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3496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端午节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端午节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端午节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端午节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端午节习俗.docx

《端午节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习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节习俗.docx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

《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

“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

“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

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

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

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

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

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

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

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

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

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

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

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

上面加一块猪板油。

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

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

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

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

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

配料也分甜咸两种。

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硷粽、肉粽和豆粽。

硷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硷液蒸熟而成。

兼具粘、软、滑的特色。

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

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

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

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

蒸熟,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端午节的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

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

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清嘉录》云:

“(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

”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

“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

“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

“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端午帖子》诗: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

‘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除佩饰艾虎以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为小儿在额头画“王”的风习,其意也在于借虎辟邪。

  画额,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

“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时端午节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

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此俗始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

“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

“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

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

又《宋史·礼志十五》:

“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

节日戴以入。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

“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的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

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

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夏小正》载:

“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

“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

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

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

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

“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

“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

“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

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还有许多辟邪、灭疫活动,与上述的卫生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如以五色丝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汉代应助《风俗通义》有记:

“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

”《荆楚岁时记》载: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另外又有称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绍、五色缕、朱索等。

据说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驱除灾害。

为什么五彩丝线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

另外,可能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

《汉书·地理志》记越人“文身断发,以辟饺龙之害”。

晋人刘义庆《世说》等书,记以五色丝缠绕粽子,以投入江中,为蚊龙所惮。

虽系传说,却透出了一丝值得玩味的信息。

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另外还有其他佩饰之物。

比如,《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佚文:

“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

”条达,即彩色织丝带,亦与五色丝相行。

又有佩赡赊以辟兵之俗(此俗久已失传,仅《太平御览》中有记载)。

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饰物。

如《东京梦华录))记北宋开封过端午要购,“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

也叫艾篙或蕲艾)花、银样鼓儿花”。

是佩戴饰物。

《武林旧事》记南宋杭州时赐予后妃诸臣:

“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诞佩带。

”清《帝京岁时纪胜》:

“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

”是在端午制小人形(由古代艾人发展而来)、粽子、蒜头、五毒、巷虎等形的小香囊佩戴。

《清嘉录》中记有另一种健人:

“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领下的带子)、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为之者,供妇人插鬃,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

”妇女也于髻上戴艾,插石榴花朵,既可驱邪,又兼装饰。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

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

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云:

“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

”同时也在门上挂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剑,蒲束扎的蒲龙。

《帝京岁时纪胜》:

“(端午)插蒲龙艾虎。

”《清嘉录》卷五:

“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

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

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

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

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

《续汉书·礼仪志》:

“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

《梦粱录》卷三:

“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

《燕京岁时记》又记:

“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

”这是清代之俗。

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你为“倒灾葫芦”。

  至今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

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

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

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

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

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

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

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

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

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

《嘉靖隆庆志》亦记云:

“已嫁之女召还过节”。

又,《滦州志》:

“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

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

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

“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

雨则鬼曝药,人多病。

此闽中谚语。

”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

“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

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

“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

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

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lOO人,桡手约80人。

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

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

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

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

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

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

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

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

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

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

又如《点石斋画报。

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

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

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

“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

“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

‘何在’,斯沼屈之义。

”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

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

《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

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

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

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

妇女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

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不过规程稍严格一些。

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健儿。

  除了比赛速度外,划龙舟还有其他一些活动。

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

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具有表演的含义。

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浙江余杭县龙舟,有的是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

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

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

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

《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

《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

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

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

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

又明代帝皇,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

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又有夜龙舟。

在浙江武进,过去有夜龙舟,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

四川五通桥从1982年起出现了夜龙舟,在舟上装电灯,配焰火,漂浮河灯,辉煌夺目。

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又有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

如《南昌府志》载:

“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y6,共同拾东西)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

”浙江武义县,过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

另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旱地划龙舟之俗,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

佛山秋季秋色时的旱地龙舟最为壮观。

又如《徽州府志》载:

“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为之,袭画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绪市。

”另有把小型旱龙船给小儿做玩具的。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般歌流传。

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临桂等地的龙船歌,在竞渡时由众桡手合唱,有人领呼,表现内容也多与龙舟、端午节俗有关,歌声宏远动人。

《广西民间音乐选集》中收有临桂县(4龙船歌》组曲,如号子般的节奏鲜明、热烈,唱起来必定十分动人。

  另外,还应说一下女龙船。

在过去,许多地方的龙舟竞渡均不许妇女参加,认为妇女接触龙舟很不吉利。

如今各地都出现了女子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