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4930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

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B.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

C.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字起源于新时期时代的图画文字,而那个时候没有宗法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排除B;宗法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C;材料中“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反映了对血缘关系的详细界定,故选D。

2.《尚书》载:

“臣下不匡,其刑墨。

”《礼记》载:

“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

”《物原》载:

“周宣王时的史籀始墨书于丝绸。

”这些记载表明

A.我国用墨历史久远

B.墨的用途较为单一

C.古代制墨技术高超

D.周代书写材料广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尚书》、《礼记》和《物原》都提到墨,说明我国用墨历史久远,故选A;材料中墨刑、墨龟和墨书反映了墨的多方面用途,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制墨工艺问题,排除C;结合所学,周代书写材料原始落后,材料有限,排除D。

3.《论语·微子》记载,“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食”;唐诗记载,“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由此可以推知“黍”

A.在古代已被广泛种植

B.在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C.已经成为高产农作物

D.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黍广泛种植的信息,排除A;由材料“杀鸡为黍食”和“故人具鸡黍”,说明五谷之一的黍是待客的重要食物,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黍的产量问题,排除C;黍作为五谷之一,材料反映黍成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D。

4.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

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

这一变化

A.实现专制下的权力转移

B.有效地制约了丞相的专权

C.旨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威

D.体现以小制大的治理模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魏晋时期的监察机构更具有独立性和体系性,由于监察体制是君主专制的附庸,监察体制的完善本质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C;权力转移只是表象,排除A;只有分化事权才能有效制约相权,排除B;材料体现了独立、制衡的分权理念,排除D。

5.汉初规定,诸侯王仅对封国内二千石以下官吏有任免权,其他高级官员如辅佐封王的太傅、丞相等官员的任命权则由中央掌握。

这一规定

A.体现中央对诸侯王权力的限制

B.使王国官制逐渐与中央等同

C.意在合理调配王国官员的结构

D.遏制了地方封国势力的扩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诸侯王只对封国内中下级官员才有人事任免权,而高级官员的人事任免权归中央,这体现了中央对诸侯王权力的限制,故选A;材料主旨不是王国与中央官制比较问题,排除B;调配王国官员的结构只是材料的表象,排除C;汉初的郡国并行制造成封国分裂势力扩张,排除D。

6.下面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质犁具、起土农具范出土情况(部分)。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两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

B.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

C.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

D.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标志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南北农业经济的信息,不能得出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的结论,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冶铁业生产以农具为主的信息,排除C;材料表明我国汉代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故选D。

7.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

这一思想

A.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B.完全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

C.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

D.完整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等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目的在于约束君主行为,促使君主要施行仁政,故选C;董仲舒阐述了社会治乱关系,有一定的辩证意识,但不符合主旨,故排除A;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排除B;“天人互渗”的现象本身不存在,故排除D。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人地矛盾比两汉时期更为严重。

从曹魏起,劝课农桑便不绝于史西晋还规定守土官吏的赏罚黜陟以入谷多少为殿最,要求“不务多其倾田,但务修其功力”。

据此可知,当时的北方

A.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B.经济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

C.政府重视维护自耕农经济

D.农业仍坚持精耕细作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可知,其强调的是农夫关键不在于田亩的多寡,而在于要使土地尽其地力,这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工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A;要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才实现南移,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经济优势依然明显,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要维护自耕农经济而是要发展农业经济,排除C。

9.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

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

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

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

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可知“内命”没有“经中书门下省”,说明没有经过三省程序集思广益,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排除A;“内命”“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体现了皇帝独断专行,皇权至高无上,故选B;既然“内命”不经中书门下省,说明“内命”与宰相无关,不可能实现宰相相互制约平衡,排除C;在专制皇权之下,不可能规避官吏擅权现象,排除D。

10.朱熹认为:

“今欲观诗(《诗经》),不若且置《小序》和旧说,只将原诗虚心熟读,徐徐玩味。

”又说“只将本文熟读玩味,仍不可先看诸家注解”。

朱熹提倡如此“观诗”意在

A.得“性情之正”

B.强调“性恶论”

C.阐述知先行后

D.证明“心外无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朱熹强调“将原诗虚心熟读,徐徐玩味”“不可先看诸家注解”,这是要体会诗歌原有的韵味和原始基本含义,不能受后人注解的影响,即所谓“性情之正”,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人性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知行关系,排除C;“心外无理”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观点,排除D。

11.下图反映了南宋“会子”(南宋官方发行量最大的纸币)占总货币量的比重(%)。

这反映了当时

A.成为古代发行量最大的纸币

B.成为弥补巨额财政赤字的工具

C.对于经济交易的基础性作用

D.超发造成极其广泛的社会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南宋官方发行量最大的纸币不等于古代发行量最大的纸币,排除A;才买没有反映多发行交子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交子超发的危害,排除D;材料反映交子在总发行货币中占有优势,说明交子经济交易的起到基础性作用,故选C。

12.据《元史》记载:

“官吏受贿及库管侵盗,台察官知而不纠者,验其轻重罪之,中外官吏赃罪,轻者杖决,重者处死。

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论罪。

”这反映了元朝

A.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B.重视监察职能的发挥

C.各级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D.严厉惩治权臣乱政行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台察官”和“言官”要发挥积极的监察作用,否则要受到严厉处罚,故选B;材料体现法律的严酷性,排除A;材料突出监察官员要严密监察官员,防止其贪赃枉法,而没有涉及官员贪腐的普遍性,排除C;材料主要是要监察官员的积极有为,排除D。

13.元朝在设置行省辖区时,打破自然界限,不顾区域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将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由四川划分给陕西,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湖南、广西、湖北并为湖广行省。

元朝的这一做法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

B.创新政治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顾区域文化和经济的联系,为行政管理带来不便,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创新政治体制,排除B;秦汉以来,地理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这种安排客观上又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故选C。

促进民族融合不是材料的主要目的,排除D。

14.嘉靖元年(1522年),礼科给事中上奏疏说“三代以下,论正学莫如朱熹”,不指名地批判了王阳明。

世宗立即下诏:

“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

”当时的明廷批判王阳明,可能是因为阳明心学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

C.否定了封建纲常合理性

D.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以来,儒学就处于正统地位,而宋明理学以孔孟为正宗,故排除A;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是对李贽的评论,排除B;阳明心学从根本上是要维护封建纲常,排除C;阳明心学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内心反省而成人致圣,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程朱理学墨守封建统治秩序不符,故选D。

15.明清时期松江棉布、杭州丝绸并称“衣被天下”,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手工业开始出现专业化

B.全国市场体系日益发展

C.纺织业制瓷业实行专卖

D.明清海禁政策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只是反映当时存在手工业专业化的特点,不能判定“开始”于明清时期,排除A;材料“松江棉布、杭州丝绸”和景德镇瓷行销广,说明全国市场体系日益发展,故选B;明清时期,我国私营手工业开始处于主导地位,材料没有反映专卖性质,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对外贸易的信息,排除D。

16.1782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

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

它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

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

公行制度

A.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

B.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

C.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D.是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

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反映公行制度阻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排除A;由于公行制度的严格规定,说明不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排除B;由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来看,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故选C;材料表明,公行制度是一种官营商业的形式,排除D。

17.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

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

B.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

D.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要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才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取悦列强的表现,排除B;材料中没有突出传统朝贡外交造成天朝上国的观念的信息,排除C;材料反映清政府外交事务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运作流程均初步向国际惯例看齐,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外交的近代化,故选D。

18.1874年,李鸿章上奏称:

“闽沪津各机器局邏近海口,原因取材外洋就便起见,设有警变,先须重兵守护,实非稳著。

嗣后各省筹添制造机器,必须设局于腹地通水之处,海口若有战事,后路自制储备,可源源运济也。

”这说明

A.清朝军工布局有待完善

B.专制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C.清政府练兵以维持统治

D.洋务派以儒学指导军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闽沪津各机器局邏近海口……实非稳著”说明李鸿章认识到清朝军工布局有待完善,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的信息,排除B;材料“海口若有战事”也可指外来侵略,故清政府练兵存在抵御侵略的目的,排行C;材料没有体现洋务派发展军事的指导思想,排除D。

19.1887年,清政府颁布的《出洋游历章程规定:

(官员)出洋游历时,应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以备考查。

材料表明清政府

A.有限制出洋考察之意图

B.向西方学习出现新变化

C.出国考察经费较为紧张

D.重视学习西方国防科技

【答案】D

【解析】

1887年处于清政府洋务运动时期,材料“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反映了对西方军事国防科技的重视,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清政府限制出洋考察,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仍然是军事、科技方面,没有出现新变化,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出国考察经费问题,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科技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0.下图反映了1909年与1910年在欧洲主要产丝国意大利发生地震导致生丝产量锐减后,随着国际市场生丝价格的上涨,我国上海丝车数量的增长情况。

此变化说明

A.国际市场决定着我国生丝的生产成本

B.意大利是我国生丝市场的主要出口国

C.国际形势变化影响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D.意大利取代了我国生丝生产大国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在欧洲主要产丝国意大利发生地震导致生丝产量锐减后,随着国际市场生丝价格的上涨”说明国际形势的变化会影响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故选C;国际市场不能决定着我国生丝的生产成本,排除A;由材料“在欧洲主要产丝国意大利发生地震导致生丝产量锐减后”说明意大利是生丝的主要出口国,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意大利取代我国生丝生产大国的地位的信息,排除D.

21.19世纪末,日本外务大臣声称:

“讲和条约中有关通商上之让与,与其说于我有利,莫如说于欧洲各国更大为有利…从新开辟港口、扩大航线以及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欧洲各国将立即享受其利益。

”“各国将立即享受”是因为

A.列强攫取了“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

B.《南京条约》给予英国协定关税权

C.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局面

D.《马关条约》使日本可在口岸设厂

【答案】A

【解析】

【详解】“片面最惠国待遇”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材料反映列强将取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这符合一国享受其利益“各国将立即享受”,故选A;《南京条约》给予英国协定关税权便利于英国商品输出,排除B;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局面便利于列强商品输出,排除C;《马关条约》使日本可在口岸设厂之便利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排除D。

22.日本帝国主义割占台湾初期一直由武官实施军事统治。

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公布了《匪徒刑罚令》,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丧失维护统治的能力

B.日本侵略台湾蓄谋已久

C.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

D.日本实行依法治台策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说明台湾人民不甘心作亡国奴,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故选C;材料没有清政府的统治状况,排除A;材料反映日本已经将台湾变为其殖民地,排除B;材料表明日本对台湾野蛮的殖民统治,排除D。

23.戊戌变法要废除八股考试时,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而认为变革断了自己的前程,群起而攻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

这表明

A.康梁思想脱离了时代的要求

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戊戌变法未冲击封建制度

D.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答案】B

【解析】

【详解】康梁思想挽救民族危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排除A;材料“近万名士子不认为变革是好事”,视康有为等人为“叛徒”,说明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B;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排除C;材料只能反映部分知识分子政治上保守,排除D。

24.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

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

材料可用来说明

A.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C.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

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恢复帝政”反映专制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回潮,说明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故排除A,选C;材料中复辟帝制是开历史的倒车,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的体现,排除B;材料中复辟帝制是逆民主政治的潮流,故排除D。

25.一战期间和战后赴欧洲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少年翼赤光》等杂志上登载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通过向国内报刊发通讯的方式介绍马克思主义。

这一现象

A.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途径

B.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使知识分子注重与工人相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通过向国内报刊发通讯的方式介绍马克思主义”,并非新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排除A;中国留学生刊物向国内刊发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故选B;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信息,排除D。

26.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说:

“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当组织自由统一的(由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他还提出:

“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

这说明孙中山

A.发展了民生主义思想

B.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积极谋求国家独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各民族之自决权”和“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可见孙中山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排除C;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发展了民生主义,即在平均地权基础上提出节制资本,排除A;材料没有明确反帝以实现民族真正独立的信息,排除CD。

27.下表是中共第一位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主持制定并通过的决议。

据此可知

A.政府推进妇女运动稳步向前

B.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

C.中共解放妇女工作成绩显著

D.中共早期重视妇女工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主要是关于妇女的决议,说明中共早期重视妇女工作,故选D;材料是中共的决议,不是政府通过的决议,排除A;决议并不代表实施效果,排除B;材料与妇女运动有关,但没有涉及解放妇女的具体成绩,排除C。

28.“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

中国共产党组织上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及其领袖被杀害,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叛变自首……”造成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

A.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国民党军队消极抗战

C.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D.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受到沉重打击。

结合所学,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故选C;材料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排除C;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排除D。

29.1928年6月,南京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D.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一定成效,部分实现关税自主,这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故选D;近代中国综合国力弱小,难以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排除A;“北伐告成”是反对国内北洋军阀的军事斗争,排除B;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法实现关税完全自主,排除C。

30.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目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1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

这说明当时

A.报刊的时政新闻功能减弱

B.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

C.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

D.广告已成报刊竞争主要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突出报刊的广告量增加,反映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的时政新闻的容量,且《申报》属于通俗性报刊,不以时政新闻为主,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民众的社会形态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报刊间的竞争方式,排除D。

31.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李宗仁表示“今日的局势只有两条路可循,不是抗战图存,便是投降亡国”他表示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的大义,拥护中央参加抗战。

这一态度表明

A.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B.国民政府威望高涨

C.军间派系纷争消除

D.抗日战争开始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抗战图存”“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可知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故选A;材料只反映中央抗战得到桂系军阀的拥护,不能说国民政府威望高涨,排除B;军阀派系代表不同的利益,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C;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而非卢沟桥事变,排除D。

32.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文中指出:

“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个脚盆就是上党区。

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

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由此可见,当时

A.中国布满国共内战阴霾

B.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

C.暴力革命观念深入人心

D.美国大力支持国民政府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

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说明中国布满国共内战阴霾,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民众对国民政府的态度,排除B;材料没有民众支持暴力革命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美国支持国民政府打内战的态度,排除D。

33.1944年11月,美国《皇冠》杂志说:

“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缅北战役表现出中国军队忍受无限艰难的伟大,是世界上任何军队都望尘莫及的。

”材料中的“缅北战役”

A.重新打通了西南的国际交通线

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缅北滇战役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进攻战役,毙伤日军25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