其次,该理论仅对一般贸易而言。

一般贸易就是指在我国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种类公司、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单位,进行单边进出口的贸易。

一般经过对外签订合同、协议、函电或当面洽谈而成交。

包括:

按正常方式成交的进出口货物;易货贸易(边境地方易货贸易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我国境内销售的货物;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暂时进出口(不再复运、出口)的物品;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材料加工成品出口以及进口属于旅游饭店用的食品等货物。

(1)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进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呈同方向变动,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反之,贬值则不一定会促进出口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说,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要重新考察。

经济学教授范金在2004年计算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0.857932,绝对值小于1,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假设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同比例提高,出口数量就会减少0.857932%,但是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金额反而提高。

所以升值不会减少出口金额。

(2)升值不扩大贸易逆差。

这依据的是我国外贸结构的特殊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