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4360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docx

《艺术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概论.docx

艺术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艺术概论》各章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艺术是什么

一、填空

1.艺术具有狭义(包括视、听艺术及综合艺术)、广义(狭义艺术+文学)、泛化(包括一切美的实用制品)等多种理解。

2.艾布拉姆斯曾经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艺术家、宇宙、观赏者四个方面。

3.中西古典艺术真实观的基本差异在于前者重神似,后者重形似;前者以主体真实为坐标系,后者以客观真实为坐标系。

当然,不要误以为西方艺术只追求现象的真实。

4.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艺术的形式美悦耳悦目;艺术的内容美悦心悦神。

5.艺术中丑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是以丑衬美化丑为美

6.审美有两种主要形态,即现实美(包括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比较而言,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

7.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

 

二、名词解释

1.形式美

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2.格式塔

格式塔(Gestalt),英语往往译为form(形式)或shape(形状),其实,如前所述,格式塔既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外物的形状(偏指一种空间结构),也不是一般艺术理论中所说的形式(偏指各部分的排列关系),而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

任何主体所看到的格式塔(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而不完全是客体本身就有的性质。

因此,为示区别,中文一般把格式塔译为“完形”。

3.完形压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中表现出的简化倾向,是一种以需要的形式存在的组织(或建构)倾向。

这就是说,每当视域中出现的图形不太完美、甚至有缺陷时,这种将其组织的需要便大大增加;而当视域中出现的图形比较对称、规则和完美时,这种需要便得到满足。

知觉中这种对简洁完美格式塔的追求,被某些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

4.异质同构

在简化与完形压强心理的作用下,不同的客观物象会转变为主客观合一的各种简宜格式塔类型,根据变调性原则,如果两个简宜格式塔属于同一类型,那么,这两个格式塔的对应物象则成为同构性(即具有相同的简宜格式塔类型)的存在。

如果归属于同一简宜格式塔这两个物象由相同的质料构成,可称为同质同构;反之,如果这两个物象由不同的质料构成,可称为异质同构。

三、简答

1.中西艺术真实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二、间距性大小差异

三、距离感大小差异

2.人性的两种常见解释是什么?

如何看待艺术中的阶级性与人性?

3.为何说艺术是集中的审美形态?

4.格式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

举例分析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艺术真实。

所谓艺术真实,①即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②是艺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判断的方式之一。

当欣赏者基于自身的社会阅历与审美经验而在心理上对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某种一致性有所认同的时候,艺术作品就被视为具有艺术真实性。

①以是否曾经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发生为标准,可将生活真实区分为可然性的现实真实(即狭义的生活真实)与未然性的理想真实。

②如果把理想真实在广义上也视为生活真实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观的客观),那么,生活真实一词就可以扩展为广义涵义,即包括理想真实和狭义的生活真实在内。

③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社会参照系。

对生活真实广狭二义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艺术作品是否符合生活真实的不同判断结果。

相对于特定的艺术接受者来说,能否对艺术真实的判断结果达成一致?

答案:

①否(或不一定)。

②艺术作品只有在接受过程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否真实也必须得到接受者的检验和判定,但遗憾的是,由于不同接受者的生活阅历上下之间相差很大,对艺术作品进行真实性判断的标准不同,因此,往往出现同一部作品被普通接受者视为真实而高级接受者斥其不真实的现象。

 

简述艺术形式发展中的格式塔变化情况。

 

第二章人为何需要艺术

一、填空

1.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它们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1954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一书中,马斯洛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

2.身心愉悦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为:

快感与美感;实践性满足与象征性满足;补偿性满足与宣泄性满足。

3.艺术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种:

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5.对艺术功能的不同强调形成了艺术价值的不同取向,一种是自律论,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一种是工具论,强调艺术的认识与教化功能。

6.对自律论与工具论造成的艺术价值差异,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对待。

在实践中,常常只能是非此即彼或亦此亦彼,但在理论上我们则必须要求寓教于乐。

7.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8.迄今为止,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理论学说有摹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

依次列举出每种学说的理论代表人物各一:

摹仿说-亚里斯多德、游戏说-席勒、巫术说-爱德华·泰勒、表现说-佛洛伊德、劳动说-普列汉诺夫。

二、简答

什么是补偿性动机?

举例说明。

艺术家为什么要创造艺术?

受众为什么需要欣赏艺术?

你如何看待游戏、宣泄、娱乐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什么是终极关怀?

艺术起源巫术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巫术说是19世纪末以来在西方兴起的最有势力的艺术起源理论,这派学说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人巫术意识的外在表现,巫术目的是一切创作活动的最终追求。

其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因此,巫术说又称“泰勒-弗雷泽理论”。

如何理解艺术的认识、教化与审美功能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艺术工具论?

你如何看待这种艺术价值观?

三、论述

简述痛苦与艺术创作的特殊关系。

心理痛苦之所以容易催生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因为心理痛苦更易强化艺术家的创作内驱力;更易激发艺术家的艺术想象力;更易升华艺术家的人格。

心理之“穷”仅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因此,穷而后工不能概括一切的艺术创作现象,但确能概括大量的艺术创作现象。

 

艺术起源于劳动。

文艺起源于劳动的说法也是古已有之,但真正有力的论证则是从普列汉诺夫开始的,而他论证的理论基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

普列汉诺夫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赖以进行艺术创作的物质基础:

完善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敏锐的感官,语言及其他艺术载体与工具,为原始艺术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二,劳动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劳动中出现的协同、交流、鼓舞、欢庆等需要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机。

第三,原始艺术的内容形式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直接相关。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始人社会生活最主要的生产劳动也决定了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主要是劳动的对象和生活。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指出,从狩猎生活到农耕生活在艺术上的体现就是从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的转变,此外,原始艺术的形式也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是由原始劳动的集体性、综合性所决定的。

但是,劳动说同样存在理论上的缺陷。

第一,前提过于宽泛,没有找出艺术起源的独特内因,尤其是心理原因;第二,存在以偏概全之处,劳动虽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内容,更不是全部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既是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也都是原始艺术产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首先,人的生产,对人种繁衍的崇拜与歌颂,曾经是原始图腾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产生的直接动因。

其次,原始部落间的战争不断,反映部落间斗争的原始艺术也为数不少。

再次,原始艺术表现的内容还与原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紧密相关

总之,人类多方面的生存活动都对艺术的起源发生过作用,其中,物质生产(维持个体生存)与人口生产(维持种族生存)又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中心,因此,我们可以说:

艺术起源于以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为中心的人类多方面的生存活动。

 

第三章艺术作品的构成

一、填空

1.艺术作品由文本(直接载体)与载体(间接载体)构成。

1.在艺术作品内容形式的二分法中,内容包括题材与主题两个部分;其中,叙事类作品的题材又包括三个方面:

人物、环境、情结。

2.苏珊·朗格和克莱夫·贝尔分别将艺术称之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和有意味的形式。

3.根据主要手法的不同可以将艺术区分为抒情艺术和______。

4.相对于视、听艺术来说,语言艺术长于传达复杂准确的思想感情,短于描绘形象。

5.在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的语言系统中,要注意视听饱和度,每种语言的使用不需要完全发挥,即可互相结合,生发出强大的表现力。

6.唐代的王昌龄在《诗格》中所说的诗之三境是物境、情境、意境。

7.宗白华先生认为:

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

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

8.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隐秀的概念: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进一步的解释包括正反两个方面:

雕削取巧,虽美非秀;晦涩为深,虽奥非隐。

9.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有三种人,一种人见识真确,因为他不生情感,对于他樱草花只是十足的樱草花,因为他不爱它。

第二种人见识错误,因为他生情感,对于他樱草花就不是樱草花,而是一颗星星,一个太阳,一个仙人的护身盾,或是一位被遗弃的少女。

第三种人见识真确,虽然他也生情感,对于他樱草花永远是它本身那么一件东西,一枝小花,从它的简明的连茎带叶的事实认识出来,不管有多少联想和情绪纷纷围着它。

这三种人的身份高低大概可以这样定下:

第一种完全不是诗人,第二种是第二流诗人,第三种是第一流诗人。

10.王国维曾经把意境分为两类: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11.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提出: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义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2.别林斯基将典型人物称为熟识的陌生人。

13.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人物分为两类:

扁平人物、圆形人物。

14.黑格尔认为:

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可以显现慷慨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____。

15.托马舍夫斯基将细节理解为作品不可分解部分的主题,又称____或基本因子。

托马舍夫斯基将细节分为两种:

一种是不可或缺的细节即____;一种是可以减掉而并不破坏事件的因果进程完整性的细节即______。

16.叙事中有两种时间顺序,一是故事时间,或称______,其中的事件前后相继,绵延不绝。

另一个是情节时间,或称______,是故事底本时间被叙述中的中断、删剪、颠倒、压缩或延长后的产物。

17.叙述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正面叙述、中性叙述与负面叙述。

二、简答

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

艺术结构的基本原则有什么?

 

  所谓艺术结构,即指艺术作品的内部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其基本环节是布局与联结。

艺术结构的基本原则以以下几下方面。

 

  第一,有机统一。

艺术作品是人的创造物,是一种情感和生命的形式,因此,艺术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有机统一。

其具体要求包括两个方面:

布局要主辅分明,疏密相间,详略适宜,匀称谨严;联结要精巧周密,天衣无缝,无斧凿痕迹。

   第二,符合艺术载体的特性。

结构是在时间和空间里展开的。

前边说过,载体是艺术家传达审美意蕴的物质手段,是艺术语言的重要基础,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客观属性,这些属性直接影响或制约着艺术作品的时空存在方式,因此,艺术结构的营造也必须建立在符合载体特性的基础上。

 

  第三,符合艺术接受的特性。

艺术作品并非艺术生产过程的结束,它必须在受众的接受中才能最后完成艺术活动。

因此,受众的接受方式也影响到艺术作品的结构方式。

 

  第四,服务于艺术立意的需要。

归根结底,结构毕竟是艺术的形式,它应该为内容服务,与作品的立意保持一致。

看一个作品结构的好与坏,还要看它是否完美地表现了审美意蕴

确立主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举例说明。

什么是形象大于思想?

三、论述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举例分析一首诗的意境。

意境指抒情性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物我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其具体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间接抒情:

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借声抒情,声情并茂;或同时借声与景抒情,有声有色。

 

  其二,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在抒情性的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应包括人生哲理在内。

在音乐与美术作品中,只要能够引发欣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可。

举例分析什么是圆形人物、什么是扁平人物、人物是典型人物。

扁平人物:

具有类型性和漫画性,表现一种单一的特性或意念。

圆形人物:

具有人性的深度,具有多重性格侧面,随作品发展而变化。

典型:

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

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第四章艺术创作

一、填空

1.恩格斯认为:

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

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

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

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

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1.西汉扬雄认为:

言,心声也。

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18世纪法国艺术家布封提出:

风格即人。

2.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刘勰的风格分类方法稍加改动,提出了新的四对八种风格分类法,它们是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严谨与疏放。

由八种基本的风格形态可以演变出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

二、名词解释

1.创作方法

2.风格

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艺术风格包括艺术家的个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

多样性是艺术风格最鲜明的特点。

三、简答

艺术创作需要什么样的主体条件?

你如何理解艺术家都是疯子这句话?

形象思维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是细节的真实性,二是形象的典型性,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自然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想象,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注重群体写照,追求人物气质和心理,逐渐忽略典型塑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

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去反映现实;

将社会现象拟人化,这是物对人的初步异化的描写,显得生动形象。

这一特点主要反映在左拉的作品中。

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文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

因为风格是创作个性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因此,风格就与人品产生了抹不掉的关系。

那么,人品与文品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外文论中,“统一论”和“不统一论”的看法都有。

作品是由作者创作出来的,在比喻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视为亲与子的关系。

在生活中,亲子之间既可以“酷肖”,也可以“不肖”。

在艺术中,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复杂,但是,正如人们倾向于在亲子之间发现相似之处一样,在作品与作者之间,人们也常常关注其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中国,“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都是相当流行的看法,我们可以用“文如其人”进行统称。

在西方,布封也说过“风格即人”这样的话。

但是,尽管“文如其人”的说法相当流行,“文如其人”的事实也不胜枚举,遗憾的是,有行之士,未必进取;进取之士,未必有行。

与“文如其人”正好相反的“文不如其人”的事实与言论同样存在。

可谓是“有言者未必有德”。

在“文品如人品”之外,对“文如其人”还有一种比较通行的解释:

“文风如人风”。

这里的“风”指的是受“作者气质-作者性格”影响的“作品风格”。

在这种解释中,不再强调作者的个人品格问题。

中国批评传统中的风格论,就是“文如其人”的批评实践。

尽管“品”与“风”的表意同样含蓄,两者之间很难截然分清界限,但是,“文风如人风”的解释比“文品如人品”的解释要相对恰当一点。

“从历来文论家的议论来看,他们所理解的“文如其人”也正是着眼于文学特征与作家气质、性格的相符。

”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来谈论这一命题,即文如其人是如人的气质,而非如人的品德。

趣味无争辩是否等同于风格无高下之分?

在简约与繁丰、柔婉与刚健、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等8种基本风格之中,没有孰好孰坏之分。

一个人是喜爱诗经还是楚辞,李白还是杜甫,古体还是近体,豪放还是婉约,都无对错之分。

这就是趣味无争辩。

但是,趣味无争辩并不等于所有的风格都无高下之分。

一般认为,那些思想健康、刚健清丽、趣味高尚的风格,是好的风格。

那些颓废、晦涩、艰奥、华而不实等风格则是不好的风格。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提倡好的风格,鄙弃坏的风格。

 

第五章艺术消费

一、填空

1.伽达默尔将海德格尔所谓的先在结构称之为偏见。

接受美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尧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的重要概念,用以指代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和框架投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

2.艺术批评的任务主要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3.鲁迅认为:

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

4.毛泽东认为:

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作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标语口号的倾向。

5.艺术批评家要求有良好的__艺术__素质、严谨的__学术__素质和对艺术事业的挚爱与崇高的人格。

6.列举三种常用的批评方法:

考据式批评、印象式批评、社会-历史批评。

3.心理学批评可分为两个大的流派,一是立足于普通心理学的艺术批评,侧重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常规心态研究。

如_________批评。

一是立足于变态心理学的艺术批评,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________为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艺术接受过程中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但并非任何面对艺术的视听行为都是艺术欣赏。

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活动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

第二,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先在结构

所谓欣赏主体的先在心理结构,即欣赏者个体在接受作品之前已有的由诸多主观因素组成的心理模式。

每一个欣赏者都是历史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文化氛围中的人,社会实践中的人,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结构及其精神必然潜移默化地积淀于主体的心灵中,这些积淀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知识素养、气质秉赋、兴趣习惯相融合,形成了每人上人的先在心理结构。

每个人在欣赏作品时,都要受到这种先在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三、简答

为什么说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艺术批评的三种涵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批评标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未直接论及艺术批评标准问题,但是,他们在具体的艺术批评中提出了对小说和戏剧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在谈论他们的艺术批评标准。

这种标准可以概括为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

在《致斐·拉萨尔》中,恩格斯对戏剧的论述可以作为对历史标准与美学标准的具体阐述:

“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结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由德国人来达到的。

无论如何,我认为这种融合正是戏剧的未来。

在批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一批评标准,对埃斯库罗斯、阿里斯多芬、但丁、莎士比亚、狄德罗、沙多勃利昂、席勒、歌德、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左拉、海涅等众多作家进行了评价。

 

艺术批评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从艺术的本体分析入手。

第二,实事求是,顾及全人全篇,力避捧杀与棒杀。

第三,历史主义的原则。

第四,百家争鸣的原则。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

其主要研究途径有哪些方面?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艺术现象的批评方法,他侧重研究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和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是当今批评类型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方法体系,也是人们最熟悉的、惯用或滥用的批评方法。

当然,它也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系。

社会-历史批评的主要尺度是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作用,其主要研究途径为:

其一,对艺术作品社会历史内容进行阐释。

(1)从作品所由产生的环境、时代、风俗等一般文化状况研究作品;

(2)从作品所由产生的社会结构(以生产力、经济基础为根本)研究作品。

其二,2.联系社会历史内容阐释艺术形式;第三,考察艺术作品社会历史内容与作家的关系。

 

四、论述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你如何理解作品是艺术家的白日梦?

190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作家与白日梦》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弗洛伊德认为:

简言之,就创作过程而言,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就欣赏过程而言,作品是接受者的白日梦。

此外,弗洛伊德还在《精神分析引论》、《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等著述中涉及到类似的看法。

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是作家的白日梦”的看法,可以很好地概括相当一部分娱乐性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动机。

事实上,艺术确实是人生的一种替代品,只不过,在娱乐性艺术作品中,白日梦的创作动机与接受动机比较明显,而在娱苦性作品或曰审美性作品中,白日梦的创作动机与接受动机十分隐晦而已。

 

什么是艺术消费的二重性?

为什么艺术消费中精神价值和市场价值经常发生矛盾?

艺术作品具有双重的性质:

其一,它是一种精神产品,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其二,它是一种物质产品,具有经济价值,只有付出货币,或买或租或接受赠送,接受者才能取得所有权或使用权,才能开始精神享受的过程。

相应地,艺术消费也同样具有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二重性。

艺术作品兼具精神价值和市场价值。

从理想的角度看,两者应该是一致的,即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成正比。

但在实际的消费市场中,两者之间却经常发生不一致的矛盾,其原因在于:

第一,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难以准确判定;第二,曲高和寡,艺术作品的潜在精神价值未必完全转化为市场价值;第三,生产与传播效率影响艺术作品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但是,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优秀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和市场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为,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一个作品一时一地会出现两种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但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超越时空限制,广泛地受到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人的喜爱,于是,总计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