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3602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 十二篇.docx

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题集十二篇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历年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

2.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

3.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

4.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

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投射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

6.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A.0—6、7岁B.3—6、7岁C.0—12岁D.0—18岁

7.“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

8.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9.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

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种系心理的发生D.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10.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其心理会有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变化中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这主要是遵循了儿童心理研究的()

A.实践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1.学前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因材施教的原则

12.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访谈法

13.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这符合()

A.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4.看见、想象、思考是人的()

A认识过程B情绪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

15.兴趣、能力是人的()

A认识过程B情绪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每小题4分)

14.学前儿童心理学

 

15.人的心理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16.一般地,了解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7.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8.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

19.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学前心理学第二章历年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

A.0~3岁B.3~6岁C.6~12岁D.12~15岁

2.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4.婴儿最初的笑是()

A.出声的笑B.有差别的笑C.诱发性的笑D.自发性的笑

5.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

A.从出生时开始的B.从半岁开始的C.从1岁开始的D.从1岁半开始的

6.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

A.0--6月B.6--12月C.1--3岁D.3--6岁

7.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

8.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9.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A.1~2个月B.3~4个月C.5~6个月D.7~8个月

10.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

A.社会性B.自我意识C.情绪D.意志

11.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

A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B.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C.生理需要相联系的D.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

12.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B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C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D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13.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关的是()

A.生理需要B.社会性需要C.社会性适应D.脑成熟

14.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15.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手能持续抓握B.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

C.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D.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

16.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们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反射属于()

A.巴布金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宾斯基反射D.莫罗反射

17.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

18.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

A.阶段性B.可变性C.稳定性D.整体性

19.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可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A.转折期B.最佳期C.危机期D.心理性断乳期

20.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变化的情况,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2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1.关键期

 

23.最近发展区

 

24..敏感期

三、简答题

25.联系实际谈谈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26.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27.6~12个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8.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29.怎样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

为什么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

学前心理学第三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2.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

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3.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

4.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D.定向性注意

5.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B.偏好曲线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6.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B.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7.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A.选择性增强B.范围扩大C.稳定性提高D.分配提高

8.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

9.研究表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一般情况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A.3~5分钟B.5~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

10.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B.定向性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1.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同一个短时间内不能要求幼儿注意事物的更多方面,这主要是考虑到幼儿注意的()

A.选择性B.稳定性C.范围D.分散

12.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3.教师组织幼儿排练文艺节目时,既要求幼儿边唱边跳,同时,还要求幼儿具有丰富的表情。

在此,幼儿所表现出的注意品质属于()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分配

14.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

A.选择性的发展B.稳定性的发展C.集中性的发展D.分配能力的发展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5.选择性注意

 

16.注意

 

17.无意注意

 

三、简答题

18.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及具体表现。

(3~6岁儿童的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四、论述题

19.如何利用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幼儿园活动?

 

20.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幼儿注意的规律或特点组织活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1.小王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刚工作不久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

可令她苦恼的是,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

这样一来,小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

请你:

(1)就此案例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特征,帮助小王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联系实际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和活动效果,老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得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

2.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机械记忆效果好B.意义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在发展D.两者不可比较

3.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A.语词记忆B.形象记忆C.有意记忆D.意义记忆

4.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作()

A.动机性遗忘B.临时性遗忘C.幼年健忘D.不完全遗忘

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

7.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8.儿童最晚出现记忆的是()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9.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

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意义记忆的发展

10.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11.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转变期,约出现在()

A.2—3岁B.4—5岁C.5—7岁D.7—8岁

1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13.幼儿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语词记忆占优势B.形象记忆占优势C.机械记忆效果好D.意义记忆用得多

14.令人感兴趣的是,幼儿有一种特殊的()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前摄抑制现象D.记忆恢复现象

15.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

16.一天,玲玲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时,高兴地说:

“妈妈,我也会唱,幼儿园老师教过我们。

”又有一天,玲玲跟妈妈逛商店,指着货架上的玩具说:

“妈妈,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这样的玩具。

”玲玲的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

17.反映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的是()

A.有意识记的发展B.无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意义记忆的发展

1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的总趋势是()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不快不慢D.均衡发展

19.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是()

A.5±2个信息单位B.6±2个信息单位C.7±2个信息单位D.8±2个信息单位

二、名词解释

20.无意记忆

 

21.记忆的恢复现象

 

22.幼年健忘

 

三、简答题

23.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24.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四、论述题

25.试述学前儿童记忆策略形成的特点。

 

2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根据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科学地安排学前儿童的活动。

 

27.如何利用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学前心理学第六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像B.无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

2.幼儿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是以下哪方面的具体表现()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

3.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像属于()

A.无意想像B.有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

4.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5.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的内容零散C.想像受情绪影响D.想像具有夸张性

6.幼儿最初的想像都属于()

A.有意想像B.创造想像C.幻想D.再造想像

7.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岁半~2岁B.1岁~1岁半C.2岁~2岁半D.2岁半~3岁

8.学前儿童想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C.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D.理想占主要地位

9.儿童后学习的英文字母对先前学习的汉语拼音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超限抑制B.倒摄抑制C.外抑制D.前摄抑制

10.小班幼儿绘画时常常是画了“气球”,又画“小鱼”,再画“小船”,最后还画了一把“牙刷”。

总之,他们往往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表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是

A.想像受情绪影响B.想像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D.以想像结果为满足

11.儿童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是

A.婴儿期B.先幼儿期C.幼儿期D.学龄期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2.创造想像

 

13.再造想象

 

14.想象

 

三、简答题

15.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16.5-6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

17.举例说明幼儿想像夸张性的表现及其原因。

 

18.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19.乐乐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天老师请小朋友给大家讲故事,乐乐第一个举手。

开始讲故事了,站在上面的乐乐讲得绘声绘色,下面的小朋友也听得非常入迷,可仔细听听,却又不知道乐乐在说些什么。

(1)上面的案例反映了该年龄段儿童想像的什么特点?

儿童想像的发展有什么趋势?

(2)请你谈一谈应如何促进儿童想像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第七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形式运算思维

2.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形式运算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

3.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A.感知、动作B.具体形象C.语词概括D.概念、判断、推理

4.问幼儿“什么是鸟?

”回答说“鸟会飞”,据此可说明幼儿下定义处于哪种水平?

()

A.同义反复不会下定义B.依据具体外部特征下定义C.接近下定义水平D.初步概念水平

5.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A.以直接判断为主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

6.幼儿期是思维()

A.发展的最高阶段B.稳定的时期C.迅速发展的时期D.发展减缓的时期

7.儿童最初出现的推理是()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转导推理

8.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9.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A.直接判断B.间接判断C.形式判断D.客观判断

10.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A.基本不变B.越来越大C.越来越小D.始终很小

11.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2.一名幼儿对小朋友说:

“我爸爸可高了,有三层楼那么高。

”这是因为该幼儿()

A.喜欢撒谎B.认知存在障碍

C.思维相对性差,片面性大,在想象中过分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D.记忆与想象相混淆,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真实的事情描述出来了

13.具体形象思维的工具是()

A.感知、动作B.具体形象、表象C.语词概括D.概念、判断、推理

14.皮亚杰研究认为,运算思维所使用的工具是()

A.感知B.行动C.表象D.概念

15.一小孩认为她所看到的一些小虫都是同一条小虫,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该幼儿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6.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出现在()

A.0~2岁B.2~4岁C.4~7岁D.7~11岁

17.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A.图片B.表象C.语词概念D.感知和动作

18.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A.重大量变B.唯一标志C.重大质变D.必然原因

19.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

“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

”孩子就说:

“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

“爸爸没听见。

20.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

21.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22.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动作的概括D.知觉的概括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23.直观行动思维

 

24.具体形象思维

 

25.直接判断

 

26.转导推理

 

三、简答题

27.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8.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29.动作和语言在儿童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发生变化经过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30.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31.龙龙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他得意地对爸爸说:

“爸爸,我知道2加3等于5。

”爸爸很高兴,问:

“你怎么知道的?

”龙龙说:

“老师告诉我们的。

”爸爸再问:

“3加2等于多少?

”龙龙摇摇头说:

“老师没有说。

(1)请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来分析龙龙的表现;

(2)你认为应怎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2.对斜坡上皮球滚落下来的原因,3-4岁的儿童可能更多认为是“(皮球)站不稳,没有脚。

”5-6岁的儿童会说“皮球是圆的,它要滚。

试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什么趋势?

并就此现象,分析教师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对5-6岁儿童进行教育活动。

 

33.李老师是位新老师,今天她要为中班的小朋友组织一个语言活动“春姑娘来了”,为此她做了精心的准备:

配图、故事磁带、表演用的头饰……可是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当她问小朋友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树,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蝴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河,还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小熊……而当李老师说是春姑娘来了时,很多小朋友都一脸茫然。

(1)请根据所学心理学知识,从儿童理解能力发展的角度帮助李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如果你是李老师,你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学前心理学第八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B.单词句C.联合复合句D.偏正复合句

2.儿童在语音发生过程中,扩展和收缩趋势是()

A.同时发生B.实际不存在C.收缩在前,扩展在后D.扩展在前,收缩在后

3.儿童识字的过程,可有顺序地分为()

A.再现阶段、识字阶段、泛化阶段B.泛化阶段、再现阶段、识字阶段

C.识字阶段、泛化阶段、再现阶段D.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

4.2、3岁~6、7岁,是儿童()

A.前言语阶段B.言语发生阶段C.言语发展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5.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

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

A.游戏言语B.问题言语C.对话言语D.连贯言语

6.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

A.名词B.形容词C.代词D.数词

7.掌握言语表情技巧是下列哪一方面发展的表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