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5098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 11.docx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真题卷解析版11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NaOHKNO3B.FeCl3AgNO3NaNO3

C.Na2CO3HClBaCl2D.CaCl2K2CO3NaCl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和烧碱溶液B.铝和硫酸铜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的质量()

A.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不断加入盐酸

D.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4.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2OB.O2C.O2―D.2O2

5.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粉

B.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能量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现代人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

许多家庭做饭用的罐装的“煤气”

如图所示

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烯

,请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当厨房失火时,立即移走“煤气罐”,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

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使用乙醇汽油除了能节省石油资源外,其另一条优点是______。

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表示的物质,固态时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单选题)

(2)①图1中,“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图2和图3中微粒变化的共同点,可以得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

(3)图4表示稀盐酸(左)稀硫酸(右)参加反应,图5表示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

图4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图5中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

________

3.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取该有机物6.0g完全燃烧后,生成8.8g

和3.6g水。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40℃时,取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30℃,固体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

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物质的溶液(选填a、b、c)。

(3)30℃时,烧杯_____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选填甲、乙、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A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B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乙

C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丙>乙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

序号

等浓度的

双氧水质量/g

固体

粉末

固体粉末

的质量/g

实验

温度/℃

相同时间内产生

氧气的体积/mL

50

MnO2

0.1

20

6

50

MnO2

0.1

30

15

a

MnO2

0.1

40

20

50

CuSO4

0.1

20

5

50

20

0.5

(1)由实验Ⅱ和____可知(填实验序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若实验Ⅲ中,a=___,也可对比得出此结论;

(2)实验Ⅳ和Ⅴ还不能证明CuSO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CuSO4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一定不变;

(3)经验证,CuSO4也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4)如图是实验Ⅰ中氧气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上述信息,在坐标轴上画出实验Ⅳ中氧气的体积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___________。

1.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H2O2质暈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H2O2质量分数/%

pH

温度/℃

每分钟气泡数

1

30

5

20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b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②a=______;b=______。

实验二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3)实验方案如下:

Ⅰ.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濚酸钠徽球,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的维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

②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

1.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

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1

第2次

20

6

第3次

20

2.8

第4次

20

n

(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1.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②两个铜原子___;③碳酸钙中钙元素呈正二价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①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石灰和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性。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

②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管B中的气体是____,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

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另一种为硝酸钾;B氯化铁溶液为黄色,硝酸银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硝酸钠不能;C将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冒气泡的现象,氯化钡与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D氯化钠和碳酸钾、氯化钙都不反应,无法区分。

2.A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前后物质都以溶液存在,所以溶液的质量不变;氧化铁固体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前氧化铁是固体,反应后全是溶液,所以溶液质量增大;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根据反应的方程式看,每54份质量的铝进入溶液,会有192份质量的铜从溶液中出来,造成溶液的质量减少。

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不反应,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A.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后只有固体中含有锰元素,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

B.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越大,生成氧气的质量越大,此选项错误;

C.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从0逐渐增大,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即使再加入盐酸,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再增多,此选项错误;

D.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开始装置内压强增大,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无气体生成,故随着温度的降低,压强逐渐变小,最终压强小于起始压强,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4.D

【解析】

【分析】

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详解】

A、2O表示2个氧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B、O2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C、O2―表示的是氧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D、2O2表示2个氧分子,故符合题意。

5.C

【解析】

【分析】

生成的3.6g水中氧元素全部来自固体样品,固体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3.6g×

=3.2g,则3.6g水中的氢元素质量全部来来自硫酸,则硫酸中的氢元素质量=3.6g-3.2g=0.4g,则硫酸的质量=

,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200g-19.6g=180.4g;

【详解】

A、混合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没有固体剩余,说明没有木炭粉;故选项错误;

B、固体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氧化镁和氧化铁的氧元素质量分数均大于20%,则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钠,至少含有氧化铁或氧化镁其中一种;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180.4g+3.6g=184g;故选项正确;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项错误;

1.丙烯液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分子间间隔变小,丙烯燃烧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移走可燃物

对空气的污染较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丙烯液化是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是丙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丙烯燃烧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厨房失火时,立即移走“煤气罐”,将罐中的可燃物移走,破坏了燃烧条件之一:

燃烧需要可燃物,所以利用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

故填:

丙烯液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分子间间隔变小,丙烯燃烧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移走可燃物。

(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乙醇燃烧的反应物是乙醇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先配平碳原子和氢原子,最后配平氧原子,再验证原子种类、个数是否守恒,所以方程式是:

;使用乙醇汽油除了能节省石油资源外,其另一条优点是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空气的污染较小。

故填:

;对空气的污染较小。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变化的实质,掌握好相应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干冰C铁原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H++OH-=H2O)CSO42-Cl-

【解析】

(1)①“

”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固态时俗称干冰。

②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是4:

1,故选C。

(2)①“Fe”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铁原子。

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3)酸都能与氢前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稀盐酸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故选C。

氯化钡溶液中Ba2+、Cl-的个数比为1:

2,稀硫酸中H+、SO42-个数比为2:

1,所以

代表SO42-,

代表Cl-

3.

【解析】

【详解】

思维顺序:

先确定其所含元素种类及其质量,然后将各元素的质量比逆运算换算为原子个数比。

,而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有机物一定还含有氧元素,

;设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解得

,故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1.20℃<t<30℃b丙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溶解度曲线中,对于一定温度,上方的点比同一温度时下方的点的表示溶液度更大,故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时,温度应在20℃和30℃之间;

(2)结合图2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0℃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同质量的水,此时三种物质均有晶体析出,将温度降到30℃,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C中析出的晶体部分溶解,乙物质为c;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故A中会析出更多晶体,丙物质为a;甲物质为b。

(3)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大,则需要的水的质量越少,所以40℃时,烧杯丙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故可以知道还是丙中的质量最少。

(4)A、4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状态1时三个烧杯中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

乙>甲>丙,故选项正确;

B、4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状态1的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丙>甲>乙,故选项正确;

C、蒸发等质量的水,丙析出的最多,乙析出的最少,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选项正确;

D、30℃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状态2的三个烧杯中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甲=丙>乙,故选项错误。

故选ABC。

2.Ⅰ50质量和化学性质H2O2

H2O+O2

【解析】

【详解】

(1)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其他的条件要控制为相同,故实验Ⅱ和实验Ⅰ可以得出此结论。

当a=50时,实验3与实验1、2的其他条件向同,只有温度不同,故也可以得出此结论。

(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该实验中要证明硫酸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硫酸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过氧化氢在硫酸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

H2O+O2。

(4)由表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硫酸铜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差,而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最终的坐标图为:

1.H2O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3CO+Fe2O3

2Fe+3CO2(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

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

所以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

G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

F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

所以E为氢氧化钙。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

F为水,化学式H2O;E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

所以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1.2H2O2

2H2O+O2↑探究溶液pH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1520便于对比取下橡皮塞CuO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填:

2H2O2

2H2O+O2↑;

(2)①实验序号为1~3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温度都相等,溶液pH不同,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溶液pH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故填:

探究溶液pH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a=15,b=20时,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相等,溶液pH相等,温度不相等,通过4、5可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通过3、5可以探究过氧化氢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故填:

15;20。

(3)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便于对比。

故填:

控制变量,便于对比。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取下橡皮塞或者冲开橡皮塞。

故填:

取下橡皮塞。

③从实验曲线看,利用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太快,Fe2O3、Cr2O3时反应速率太慢,因此利用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CuO.故填:

CuO。

1.882.5%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表数据可知,第1、2次反应后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都为5g,而第3次反应后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为3.2g,说明此时碳酸钙已反应完,不再产生气体,故表中n的数值为2.8;

(2)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8g,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剩余的物质为杂质,可以据此求算出碳酸钙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根据图表数据可知,第1、2次反应后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都为5g,说明20g稀盐酸恰好能与石灰石中的5g碳酸钙完全反应.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第1次完全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第一次参与反应的HCl质量,然后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设2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解得x=3.65g

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

(1)上表中n的数值为2.8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2.5%。

(3)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1.3CO22Cu

2H2O2

2H2O+O2↑分解反应.Cao+H2O===Ca(OH)2化合反应.CO2+Ca(OH)2==CaCO3↓+H2O;吸附性煮沸O2或氧气H、O元素或氢氧元素2H2O

2H2↑+O2↑

【解析】

【详解】

(1)①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3CO2;②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两个铜原子可表示为:

2Cu;③元素化合价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

碳酸钙中钙元素呈正二价可表示为: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①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是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属于分解反应;

②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③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3)①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异味;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煮沸时利用高温消毒,同时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降而降低水的硬度;

②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

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

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