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465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总结 期末考试专用.docx

发展心理学总结期末考试专用

第一章概述

1.发展心理学:

研究研究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研究有出生到老死这一阶段心里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4.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做章名,儿童心理学成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一部分

第二章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1.心理地形说

意识:

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能量的活动部分,意识实际上只是心理能量活动的一种浮面水平

潜意识:

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不被本人所意识,但积极活动,追求即时满足,是人们经验的极大储存库

前意识:

是指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意识,虽然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以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或在没有被干扰时被回忆起来,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2.人格结构说

本我:

是本能的心理储藏室,由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冲动或内驱力足证,代表人的生物主主体,是一切驱欲能量的来源。

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遵从着快乐原则,寻求满足基本的生物要求

自我:

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推迟本我能量的释放,直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被发现或产生出来为止

超我:

道德化了的自我,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

由自有理想和良心组成。

三者的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本我派生出了自我,自我又派生出了超我,反过来超我管束自我,自我管束本我,这三种成分同时活动。

在一个正常人身上,本我、自我、超我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因而能较好地生活,体内外的各种刺激,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人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以至于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

3.本能说

埃里克森的人格渐成说的主要观点

1.儿童即是心理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坏境相互租用的心里机制。

自我在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至少不亚于本我,本我是代表人的先天盲目的冲动,只能使人变成动物,而自我是个人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结合,是克服本我,控制性欲方向的。

超我是个人经验以及对他有影响的观点态度,协助自我控制本我。

埃里克森十分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他强调发展中的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不但有生物的,而且有心理社会因素,他们是统一体,但重点是社会文化因素,他认为,必须考虑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

2.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集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

3.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人格的发展可分为即是连续的又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发展任务,都有一个核心的冲突或矛盾。

人在这对趋向积极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如果人在各阶段能解决矛盾,就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就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就能顺利的转向下一阶段,对付下一阶段将要遇到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地实现健康成熟的人格。

4.以自我为中心,把人格发展而分为八个阶段:

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主动感对内疚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勤奋感对自卑感7~12岁获得勤奋感可副内疚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12~18岁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1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否认遗传的作用:

(1)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行为的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来自于遗传。

(2)生理构造上遗传作用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要取决于所处的环境

(3)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认为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

(1)构造上的差异即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儿童一出生,在构造上是有所不同的,但他们仅仅是一些最简单的反应而已,较复杂的行为形成完全来自环境。

(2)教育万能论,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定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斯金纳的强化控制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具体体现)

1.强调儿童的外部行为,主张心理学家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儿童可观察和可验证的行为上,妨碍那些能够引起儿童行为的坏境事件上,注重反应的强化刺激

2.强调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机制控制儿童的自身反应。

3.回避有机体内部的东西,如认知、生理过程等,把注意力放在环境于与行为的关系上,认为对可测量的经历和可测量的行为做机能分析能得到全部信息

4.把强化理论用于教学,采用及其教学或程序教学的方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通过观看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

人的行为于人格就是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形成的

特点1.不一定具有明显的行为反应,2.并不依赖于直接的强化3.认知性4.不等同于模仿5.基本类型有:

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和创造性的观察学习

过程:

1.注意过程人们观察榜样的过程,人们形成意象的基础,涉及观察者对榜样的注意,认知和区别其反应的特征。

2.保持过程观察者在注意过程中获得榜样示范行为的意象后,采用符号的形式,以记忆储存这些意象的过程。

符号形式包括视觉形象和言语编码

3.运动再现的过程观察者在视觉表象和言语编码的作用下再现榜样示范行为的过程,即获得学习的操作过程

4动机作用过程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榜样效应:

1.替代反应的形成在榜样的作用下可以建立新行为、新的人格特征

2.替代消退已形成的行为或人格特征也可以通过榜样的替代而消退

3.反应抑制当一个儿童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惩罚时候,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受到惩罚,他也会抑制已获得的榜样的行为的出现。

4.反应抑制的解除在榜样的作用下,已形成的对行为的抑制可以得以消除,这是当榜样做出那些以前被抑制的行为后没有受到惩罚的结果

观察学习的示范形式

1.行为示范通过榜样的活动传递行为

2.言语示范通过各种言语指导或指令传递行为

3.象征示范通过电视电影等象征性的中介物呈示榜样

4.抽象示范通过榜样的行为事例传递潜伏在事例背后的道理或规范

5.参照示范通过附加呈现参照事物和活动传递抽象概念和操作

6.参与性示范通过示范和仿照参与活动以提高学习效果

7.创造性示范通过各种榜样示范学习者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8.延迟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后得到的印象没有马上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

相互作用理论

自我调节理论:

直接强化——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

替代强化——观察者本身并没有收到强化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

自我强化——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图式——主体已有的结构,心理的机能结构

同化——把而课题纳入主体的图式中。

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主体时,外部刺激或现实材料就被处理和改变,并结合到主体的结构中去,这种对外部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就是同化

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有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者调整原有的图式,引起质的变化,使有机体适应坏境

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之间的平衡

皮亚杰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1.成熟指机体的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物理环境包括物体经验和数学逻辑经验,物理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得到的来自物体本身的经验,数学逻辑经验是指高级的抽象经验

3.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呵社会文化的传递会影响儿童的心里发展

4.主体内部存在的机制——平衡过程如果没有内部的同化,顺应、平衡机制,任何外界刺激对儿童本身都不起作用,他强调儿童主体内部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1.5岁、2岁心理发展的最低阶段,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智力开始发生,主要用于感知、动作与外界发生关系,智力活动还处在感知运动水平上

2.前运动阶段2~7岁产生了信号功能,产生了表象,同时语言也开始发生作用,表象、语言同时起信号作用,表现在延迟模仿和象征性游戏上

3.具体运动阶段7~11、12岁儿童根据具体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分类,或认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守恒概念。

守恒是指尽管物体的外表形式有所改变,但是物体的性质没有变化

4.形式运动阶段12岁以上儿童能脱离了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可用假定进行推理,用归纳组合去分析解决问题,,逻辑推理能力不断发展,开始接近承认的思维水平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类心理发展基本上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

工具人与自然交往的工具——物质生产的工具

人与人交往的工具——精神生产的工具

这两种工具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社会文化知识,人在使用这两种工具中得到发展

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生物进化的结果,

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雨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儿童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

1.心里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的简洁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3.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人格的形成试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

1.受社会的制约2.儿童在与成人交往中以语言为中介3.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和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换句话说,它是指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的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的

蒙台梭利的心理发展观

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出生之前便有一种心理开展的模式,这种先天的本质称为精神胚胎

吸收性心智儿童具有一种潜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这种自然的吸收呵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没有的

儿童具有敏感期

1.感觉的敏感期0~5岁2~2.5岁最明显儿童能够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倾向感兴趣的活动,建立完善的感觉功能。

,感觉更敏锐,更精确,儿童可以顺利地学习几何图形,辨别颜色,方向呵声音的高低

2.秩序的敏感期1或1.5岁开始,4岁结束儿童生活有秩序,就有安全感,把物品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理解事物的关系和遵守生活的秩序

3.语言的敏感期出生后8周到8岁儿童有一种先天的吸收语言的能力,

4.动作的敏感期出生到6岁爬,抓握物体,喜欢打开物体,放进,拿出,闭眼摸东西

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

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1)自由观念

(2)结构与秩序(3)真是与自然(4)美感与气氛(5)蒙台梭利教材(6)群体生活的发展

2.自由教育

(1)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

(2)通过独立达到自由(3)在自由的练习活动中发展意志(4)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社会性

3.蒙台梭利式的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必须深刻地认识自己,而且具有能够客观地行事与表达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对儿童的观察能力

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个体借此可以监控自己的行为呵情绪,判断、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社会生态学的发展观

微系统是指个体直接接触和产生体验的环境

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多个微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例如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家庭和同伴的关系

外系统是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其中,但却对其成长产生影响的那些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宏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党组织、季后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它涵盖以上的三个系统,并对它们发挥作用和施加影响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观

习性学是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习惯或行为的科学,也称动物行为学

社会生物学也称生物学或心里生物学,是研究一切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假说的一门学科

行为遗传学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行为现象的遗传机制为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探究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学科

第三章研究方法

横向设计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个体进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出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某一心理特征随年龄变化的发展规律,

缺点无法了解不同年龄群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是由于年龄的变化导致的还是由于所选群体本身的差异导致的

由于这一设计是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测量,因此不能了解个体内发展趋势,内部效度较低,不能获得关于个体实际发展阶段全面、本质的结论

纵向设计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能系统地详尽的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连续过程呵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缺点研究周期长,费用高,被试易流失。

反复测量的练习效应会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存在样本偏差问题,易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不能将其研究结果推论到其他样本个体或时代个体上,因而外部效度较低

微观发生设计在行为发生时进行追踪,连续观察行为从发生到稳定的整个变化过程

特征

(1)观察跨越从变化开始到相对稳定的整个期间

(2)观察的密度与现象的变化率高度一致

(3)对被观察行为进行精细的反复测验分析,便于推测产生质变和量变的过程

研究的基本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

2.提出研究假设

3.查阅文献资料

4.选择研究类型

5.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

6.研究材料的标准化

7.变量的控制

8.科学的抽取样本

9.统计处理

自变量由实验者主动加以控制的试验条件,并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不依赖被试的心理行为而独立变化,试验就是为了考察由于它的改变所引起的被试的反应的变化

因变量由刺激变量引起或改变的被试的反应,随实验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无关变量在试验中除了自变量以外,其他一切有可能对因变量发生影响或干扰的变量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的感性资料的方法

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被试进行口头谈话的方式而从访谈对象那里收集有关其心理行为和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实验法在人为的严密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操作试验变量,观测与这些试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条件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测验法通过心理与教育测验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临床法将对儿童的自然观察、灵活多样的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综合起来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问卷法研究者吧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一系列问题,编制成标准化问卷,然后根据收回的答案,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结论的方法

第四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互作用说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

皮亚杰认为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是相互依存的,其中任何一种因素作用的性质,大小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和会合,而是相互转化和渗透的关系,一个人的心理反应是他的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瓦龙认为社会环境和个体的生物机构、遗传素质、个体的机体生长不短相互作用,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机体生长由遗传决定,有其本身的遗传型,由于其生长,打破了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物种要实现其遗传,就要不断地生长,在此期间环境有影响。

发展的程序主要取决与遗传,发展的速度、内容决定与环境等外部因素。

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种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不断矛盾和平衡过程中进行的。

艾里克森在修正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说的基础上,强调个体行为既是性心理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社会机制。

班杜拉认为,人的人格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决定的。

一个人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他对榜样的观察,也依赖于他自身对所观察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动因,行为、个人因素、环境三者在相互影响中发挥作用。

遗传的作用

1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动力设备和功能

2.遗传因素变异或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人格或低能儿

3.遗传因素影响着个体智力,能力的发展

4.通过气质类型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发展

生理成熟的作用

生理成熟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时候,如果环境给予及时的相应刺激,某种心里品质就会形成和发展。

遗传与生理成熟的相互作用依赖于环境,并影响环境和教育,与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

遗传,生理成熟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个体是否能够发展还要看环境因素作用的性质和水平

遗传和生理成熟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和通过影响个体与原始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制约个体心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情景意义依赖于个体原始的气质

社会环境的作用

1.遗传与生理成熟给个体心理发展只是提供可能性,而环境将这个可能性变为现实

(1).只有人的遗传素质,没有人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的

(2).一个人即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才能使其成才

(3).多数人的遗传素质相差不大,其智力发展之所以有别,是环境和教育的的结果

2.社会环境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性质,内容,水平

(1)社会生活,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2)社会文化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家庭的作用

1.家庭体系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儿童

2.亲子的作用父母亲与孩子在行为方式上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家庭结构家庭中不同的人际交往与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密切的关系

4.家长抚养方式的影响对因幼儿采取什么样的抚养方式对儿童有很大的影响

5.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

6.父母联合教养当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凝聚力时,他们会获得情感安全和自信心,这样可以促进儿童的幸福感和避免在发展中出现调节问题

7.家长特征家庭环境与智能发育之间有密切关系,饭环境总分与智商偏高儿童,大部分父母文化水平高,喜欢看书,要求学习,重视儿童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教育的主导作用

(1)个体心里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支出的方向

(2)教育可以在不断是个体掌握知识技能中,促进个体心理能力的发展

(3)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

(4)教育可以使具有一般遗传素质的人称为科学家是学习有困难学生成为优等生

总之,教育能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2.学校(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因素

(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2)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4)教师与学生关系效应

(5)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影响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年龄阶段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

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整个过程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质的内涵,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

传统的心理学认为心里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1.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的发展2.民族的心理发展3.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1.个体心理年龄特征实质个体心理年龄的阶段而言,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这是由于个体生理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同时个体掌握社会经验、知识、以及社会的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不可逆转、不可逾越

2.个体心理发展可划分为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岁~35岁)中年期(35~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

3.个体年龄特征是指某一阶段个体具有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稳定性是指在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一致的

可变性是指在个体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又可以有一定的差距

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心理现象发展的飞跃时期,儿童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

某种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特别迅速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思维方式的变革

(1).从以实体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思路

(2).从对心理现象的唯一性确定过度到对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接受与容忍

(3).在考察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时由直接的单一线性联系过度到多维线性联系甚至非线性联系

2.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趋势

现场研究将大量采用,研究方法的综合程度进一步提高,研究手段更加现代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的趋势

研究选题的应用性倾向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中去

4.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更大范围的整体化趋势

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然要求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如何更好的调节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要想承担这个任务,心理学必须进行自我改革,加速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整体化。

 

第五章乳儿心理的发展

胚胎的发育

胚种期从受精到2周

胚胎期2周到8周外胚层——表皮,头发,牙齿,皮肤,感觉细胞和神经系统

中胚层——真皮,肌肉,骨骼,循环器官,排泄器官

内胚层——消化系统,耳咽管,支气管,肺肝胰,甲状腺,胸腺,

怀孕最初8周成为神经系统整合的敏感期

胎儿期9周到出生

皮肤——怀孕后7周到8周发育完成,第一个发育完的器官,最重要的器官

嗅觉——怀孕第2个月

味觉——怀孕第3个月

听觉——怀孕第2到5个月发育完全

视觉——怀孕第4个月就具备了

新生儿的发展

一.生理发展的特征

1.身体特点头大,身长,四肢短,皮肤呈红色,骨骼非常软弱,内脏器官也没有发育成熟,呼吸微弱,心跳很快,,消化与体能调节不完善

2.神经系统的特点功能不完善,脑细胞体积小,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也不发达,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忍受性差,睡眠多,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很差,动作混乱,没有秩序,呼吸,心跳,胃肠活动不规则,无条件反射

3.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包括觅食,吸吮,吞咽反射),

无条件防御反射(眨眼反射)

无条件定向反射

其他反射如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巴槟斯基反射,惊跳反射(摩罗反射),强直的颈反射,行走反射

5.条件反射的出现

新生儿在出生几天就能形成一些较复杂的人工条件反射,儿童形成条件反射的速度岁年龄的增长而加快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的特点形成速度慢,形成之后不稳定,不易分化

二.儿的心理活动能力

1.感知觉能力

视觉两只眼睛集中在一点上,随着物体的做同步移动,对不同颜色能加以辨别,对不同的亮度都能作出不同的适当的反映,,15天的婴儿就具有颜色辨别的能力

听觉能听见声音,能区分音高,音响和声音的持续时间,对有节律的声音比较敏感

嗅觉对剧烈的气味反映强烈,胎儿期嗅觉记忆的表现

味觉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肤觉对高于或低于他的温度有反应,对低温比对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