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4516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docx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精品教案共34页

教案序号:

课题:

第一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

(目的:

将同学们带入意境)。

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

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

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

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读诗析义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

全诗共分四节。

方法:

(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

(2)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

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

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

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

“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节:

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

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

“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学生再次朗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

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用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

“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

六、深情诵诗深解其义

七、全诗总结。

八、迁移延伸

课外阅读舒婷的《双桅船》,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附:

双 桅 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九、达标训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她是诗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  》《  》等。

2.给加线的字注音:

疲惫( )( )  干瘪( )   胚芽( )  绯红( )   

迷惘( )    淤滩( )  簇新( ) 蜗行( )

3.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附: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①祖国→贫困落后   “我”→深沉悲痛

   ②祖国→痛苦追求   “我”→痛苦希望

   ③祖国→新生希望   “我”→希望欣喜

   ④祖国→富饶自由   “我”→奋发献身

  祖国←血肉相连→我

   荣辱与共

 

通过歌唱家殷秀梅的一首歌导入课题,引人入胜。

 

了解作者背景更易于理解诗歌意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诗歌朗读,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案序号:

课题:

第2课:

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诗歌,理解三首诗的大意并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把握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崇高的革命情怀。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本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点:

1.理解诗的凝练、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2.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教学难点:

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新课

翻开历史的宏伟画卷,群星闪耀,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毅然决然投身革命,不畏牺牲,英勇斗争,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撼人心魄的英雄赞歌;他们的卓越功勋彪炳光辉史册,令人肃然起敬!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仁人志士能够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意志!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梅岭三章》,倾听一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对人间的告白吧!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

“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

解放后,担任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

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二、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一)文题解读

梅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

章,乐曲或诗文的段落。

三章,三首。

题目交代了作诗的地点及诗歌数量,也表明了《梅岭三章》是包括三首诗歌的组诗。

(二)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

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

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

此时他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

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

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

(三)展示诗歌(多媒体展示诗歌内容)

1.教师范读,亦可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3.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小序:

丛莽:

树丛草莽。

莽,密生的草。

虑:

估计,担心。

得:

能。

得诗:

作诗。

旋:

不久、随即。

第一章

意如何:

心里想些什么呢?

泉台:

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旧部:

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阎罗:

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第二章

南国:

南方。

烽烟:

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正:

恰好。

国门:

城门。

诸君:

各位同志。

第三章

血雨腥风:

借喻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应有涯:

应该结束了。

取义成仁: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这里指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4.小组讨论,通译全诗。

5.《梅岭三章》的体裁是什么?

七言绝句。

6.《梅岭三章》押的韵脚是什么?

oana

1.指定学生朗读小序。

2.学生讨论交流:

小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小序”是全诗重要组成部分,告诉了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作背景。

“小序”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以诗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3.指定学生朗读第一章。

4.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召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3)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招”“斩”好在哪里?

一个“招”字,体现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革命声势的浩大。

一个“斩”字,写出了广大士兵跟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

“招”“斩”二字有力量,有气势,更能解心中之恨。

(4)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借代、比喻、设问。

诗中“旌旗”借指军士;“阎罗”比喻凶恶残暴的敌人;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

(5)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

后两句抒写奇特的想象。

5.学生齐声朗读第二章。

6.分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的头悬东门典故,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是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代名词。

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

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天成,壮而不悲。

(3)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试举例说明。

借代。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

7.学生齐声朗读第三章。

8.分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比喻(借喻),“血雨腥风”借喻战争,“血雨腥风应有涯”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崇高的革命理想。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达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9.综观三首诗,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首诗各侧重写什么?

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

三章在思想内容上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

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的勉励;第三章主要表现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思想感情逐步升华,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

三首诗有共同的诗题,既能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集中表现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献身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这三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1)现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

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

如第一章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

第二章、第三章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想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2)巧用修辞、典故,语言形象精练。

诗中巧妙运用设问、借代、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彰显厚重的文化积淀,增强了表达效果。

例如,第一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三章中多次运用“借代”“比喻(借喻)”的修辞手法。

例如,“旌旗”,原是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血雨腥风”借喻反动当局对革命人民的屠杀和镇压;“取义成仁”引用《论语》《孟子》“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梅岭三章第一章 生死不渝、誓战到底第二章 关心国运、切盼解放第三章 乐观坚定、不怕牺牲勇于献身必胜信念

课后反思

《梅岭三章》是陈毅的经典之作,字里行间饱含着无产阶级革命者投身革命、勇于献身的凛然正气。

我在讲授本课时,按照双线推进、并行不悖的思路有序展开。

一是贯穿朗读主线,通过播放录音、范读、学生齐读、分散读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朗读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语感,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二是梳理三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知系统化,构成严丝合缝的体系。

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解,学生明白了这三首诗的内在联系:

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

遗憾之处是讲解作者表达的强烈思想感情时,局限于这三首诗,局限于陈毅本人,而没有拓展延伸。

应该联系鲜活的现实生活,把当代尤其是近几年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模范代表身上迸发出的爱国爱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竭诚奉献的时代精神与陈毅崇高的革命情怀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争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诗歌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功能。

通过谈话的方式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导入新课,引人入胜。

 

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易于理解文本。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理解文本内涵。

 

 

教案序号:

课题:

第3课:

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重点:

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月夜——沈尹默

一.谈话导入新课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

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

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3.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

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4.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要点: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相关介绍: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二.整体感知

1.读出节奏;体会情感。

2.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

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背景链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

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

”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

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

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细读感悟】

1.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2.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断章——卞之琳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3.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

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风雨吟——芦荻

一.作者简介

【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

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

曾与人合编刊物。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暨南大学教授。

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二.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体会内涵。

2.开头两句“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突出风雨气势之猛烈、磅礴,描绘出了此时“大地”的动荡、不安和被裹挟的状态,自然的将大地与大海联系起来。

3.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4.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阅历、经验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统一————聂鲁达

一.作者简介

【聂鲁达】智利著名诗人。

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

二.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体会哲理。

2.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都是多对一的关系。

“多”和“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

3.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明确:

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有是生命的传递。

因此繁多是生物存在的表象,他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4.有人说:

“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认同,将零散的事物化整为统一,通过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