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3130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第一学期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备课笔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2016年8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人,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

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等。

《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

《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

《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

《解释与建立模型》和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六、教学进度表

单元序号

单元课题

课序

课题

课时

周次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1

太阳和影子

2

1

2

太阳钟

1

2

3

昼夜交替

1

4

看月亮

1

3

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2

4

6

单元总结

1

5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1

光的行进

2

5

2

照镜子

2

7

3

研究透镜

1

8

4

七色光

1

5

单元总结

1

9

第三单元

电和磁

1

简单电路

2

10

2

导体和绝缘体

1

11

3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1

4

研究磁铁

2

12

5

电磁铁

2

13

6

单元总结

1

14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1

测量呼吸和心跳

1

15

2

肺和呼吸

1

3

心脏与血液循环

1

16

4

单元总结

1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

解释

1

17

2

建立模型

1

3

单元总结

1

18

 

 

 

考核

1

18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

     1.3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贡献。

     2.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2.3  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1.4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1.5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1.6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1.7知道月球基本情况,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

     1.8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本单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

从引导孩子们观测太阳和影子开始通过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影子变化的长短人手,进而组织孩子用一天的时间去观测太阳及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

     第二部分:

在发现了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运用这个规律制作太阳钟,这既是对原理的运用,也可以让孩子投身到实际的天文观测中。

     第三部分:

昼夜交替现象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从古代的埃及人到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都为此做出许多的探索。

第四部分:

在夜晚,如果孩子们能够坚持看月亮,并给月亮记下日记,就能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

而在白天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太阳的影子;在夜晚组织学生看月亮、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一整天、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连续观察记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五部分:

第五课是综合地去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物变化和反应。

第1课、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

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

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4、  室外活动:

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

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

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动:

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

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

汇报。

 

(4)  小结: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2课、太阳钟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

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 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 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

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 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第3课  昼夜的交替

一、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断、演示实验

二、知识目标

1、地球的自转

...① 地球自转的中心

...② 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

...③ 地球自转的周期

...④ 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

2、昼夜交替的成因

...① 产生昼夜的原因

...②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③ 白天中日影的变化

3、计时工具

...① 日的定义

...② 古代计时工具

...③ 现代计时工具

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

...① 张衡

...② 祖冲之

...③ 一行

...④ 郭守敬

 

第4课、看月亮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二、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 你看过月亮吗?

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 小结: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

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5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

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

思考:

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

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

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

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

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

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

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作业:

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

科学探究具体内容标准:

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1.5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1.6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具体内容标准:

3.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2  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3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标准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4.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4.1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4.2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引领学生通过推测、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通过制作小孔成像盒、模拟并解释小孔成像等探究活动,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深切的认识。

    第二部分:

光的反射现象。

引领学生通过照镜子、玩日光打靶游戏、制作潜望镜等活动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第三部分:

研究透镜。

通过研究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进一步了解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

并知道把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就是望远镜。

    第四部分:

日光的色散。

引领学生通过光的分解、合成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通过在色光下观察物体的实验,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通过阅读牛顿的故事意识到科学需要证据,坚持真理需要勇气

1.光怎样行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

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

1.谈话: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

      是谁,

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

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

              是谁,

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

                ……               是谁,

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2.猜一猜:

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3.谈话:

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

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

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

二、认识光源

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

2、提问:

这些画面漂亮吗?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谈话:

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提问:

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

6、判断:

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

7、讨论:

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

8、学生交流:

是怎么分类的?

9、谈话:

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

10、谈话:

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11、揭题:

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

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

1.谈话: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

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

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4.谈话:

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5.谈话:

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

怎样证明?

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讨论:

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

8.学生小组活动。

9.学生小组交流:

△你们是怎么做的?

△发现了什么?

△实验说明了什么?

    10.讨论:

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

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

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2.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回答。

4.谈话: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五、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仪

1.谈话:

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

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

(课本P16)

3.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清晰的像。

4.学生交流本课的学习体会、感想。

2.照镜子

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

2、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

3、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4、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能描述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

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出示镜子):

这是什么?

你用它做过游戏吗?

怎么做的?

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

1、谈话:

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

2、游戏一:

(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

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

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4、游戏二:

(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5、谈话:

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6、游戏三:

(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注意:

选几组学生上去,一位学生站在阳光下,另一位站在阴影里,让学生想办法怎样使阴影里的同学也有阳光射到桌肚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想出办法,最后全班分组玩这个游戏。

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

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

1、教师讲述:

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

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上。

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

玩凹面镜玩凸面镜

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4、谈话:

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

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

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提问:

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

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

四、本课小结(略)

教学手记

现代学习观充分重视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发展价值。

提倡“学以致用”,通过创设既富有教学价值,又带又情感色彩地实际操作情景。

让学生在其中动脑、动眼、动手、动口,从而强化学习成功,为他们带来快乐,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其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课堂上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