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904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州园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州园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州园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州园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docx

《苏州园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园林.docx

苏州园林

八年级苏州园林导学方案

任课老师:

张霞2011年10月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下列词语

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

2、分析收集的课文信息,掌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3、掌握举例子、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并知道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掌握如何品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四人组成一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知识。

2、探讨如何欣赏中国园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园林的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园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苏州园林主要特征的。

2、掌握举例子、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如何品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如何欣赏中国园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Ⅰ.复读教材

一、课前预习

(一)预习检查:

轩榭(xuān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    相间(jiàn)

嶙峋(línxún)   庸俗(yōng)

镂(lòu)空  蔷薇(qiángwēi)

鉴赏:

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

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二、导入(出示对联)

师:

俗语说“上有天堂”,大家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

(下有苏杭)板书: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还有两幅对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明确: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总的赞美了苏杭,而第2、3联,明确得写出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他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

家、编辑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Ⅱ.自读教材

一、根据课文填空:

(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

(3)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这就一年四季

不感到。

(4)阶砌旁边几丛书带草,墙上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二、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结合“思考练习”四,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以同桌为互助组,进行朗读练习。

Ⅲ.辨读教材

再读课文,把握文章总体结构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学习方法:

分组学习,看哪个组做得最快,做得最好。

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位同学向全班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明确: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

明确: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Ⅳ.练读教材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

明确: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

“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Ⅴ.建构知识体系

轩榭(xuān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    相间(jiàn)

嶙峋(línxún)   庸俗(yōng)

镂(lòu)空  蔷薇(qiángwēi)

鉴赏:

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

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板书: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两幅对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讨论了如何根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安排好说明顺序。

(由同学自己谈心得)

本文还有一个特点是综合应用了多种说明方式,希望同学们课后做好预习。

布置作业:

抄写字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Ⅰ.复读教材

1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回顾说明文知识

Ⅱ.自读教材

一理清全文结构:

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

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这里,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

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4、苏州园林介绍完了,为什么还要写第10节?

删掉这一节好不好?

第⑩节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二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

(2)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

“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逻辑顺序: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Ⅲ.辨读教材

交流探究

(一)分析全文,理解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介绍的特点。

1、请在第一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简作分析。

明确:

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

为什么?

明确:

不能。

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

3讨论第一段第二段两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

明确: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的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

先总后分便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4问:

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讨论,归纳: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5提问:

第二部分可分几层?

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问,明确:

第二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总分关系。

6.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

7问:

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8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

明确:

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②提问:

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9、精读4、5两节:

●第四节:

(1)这一节说明了什么?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哪一句是中心句?

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

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

处处写“画”。

(4)“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

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

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

●    第五节:

(1)结构形式?

(怎么找出来的?

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10、精读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此段的说明要点。

这段话的说明要点是花墙和廊子的特点。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

(3)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装镜子是运用物理学光学中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反射,层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

11问:

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明确: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12指导分析第二层(7~9自然段)。

①齐读第二层。

②提问:

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

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学生答问。

明确:

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

这一层出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③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

明确:

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小结第二段:

这一段紧紧围绕第一段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

Ⅳ.练读教材

一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

明确:

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⑤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⑥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⑦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附: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举例子: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

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

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

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下定义:

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

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作诠释:

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

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

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

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列图表:

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摹状貌:

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

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二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

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

(7)“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Ⅴ.建构知识体系

苏州园林

总印象:

标本影响

   布局

      配合

 完   大处讲究     映衬

        美            层次

        的

        图           角落画美

        画   细处注意     门窗图案

                    屋室装饰

课堂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布置作业:

小作文:

《我们的校园》

提示:

抓特征,先概述,后分说。

字数为150字。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