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3548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2930#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淮河家园二期29、30#楼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淮阴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4

1、编制范围…………………………………………………………………4

2、编制原则…………………………………………………………………4

3、编制依据…………………………………………………………………4

第二章工程概况…………………………………………………5

1、工程概况…………………………………………………………………5

2、设计概况…………………………………………………………………5

第三章承接该工程的承诺………………………………………6

1、项目经理常驻现场………………………………………………………6

2、组建强有力的管理班子…………………………………………………7

3、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10

4、美化施工现场、控制施工噪音…………………………………………10

5、安全生产无事故…………………………………………………………10

第四章施工部署…………………………………………………11

1、总的原则…………………………………………………………………11

2、施工初步准备……………………………………………………………11

3、工程施工特点……………………………………………………………14

4、施工准备…………………………………………………………………14

第五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7

1、施工测量与控制…………………………………………………………17

2、基础工程施工方法………………………………………………………21

3、主体工程…………………………………………………………………24

第六章节能保温…………………………………………………36

1、节能设计要求……………………………………………………………36

2、设计控制指标……………………………………………………………36

3、节能设计构造做法………………………………………………………37

4、屋面工程…………………………………………………………………38

5、装饰工程…………………………………………………………………42

6、楼地面工程………………………………………………………………46

7、门窗工程…………………………………………………………………48

8、给排水及电气工程………………………………………………………48

第七章分户验收…………………………………………………56

第八章垂直运输和脚手架的搭设………………………………66

1、脚手架工程………………………………………………………………67

2、垂直运输…………………………………………………………………68

第九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及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68

1、工期保证措施……………………………………………………………68

2、建筑工程主要质量与防治措施…………………………………………68

3、现浇砼、梁、板、柱、楼梯混凝土强度不足…………………………71

4、钢筋间距、保护层控制不足……………………………………………71

5、木板接缝、拆模不符合规定……………………………………………71

6、砼施工逢、板厚不符合规定……………………………………………72

7、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偏差…………………………………………73

8、外墙开裂、渗漏…………………………………………………………73

9、屋面渗漏…………………………………………………………………74

10、卫生间、厨房地面渗漏、管道根部渗漏………………………………75

11、给排水工程………………………………………………………………75

12、给排水系统的质量防治措施……………………………………………77

13、电器安装工程……………………………………………………………77

第十章推广应用三新技术………………………………………84

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下地上设施的加固措施…………85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管理措施……………………………………86

第十三章夏雨季施工措施·············································88

第十四章安全保证措施················································89

第十五章环境卫生及环保措施…………………………………93

第十六章工期保证措施…………………………………………95

第十七章工程启用后回访保修保证措施………………………96

1、回访计划…………………………………………………………………96

2、回访内容…………………………………………………………………97

3、回访意见处理……………………………………………………………98

4、保修措施…………………………………………………………………98

附件: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1、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建筑物红线内的土建及水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配合和协调管理。

2、编制原则

本工程为本公司创形象的重点项目,本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招标过程中的竞标文件之一,也是我公司今后用的指导本工程各项生产活动的综合纲领性文件。

①认真贯彻《国家工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

②推广和应用新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坚持科学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程序,采用平面流水、空间穿插的施工方法和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③努力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效。

④合理安排工期,通过组织设计和监督管理,做到工序质量一次通过,杜绝返工和浪费,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编制依据

①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

②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的图纸以及设计中的有关技术说明;

③工程地理位置、现场自然环境、交通及现场条件;

④公司的技术力量及施工能力;

⑩淮安市施工文明工地检查标准。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表表2-1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淮河家园二期29、30#楼工程

2

工程地址

清河区新区

3

建设单位

江苏昌润淮安置业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5

质量监督单位

淮安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6

监理单位

江苏农垦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7

施工单位

淮阴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2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表表2-2

建筑用途

住宅楼

建筑特点

一类民用建筑工程

地下层数

地下层高度

地上层数

4层、5层

地上标准层高度

2.800m

室内装饰

墙面

乳胶漆墙面

踢脚

水泥踢脚

门窗

铝合金门窗

楼面

细石混凝土楼面

结构设计概况表表2-3

地基承载力

120kPa

地下水性质

对混凝土无腐蚀

地基类别

粉土

地下室防水等级

基础形式

桩基

底板厚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C20、C30

墙体厚度

240

第三章承接该工程的承诺

1、项目经理常驻现场

1.1、组织保证:

根据项目经理的职责,我公司将选拔技术过硬、思想进步、品质优良,省级优秀项目经理进驻施工现场,确保创市优工程。

派驻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将对本工程项目实行计划控制、生产组织、协调管理等施工过程全面负责。

他受企业法人委派,常驻现场以满足安全生产、质量技术、协调周边关系的需要。

1.2、制度保证:

根据项目法施工规定,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人)的代理人,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负责,项目经理一旦确定,为保证其全身心的投入本项目,不再兼管其他工作。

企业法人将与项目经理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责令项目经理常驻施工现场,以实行对工程项目的全面负责。

公司将根据项目经理的工作业绩给予奖、罚。

1.3、生活保证:

本公司在现场为项目经理提供可靠的生活保证,配备良好的通讯设施;解决项目经理可能面临的困难。

作好后勤保障,让项目经理常驻现场而无后顾之忧。

1.4、承诺保证:

本公司郑重承诺:

本公司所派项目经理必须常驻施工现场,如业主或监理发现其不能常驻现场,我公司愿承担业主的一切处罚。

2、组建强有力的管理班子

2.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表

如下页所示。

2.2、项目经理部简介

根据本工程目标及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组建最强的项目经理部,整个项目部的主要管理人员约4人,其中

领导班子均具备中级及以上本专业职称,其中项目经理为优秀项目经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组织、协调、决策和应变能力,做事雷厉风行,能够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项目工程师为本专业高级工程师,施工管理人员多次参与承建高层建筑、其参建项目获省级及以上优良工程,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项目部有条件积极采用建设部推广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充分进行穿插作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圆满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给业主、给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卷。

3、推行现代化施工管理模式

3.1、次日作业计划

  由项目经理负责每天下午或晚上召开现场碰头会,检查当天的进度、质量、安全、劳动力、材料、机械等方面的实施情况,进行调度、平衡、落实、安排次日作业计划,由具体的日计划来确保周计划。

3.2、计算机的应用

应用计算机,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和做好各项原始资料的管理工作,计算机的应用,创造了项目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条件,推动了现场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也是开创现场管理应用计算机的新局面。

3.3、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全封闭式施工现场

(2)、绿化、美化、亮化设施

(3)、灰尘污染防护措施

(4)、噪音控制措施

(5)、吸烟控制措施

(6)、污染防护措施

4、美化施工现场、控制施工噪音

  

(1)、钢筋、模板封闭进行加工制作,现场拼装,减少噪音源。

  

(2)、选用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尽可能减少噪音。

5、安全生产无事故

  我公司及项目经理部配备双重安全管理班子,建立了管理网络,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并有完整的防范措施。

第四章施工部署

1、总的原则

本工程本着“先土建后安装”、“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室内后室外”的原则安排各工种、各工序立体交叉施工作业。

投入充足的劳力、机具设备、材料,本着“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指导思想,地下工程立足一个“抢”字,主体工程立足一个“精”字,装修工程立足一个“细”字组织现场施工。

2、施工初步准备

2.1、技术准备

(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①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方针政策。

②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③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④熟悉工业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配套投产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合的土建图纸,在坐标和标高尺寸上是否一致,土建施工的质量标准能否满足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

⑤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同建造地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弄清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的相互关系。

⑥根据本工程的建筑和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采取新技术;复核主要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对现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2)组织施工图会审。

熟悉和审查施工图为充实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各项依据;施工图会审由监理单位领导主持,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形成“图纸会审纪要”,由建设单位正式成文,三方共同会签并盖公章,作为指导施工和工程结算的依据。

图纸现场签证是在工程施工中,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对所发现的问题均要进行现场签证,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结算的依据。

(3)了解建设场地的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和周围建筑物坚固程度,做好现场“四通一平”,对现场内或周边线路、管线制定方案,采取保护性的措施。

(4)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5)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要求,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全过程的施工。

2.2、生产准备

(1)我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首先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障碍物,做好“四通一平”,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路道畅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

(2)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

根据业业提供的规划红线、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标桩。

(3)建造施工设施

按照施工平面图和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建造各项施工设施和办公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用房。

(4)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清单,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

(5)组织建筑材料进场

根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制品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

(6)拟定有关试验、试制项目计划

建筑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各项材料的试验、检验。

凡新技术、新工艺项目,应拟定试验计划,并均在开工前实施。

(7)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冬施、雨施和高温季节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做好基坑上、下表面排水措施。

(8)按照文明施工现场规定要求,实行“硬地坪”施工达到美化、亮化、绿化,做好现场防噪音、防尘措施。

(9)建筑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10)制定构(配)件、制品加工各种物资需用量计划清单,加工需求,确定加工地点和供应方式。

(11)施工主要机械机具配备按清单进场。

3、工程施工特点

工程基础为桩基,主体结构为砖混结构。

工期仅为240天;工程创市级文明工地。

施工期间经历雨季、夏季、农忙。

3.1主要分部项工程的划分

工程施工分为:

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门窗工程;楼地面工程、装修工程;水电安装;室外及其它工程等部分。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1、学习和审查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图会审。

2、编制施工图预算、项目施工成本预算。

3、编制施工方案、工程质量计划,提出进度、劳力、机具、材料计划。

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并负责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计划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劳力计划报公司劳务办备案,材料计划报公司建材办备案,进度及机具计划报公司施工计划科备案。

4、下达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技术交底单,由施工员向工长、工长向班组进行逐层交底。

5、编制特殊、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提出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2物资材料准备

1大宗建材的采购、送检选择、订货。

2提出构配件加工及进场计划,成品、半成品采购进场计划。

3三大材及水电材料计划报送建设单位及现场检验、复试。

4机具设备、周转材料数量、规格的确定。

4.3劳动力组织准备

1建立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施工队组。

2组织施工人员进场。

3做好进场人员中质量、安全、特殊作业人员岗前教育培训工作。

4.4施工现场准备

1进行工程定位放线,建立施工用建筑轴线及高程点引测。

2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道路、堆场、通讯、排水、场地平整工作,并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器具。

3搭设办公用房、工具房、仓库等临时设施。

4组织各项材料进场并做好材料试验。

4.5各项资源计划

4.5.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合理选择本工程的施工机械,本工程的机械投入见下表4-5-1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表4-5-1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

厂牌及出厂时间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PC200

1m3

日本2000.10

1

2

自卸汽车

5t

东风2000.2

5

3

打夯机

3kw

2002.2

2

4

塔吊

QZ40C

25kw

淮安正兴

1

5

砼搅拌机

JDY350

22.5kw

2001.8

1

6

砂浆搅拌机

1

7

振捣棒

1.5kw

2002.10

4

8

平板振捣器

0.5kw

2002.6

1

9

潜水泵

50M扬程

2.8kw

2002.11

2

10

钢筋调直机

5.5kw

2002.2

1

11

钢筋弯曲机

3kw

2002.2

1

12

电锯

2002.6

1

13

交流电焊机

工友

30kva

国产2002.6

1

14

经纬仪

J2

2002.3

1

15

水平仪

S3

2002.7

1

4.5.2主要劳动力安排

根据工程预算主要工程量、用工量和进度安排时间进行计算得出定额劳动力用量,再根据实际施工经验综合调整得出计划劳动力用量,具体见表4-5-2。

主要劳动力安排表4-5-2

序号

工程

平均日人数

最高人数

备注

1

混凝土工

15

20

兼作瓦工

2

钢筋工

8

10

3

架子工

4

6

4

木工

20

25

5

抹灰工

20

30

兼作瓦工

6

瓦工

20

30

兼作抹灰工

7

普工

10

15

8

油漆工

10

15

9

玻璃工

4

8

10

焊工

2

3

11

管道工

6

10

12

电工

4

6

第五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1施工测量与控制

5.1.1测量依据与原则

根据业主现场提供和建筑物地块红线点或指定的控制点及其成果资料,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和各剖面图的具体要求,在遵守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测量规范的前提下,严格依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测量”的原则利用激光经纬仪及红外线测距仪进行工程定位和细部测量。

5.1.2工程测量与控制

用于工程定位的原始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数量原则上分别不得少于三个,我公司进场后根据规范要求及其精度实行复核,在满足要求且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特别护理,作为以后本工程的原始控制基准点。

在具体的施工测量工作中,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及施工要求布设主轴线控制网,其测设精度应满足国家建设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施工测量中的轴线、辅助线及柱、墙的细部尺寸线均应按精度等级依次测设,在自检、互检无误的前提下报甲方、监理验收,并分别用红漆标注,在下道工序施工开始前对各工程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测量交底。

5.1.3施工测量准备

我公司进场前将组织一批理论知识扎实、业务素质高且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人员成立专门测量小组,负责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

同时建立严密的测量内、外业验收制度,特殊部位的内业计算资料必须在室内审查复核,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方可现场测放。

测量外业工作完成后必须严格按照我公司ISO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作业程序进行自查、互检。

5.1.4施工测量方法

1、基础施工时的轴线标高控制

(1)、建立方格网,确定控制轴线

根据复核无误的规划、建设单位提交的轴线控制点、本工程的全套图纸、利用计算机CAD软件进行的内业计算和测量所用的激光经纬仪、红外线测距仪等必备用具,确定工程的边十字轴为控制轴线,埋设控制桩,建立现场控制方格网,用方格网来控制建筑物的平面位置。

方格网将与建筑物的边轴线平行。

方格网的边桩将钉在基础外边线以外。

在基坑以外地面上建立固定三个方向的直角坐标系,确保定位一致,然后用经纬仪,将各个方向的控制轴线引测在基础垫层上。

(2)、建立相对标高水准点

以甲方提供的标高在施工点附近(影响区外)建立以±0.00为水准点的相对水准标高,建立三个以上点,以便复核。

2、±0.00以上测量控制

(1)、轴线控制:

±0.00施工,主轴线用经纬仪闭合测设,纵方向均设基准控制线,采用边轴线内移法,内控与外控同时进行。

每层各轴线均由控制线上引,用钢尺实测其间距,校正利用控制线弹出墙轴线及支模边线,要严格控制垂直度。

(2)、高程传递:

在±0.00处外墙柱上,引进标准的水准点,作为各层的测量依据,在每层墙体完成后,用钢尺直接向上引测各层楼面标高。

(3)、高程控制:

(竖向测量)即在1层、3层二个基准点,各基准点用Φ10钢筋、长15cm,埋入施工层梁内,露出梁外1cm,作为各层的基准点,测量时以平面控制点的预留孔内用钢尺竖向向上量至各施工层,用水准仪定出各层楼层的0.5m的工作线,作为各楼层标高的的依据(水平偏差在±5mm以内)。

(4)、竖向控制(垂直控制测量):

采用吊线坠法和激光天顶经纬仪测定法,二者互为检查复核,投测的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

A、吊线坠法:

线坠重量选用5kg,吊线选用20#铁钢丝。

吊线点与线坠中心和铁板控制点应为三点一线,各楼层悬吊物件要牢固、平稳,在预留孔周围没有障碍,没有侧向抗线。

a.吊点下端的测点人,视线从下向上贯通,确定上部吊点位置应根据最小偏差内的平均值,作为投测的结果。

b.一般在平均之差小于2-3毫米时,再取平均位置。

B、激光经纬仪,天顶仪标测法:

根据经纬仪功能要求,一般10层以下采取在室外控制,来分段校核竖向控制轴线。

室外按照六个控制点引测的轴线向上引核。

经查闭合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控制轴线和细部放线,为了保证工作正确率,宜选择在上午光线较充分时进行。

(5)、细部放线:

依据竖向控制测量中测设的平面控制网点及各层结构施工平面图相应的各细部轴线的尺寸关系,用经纬仪和钢尺,精确放出细部轴线,并弹出墨线和模板边线。

(6)、复核验收精度要求:

细部放线结束后要及时会同质检人员组织复核验收,检查各轴线、标高、经闭合校验满足下表的要求后,方可施工。

测量充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精度要求

内控精度

1

竖向控制

层高

全高

±5

±30

±5

±20

2

标高控制

测量

标高

全高

±3

±20

±2

±20

施工

标高

全高

±10

±20

±5

±20

3

轴线控制

±3

±3

5.2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5.2.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基坑放线→验线→土方开挖→验槽→垫层→基础放线→桩与基础钢筋连接→桩接头砼浇筑→基础地梁钢筋绑扎→安装模板→基础地梁砼浇筑→砌砖基础→基础圈梁→回填土

5.2.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基坑开挖

本工程依据地质报告,结合机械挖土工艺标准(),确定坡比为1: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