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46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 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docx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8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8纪昌学射练习题鲁教版五四制

一、常识填空。

1、请同学们列举关于“射”的成语:

胡服骑射含沙射影

2、《纪昌学射》选自,相传作者是,我们曾学过他的

3、学习本文,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gòu()弓yan()卧倒眦()昌以牦()悬虱()于牖()燕()角之弧朔()蓬之簳()高蹈拊()膺()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彀弓而兽伏鸟下尔先学不瞬偃卧其妻之布机下

以目承牵挺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亚学视而后可

视微如著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贯虱之心而悬不绝飞卫高蹈拊膺曰

四、理解下列各句中“而”“以”的用法。

而:

彀弓而兽伏鸟下而巧过其师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南面而望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

以告飞卫以目承牵挺以睹余物以燕角之弧

五、问题探究

本文写“纪昌”向“飞卫”学射,为何开头却写“甘蝇”的射技?

六、拓展提高

1、通过本文学习我们知道:

“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必须练好基本功”,你还知道哪些事例体现了这一观点,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你认为当前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六、问答。

1、你认为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从纪昌学射这件事上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2、本文直接描写纪昌射箭本领高超的句子是?

间接描写的句子是?

(用原句回答)

3、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

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体现在?

(用原句回答)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2.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3.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4.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八、课外阅读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装到怀里)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

“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

”绩跪对曰:

“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

“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陆绩怀橘》

1、用“/”划分下边句子节奏。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2、“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这是一个句式。

3、解释加点的词

食之怀橘何为对曰是橘甘遗母术奇之

4、翻译:

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评价“陆绩怀橘”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相同点:

都写出了吕蒙的变化及鲁肃的赞叹之意。

不同点:

①课文主要记言,而本文则既有语言,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

②课文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而本文还表现出了鲁肃对吕蒙的态度由轻视而叹服的变化。

③课文略去了两人谈话的内容,此处则作了清楚的交代。

《孙权劝学》练习题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这部史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

通史。

编者是(朝代)家家。

2、“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孙权劝学》讲了两件事:

一是:

二是:

4、从《孙权劝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是个的人,鲁肃是个的人,吕蒙是个的人。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在文中的作用是:

6、出自文中的两个成语是: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卿今当涂掌事()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肃遂拜蒙母()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

1、治经为博士古义:

今义:

2、见往事耳古义:

今义: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肃遂拜蒙母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

3、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六、拓展提高部分

下面的短文出自《三国志·吕蒙传》,将其与课文中的“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一段作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肃造次应曰:

“临时施宜。

”蒙曰: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

“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相同点:

不同点(至少两点)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 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

;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辞;

3、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5、见往事耳见:

了解。

6、蒙乃使就学乃:

于是,就;

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擦;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D)。

A.{但当涉猎(应当)  {门当户对(相当)

B.{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 {多多益善(更加)

C.{见往事耳(历史)  {往事不堪回首(过去的事)

D.{卿今者才略(您)  {卿今当涂掌事(您)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C)A.把B.被C.用

2.即更刮目相待(A)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A)A.于是B.却C.只,仅仅

4.结友而别(C)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

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

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

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我的启示是:

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解释加点词:

⑴权谓吕蒙曰          ⑵卿今当涂掌事         ⑶蒙辞以军中多务

⑷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⑸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⑹卿言多务,孰若孤

⑺自以为大有所益        ⑻蒙乃始就学          ⑼及鲁肃过寻阳

⑽即更刮目相待

二、一词多义:

三、划分朗读节奏: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回答下列问题:

⑴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

⑵表现孙权对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

⑴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⑵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⑶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⑷为下列词语找出与之意相近的成语。

①大有所益____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

⑸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①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③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⑶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说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⑷①大有裨益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⑸①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

②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③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

⑹《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_____体史书,主持编纂的人是______代______家_______家。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_______。

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中的“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编年 宋 政治家、史学家 司马光 “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

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⑺《诗》、《书》、《礼》、《易》、《春秋》

答案:

一、⑴告诉 ⑵当道,当权 ⑶推托;用;事务 ⑷难道;研究儒家经典;通“耶”语气词 ⑸了解 ⑹比得上 ⑺认为 ⑻才;从事 ⑼到了……的时候;到 ⑽重新;擦擦眼

二、⑴①用           ⑵①了解,知道

   ②认为           ②看见

   ③用            ③认清,识别

⑶①这样        ⑷①比得上    ⑸①掌管

 ②代书具        ②好象      ②应当,应该

三、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口技》练习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