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4152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docx

工程测量专业实习报告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

存档号:

学号: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报告

 

地籍控制方法及应用

 

系部测绘工程系

专业名称工程测量

指导教师Ⅰ

指导教师Ⅱ

学生姓名

二○一一年六月

摘要

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测区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对各项国土资源严管措施的跟踪监督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利用状况,获取“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实现全市土地调查、登记及发证的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建立健全新的土地调查机制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实现城乡土地数据的及时、快速、准确更新,为实现对国土资源管措施的跟踪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摘要0

第一章概述2

1.1地籍测量含义2

1.2地籍测量特征2

1.3地籍测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3

1.4地籍测量的目的和任务4

1.5地籍测量的重要意义5

第二章地籍控制的准备工作6

2.1坐标系统6

2.2图幅规格和编号6

2.3调查范围与比例尺7

2.4作业技术依据8

第三章地籍控制测量方法9

3.1导线测量9

3.2三角测量11

3.3GPS控制测量14

3.4图根控制测量作业要求16

第四章图根控制网加密19

4.1光电测距导线加密19

4.2交会法加密控制点方法21

4.3GPS加密控制网22

第五章报告总结24

致谢25

参考文献26

第一章概述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籍、地籍测量和地籍管理工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商、周时代,建立了“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亩”的井田制的土地管理制度,到了春秋以后,(约公元前770——前476年),鲁、楚、郑三国先后进行了田赋和土地调查工作。

唐德宁建中年间,杨炎推行“两税法”,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调查,郑樵《通知》记载:

“至建中初,分遣黜陟使,按此垦田田数,都得百十余万顷”。

宋代推行一些整理地籍的办法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经界法地籍整理已具有产权保护功能,创立了方田法、经界法、推排法三种地籍测量方法。

宋代虽然创立了许多地籍测量的方法,但是未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清丈,真正完成全国土地清丈,并建立起完善的地籍测量制度则是在明代。

明代创立了鱼鳞图册制度,同时还进行了人口普查,将其结果编为黄册。

民国初期至解放初期,开始进入产权地籍。

1914年,国民政府中内设立经界局,其下成立经界委员会,并设测量队,制定了《经界法草案》。

1922年,国民政府为开展土地测量,聘请德国土地测量专家单维康为顾问。

1927年,上海开始进行土地测量,这是我国用现代技术方法进行最早的地籍测量。

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内政部,下设土地司,主管全国土地测量。

1929年南京政府决定陆军测量总局改为参谋部陆地测量总局,兼有土地测量任务。

同年,内政部公布《修正土地测量应用尺度章程》。

1931年,陆地测量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经纬度测量及全国统一测量会议,制定了十年完成全国军用图、地籍图的规划,确定用海福特椭圆体,兰勃特投影,改定新图廓。

1932年,陆地测量总局航测队应江西要求,首次在江西施测了地籍图。

以后还做过无锡及苏北几个县的土地测量。

1942年,各省地政局下设地籍测量队,还设立了测量仪器制造厂。

1944年地政署公布了《地籍测量规则》,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国家地籍测量法规,也标志着我国地籍测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确切地说,我国的现代地籍始于这个时期。

由于历史的原因,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正式开展地籍测量工作。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国家于1986年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

至此,地籍测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相继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整调查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地籍测量规范》、《房产测量规范》等技术规则,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房产调查和行政勘界工作,同时进行了土地利用监测,理顺了土地权属关系,解决了大量的边界纠纷,达到了和睦邻里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确目的。

地籍测量一般应有国家根据生产和建设的发展需要,以及科学发展的水平来确定。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的地籍已广泛地用于土地税费征收、土地产权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同时为政府制定土地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环境保护政策等宏观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二章地籍控制的准备工作

Ⅱ-2-1

Ⅱ-2-1-[15]

Ⅱ-2-1

Ⅱ-2-1-28(3)

2.4.1法律与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4.2行政规章

(1)《土地登记规则》(1995,国土[法]字第184号);

(2)《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

(3)《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国土资源部17号令)。

2.4.3技术方案

(1)国有土地权属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2)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3)全解析数字化地籍更新测量技术方案;

(4)数据交换格式(VCT);

(5)地籍图补充图式。

地籍控制测量方法布网形式

 

图3-1附合导线

起、止于同一已知点,中间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形成一闭合多边形,这种导线称闭合导线(图3-2)。

闭合导线也有图形自行检核,是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常用布设形式。

但由于它起、止于同一点,产生图形整体偏转不易发现,因而图形强度不及附合导线。

 

图3-2闭合导线

导线从一已知点控制点开始,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来起始点的,称支导线(图3-3)。

支导线没有图形自行检核条件,因此发生错误不易发现,一般只能用在无法布设附合或闭合导线的少数特殊情况,并且要对导线边长和边数进行限制。

图3-3支导线

表3-1各级地籍控制点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

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当采用1∶500、1∶1000比例尺测图时,附合导线长度可按表4.2.8规定适当放长;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1/3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

用于测定细部点的图根导线,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5cm;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200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根据测区的范围和地形条件,以及已有控制点的情况,三角网可布置成三角锁(图3-4)、中点多边行(图3-5)、大地四边行(图3-6)和线性锁(图3-7)。

三角网中直接测量的边称基线。

三角锁一般在两端都布设一基线,中点多边行和大地四边形只需布设一条基线,线形锁则是两端附合在高级点上的三角锁,故不需设置基线。

起始边附合在高级点上的三角网也不需设置基线。

图3-4三角锁

图3-5中点多边行

图3-6大地四边行

图3-7线性锁

水平角的观测、距离的观测和地籍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核与整理按照CH5002—94《地籍测量规范》、TD1001---9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和《北京市地籍测绘规则》(1998)规定执行。

(1)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

(2)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

(3)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

(4)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

(5)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1仪器分类:

单频、双频

2静态定位

3快速静态

快速静态定位

3优越性

(1)测量精度高

GPS观测的精度明显高于一般的常规测量手段,GPS基线向量的相对精度一般在10-5~10-9之间,这是普通测量方法很难达到的。

(2)选点灵活、不需要造标、费用低

GPS测量,不要求测站间互相通视,作业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布网费用。

 (3)全天侯作业

在任何时间、任何气候条件下,均可以进行GPS测量,大大方便了测量作业,有利于按时、高效地完成控制网的布设。

 (4)观测时间短

采用GPS布设一般等级的控制网时,在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观测时间短。

观测、处理自动化采用GPS布设控制网,观测工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均是高度自动化的。

3.4图根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3.4.1图根控制网的布设

3.4.2图根点的密度及精度要求

(2)当采用电子速测仪测图时,控制点数量可适当减少。

(3)当图根点作为首级控制或等级点稀少时,应埋设适当数量的标石。

3.4.3图根平面控制作业指标

图根三角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8的规定。

1.

±24√n

±40√n

±10√n

±16√n

4.3GPS加密控制网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