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933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docx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春秋

 

寿光春秋化工有限公司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

岗位操作规程

 

修订:

尚永刚

 

寿光春秋化工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一月修订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概述

目前,我厂采用的制取溴素的方法是以二氧化硫作吸收剂的空气吹出、酸法吸收、尾气喷淋洗涤排空的制溴工艺。

空气吹出的酸法制溴的工艺流程为:

卤库中的卤水由离心泵泵入管道,加入蒸馏废液进行酸化,调节PH值达到要求范围。

然后通入氯气进行氧化,经静态混合器进一步反应后送入吹出塔,自上而下喷淋,塔内装满填料,风机由塔下部吹入空气,在填料表面进行气液交换,游离溴被惰性气体带走,废液自塔底排放。

以二氧化硫气体加淡水喷淋在吸收塔顶部对含溴空气进行顺流吸收。

其吸收液含溴量达40——100Kg/m3左右,然后进行二次加氯,蒸馏即得成品溴。

工艺流程方框图如下:

Cl2H2OSO2

卤水酸化氧化吹出吸收

废液喷淋鼓风

蒸馏废液去盐田排空初级酸

成品溴分离冷凝蒸馏

蒸气Cl2

图1.1酸法制溴工艺流程方框图

基本原理:

1在酸性条件下,用氯气作氧化剂,溴离子(Br-)被氧化成溴分子(Br2)。

反应式为:

2Br-+Cl2=Br2+2Cl-

2游离出的溴用空气吹出,以二氧化硫作吸收剂,加以淡水喷雾,辅助吸收空气与溴的混合气。

吸收完成液又称初级酸。

SO2+Br2+2H2O=H2SO4+2HBr

3将初级酸通入氯气二次氧化,重新游离出溴,并生成盐酸:

2HBr+Cl2=2HCl+Br2↑

最后用水蒸气将溴蒸馏出来,经冷凝、分离,得成品溴。

酸法制溴岗位划分为:

a)控制室岗位

b)供氯硫岗位

c)蒸馏岗位

d)包装岗位

第二部分控制室岗位操作规程

1控制室岗位任务

1.1目的和意义

1.1.1酸化

向卤水中加入蒸馏废液或稀硫酸,调节卤水PH值在要求范围内,以防止加入氯后,溴和氯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而过量损耗。

1.1.2氧化

通入氧化剂氯气,使卤水中的离子溴氧化成游离溴,以便提取。

1.1.3吹出

氧化液与鼓风机鼓入的空气逆流接触,在填料表面被解吸,以便进一步浓缩。

1.1.4吸收

含溴空气与气体二氧化硫和雾状水顺流接触,形成氢溴酸小液滴,汇集达到吸收浓缩的目的。

1.2原料规格

1.2.1卤水:

制溴的主要原料。

我厂所用卤水全部为地下卤水,由处在厂区周围的卤井直接抽取提供。

卤水含溴量高低只影响原料消耗,产量及生产成本不影响溴素成品质量。

溴主要以镁、钾、钠等盐的形态存在其中,为离子状态。

卤水的浓度及含溴量由于天气、季节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1.2.2氯气:

制溴的主要辅助原料,分子式Cl2,分子量70.91。

性质:

常温状态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剧烈窒息性臭味。

密度:

3.21Kg/m3,熔点-102℃,沸点-34.6℃,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CS2和CCl4等有机溶剂,剧毒,一般操作场所空气中含氯量不得超过0.001mg/l,干燥氯在低温下不甚活泼,但有痕量水分存在时,反应剧烈增加。

加压易被液化成液氯。

质量标准:

GB5138~5139-85中规定的产品标准

项目

指标

氯含量%(v/v)

≥99.6

水分含量%(m/m)

≤0.05

包装:

一般用液氯钢瓶包装,液氯钢瓶注装量有0.5、0.9、1吨,我厂通常进货为1吨钢瓶装。

1.2.3二氧化硫:

吸收剂。

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

性质: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2.927kg/m3,常温下加至四个大气压,可液化成无色液体。

比重1.4337,熔点-76.1℃,沸点-10℃。

溶于水而部分变成亚硫酸,溶于乙醇和乙醚,能氧化成SO3。

我厂用液体二氧化硫均为1吨钢瓶装。

质量标准:

GB3637-83中规定的产品标准中的二级品

名称

指标

二级品

二氧化硫(%)

≥99.7

残渣(%)

≤0.10

水分(%)

≤0.20

2负责范围

2.1领导关系及分工:

控制室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设备的操作和保养及氯、稀酸、淡水喷淋量的调节,受当班值长和车间主任的领导。

2.2对外联系

2.2.1与供氯、硫岗位

及时了解供氯、硫情况。

2.2.2与蒸馏岗位

在当班值长协调下,调节淡水加入量及初级酸含溴、废酸加入量。

2.2.3与化验室

及时掌握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调节。

2.2.4与领导

及时将设备运转和生产情况报告当班值长或主任。

2.3管辖设备及管线

2.3.1管辖设备

卤水泵、风机、淡水泵、稀酸泵、初级酸转料泵

2.3.2管辖管线

卤水管线,供酸管线,控制室至卤水泵的供氯管线,控制室至吹出塔的供硫管线,淡水管线。

3工艺流程

3.1流程简述

卤水经卤水泵输入管道,在泵出口管道加稀酸和氯气,经静态混合器进一步反应后送入吹出塔,自吹出塔上部喷淋而下,鼓风机由塔下部鼓入空气,在吹出塔填料表面气液交换,卤水中的溴被解吸吹出,吹出废液自塔底排放。

含溴空气从吹出塔顶部排出,与在顶部风道中加入的二氧化硫气体、雾状淡水进行混合反应,顺流吸收,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经吸收塔、捕沫器富集,凝成初级酸液,汇入初级酸槽。

3.2流程简图

见图2.1

4设备构造

4.1主要设备简述

4.1.1吹出塔

溴的吹出和吸收都在吹吸塔内进行。

我厂吹吸塔为圆形砖混塔。

塔内填充有Φ76的塑料阶梯环。

吹出塔顶部布水器采用锥形螺旋喷头式布水。

4.1.2吸收塔Ⅱ

吸收塔Ⅱ用于吹出空气中所夹带酸雾的捕集,净化空气。

我厂吸收塔Ⅱ塔体材质为砖混,圆形。

塔内填料为Φ76塑料阶梯环。

4.1.3风机:

为系统鼓入风,用于溴的吹出。

风机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出风口、传动部分组成。

4.2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1

卤水泵

1

博山

2

淡水泵

2

博山

3

深井泵

1

泰州

4

风机

1

济南

5

吹吸塔

1

6

初级酸泵

2

靖江

7

废酸泵

2

靖江

5仪表控制一览表

仪表名称

型号

规格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压力表

Y-150

钽隔膜,0-1.6Mpa,Dg25

1

青岛仪表厂

压力表

Y-100

四氟隔膜,0-0.6MPa,Dg25

2

青岛仪表厂

压力表

Y-150

四氟隔膜,0-0.4Mpa,Dg50

1

青岛仪表厂

玻璃转子流量计

LZB-50F

液体,0.6-6m3

1

浙江余姚

玻璃转子流量计

LZB-40F

液体,0.4-4m3

1

浙江余姚

玻璃转子流量计

LZB-50F

气体,10-100m3

1

浙江余姚

6操作方法

6.1开机前准备工作

6.1.1检查所属管道、阀门、仪表处于安全待用状态。

6.1.2检查卤水泵、风机、淡水泵、氟合金泵、转子流量计,清除设备周围杂物;风机、淡水泵轴承室油位是否符合要求,卤水泵轴承体内是否注满黄油;泵、风机进行攀车3-5转,是否转动自如,是否有异声;确认正常后,联轴器加防护罩。

6.1.3检查各电机、仪表是否已按要求正常供电。

6.1.4检查淡水囤中的液位情况,液位不得低于淡水泵吸口高度。

若不符,应开启深井泵补水。

6.1.5关闭转子流量计上下阀门,酸氯在卤水管道入口的供应阀。

6.1.6检查废酸槽液位情况,稀酸泵自吸罐注满引水。

6.1.7检查氯、硫是否已正常供给,达到要求压力;若硫炉温太低,应以液硫为主。

6.1.8电力设备启动前,应通知电器值班人员,在旁监测。

6.2开机

6.2.1起动淡水泵

6.2.1.1打开淡水泵进口阀门,排气,使淡水充满泵腔,开启淡水泵。

6.2.1.2打开淡水泵出口阀门,使出口压力在0.5Mpa以上.若压力较低,应立即检查,直到符合要求。

6.2起动卤水泵

6.2.2.1开启卤水泵进口管道闸阀。

6.2.2.2向卤水泵自吸罐加满水,直到进口管道溢水。

关闭加水阀门。

6.2.2.3启动卤水泵,开启卤水泵出口闸阀。

6.2.2.4待卤水充满整个卤水管道后,根据卤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调整上水量达到工艺要求。

6.2.2.5若卤水泵出口压力不足或电机超负荷运转,应停止工作,重新检查后再启动。

6.2.3启动风机

6.2.3.1关闭进风门,启动风机,切换后,按规定调节进风门大小,注意观察风机电机的转动情况,做好检查。

6.2.4加料

6.2.4.1启动稀酸泵,缓慢打开出口阀门。

若压力低,应停泵进行检查。

6.2.4.2缓慢开启稀酸流量计出口阀门至全开,微开进口阀门,然后打开卤水管道上稀酸供应阀;调节流量。

6.2.4.3全开氯转子流量计出口阀门,微开进口阀门,使氯气充满氯管道后,打开卤水管道上氯供应阀;调节流量。

6.2.4.4全开淡水、硫转子流量计出口阀门,调节进口阀门,将淡水、二氧化硫量调到工艺所要求范围。

6.2.4.5根据化验数据,调节PH值、配氯率在规定工艺范围内,结合吹出废液颜色,调节加硫量。

6.3正常工作

6.3.1化验室按规定对物料数据进行化验分析。

化验项目

化验频次

备注

卤水含溴

2次/每班

特殊情况可追加

酸化PH值、配氯率

1次/每小时

全分析

1次/每班

吹出废液总溴

3次/每班

初级酸含溴

2次/每班

特殊情况包括:

刚开车运行或多雨季节等。

6.3.2根据化验数据,正确调节,确保物料工艺数据在规定范围内,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6.3.3若酸化PH值偏高或偏低,则控制稀酸加入量,相应补加或减少稀酸流量,使之达到要求的技术条件。

6.3.4若配氯率偏高或偏低,则调节PH值在要求范围内基础上,相应减少或增加氯气流量。

6.3.5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巡视牌每半小时拨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3.6认真、及时、如实填写运行记录,字体工整并做到仿宋化,记录无污损、涂改、缺页、少边现象。

6.3.7搞好岗位的联系工作,及时传递信息,确保平衡生产。

6.3.8每月测一次风压,开停车时应加测一次,检查吹出、吸收塔内有无异常情况。

6.3.9技术操作条件:

酸化PH值:

4月初-11月中旬2.0-3.5

11月下旬-3月底3.0-4.5

配氯率:

100%--106%

加硫量:

尾气不冒红烟。

6.4故障处理

6.4.1卤水泵

6.4.1.1卤水泵上水量低,表现电流下降较大、加氯量少。

原因:

a)叶轮磨损或腐蚀

b)叶轮或进口有堵塞

c)出口阀门坏

d)泵壳腐蚀,内穿

处理方法:

a)更换叶轮

b)清除杂物

c)打开维修或更换

d)更换泵壳

6.4.1.2卤水泵内声音有异声,振动剧烈

原因:

a)泵内盘根漏气。

b)泵内有杂物

c)叶轮不平衡

处理方法:

a)排除泵内空气,紧盘根

b)打开泵盖,清除杂物

c)修正或更换叶轮

6.4.1.3轴承过热

原因:

a)缺少机油或机油变质

b)轴承磨损严重

c)联轴器未找正或联轴器螺栓磨损

处理方法:

a)注满机油或更换机油

b)更换轴承

c)找正联轴器或更换联轴器螺栓胶圈

6.4.2风机

6.4.2.1风机轴承箱剧烈震动

原因:

a)风机叶轮未找正或叶轮内有杂物

b)机壳或进风口与叶轮摩擦

c)联轴器螺栓松动或轴承室及电机地脚螺栓松动

d)叶轮磨损或腐蚀

处理:

a)重新找正或清除杂物

b)修正间隙尺寸

c)紧固螺栓

d)更换叶轮

6.4.2.2轴承温升过高

原因:

a)滚动轴承损坏

b)润滑油脂质量不良,含杂多、变质或填充过多

c)轴承箱盖、底连接螺栓的紧力过大或过小

处理:

a)更换轴承

b)更换润滑油

c)调节相应螺栓紧力

6.4.2.3电动机电流过大或温升过高

原因:

a)受轴承箱剧烈震动的影响

b)电动机输入电压过低或电流单相断电

c)联轴器连接不正

6.4.2.4有下列情况必须紧急停车。

a)发现风机有剧烈的噪音。

b)轴承的温度剧烈上升。

c)风机发生剧烈的振动和有撞击的现象。

6.5停机

6.5.1正常停机

正常停机的操作顺序和起动顺序正好相反。

6.5.1.1氯气压力在0.3Mpa以下时,停止氯气的供应。

6.5.1.2停止稀酸供应

6.5.1.3停止二氧化硫供应。

6.5.1.4关掉淡水喷淋。

6.5.1.5关闭卤水泵出口蝶阀,停止卤水泵运转。

6.5.1.6关掉风机。

6.5.1.7停机在12小时以上,应打开排水阀,排掉管道内积存的含酸卤水,并开启淡水阀门冲洗卤水泵及阀门。

6.5.2紧急停机

6.5.2.1风机故障

停止供氯,并尽可能快的停止稀酸、二氧化硫的供应。

然后停止卤水和淡水的供应,并使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6.5.2.2卤水泵故障

停止供氯,并尽可能快的停止稀酸、二氧化硫的供应,然后停止淡水喷淋和关闭风机,并使氯处于安全状态。

6.5.2.3二氧化硫故障

尽可能快地停止供氯,然后停止稀酸、淡水、卤水供应和关闭风机,使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6.5.2.4氯供应系统故障

应尽可能快地关闭卤水管道上加氯阀门,防止海水倒灌;停止供氯,尽可能快地停止二氧化硫供应,然后停止稀酸、淡水、卤水供应和关闭风机。

6.5.2.5稀酸故障

停止供氯,然后尽可能快地停止二氧化硫供应,然后停止淡水、卤水供应和关闭风机。

6.5.2.6突然停电

停止供氯,停止二氧化硫供应,尽可能快地关闭卤水泵出口阀门,关掉风机,使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7安全技术规则

7.1安全基本守则

7.1.1上班着工作装,配好劳动护具,持证上岗。

7.1.2严格执行安全纪律,禁止违章操作。

7.1.3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搞好环境卫生。

7.1.4禁止脱岗、串岗、睡岗和打闹。

7.1.5转子流量计调节阀应缓慢开启,一次开启幅度不能太大。

转子流量计有机玻璃护罩必须完好,清晰,安装牢固。

7.1.6风机、卤水泵的启动,必须有电器值班人员在旁监测。

7.1.7熟悉本岗位的物料的性质及危害性,掌握防护急救方法,熟练使用防护器具。

7.2中毒与急救

本岗位的有毒物质为初级酸、稀酸、氯气、二氧化硫。

具体见第七部分

8岗位责任制见第八部分

第三部分供氯、硫岗位操作规程

1供氯、硫岗位任务

1.1目的和意义:

为系统供压力、流量稳定的氯气、二氧化硫

1.2原料规格见控制室岗位1.2氯气、二氧化硫

2负责范围

2.1领导关系及分工

供氯、硫岗位负责向氯、硫气化器充液、液硫,保证氯、SO2气化器的压力稳定,并负责空、重瓶的装、卸车,受当班值长和车间主任的领导。

2.2对外联系

2.2.1与蒸馏:

及时将供氯异常情况通知蒸馏,以利于操作调节。

2.2.2与控制室:

及时将供氯、硫的情况通知控制室。

2.2.3与领导:

及时将设备运转和生产的异常情况报告当班值长或主任。

2.3管辖设备及管线

2.3.1管辖设备

氯气化器、硫气化器、地上衡、行车、螺旋板换热器、循环水泵

2.3.2管辖管线:

配氯区的氯硫管线,蒸汽管线,循环水管线。

3工艺流程

3.1流程简述:

开启液氯(硫)瓶,液氯(硫)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压入气化器中,液(硫)在此气化,保持气化器液位在1/2-2/3之间,通过调节液氯(硫)加入量和夹套循环水温的方式使气化器压力稳定,气体氯气送入氧化工序,气态二氯化硫送入吸收工序。

3.2工艺流程简图见图3.1

4设备构造

4.1.1气化器

液氯进行气化的场所,向系统提供流量、压力稳定的氯气。

气化器为釜式结构,外有夹套层,材质为碳钢,用热水加热,不得用蒸汽直接加热。

气化器出口水温控制在45℃以下,氯出口压力控制在0.40-0.50Mpa之间,二氧化硫出口压力控制在0.25Mpa以下,顶部装有封闭全启弹簧式安全阀。

4.1.2钢瓶

4.1.2.1液氯钢瓶,用于充装液氯。

液氯瓶有爆炸危险,且氯本身是剧毒品,在贮存使用中要高度重视,必须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制度执行。

液氯钢瓶主要性能:

操作温度-40~+60℃,水压试验2.65Mpa,易熔合金安全塞熔点64~68℃,易熔塞数量3~6只。

钢瓶使用情况:

●贮存于阴凉处,并横向卧放,防止滚动,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空、重瓶分区存放,且堆放整齐。

●重瓶严禁使用叉车装卸。

●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

●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应采用45℃以下的温水加热。

●应有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钢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形阀调节氯流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

●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应保留5kg左右余氯。

●空瓶返回充装时,应保证安全附件齐全。

4.1.2.2液硫钢瓶参见4.1.2.1

4.2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地上衡

2

电动单梁航吊

3

循环水泵

1

上海

4

气化器

2

潍坊化工机械厂

5、仪表控制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压力表

YTP-150,0~1.6Mpa

2

华青

2

温度表

WTQ-280,0-160℃

1

衡水

6操作方法

6.1开机前的准备

6.1.1检查所属管道、阀门、仪表是否处于安全待用状态。

6.1.2检查水、电、汽是否按要求正确供给。

6.1.3准备好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

6.1.4检查管道、阀门等确保无泄漏。

6.1.5检查电动单梁行吊是否处于安全待用状态。

6.2开车

6.2.1用行车吊钢瓶于卸氯、硫地点,连接好钢瓶与气化器的连接管道,微开瓶阀,用氨水试漏。

确保铜管、法兰连接处无泄漏。

关闭瓶阀。

6.2.2启动气化器供热系统,对气化器进行预热,控制气化器出水口温度不超过45℃。

6.2.3打开钢瓶至气化器之间的阀门,向气化器供氯、硫。

6.2.4根据压力要求,调节循环水量及气化器出水口温度。

6.2.5开始供氯、硫时打开气化器出口阀门,通知控制室开始供氯、硫。

6.3停车

6.3.1停供氯

6.3.1.1短时间停车,停供氯时应关闭钢瓶出口阀门、进汽化器液Cl2阀,停止加热,等待再开车。

6.3.1.2长时间停车,首先要估算气化器内液氯能维持生产的时间,待气化器内液氯用尽,压力明显下降时,先关闭卤水管道加氯口阀门,再关闭气化器出口阀,注意氯气系统下降后的压力必须大于卤水泵出口压力,以避免卤水倒流.

6.3.1.3注意气化器压力,若压力回升时,再打开氯气出口阀,卸压后再关闭。

6.3.1.4停止加热,待气化器冷却后卸到常压。

6.3.2停供硫

6.3.2.1短时间停车,先关闭转子流量计进出口阀门,再关闭钢瓶出口阀门,停止加热,等待再开车。

6.3.2.2长时间停车,首先估算气化器内液硫量估计能维持生产的时间,待液硫用尽,气化器压力明显下降时,关闭气化器出口阀门。

6.3.2.3停止加热,待气化器冷却后卸到常压。

6.3.3紧急停车

若发生突然停电、氯或硫管道泄漏等突发事件,应立即关闭相应钢瓶出口阀门、进气化器液氯或硫阀门,停循环水泵。

密切注意气化器压力变化情况,必要时,卸压。

6.4正常操作

6.4.1氯化设备和管道的连接垫料应选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等,严禁使用橡胶垫。

6.4.2根据气化器压力表调节水温和水量,保持气化器压力稳定。

6.4.3供热系统出现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若不能及时排除,应及时通知有关方面做好相应的处理。

6.4.4配合调度室做好空、重瓶的装卸车和称量。

6.4.5认真作好卸氯(硫)记录和运行记录,字迹工整并仿宋化。

6.5技术操作条件

6.5.1液氯:

气化器压力 0.4~0.5Mpa

出口水温≤45℃

6.5.2液硫:

气化器压力 0.1~0.25Mpa

6.6故障处理

6.6.1气化器压力不稳

原因:

a)水温过高或过低

b)气化器液位不合要求

处理方法:

a)调节蒸汽量及循环水量,使水温达要求

b)调节气化器液位在1/2~2/3之间

6.6.2液氯钢瓶泄漏时的应急措施

a)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修,通知主管领导及各岗位人员,撤离无关人员,抢修、救护人员必须配带有效防护面具。

b)易熔塞处泄漏时,应有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片的铁箍箍紧。

凡泄漏钢瓶应尽快用完,返回生产厂。

c)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7安全技术规则

7.1安全基本守则

7.1.1上班着工作装,配好劳动护具,持证上岗。

7.1.2严格执行安全纪律,禁止违章操作。

7.1.3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搞好环境卫生。

7.1.4禁止脱岗、串岗、睡岗和打闹。

7.1.5严格按照《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7.1.6熟知氯气、二氧化硫钢瓶泄漏的紧急处理措施。

7.1.7熟悉本岗位的物料性质及危害性,掌握防护急救方法,熟练运用防护器具。

7.2中毒与急救

本岗位的主要有毒物质为氯气、二氧化硫。

具体见第七部分。

8岗位责任制见第八部分

第四部分蒸馏岗位操作规程

1蒸馏岗位任务:

1.1目的和意义:

将吸收完成液加氯进行二次氧化,得到的游离溴经蒸馏得纯品。

1.2原料及产品规格:

1.2.1液氯:

(见控制室岗位1.2.2)

1.2.2蒸汽:

分汽包压力为0.45~0.65Mpa饱和蒸汽

进塔口压力为0.015~0.06Mpa饱和蒸汽

1.2.3产品规格(溴素)

项目名称

指标

优级

一级

二级

溴(Br2)%≥

99.7

99.0

98.5

氯(Cl2)%≤

0.05

0.15

0.25

不挥发物%≤

0.05

0.10

0.15

2负责范围

2.1领导关系及分工

负责蒸馏系统的操作,并负责所有蒸馏设备的保养和环境的清洁,受当班值长和车间主任的领导。

2.2对外联系

2.2.1与控制室岗位

通过电话方式,及时取得配氯配酸的异常情况,并随时通知控制室蒸馏量的变化情况,以利于控制室稀酸流量的调节。

2.2.2与供氯、硫岗位

及时取得供氯、硫量的变化情况,利于操作。

2.2.3与化验室

根据化验室数据,及时调整操作。

2.2.4与领导

将本工序的不正常情况及时向当班值长和车间主任汇报,及时完成车间布置的任务。

2.2.5与锅炉岗位

与锅炉岗位及时联系,掌握蒸汽的供应情况。

2.3管辖设备及管线

2.3.1管辖设备

蒸馏塔、尾气回收塔、列管换热器、溴水分离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