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4175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docx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四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测试四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炭疽杆菌之所以能引起美国人的恐慌,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

有的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内毒素。

请分析推断,应该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  )。

A.核糖体         B.质粒

C.内质网D.细胞核

答案:

B

解析:

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位于拟核和质粒中,拟核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控制着炭疽杆菌的主要性状。

细菌质粒上一般含有几个到几百个基因,控制着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已经将大型DNA分子破坏,说明拟核不存在控制内毒素合成的DNA,只有质粒中的DNA起作用。

2.有人说:

“转基因生物所转移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

上述说法中是否是“同一物种”,关键应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具有(  )。

A.生殖能力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D.后代杂交

答案:

C

3.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如果发现患者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类物质与移植器官不同,则会引起排斥反应。

所以最好选用   的干细胞培育的器官(  )。

 

A.患者本人B.父母

C.子女D.配偶

答案:

A

4.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的特点是(  )。

①传染性强 ②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 ③有一定的潜伏期 ④像核武器一样破坏建筑物 ⑤自然条件下的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不影响生物武器的杀伤力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生物武器不会像核武器那样破坏建筑物,但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有一定的潜伏期,并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其消亡。

5.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B.中国政府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地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答案:

B

解析:

生物武器禁止研制,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不接受克隆人的实验,而对生物、人类、环境的安全形成威胁的实验应全面禁止。

6.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药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生物制药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可以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B.对于基因制药,我们应该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C.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现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D.由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国家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及预警机制

答案:

C

解析:

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有人将α

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到羊体内生产α

抗胰蛋白酶;由于人们对基因药物持不同观点,所以应科学地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转基因技术可以进行基因治疗,但现在技术还不成熟。

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中,对人类不利的是(  )。

A.制造工程菌用于药品生产

B.创造“超级菌”分解石油、DDT

C.重组DNA诱发受体细胞基因突变

D.导入外源基因替换缺陷基因

答案:

C

解析:

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故利用基因工程诱发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对人类是不利的。

8.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上,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

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

C

解析:

叶绿体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它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不会通过花粉转移给其他植物。

9.自从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使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

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

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

答案:

C

解析:

食用转基因食物时,可能会因外源基因产生的性状对食用者不适而产生不良反应,故A对;转基因植物是人造物种,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B对;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要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转基因的扩散,故D对;基因污染是一种可增殖的污染,可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故C错。

10.下列哪项不是解决基因歧视的正确方法?

(  )

A.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

B.把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写入法规中

C.建立完善的法规,通过立法解决

D.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基因检测活动

答案:

D

解析:

基因检测有利于人们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但是,有些人对基因检测认识不够,因此,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和伦理道德教育,用法律手段来约束某些人的基因歧视行为显得很有必要。

杜绝基因检测限制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不可取的。

11.我国卫生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我国不允许进入植入前胚胎遗传诊断

B.我国不赞成进行试管婴儿

C.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国家批准

D.我国不支持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研究

答案:

C

解析:

我国允许进行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研究,但是,必须得到国家批准。

12.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答案:

A

解析: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即使能杂交后代也是不育的,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B、C、D三项均正确。

13.中国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人的基因之所以能转到植物体内,原因是(  )。

A.科学家的技术高超

B.两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一样

C.人与植物的DNA结构及组成相同

D.都是单链DNA

答案:

C

解析:

能够把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生物体内,并能顺利地表达出来,关键是基因的结构与组成相同,都能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14.在进出口口岸,检疫部门都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

若害虫流入境内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最终呈现“S”型增长

B.一般会缺少其天敌

C.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D.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

答案:

D

解析:

生物入侵是生物安全中的重要问题,严格防止生物入侵会给当地生物的繁衍带来一个和谐的环境。

外来物种入侵的地区,一般会缺少天敌,而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种群数量最终呈现“S”型增长。

而入侵害虫的大量繁衍,将会对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15.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

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

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

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

答案:

D

解析:

微生物的变异能力较强,以前接种过疫苗,但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致病微生物有可能发生变异,所以还要再次接种疫苗。

16.下列关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安全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B.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一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

D.生物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三个方面

答案:

B

解析:

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可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17.下列关于基因检测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测定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方法达到基因检测的目的

B.生物芯片的广泛使用,使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

C.基因检测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基因歧视

D.基因检测疾病时,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疾病

答案:

D

解析:

基因检测疾病时,一次可以检测多种疾病。

18.下列有关生物伦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命科学的发展必须接受生物伦理的规范和制约

B.实施生命科学研究必须遵循:

自主、不伤害、善行和公正的原则

C.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就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

D.对于生物技术应科学地控制,合理地使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

答案:

C

解析:

关注生物伦理问题,并不是完全限制生命科学的发展。

对于生物技术,人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科学地进行控制,并合理地使用,使它的发展对人类最有益。

19.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他的依据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

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

答案:

C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危害在于利用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破坏。

20.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人类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基因工程,从而产生了基因污染。

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对基因污染的产生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B.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生物的新性状

C.基因工程对生物体基因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的生殖隔离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为基因重组,而非染色体重组。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

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做是杂合子。

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原因是  

 。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

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

 

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碱基互补配对

(2)3/4 雌雄配子各有1/2含有抗除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而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

22.(12分)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是器官移植的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1)正常情况下,去核的卵细胞取自于女性卵巢排卵后在输卵管中             期的卵细胞。

 

(2)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    期。

 

(3)治疗性克隆所用的技术名称是         ,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           技术。

 

(4)已知患者是红绿色盲的女性,图中提供卵细胞的为完全正常的年轻女性。

移植器官后,该患者所生育子代红绿色盲的情况是 。

 

(5)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反对克隆人。

(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答案:

(1)减数第二次分裂

(2)囊胚

(3)核移植技术 胚胎分割

(4)男孩红绿色盲,女孩不一定

(5)①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②冲击了现有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从卵巢中刚排出来的次级卵母细胞,只有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才是成熟的卵细胞,才可用于细胞重组。

重组细胞先进行卵裂形成桑椹胚,再进一步发育成囊胚,从囊胚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治疗性克隆采用的是核移植技术,若要形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需将同一胚胎内细胞团均等分割成两个。

移植器官并不改变患者的基因型,故红绿色盲女性的后代男孩为红绿色盲,女孩是否为红绿色盲则取决于父亲的基因型。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23.(6分)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使用不当时给人类带来灾难。

例如,用克隆技术制造出克隆人,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生物武器等。

面对生物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公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疑虑。

近年来,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涉及面越来越广。

(1)“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 

 。

 

(2)若克隆人则需要用到下列哪些技术?

 。

(填序号) 

①体外培养 ②体外受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3)如何对流感病毒进行改造做生物武器?

危害性与一般生物武器相比怎样?

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后者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2)①③④

(3)将流感病毒基因与生物毒素分子基因拼接或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生物武器较一般生物武器危害大。

原因是人类从未接触过该致病微生物且无药可医。

24.(12分)据报道,多年来,人们每天的食品中含60%~80%的转基因成分,许多美国人竟一无所知。

(1)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漠视态度,反映了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是 

 。

 

(2)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生物武器都要应用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什么?

 

(4)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它与常规武器相比有许多特点:

①   ,②   ,③   。

 

(5)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   、   、   生物武器。

 

答案:

(1)相对安全的 

(2)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

如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 (3)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 (4)传染性强 污染面广 难以防治 (5)不发展 不生产 不储存

解析: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是新生事物,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是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怀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