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46jsp.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4205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46js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泵#46js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泵#46js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泵#46js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泵#46js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46jsp.docx

《泵#46js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46jsp.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泵#46jsp.docx

泵#46jsp

字解释

泵的定义

泵的主要用途

1.泵主要运用的领域

泵的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

2.泵的其它分类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泵的性能参数

其他详细拓展

1.水和泵

2.回转泵

3.离心泵

4.容积式泵

5.动力式泵

6.污水泵

7.其他类型的泵

特点和应用

1.泵的选择和使用

2.一、了解泵选型原则

3.二、知道泵选型的基本依据

4.三、选泵的具体操作

5.四、泵的维护管理

中国泵行业的发展

字解释

泵的定义

泵的主要用途

1.泵主要运用的领域

泵的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

2.泵的其它分类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泵的性能参数

其他详细拓展

1.水和泵

2.回转泵

3.离心泵

4.容积式泵

5.动力式泵

6.污水泵

7.其他类型的泵

特点和应用

1.泵的选择和使用

2.一、了解泵选型原则

3.二、知道泵选型的基本依据

4.三、选泵的具体操作

5.四、泵的维护管理

∙中国泵行业的发展

科尔达泵

字解释

  拼音:

bèng apump

  英文:

Pump

  部首:

水,部外笔画:

5,总笔画:

9;

  繁体部首:

石,部外笔画:

4,总笔画:

9

  (五笔86&98:

DIU 仓颉:

MRE 笔顺编号:

132512534 四角号码:

10902 UniCode:

CJK统一汉字U+6CF5)

  基本字义:

吸入和排出流体的机械。

能提升、输送或压缩流体,水~。

~房(安装泵的房屋)。

  巧记该字

  水落石出(泵)

泵的定义

  泵是受原动机控制,驱使介质运动,是将原动机输出的能量转换为介质压力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泵的主要用途

  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泵主要运用的领域

  从泵的性能范围看,巨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可达几十万立方米以上,而微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则在几十毫升以下;泵的压力可从常压到高达19.61Mpa(200kgf/cm2)以上;被输送液体的温度最低达-200℃以下,最高可达800℃以上。

泵输送液体的种类繁多,诸如输送水(清水、污水等)、油液、酸碱液、悬浮液、和液态金属等。

  

机电一体泵

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

  在农业生产中,泵是主要的排灌机械。

我国农村幅原广阔,每年农村都需要大量的泵,一般来说农用泵占泵总产量一半以上。

  在矿业和冶金工业中,泵也是使用最多的设备。

矿井需要用泵排水,在选矿、冶炼和轧制过程中,需用泵来供水先等。

  在电力部门,核电站需要核主泵、二级泵、三级泵、热电厂需要大量的锅炉给水泵、冷凝水泵、循环水泵和灰渣泵等。

  在国防建设中,飞机襟翼、尾舵和起落架的调节、军舰和坦克炮塔的转动、潜艇的沉浮等都需要用泵。

高压和有放射性的液体,有的还要求泵无任何泄漏等。

  在船舶制造工业中,每艘远洋轮上所用的泵一般在百台以上,其类型也是各式各样的。

其它如城市的给排水、蒸汽机车的用水、机床中的润滑和冷却、纺织工业中输送漂液和染料、造纸工业中输送纸浆,以及食品工业中输送牛奶和糖类食品等,都需要有大量的泵。

  总之,无论是飞机、火箭、坦克、潜艇、还是钻井、采矿、火车、船舶,或者是日常的生活,到处都需要用泵,到处都有泵在运行。

正是这样,所以把泵列为通用机械,它是机械工业中的一类主要产品。

泵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

  1.容积式泵

  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

  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

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

  根据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

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

  2.叶轮式泵

  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

  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又可分为:

1)离心泵(centrifugalpump)

  2)轴流泵(axialpump)

  3)混流泵(mixed-flowpump)

  4)旋涡泵(peripheralpump)

  3.喷射式泵(jetpump)

  是靠工作流体产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体,然后再通过动量交换而使被引射流体的能量增加。

  泵的其它分类

  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

  1)立式泵(verticalpump)

  2)卧式泵(horizontalpump)

  按吸口数目分为:

  1)单吸泵(singlesuctionpump)

  

2)双吸泵(doublesuctionpump)

  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

  1)电动泵(motorpump)

  2)汽轮机泵(gasturbinepump)

  3)柴油机泵(dieselpump)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安装在泵壳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

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

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

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

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

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

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泵的性能参数

  主要有流量和扬程,此外还有轴功率、转速和必需汽蚀裕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出口输出的液体量,一般采用体积流量;扬程是单位重量输送液体从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对于容积式泵,能量增量主要体现在压力能增加上,所以通常以压力增量代替扬程来表示。

泵的效率不是一个独立性能参数,它可以由别的性能参数例如流量、扬程和轴功率按公式计算求得。

反之,已知流量、扬程和效率,也可求出轴功率。

泵的各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变化关系,可以通过对泵进行试验,分别测得和算出参数值,并画成曲线来表示,这些曲线称为泵的特性曲线。

每一台泵都有特定的特性曲线,由泵制造厂提供。

通常在工厂给出的特性曲线上还标明推荐使用的性能区段,称为该泵的工作范围。

  泵的实际工作点由泵的曲线与泵的装置特性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选择和使用泵,应使泵的工作点四种泵的性能曲线

落在工作范围内,以保证运转经济性和安全。

此外,同一台泵输送粘度不同的液体时,其特性曲线也会改变。

通常,泵制造厂所给的特性曲线大多是指输送清洁冷水时的特性曲线。

对于动力式泵,随着液体粘度增大,扬程和效率降低,轴功率增大,所以工业上有时将粘度大的液体加热使粘性变小,以提高输送效率。

 其他详细拓展

  水和泵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

古代就已有各种提水器具,例如埃及的链泵(公元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公元前17世纪)、辘轳(公元前11世纪)和水车(公元1世纪)。

比较著名的还有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可以平稳连续地将水提至几米高处,其原理仍为现代螺杆泵所利用。

  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西比乌斯发明的灭火泵是一种最原始的活塞泵,已具备典型活塞泵的主要元件,但活塞泵只是在出现了蒸汽机之后才得到迅速发展。

  1840-1850年,美国沃辛顿发明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泵的形成。

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

19世纪是活塞泵发展的高潮时期,当时已用于水压机等多种机械中。

然而随着需水量的剧增,从20世纪20年代起,低速的、流量受到很大限制的活塞泵逐渐被高速的离心泵和回转泵所代替。

但是在高压小流量领域往复泵仍占有主要地位,尤其是隔膜泵、柱塞泵独具优点,应用日益增多。

  回转泵

  回转泵的出现与工业上对液体输送的要求日益多样化有关。

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四叶片滑片泵的记载,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泵,但直到19世纪回转泵仍存在泄漏大、磨损大和效率低等缺点。

20世纪初,人们解决了转子润滑和密封等问题,并采用高速电动机驱动,适合较高压力、中小流量和各种粘性液体的回转泵才得到迅速发展。

回转泵的类型和适宜输送的液体种类之多为其他各类泵所不及。

  离心泵

  利用离心力输水的想法最早出现在列奥纳多·达芬奇所作的草图中。

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

但更接近于现代离心泵的,则是1818年在美国出现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所谓马萨诸塞泵。

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泵相继被发明,使得发展高扬程离心泵成为可能。

  尽管早在175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就提出了叶轮式水力机械的基本方程式,奠定了离心泵设计的理论基础,但直到19世纪末,高速电动机的发明使离心泵获得理想动力源之后,它的优越性才得以充分发挥。

在英国的雷诺和德国的普夫莱德雷尔等许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离心泵的效率大大提高,它的性能范围和使用领域也日益扩大,已成为现代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泵。

  容积式泵

  容积式泵是依靠工作元件在泵缸内作往复或回转运动,使工作容积交替地增大和缩小,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工作元件作往复运动的容积式泵称为往复泵,作回转运动的称为回转泵。

前者的吸入和排出过程在同一泵缸内交替进行,并由吸入阀和排出阀加以控制;后者则是通过齿轮、螺杆、叶形转子或滑片等工作元件的旋转作用,迫使液体从吸入侧转移到排出侧。

  容积式泵在一定转速或往复次数下的流量是一定的,几乎不随压力而改变;往复泵的流量和压力有较大脉动,需要采取相应的消减脉动措施;回转泵一般无脉动或只有小的脉动;具有自吸能力,泵启动后即能抽除管路中的空气吸入液体;启动泵时必须将排出管路阀门完全打开;往复泵适用于高压力和小流量;回转泵适用于中小流量和较高压力;往复泵适宜输送清洁的液体或气液混合物。

总的来说,容积泵的效率高于动力式泵。

  动力式泵

  靠快速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作用力,将机械能传递给液体,使其动能和压力能增加,然后再通过泵缸,将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而实现输送。

动力式泵又称叶轮式泵或叶片式泵。

离心泵是最常见的动力式泵。

  动力式泵在一定转速下产生的扬程有一限定值,扬程随流量而改变;工作稳定,输送连续,流量和压力无脉动;一般无自吸能力,需要将泵先灌满液体或将管路抽成真空后才能开始工作;适用性能范围广;适宜输送粘度很小的清洁液体,特殊设计的泵可输送泥浆、污水等或水输固体物。

动力式泵主要用于给水、排水、灌溉、流程液体输送、电站蓄能、液压传动和船舶喷射推进等。

  污水泵

  叶轮、压水室、是污水泵的两大核心部件。

叶轮的结构分为四大类:

叶片式(开式、闭式)、旋流式、流道式、(包括单流道和双流道)螺旋离心式四种。

其性能的优劣,也就代表泵性能的优劣,污水泵的抗堵塞性能,效率的高低,以及汽蚀性能,抗磨蚀性能主要是由叶轮和压水室两大部件来保证。

其他类型的泵

  其他类型的泵是指以另外的方式传递能量的一类泵。

例如射流泵是依靠高速喷射出的工作流体,将需要输送的流体吸入泵内,并通过两种流体混合进行动量交换来传递能量;水锤泵是利用流动中的水被突然制动时产生的能量,使其中的一部分水压升到一定高度;电磁泵是使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输送;气体升液泵通过导管将压缩空气或其他压缩气体送至液体的最底层处,使之形成较液体轻的气液混合流体,再借管外液体的压力将混合流体压升上来。

特点和应用

  动力式泵和容积式泵除了原理上有所不同以外,在工作特性和应用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动力式泵的主要特点是:

①一定的泵在一定转速下所产生的扬程有一限定值。

工作点流量和轴功率取决于与泵连接的装置系统的情况(位差、压力差和管路损失)。

扬程随流量而改变(图2)。

②工作稳定,输送连续,流量和压力无脉动。

③一般无自吸能力,需要将泵先灌满液体或将管路抽成真空后才能开始工作。

④离心泵在排出管路阀门关闭状态下启动,旋涡泵和轴流泵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以减少启动功率。

⑤离心泵适合于用高速电动机和汽轮机等直接驱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

⑥适用性能范围广,离心泵的流量可以从几到几十万米3/时,扬程可以从数米到数千米;轴流泵一般适用于大流量和低扬程(20米以下)。

离心泵和轴流泵的效率一般在80%以下,高的可达90%。

⑦适宜输送粘度很小的清洁液体(例如清水),特殊设计的泵可输送泥浆、污水等或水输固体物。

动力式泵主要用于给水、排水、灌溉、流程液体输送、电站蓄能、液压传动和船舶喷射推进等。

  容积式泵的主要特点是:

①一定的泵在一定转速或往复次数下的流量是一定的,几乎不随压力而变。

工作点压力和轴功率取决于与泵连接的装置系统的情况,因此当泵在排出管路不通(相当于系统阻力无限大)的情况下运转时,其压力和轴功率会增大到使泵或原动机破坏,所以必须设置安全阀来保护泵(蒸汽直接作用或压缩空气驱动的泵例外)。

②往复泵的流量和压力有较大脉动,需要采取相应的消减脉动措施;回转泵一般无脉动或只有小的脉动。

③具有自吸能力,泵启动后即能抽除管路中的空气吸入液体。

④启动泵时必须将排出管路阀门完全打开。

⑤往复泵是低速机械,尺寸大,制造和安装费用也大;回转泵转速较高,可达3000转/分。

⑥往复泵适用于高压力(有高达350兆帕的)和小流量(100米3/时以下);回转泵适用于中小流量(400米3/时以下)和较高压力(35兆帕以下)。

总的来说,容积泵的效率高于动力式泵,而且效率曲线的高效区较宽。

往复泵的效率一般为70~85%,高的可达90%以上。

⑦往复泵适宜输送清洁的液体或气液混合物,有的泵如隔膜泵可输送泥浆、污水等,主要用于给水、提供高压液源和计量输送等。

回转泵适宜输送有润滑性的清洁的液体和液气混合物,特别是粘度大的液体,主要用于油品、食品液体的输送和液压传动方面。

  泵的选择和使用

  设计院在设计装置设备时,要确定泵的用途和性能并选择泵型。

这种选择首先得从选择泵的种类和形式开始,那么以什么原则来选泵呢?

依据又是什么?

  一、了解泵选型原则

  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必须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

  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磁力驱动泵、隔膜泵、屏蔽泵

  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性材料,如AFB不锈钢耐腐蚀泵,CQF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

  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对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用采用清洁液体冲洗。

  3、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

  4、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5、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

  a、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

  b、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

  c、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d、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

  e、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

  f、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二、知道泵选型的基本依据

  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

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

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4、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指的是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排出侧最高液面等一些数据和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梳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5、操作条件的内容很多,如液体的操作T饱和蒸汽力P、吸入侧压力PS(绝对)、排出侧容器压力PZ、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操作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

  三、选泵的具体操作

  根据泵选型原则和选型基本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1、根据装置的布置、地形条件、水位条件、运转条件,确定选择卧式、立式和其它型式(管道式、潜水式、液下式、无堵塞式、自吸式、齿轮式等)的泵。

  2、根据液体介质性质,确定清水泵,热水泵还是油泵、化工泵或耐腐蚀泵或杂质泵,或者采用无堵塞泵。

安装在爆炸区域的泵,应根据爆炸区域等级,采用相应的防爆电动机。

  3、根据流量大小,确定选单吸泵还是双吸泵;根据扬程高低,选单级泵还是多级泵,高转速泵还是低转速泵(空调泵)、多级泵效率比单级泵低,如选单级泵和多级泵同样都能用时,首先选用单级泵。

  4、确定泵的具体型号

  确定选用什么系列的泵后,就可按最大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取放大5%—10%余量后的扬程这两个性能的主要参数,在型谱图或者系列特性曲线上确定具体型号。

操作如下:

  利用泵特性曲线,在横坐标上找到所需流量值,在纵坐标上找到所需扬程值,从两值分别向上和向右引垂线或水平线,两线交点正好落在特性曲线上,则该泵就是要选的泵,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一般很少,通常会碰上下列两种情况:

  第一种:

交点在特性曲线上方,这说明流量满足要求,但扬程不够,此时,若扬程相差不多,或相差5%左右,仍可选用,若扬程相差很多,则选扬程较大的泵。

或设法减小管路阻力损失。

  第二种:

交点在特性曲线下方,在泵特性曲线扇状梯形范围内,就初步定下此型号,然后根据扬程相差多少,来决定是否切割叶轮直径,

  若扬程相差很小,就不切割,若扬程相差很大,就按所需Q、H、,根据其ns和切割公式,切割叶轮直径,若交点不落在扇状梯形范围内,应选扬程较小的泵。

选泵时,有时须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Q-H特性曲线。

  5、泵型号确定后,对水泵或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介质近似水的泵,需再到有关产品目录或样本上,根据该型号性能表或性能曲线进行校改,看正常工作点是否落在该泵优先工作区?

有效NPSH是否大于(NPSH)。

也可反过来以NPSH校改几何安装高度?

  6、对于输送粘度大于20mm2/s的液体泵(或密度大于1000kg/m3),一定要把以水实验泵特性曲线换算成该粘度(或者该密度下)的性能曲线,特别要对吸入性能和输入功率进行认真计算或较核。

  7、确定泵的台数和备用率:

  a、对正常运转的泵,一般只用一台,因为一台大泵与并联工作的两台小泵相当,(指扬程、流量相同),大泵效率高于小泵,故从节能角度讲宁可选一台大泵,而不用两台小泵,但遇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两台泵并联合作:

流量很大,一台泵达不到此流量。

  b、对于需要有50%的备用率大型泵,可改两台较小的泵工作,两台备用(共三台)

  c、对某些大型泵,可选用70%流量要求的泵并联操作,不用备用泵,在一台泵检修时,另一台泵仍然承担 生产上70%的输送。

  d、对需24小时连续不停运转的泵,应备用三台泵,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一台维修。

  8、一般情况下,客户可提交其“选泵的基本条件”,由我司给予选型或者推荐更好的泵产品。

如果设计院在设计装置设备时,对泵的型号已经确定,按设计院要求配置。

  四、泵的维护管理

  泵要分为电与机两个方面,对于机的方面,主要把以前的维护记录调出来比对一下就知道了。

其次就是电的方面了,要了解每台泵电机的功率,对他的控制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中国泵行业的发展

  中国泵行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泵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除少数的特殊泵类产品外,现有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

泵行业主要产品有各类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回转式容积泵、往复式容积泵和水环真空泵等。

在这些泵类产品中,按台数计算,离心泵约占70%,回转式容积泵和往复式容积泵约占18%。

随着各行业尤其是流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泵行业也经历了高速的发展。

同时,水处理行业、石化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电力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