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3914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里的清笛 读书.docx

生命里的清笛读书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

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

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的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这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名家采风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

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

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常委。

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岛人笔记》等七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2013年荣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

书香留痕

 

与书为伴

塞缪尔.斯迈尔斯

书如同人,都可成为伴侣;读其书,如同读其人,同样,观其朋友,也如同观其人。

无论以书为友还是以人为伴,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知己。

一本好书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

昨天如此,今天亦如此,这一点亘古不变。

书是我们最有耐心和最使人愉悦的朋友。

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遭遇苦难,它都不会背弃我们。

它总是怀着善意接纳我们,年轻时,它给予我们快乐并指引我们;年老时,它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并鼓励我们。

因为对一本书的热爱,我们发现彼此之间的亲密无间。

书是更为真实和高雅的联系纽带。

人们通过自己最喜爱的作者,交流思想,产生心灵的共鸣。

他们与作者同在,作者也与他们同在。

一本好书通常是记载生命的最好的瓮,它蕴藏着生命中思想的瑰宝。

因为思想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

因此,最好的书是词汇之佳句,思想之瑰宝,最值得去怀念,去珍藏,是我们永远的伴侣和慰藉者。

书是永恒不朽的。

它是迄今为止人类不懈奋斗的珍宝。

庙宇和雕像可以被毁,而书却永存。

无论何时,那些伟大的思想,都永远鲜活,如同首次浮上作者的心头。

当时的言谈思想,透过书页仍然与我们交谈,而这一切就如同在我们的眼前。

劣质的东西将被淘汰,这是时间的惟一功能,因为只有真正优秀的东西,才能在文学中永存。

书指引我们迈入最优秀的领域,它把我们带到历史上所有伟大人物面前。

我们倾听他们的言语和举止;看到他们,如同看见一个鲜活的生命。

我们与它产生共鸣,与它同享快乐,与它同享悲伤;我们经历它所曾经遭遇的,我们如同演员在它描绘的舞台上演戏。

名家风采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作家。

塞缪尔·斯迈尔斯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有关人生成功与幸福、有关良知、信仰、道德、自由与责任等领域的随笔作品,这方面最著名的有:

《自己拯救自己》、《品格的力量》、《金钱与人生》和《人生的职责》。

他的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对西方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在全球畅销100多年而不衰,成为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最喜爱的人生教科书。

书香留痕

 

谈读书

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读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效可医。

名家风采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代表作品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论说文集》,1624年《亨利七世本纪》《论事物的本性》《迷宫的线索》《各家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大事》《论人类的知识》《培根人生论》

书香留痕

藏书与读书  

季羡林

 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

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

 什么叫书?

我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下定义。

我们姑且从孔老夫子谈起吧。

他老人家读《易》,至于韦编三绝,可见用力之勤。

当时还没有纸,文章是用漆写在竹简上面的,竹简用皮条拴起来,就成了书。

翻起来很不方便,读起来也有困难。

我国古时有一句话,叫做“学富五车”,说一个人肚子里有五车书,可见学问之大。

这指的是用纸作成的书,如果是竹简,则五车也装不了多少部书。

 后来发明了纸。

这一来写书方便多了;但是还没有发明印刷术,藏书和读书都要用手抄,这当然也不容易。

如果一个人抄的话,一辈子也抄不了多少书。

可是这丝毫也阻挡不住藏书和读书者的热情。

我们古籍中不知有多少藏书和读书的故事,也可以叫做佳话。

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古籍中所寄托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历千年而不衰,我们不能不感谢这些爱藏书和读书的先民。

后来我们又发明了印刷术。

有了纸,又能印刷,书籍流传方便多了。

从这时起,古籍中关于藏书和读书的佳话,更多了起来。

宋版、元版、明版的书籍被视为珍品。

历年都有一些藏书家,什么绛云楼、天一阁、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等等,说也说不完。

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至今仍在,为我们新社会的建设服务。

我们不能不感激这些藏书的祖先。

至于专门读书的人,历代记载更多。

也还有一些关于读书的佳话,什么“囊萤映雪”之类。

有人作过试验,无论萤和雪都不能亮到让人能读书的程度,然而在这一则佳话中所蕴含的鼓励人们读书的热情则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

还有一些鼓励人读书的话和描绘读书乐趣的诗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话,是大家都熟悉的,说这种话的人的“活思想”是非常不高明的,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赞赏。

关于“四时读书乐”一类的诗,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可惜我童而习之,至今老朽昏聩,只记住了一句:

“绿满窗前草不除”,这样的读书情趣也是颇能令人向往的,此外如“红袖添香夜读书”之类的读书情趣,代表另一种趣味。

据鲁迅先生说,连大学问家刘半农也向往,可见确有动人之处了。

“雪夜闭门读禁书”代表的情趣又自不同,又是“雪夜”,又是“闭门”,又是“禁书”,不是也颇有人向往吗?

这样藏书和读书的风气,其他国家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据浅见所及,实在是远远不能同我国相比。

因此我才悟出了“中国是世界上最爱藏书和读书的国家”这一条简明而意义深远的真理,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有极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传流下来的。

到了今天,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回避不掉的。

我们必须认真继承这个在世界上比较突出的优秀传统,要读书,读好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无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孙万代。

名家风采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书香留痕

今夜读书

董恒波

 

电视的诱惑几乎让人无法抗拒,它像个变形金刚,在你的不知不觉中就弄出了几十个频道,仅中央台就有十几个之多,而且收视的效果从画面到声音都很不错。

电视把我们的生活僵化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说,吃完了晚饭,或者在晚饭当中,我们的眼睛就开始被电视荧屏俘虏了,时间就在那些评书大风车新闻天气预报和没完没了的广告中悄悄度过了。

电视给了人类至高的精神享受,同时也让人产生空前的思想懒惰。

如果你要下决心找一种能和电视抗衡的武器,那就是书。

真正能强迫你发现读书乐趣的形式,我以为那就是停电了。

现在停电的时候不多,停电给人们生活会带来许多不便,比如说,不能使用洗衣机不能听音响。

尤其在晚上,让人们感到最不方便的也许就是不能看电视了,假如你正在关心一部电视连续剧中人物的命运,那么也许你会跺着脚要骂什么人来出出气。

当这个夜晚没有电的时候,你肯定不能点着蜡烛看电视,那么你就点着蜡烛读书好了。

只有停电的那天,我们才又一次找回了夜晚读书的感觉和乐趣。

当然,希望来电以后,你还能坚持读下去。

读书,你可以有最大的自由来进行选择。

一本好书在手,你便似与一位朋友娓娓而谈,或者是在看到一个你尊敬的长者,从那字里行间走到你的面前。

你轻轻地掀开书页,都能感觉到历史的风烟,人间的冷暖。

那白纸黑字,都有着真切的情感。

我喜欢读小说,那文中的人物情节,都在你阅读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为你营造斑斓的世界;我喜欢读散文,那优美的意境,深邃的语言,会让你的灵魂得以陶冶;我读诗,诗给我浪漫的想象;我读史,史让我辨古知今;我读名人的传记,从那一行行字里,我能找到他们生活的足迹。

即使我读一本“菜谱”,也会从一页页书叶中闻到扑鼻的芳香,读“兵器知识”,我耳边会听到清脆的枪响……

我的枕边有一本海明威的《战地钟声》,我惊讶这位文学巨匠,用四十多万字写的全部情节就是在三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就是为了炸一座铁桥。

我已经读了两遍史铁生的《好运设计》,我深深地感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作家让我这双腿健壮的人望尘莫及。

今夜有书,便有了一个好的心境。

于是你可以敞开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培根的博大、蒙田的淡泊、罗梭的悠闲、海明威的沉静,川端康成的优美的和鲁迅的深刻。

今夜有书好了,你在一个愉快的心情下可能任意选择,你像聆听一首首乐曲,你喜欢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就有《高山流水》;你喜欢金石轰鸣,巨涛拍岸,就有《战台风》。

书的天地无比宽阔,哪怕你的家里只有个小小的书架,你也就有了长江黄河,荒草大漠,有了锦绣山川万里绿洲,有了一份最富贵的精神寄托,你绝对是一个财富的占有者。

即使来电了,你还能坚持把电视关掉,那才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今夜读书吧。

中国的那古老的汉字有着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功能,它用一个个方块的形状,来向你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抑或是不可言传的意境。

你读书不仅是靠眼睛而是凭心灵,读书的时候,你的耳朵在听你的心也在听,你会听到沈从文的朴实、余秋雨的雅致、老舍的幽默,朱自清的纯真和三毛的坦诚。

读书的方式,可以使你获得汲取知识营养的最大的自由度,看不懂的你慢慢读,甚至可以直接翻到书尾看看结局是什么,哪个是坏蛋,哪个是英雄,书不会像电视一样插播广告,破坏你的情绪;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没有意思你可以跳守几行翻过几页,或者干脆换一本别的书来读,也不会有谁像弄来些蹩脚的连续剧在那儿无病呻吟故弄玄虚,让你心烦意乱又无可奈何。

好了,这时候你读书一定读累了,为了休息一会儿,你可以看一看电视了。

名家风采

江苏沛县人。

中共党员。

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辽宁省朝阳文工团演奏员、创作员,朝阳师专中文系学员,朝阳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中共辽宁省朝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辽西文学》主编。

辽宁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女神自我微笑》,儿童诗集《雪人不见了》,儿童小说集《不可言传》,散文集《辽宁散文丛书·董恒波卷》,歌曲《采树种》等。

小说《魔音》获第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散文集《红山女神的故乡》获全国第五、六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儿童小说集《天机不可泄露》获全国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现担任《文学少年》杂志社主编。

书香留痕

读书苦乐

杨绛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

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

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

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

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

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

不过,“乐在其中”不等于追求享受。

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是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

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的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和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又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

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产生怀疑。

 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种种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

反正只要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及早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拍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

每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多个人物。

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别说些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

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但书的世界却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

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

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可以算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

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是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

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

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

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

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大桥,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

不是我的眼睛还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

我们没有如来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

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这了“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名家风采

杨绛(1911年7月17日—),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

丈夫钱钟书是著名文学研究家和作家。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西班牙流浪小说《小癞子》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书香留痕

读书三部曲

胡维革

自人文明开化之日起,人类就开始了读书活动。

历史发展到今天,读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甚至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为何而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读了书做什么等,却是一串古老又常新的课题。

古往今来,论者百喙,众说不一。

依我之见,读书大致分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选读一流人才的一流作品

目前,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一个人生命有限,即使“皓首”,也难“穷经”。

因此读书首先要有选择,选读一流人才的一流作品。

有人说:

读一流人才的作品,才能成为二流人才;读二流人才的作品,只能成为三流人才;读三流人才的作品,就难以成才。

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对初学者却不无启迪。

为此,你若喜欢小说或想成为一名小说家,你就应该研读古今中外的著名小说,如外国巴尔扎克,高尔基,托尔斯泰,普希金的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冰心,王蒙的作品。

你若喜欢诗歌或想成为一名诗人,你就应该研读古今中外的著名诗篇,如外国歌德,拜伦,雪莱,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国古代的《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代诗人郭沫若,艾青,贺敬之,郭小川的作品。

这些作品富有哲理,充满诗意,启发智慧,牵动感情。

研读这些作品,会使你站在巨人的肩头,去迎接新一轮的日出。

相反,如果你以大量时间和主要精力,阅读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地摊图书,快餐图书和泡沫图书,则会使你文化枯萎,人格低俗,才情泯灭。

这正像歌德和菲尔丁所比喻的那样: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而“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把你杀害。

第二部曲——借鉴一流人才的读书方法

科学的读书方法是达到科学彼岸的桥梁。

无论古今中外,大凡学有所成者,都有一套得心应手的方法。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三句词,概括了他读书的三境界:

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上下求索;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刻苦攻读;第三是“众里寻他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发现真知。

在当代学者中,北京大学张岱年教授的方法是“三真”:

真情实感,真积力久,真知灼见:

山东大学牟世金教授的方法是“三为”:

以书为友,以书为敌,以书为师;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的方法是“三通”:

纵向之通,横向之通,逐类贯通。

这些方法是攀登的足迹,求索的记录,汗水的结晶,成功的途径,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借鉴这些方法,我觉得,就要有“三心”。

一是恒心。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曝十寒”。

在求知的征途上,困难与挫折,弯路与失败,总是难免的。

但只要我们拿出耐心,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二是专心。

“飞瀑之下必有深潭”。

飞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力量集中于一点。

在读书生活中,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必不它骛,耳不旁闻,专心它十年八年,必能闯出一条五彩缤纷的路。

三是留心。

面对知识的海洋,且不可马马虎虎,不求甚解,而要在心留心,做到勤读勤学勤记,多疑多思多问,弄懂弄通弄精,集腋成裘,必成饱学。

第三部曲——攀登世界一流和科学高峰

当然,人们读书的目的不尽相同。

有人为了消遣,有人为了修身,有人为了求知,有人为了成才。

对于欲成才者来说,读书的目的一定要指向世界一流和科学高峰。

鹄的高悬,实质是一种襟怀,一种雄心,一种胆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

创造时目光在深;开辟时,目光要远。

总的来说,创造开辟需要胆量。

”为此,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就一定要向奥林匹克的金牌冲次;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就一定要向诺言贝尔的奖台进军;如果你是一名发明家,就一定要向吉尼斯的记录挺进。

只有这样,一方面,你才能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自己;另一方面,攀登,拼搏,努力,奋斗,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一种价值,一种享受,胜亦荣,败亦荣,欢乐和幸福尽在其中。

相反,那些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背着手迈方步,只想当“东北虎”,和“炕头王”的人,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名家风采

胡维革,男,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委员。

1954年11月生,蒙古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吉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社长,吉林人民出版社社长,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为吉林省省管干部,2011年7月《吉林日报》发布任前公示,上任后与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领导班子一道开拓出版事业新天地——经新闻出版总署和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由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投资设立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领导为:

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丛星;总经理胡维革;监事会主席王尊起;党委副书记蒋科;纪委书记高磊;副总经理张四委、成与华、孙亚飞。

读书吧

赵鑫珊

不读书的人,天和地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读书的人,天和地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

过去、现在和将来。

  深秋的一个夜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