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4559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 21页.docx

参考文档什么是案例集优秀word范文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什么是案例集

篇一:

精品课程(案例集)

案例一:

享誉世界的马丁吉他……………………………………………2案例二:

郭宁的升迁…………………………………………………………2案例三:

清爽牛肉面馆的创业始末…………………………………………3案例四:

UPS的作业………………………………………………………4案例五:

艾森豪威尔的决策………………………………………………4案例六:

让班组去做主……………………………………………………5案例七:

云霄烟草战略决策…………………………………………………5案例八:

会议上的争执………………………………………………………6案例九:

顾军的打算…………………………………………………………7案例十:

拟定可考核的目标………………………………………………8案例十一:

证券营业部的目标利润…………………………………………9

案例十二: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10案例十三:

通用的组织结构创新……………………………………………10案例十四:

周教授的建议……………………………………………………12案例十五:

刘局长的改革……………………………………………………12案例十六:

究竟是谁的责任…………………………………………………12案例十七:

两种不同的变革方式……………………………………………13案例十八:

业务员的薪酬制度………………………………………………14案例十九:

李立新的不满……………………………………………………14案例二十:

刘成耀的领导方式………………………………………………15

案例二十一:

深深浅浅话海尔………………………………………………16案例二十二:

张莉的主管工作………………………………………………17案例二十三:

削减工资的争执………………………………………………17案例二十四:

激励员工是困难的吗…………………………………………18案例二十五:

顺捷公司的激励措施…………………………………………18案例二十六:

李志强的纠纷解决方案………………………………………19案例二十七:

质管部经理的牢骚……………………………………………20案例二十八:

李威达的困惑…………………………………………………20案例二十九:

颜真卿的治国之策……………………………………………20案例三十:

饮料公司的控制工作…………………………………………21案例三十一:

文件星级标准的制定…………………………………………21

案例一

享誉世界的马丁吉他

一个半世纪以来,马丁吉他公司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其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000美元,这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

马丁吉他公司作为一家族企业,已经延续了六代,目前的CEO是克里斯。

克里斯不仅秉承了马丁吉他的精良制作工艺,还遍访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商,并为他们举办培训讲座。

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公司一样有如此持久的声誉。

自从公司创办以来,马丁吉他公司做任何事情都非常重视质量。

即使这些年在产品设计、制造方法、分销系统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仍然始终坚持对质量的承诺。

公司在坚守优质音乐标准和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的坚定性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制作吉他需要天然木材,公司非常审慎和负责地使用这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并鼓励引入可再生的替代的木材品种。

基于彻底的顾客研究,马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采用表面有缺陷的天然木材制作的高档吉他,这在其它厂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马丁公司使新老传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虽然设备和工具逐年更新,但员工始终坚守着高标准的优质音乐原则。

马丁家族的一位成员曾经解释道:

“怎样制作具有如此绝妙声音的吉他并不是一个秘密。

它需要细心和耐心。

细心是指要仔细选择材料,巧妙安排各种部件,关注使每一个演奏者感到惬意的细节。

所谓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不要怕花时间。

优质的吉他是不能用劣质产品的价格制造出来的,但是谁会为买了一把价格不菲的优质吉他而后悔呢?

”虽然100年过去了,这些话仍然是公司理念的精确描述。

虽然公司深深植根于过去的优良传统,克里斯却毫不迟疑地推动公司朝向新的方向。

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开始在低端市场上销售每件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吉他。

低端市场在整个吉他产业的销售额中占65%。

公司DXM型吉他是1998年引入市场的,顾客认为它比其它同类价格的绝大多数吉他音色要好。

克里斯解释道:

“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

”虽然马丁吉他不断将其触角伸向新的方向,但却从为放松过对尽其所能制作顶尖产品的承诺。

在克里斯的管理下,这种承诺决不会动摇。

思考题

1.你认为哪一种管理技能对克里斯是最重要的?

解释你的理由。

2.当克里斯

(1)访问马丁公司世界范围内的经销商时;

(2)评估新型吉他的有效性时;(3)使员工坚守公司的长期理念时,他在扮演什么角色?

解释你的选择。

3.克里斯宣布:

“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

”这句话对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案例二

郭宁的升迁

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

在他准备去接任此职的前一天晚上,他浮想联翩,回忆起他在该公司工作20多年的情况。

他在大学时学的是工业管理工程,大学毕业获得学位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单位的助理监督。

当时他感到真不知道如何工作,因为他对液压装配所知甚少,在管理

工作上也没有实际经验,他感到每天的都手忙脚乱。

可是他非常认真学习。

一方面他仔细阅读该单位所订的工作手册,并努力学习有关的技术书刊;另一方面监督长也主动对他指点,使他渐渐摆脱了困境,胜任了工作。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他已有能力独担液压装配的监督长工作。

可是,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

在他当助理监督时,他主要关心的是每日作业管理,技术性很强。

而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他发现自己不能只关心当天的装配工作状况。

他还得做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还要完成许多报告和参加许多会议,他没有多少时间去从事他过去喜欢的技术职责。

当上装配部经理不久,他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已经基本过时,因为公司已经安装了许多新和设备,吸收了一些新的技术,这令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修订工作手册,使之切合实际。

在修订手册过程中,他发现要让装配工作与整个公司的生产作业协调起来是需要有很多讲究的,他主动到几个工厂去访问,学到了许多新的工作方法,他把这些吸收来的东西也写到修订的工作手册中去。

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工艺频繁发生变化,工作手册也不得不经常修订,郭宁对此都完成得很出色。

他工作了几年后,不但自己学会了这些工作,而且还学会如何把这些工作交给助手去做,教他们如何做好,这样,他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他的下属工作得更好,以及花费更多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和完成自己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正好该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应聘于其它公司,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此职务。

在同另外5名竞争者较量之后,郭宁正式提升为规划工作副总裁。

他自信拥有担任此新职的能力,但由于此高级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使他在刚接任工作时碰到不少麻烦。

例如,他感到难预测1年之后的产品需求情况。

可是一个新工厂的开工,乃至一个新产品的投入生产,一般都需要在数年前作出准备。

而且,在新的岗位上他还要不断协调市场营销、财务、人事、生产等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工作他过去都不熟悉。

他在新的岗位上越来越感到:

越是职位上升,越难于仅仅按标准的工作程序去进行工作。

但是,他还是渐渐适应了该项工作,做出了成绩,以后又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而这一职位通常是由该公司资历最深的、辈分最高的副总裁担任的。

到了现在,郭宁又被提升为总裁。

他知道,一个人当上公司最高主管职位之时,他应该自信自己有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的才能,但他也明白自己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

因此,他不禁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上,今后数月的情况会是怎么样?

他不免为此担忧!

思考题

1.在任装配部经理时,郭宁干得很出色,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分析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职责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他应当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案例三

清爽牛肉面馆创业始末

洪飞、李雯、薛晴是松江财经大学大三学生,虽然三人的专业不同,洪飞是会计专业、李雯是营销专业、而薛晴是工商管理专业,但因为三人是高中同学,三人的家又在同一个小区,所以她们三人私下是相处很好的朋友。

在她们家附近有一家面馆生意非常火爆,她们也都特别喜欢吃那家的牛肉面。

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她们知道了面馆味道鲜美、生意火爆的“秘方”,马上有了自己到松江大学校区开一家牛肉面馆的想法。

说干就干,三位好友每人出资1.5万元,注册了“清爽牛肉面馆”,并在松江大学学生生活区租了店面,雇了两个厨

师和两个勤杂工,一家牛肉面馆就这么创办起来。

为了扩大影响,在开张之前,她们向许多同学分发了宣传单,三人还拍了一张巨幅合影海报贴在店门口。

开张第一天,三人的父母及亲朋好友都来捧场,送了许多花篮,放了一些礼炮,三人的同班同学在第一天就来100多人,在门口排了一条很长的队伍。

牛肉面馆开张的第一个月生意都非常火爆,每日是顾客盈门,一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201X元左右。

但是牛肉面馆开到第二个月,生意就没那么好了。

一个原因是,主厨的师傅只呆了一个月就走了,后来的厨师手艺差些,牛肉面的味道没有先前好。

另一个原因,按照“秘方”,牛肉要用上等牛肉,面汤要真正的牛骨头熬出来,所以定价是6.5元一碗,比校园其它的面、餐选择而言贵了许多。

到了第三个月,牛肉面馆的生意更加冷清,加上期末临近,三位大学生面临考试的压力。

于是冷清的生意让大家没有了当初的热情,期末考试又使她们无心打理业务。

最后,三人感到回天无力,于是选择了关门歇业。

之后算了算支出和收益,平均每人净亏损3000元。

虽然这次创业没有成功,但是创业实践还是教会了三位大学生很多非常有用的知识,如对供应商的选择,如何处理资金流转不畅的问题,如何控制成本等问题。

三位大学生都认为,这次创业经历对她们毕业以后的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会帮助很大。

思考题

1.什么是SWOT分析?

对三位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如何进行SWOT分析?

2.按照你的看法,“清爽牛肉面馆”的创业活动为什么会失败?

案例四

UPS的作业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

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

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其中运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

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计的程序。

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倒l挡上,为送货完毕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

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

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思考题

1.案例主要体现了什么管理理论的应用?

这一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UPS公司如果想变成学习型组织,该怎样做?

案例五

艾森豪威尔的决策

1944年6月4日,盟军集中45个师,1万多架飞机,各型舰船几千艘,即将开始规模宏大的诺曼底登陆作战。

就在这关键时刻,在大西洋上的气象船和气象飞机却发来令人困扰的消息:

今后三天,英吉利海峡将在低压槽控制之下,舰船出航十分危险。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陷入沉思。

这时,盟军联合气象组负责人,气象学家斯塔格提出一份预报,有一个冷锋正向英吉利海峡移动,在冷锋过后和低压槽到来之前,可能会出现一段较好的天气。

当时,联合气象组对6日的天气又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预报:

上午晴,夜间转阴。

这种天气虽不理想,但能满足登陆的起码条件。

艾森豪威尔沉思片刻,果断做出最后决定:

“好,我们行动吧!

”诺曼底登陆最终获得了成功。

思考题

1.艾森豪威尔的决策遵循什么原则?

这种原则的普遍意义如何?

2.直觉在艾森豪威尔的决策中是否发挥了作用?

说明你的理由。

案例六

让班组去做主

前进通用机器厂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张涛,不久前去财经大学参加一个管理培训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许教授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

许教授强调说,根据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大员工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出高明的主意,领导也是会乐于采纳的。

即是说,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工作的管理规定。

张涛觉得这很有道理。

短训班结束回到车间后,张涛决定要在实践中试一试他所学的某些原理。

于是他把某车间第二工段25名员工全部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工段新添置了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设备,几年前制定的老生产定额看来已过时,显然已不适应新情况。

现在想让他们自己来讨论一下,决定他们的定额该是多少才最合理。

布置完了讨论,张涛就回车间办公室去了。

他觉得自己不该去参加讨论,领导在场,大家不易畅所欲言,而且显得对大家不够信任。

但他坚信,群众总会定出连他本人都不敢提出的先进标准来。

一个小时之后,张涛又回到那工段。

工人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定得过高;现在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额,经集体讨论决定,新定额应比原来降低100%。

这使张涛大吃一惊,跟他本来的想法正好截然相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该怎么办呢?

接受大家的决定吧,又实在太低,肯定要完不成任务,对厂里怎么交代得过去?

拒绝吧,失信于民,下次谁还听你的?

张涛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拜访许教授。

思考题

1.张涛是否履行了中层管理者的职责?

2.张涛的管理实践为什么不成功?

案例七

云霄烟草战略决策

云霄烟草是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名列前二十位的大型专业烟草公司。

最近,公司高层在公司未来是否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问题上发生了明显的分歧。

篇二:

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案例集

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案例集

1、数学是什么?

相信很多数学老师都这样问过自己:

数学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如果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了,好象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谁又能真正说清楚数学是什么呢?

美国数学家柯朗在他的《数学是什么》的书中说道:

“……对于学者,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数学经验,而不是哲学,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数学是什么?

”的确,我们很难给数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让我们在对一些案例的思考中去慢慢地揣摩数学的内涵吧。

一、是客观,还是主观?

[案例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判断错误,应把“式子”改为“等式”才对,我们一直这样教学生、考学生。

可这样改,就是绝对真理了吗?

我们从未思考过。

张奠宙先生曾在《小学数学教师》上撰文说:

“其实,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并非是方程的严格定义,它仅是一种朴素的描写,并没有明确的外延,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改成?

等式?

二字也未必准确,实际上应是?

条件等式?

才对。

因为含有未知数的恒等式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方程,例如,x-x=0,对一切x都对,何必解呢?

反过来,把解?

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

,称之为?

解不等式方程?

,也可以说得通,无非是大家约定俗成而已。

”看了这段话,我们有何感想?

[案例2]“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半圆的周长”。

判断错误。

可是,究竟什么是半圆呢?

如果说圆是一条定点到定长的封闭曲线,那半圆不就是这曲线的一半,这不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把直径纳入进去形成半圆,不就承认圆是一个块而不是线了吗?

有一天,我突然醒悟并为此感到兴奋,并和老师们交流,老师们也大呼其对。

可是过几天,我还是不放心地去翻了《数学大辞典》,它明确告诉我“半圆就是半条弧和直径所组成的图形”。

我空欢喜了一场。

这个知识点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我们花了那么长时间,去让学生搞懂连自己也不懂的东西,其价值何在呢?

[案例3]“0”一直是整数而非自然数,为这,老师和学生们都没少费脑筋,可现在“0”也加入了自然数的行列;“5个3是多少?

”也可以写成“5×3”了;“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操作时,直接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也不说你是科学性错误了。

难道数学是可以改变的吗?

[案例4]9月1日,我去随班听课。

先是听五年级的数学课,内容为小数乘法的意义。

老师花了很大力气去让学生搞清:

4×5是表示5个4相加是多少或4的5倍是多少,4×0.5是表示4的十分之五是多少,4×1.5是表示4的1.5倍是多少。

有些学生还是有些糊涂,教师便帮助他们总结规律:

要看后面的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

小于1的,就是表示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

之几是多少……大于1的,要看是整数还是小数,是小数的,就是几倍;是整数的,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学生更糊涂了。

第二节课去听六年级数学课,正好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又出现了上述情形,只不过把小数换成了分数。

学生们一半清醒一半醉。

“倍”的概念,究竟是什么?

如果无关大雅的话,把4×0.5说成4的0.5倍又何妨呢?

至少可以少难为一点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袁振国教授说:

“数学就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无中生有。

”我们不能动摇数学的客观性,但我们也应该关注到数学的主观性。

在关注数学事实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数学经验。

让数学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客观走向主客观的结合……

二、是形式,还是实质?

[案例5]一年级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课本上的一道题。

题目是看图列式,左边图上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的旁边又画了3只鸟(头朝树)。

学生当即写出算式:

“5+3=8”,表示“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3只鸟,一共有8只鸟。

”右边图上也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旁边有3只鸟,只不过这3只鸟的头的方向是远离树。

学生也当即写出算式:

“8-3=5”,表示“树上原来有8只鸟,飞了3只,还剩5只。

”在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之时,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他列出的算式也是“5+3=8”。

老师很不高兴:

“难道你没看见小鸟飞的方向吗?

头朝左边,就表示加,头朝右边就表示减……”

关键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个别。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做过多少次这种人为的规定啊!

“实线就表示合并,虚线就表示去掉”、“看见总共就加,看见剩下就减”。

本来简单的数学,变得越来越复杂……

[案例6]教过《三角形认识》的老师都知道,在这节课上我们第一个要煞费苦心的,就是让学生懂得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而非组成的图形。

为了“围成”与“组成”,我们往往要花去很长的时间,并常常为此设计而津津乐道。

反思一下,如果我们不去区别“组成”与“围成”,或者说不把“围成”突出来讲,学生难道就会把“没有连接在一起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看成是三角形吗?

我看百分之百不会。

数学课上,我们往往喜欢教语文,喜欢去咬文嚼字,看似深挖实质问题,实际是渐离实质。

对于一个概念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注重它的定义,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丰富与清晰的心象:

学生能画出多少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学生能自主地在这些三角形中找出相同的特征并把它们归类吗?

一提到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学生的头脑中

就能浮现出各种表象吗?

为什么学生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小明身高1.5厘米”等数学笑话?

因为我们对定义的关注,也许超过了对心象与它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的关注,而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前者。

三、是封闭,还是开放?

[案例7]48×53怎样计算?

列竖式,先从个位乘起……我们有一套法则,我们很熟练它,但却根本不知道还会有别的算法。

其实,下面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出它的结果:

4848

×53×53

——————

202424

1212

4040

———20

2544———

2544

面对数学,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方法就是唯一的。

教学数学,我们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让数学走出封闭,走向开放。

[案例8]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从复习平均分开始,然后逐渐地引导学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步步为营,一层一层地引导下来。

如果我们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同学们自己随便写一个分数,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用这个分数说句话,或直接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吗?

完全可以,在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又联系实际的问题情景中,学生的兴趣只会更高,思维更活跃。

我们不能老是让学生接触封闭的数学(条件唯一,答案唯一)。

数学的魅力在哪里?

在于数学的探索性与想象力。

只有充满着想象的数学,才会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某水果店有以下三种苹果(每千克2元、每千克4元和每千克5元),用40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

某种苹果每千克2元,用40元钱可以买多少苹果呢?

100元呢?

试比较以上两道题,谁的魅力更大呢?

篇三:

公共关系案例集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集锦

案例一:

不以服饰区别对待公众...................................................................................................1

案例二:

企业应重视搞好内部员工关系.......................................................................................2

案例三:

美国航空公司的VYP计划.............................................................................................2

案例四:

巨能钙“有毒事件”,公关不当尝苦果.........................................................................2

案例五:

“蒙牛-超女”轰动效应...................................................................................................3

案例六:

广州本田自我“曝光”...................................................................................................3

案例七:

可口可乐“中国情结”...................................................................................................4

案例八:

丰田霸道广告风波...........................................................................................................5

案例九:

云南马帮入京“进贡”普洱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