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769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docx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精

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看法

中国有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也有近现代光荣的革命历史文化。

历史名城正是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聚集最多的地方。

保护名城,除必须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和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计划和决定外,我想还需要加强研究如下问题:

第一,突出重要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是保护历史名城的核心。

全国历史名城都保存着这样那样的重要文物古迹。

这些文物古迹,一是重大历史时代和事迹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二是显示我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等的精华(有的革命文物不全如此。

例如承德,在政治上它是清朝

“绥服远藩”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第二政治中心。

在建筑艺术上,避暑山庄融汇了我国的山水自然和塞北风光,摹拟了江南景色,集南北古典园林精华于一体;外八庙集中了我国各族寺庙建筑艺术之大成。

正是由于突出地保护了这些有重要历史意义及珍贵价值的建筑艺术,承德才更加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乃至学术上的研究,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增添了光彩。

像这样对待历史遗产的保护,物存意在,形神兼备,可以认为是保护任何历史名城都必须有的基本原则。

第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要存其形、贵其神,得其益。

名城的文物古迹是一部历史实物及现场见证的史册。

由于文物古迹不能再生,所以这种史册非常珍贵。

因此保护它们,存其景物形体及其内外环境,应当是第一性的。

只有它们的历史形体和环境存在,我们才能够身临其境,或欣赏、或研究,或受教育,从而“触景生情”、“化景物为情思”引起联想。

这等于文物古迹在告诉我们:

清初安定天下,抗击外来侵略,保卫祖国,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后来列强侵略,政治腐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慈溪开始弄权篡政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决策于承德的。

这些重大决策是同承德的文物古迹直接有关的。

温故知新,即可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

又如民间文学故事传说的遗址,虽已荡然不存,但是无形中的魁力却长期存在。

例如杭州城的清波门,西湖的雷峰塔等遗址,就使人联想起《白蛇传》的情节,引起感情上的爱憎。

文物古迹的现身说法,其感染作用常常就是这样的不可低估。

‘“存其形、贵其神、得其益”,既是保护名城及文物古迹古为今用的目的,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原则。

第三,名城的文物保护,耍内外结合,环境协调。

我国的传统艺术,一般均讲究境界气氛。

所谓境界气氛并不是空阔无物,不可捉摸的幻觉,而是艺术品自身与外界有机联系的一种存在的气质或者风貌。

也可以说是某一景情主题与它所产生的余韵的结合。

境界气氛是可捉、可入、可望的,因此境界气氛也就势必会出现搞得好与不好、美与丑的客观差别。

境界气氛是境界扩大的气氛。

比如国画,不但画的本身要求有形有神,“气韵生动”,讲究“经营位置”,而且连画外的袜幅乃至墙面、室内环境也要配合得当、衬托够味。

又如京戏,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

“澄清舞台艺术形象”以后,把从前一些舞台陋习,如

“检场人”随便上台,破坏剧情气氛和舞台形象等老毛病都清除干净了。

保护文物、风景,也有一个澄清环境形象,保证环境气氛和艺术面貌协调问题的存在。

这是有关文明建设的质量水平问题,不能不严肃对待。

耍保护名城文物的内外环境就必须从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禁止违章建筑,并严格防止和克服

“建设性破坏”。

艺术上的统一与变化是寓于和谐整体之中的。

否则,杂乱或噪音岂不也成了“悦目”之色或“悦耳”之音?

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内外环境本来是协调的,后来有些地方从解放前起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成了遗憾。

重点文物古迹内外环境失控,出现乱占、乱拆、乱堆、乱砍的现象。

这个问题在北京、西安、洛阳、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等历史名城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这说明城市规划方案必须做好并上报审批,取得法律保证,坚决从严办事,切实起到

“龙头”的作用。

第四,保护名城要讲全局景系--大观、小观。

名城景系是城市环境艺术的综合表现。

它是综合昨天的、今天的以及明天设想的城市建设与环境风貌,实用与审美统一的空间艺术。

历史文化名城同一般城市的主要区别在于:

它的历史文化遗产较多而价值高,在城市规划上,质、空间布局和艺术特色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

《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

北京的城市性质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耍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

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首先是指它的文化、科学、教育事业应该最发达、实力最强、水平最高;同时对历史文化,包括珍贵的古代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保护,也应该成为全国的表率,突出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名城景观的全局是个大观,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不论城区郊区、地上地下,尽在其中。

北京旧城内外的文物风景,郊区的长城、西山的胜景和名园、古寺、遗迹,以及其他古代的和革命的文物,全是大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同性质、程度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这种大范围的景观,有的可以成为城内一些文物古迹的“借景”,使人开扩眼界,或寄以退想,或赞美大自然,抒发诗情画意。

避暑山庄的

“锤峰落照”,就是把远在东郊山顶奇绝的反射落霞的“碧锤峰”借入山庄的一个奇景,既有诗的意境,又有山水画“高远”的骨笔。

扬州

“平山堂”只有二层,但平目南望数十里无阻,直达长江南岸的镇江诸山,具有坐楼观山景的“平远”意趣。

广州城内越秀山顶屹立的明初五层楼,雄厚刚重,题名

“镇海楼”,踞视珠江口外大海。

昆明西山下的“大观楼”,登楼眺望可使五百里

“滇池”尽收眼底。

北京西郊风景区的清朝的“三山五园”,以及许多文物风景,更是善于捕捉大观,巧于“互为因借”。

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是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城的环境艺术,包括保护这些文物、风景,都要从全局出发,着重整体关系。

名城的实例清楚地告诉我们,城市景观经过千百年的开发、建设和品评,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城市全局的一个“景系。

北京西郊

“三山五园”的互为因借,避暑山庄的环借和湖区的东借西隔,苏州“宋代平江府城图刻”城外的天平山、灵岩山的山光和太湖浩荡的水影,特意地

“缩远为近”等等,都足以说明中国城市环境艺术中“景系”的哲理。

其中既有

“大观”,甚至还能溢于城郊以远借得的豪情遇想;同时又有

“小观”,即一区、一块、一街、一系,乃至宫、院、坛、寺、园、宅、塔、桥……的各自文物风景及附近环境。

名城的

“景系”是整体的,所以“大观”、“小观”是共存的,一起为名城历史文化生辉的。

总之,景物宜“借”不宜“夺”。

名城的

“建设性破坏”绝大部分来于

“夺”宇。

从避暑山庄外望,山上高压线开始了“夺。

景;棒锤山再也不宜添建人工的东西。

山庄外的宾馆高而近,对保护山庄景观环境不利。

而外八庙的

“夺”景就更为严重。

二、保护名城的历史文化传统

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是文明。

这个过程,传统因素是割不断的。

对名城历史传统的保护,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保护以某些历史背景为依托的重要历史环境与文物古迹,从中反映名城的精神传统和建置技艺的传统。

l·名城的精神传统:

主要是指重要历史过程(包括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产生的爱国主义或革命传统的精神

影响。

名城的历史环境虽已时过境迁,但史迹环境的外象蕴藏看精神传统的内涵,寓神与形,外在环境与精神传统内涵是融合着的。

名城的重要史迹往往是镜子,是教员,给后代以知识和启迪。

这种知识和启迪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见景见物直接感受的,也有虚中有实,发人深思的。

承德如此,北京、上海、延安也如此。

当然内容各异,总的都是爱国主义、革命教育。

还有审美的教育。

2·名城建置技艺的传统:

“城市规划是龙头”。

首先,我很赞成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已故谢北一副部长的这句话。

其实这正是我国城市规划的一项传统。

在我国封建社会,都城建置规划是钦定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体国经野,都鄙有章”一直沿传了二千多年,列为皇家的正典。

城市是五方杂处,人口浩繁,建设聚集之地。

如果失去统一规划与法制约束,就等于乐队没有统一的乐谱、统一的指挥一样,势必各行其是、杂乱无章。

其次,在我国城市建置技艺方面,非常讲究选址、相土尝水、择高地、辟水源、通水系、连系郊野。

进而强调布局统一,并留有发展余地。

其中规划布局的传统经验,特别着重:

(1布局严整、适用、美观,等级主次分明,用地区划分明,街巷经纬分明,城区动静分明,城郊内外一体,时间空间结合;(2山水田野及园林景物,巧于因应,重其自然变化,灵活布局入趣;、(3城市建筑艺术的整体大轮廓,主题重点突出,有刚有柔,虚实结合,高低错落,大小有致,变化统一协调,建筑物

“随类赋彩”,以及庭院街旁等处,要有林木花草配置。

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置技艺不断发展的传统。

这些传统“技艺”不少也是价值珍贵的

“国宝。

其影响早已远及亚洲的一些邻邦,是中国历史文化同邻邦交流的重要史证。

城市艺术是大块文章,最能集中反映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

历史及现实都在告诉我们:

没有民族传统就没有民族文化,全世界也就没有民族平等的文化。

三、保护名城历史文化特点

名城在历史传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历史共性,同时又各具历史特点。

特点就是个性,个性不仅仅是一层物质外形,而是包含精神内容的。

城市离不开建筑,但二者又有区别。

建筑可以重复、模仿、标准化,而城市不能。

从时间空间的跨度和有机性总的来看,城市远比建筑更有个性或者特点。

城市环境是时间空间交织的复杂综合体。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最能形象地、现场性地突出历史文化特征的,主要是建筑文物古迹及遗址。

l.古都的典型:

我国六大古都,至今除明清北京外,其余均名存实毁。

因此北京作为历史名都的典型意义就更加重要,价值也就更加珍贵。

北京在城市建设与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又必须保护历史文化特点。

最近中央批复的《总体规划方案》中要求: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规划与建设要注意保留、继承发扬古都的独特风格和优点。

划定旧皇城为古建筑重点保护区,在郊区组成文物风景及小城镇遗址等保护区,并且加强整理和开发革命文物。

非常明显,从北京旧城、皇城的历史布局和城区与郊区的文物、风景来看,完全反映了封建王朝全字塔式的统治结构特点。

但是同是这些文物风景,有的后来也成了革命纪念吏迹。

2.有特殊政治纪念意义的名城:

承德,在康熙、乾隆年间,实行过不少有特殊政治意义和影响深远的政策。

如”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祖国统一强盛的大计,”因其教,不易其俗“的民族团结政策,以及坚决抗击沙俄入侵的政策,均一一取得了成功。

承德的山水、园林、寺庙,正是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特殊实物见证。

另一方面在环境布局及建筑艺术上,避暑山庄虽属皇家园林,却又拥有它自己鲜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1因山就水,布置尽其自然,”意在得其野趣。

(2

建筑艺术格调不求全碧辉煌,奢糜无度,而是要求淡雅朴素,所以看不到斗拱累累,雕梁画栋夺目的宫廷大式建筑。

当然像康熙这样的有贡献于祖国历吏的封建皇帝,再朴素节俭,对比民间生活、民间建筑也是无比富贵的。

延安的特别历史意义和作用,突出的在于它的艰苦革命历程。

“延安精神”就是永放光辉的革命传家宝和名城历史文化特点。

当年延河两岸山间土的、石的、砖的大批窑洞,旧城成片的简单朴素的民房和城南屹立山顶的宝塔,以及整个城市朴素的面貌,今天都成了延安革命历吏的特殊见证,成了“延安精神”的特殊标志。

有的城市在外国入侵中国的历史时期,大批人民被野蛮屠杀、惨绝人寮。

不忘国耻,一定要为之保护遗址遗物、雕像、立碑,永世长传,教育激励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历史。

3.以纪念历吏特殊名人为特点的名城:

有些名城的历史文化特点取决于特殊历史名人的影响。

曲阜的文物古迹很多,但是最突出的是为纪念孔子而建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等于是一座王城。

曲阜古城布局庄严,中轴突出,左右对称,斗拱、梁柱、彩画、琉璃瓦品、尺度空间等均近似太庙的规格;加之主殿的盘龙石柱、前庭林立的历代碑亭及遍布的古柏,整个环境气势非常庄重。

孔庙左侧的孔府是孔子后代的府第,一切按公爵的规制,伊然是个世袭大领主的小朝廷。

城北的孔林即孔子墓,园林广阔,古柏千万(十年动乱伐毁严重。

曲阜的最大特点:

它是个以三孔为中心的孔子城。

绍兴也有众多的历史名人。

从春秋战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城亡与亡的明末许多仁人志士起,直到为辛亥革命牺牲的徐锡磷、秋谨、陶成章等,还有近代的杰出教育家蔡元培,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等,都是坚贞无畏、刚正为国为民的重要历史人物。

他们的重要史迹和高尚精神成为绍兴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保护重要历吏名人故居和与他们有关的重要文物古迹,就是等于纪念他们,发扬他们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精神的教育作用。

像绍兴、苏州等江南一带的水乡城市,城内城外,街前屋后,水道成网,四通八达,城市布局和建筑艺术特色,不但对城市生活、城乡物资往来、交通、市政等等都有效益,尤其是江南水乡城市特色的本身,就是地方味的一种历史文化。

所以现在呼吁对它们加强保护的人越来越多了。

4.少数民族地区的名城:

少数民族地区的名城,历史文化特点更为鲜明。

例如拉萨,一方面休现着藏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同藏族重大历史事迹、重大历史人物紧密连在一起;一方面又是独特的藏族城市和建筑艺术的典型杰作。

宛如从山上自然拔地而起的高耸入云的布达拉宫、纪念汉藏姻缘历史和文化交流的大昭寺、高原园林之秀的罗布林卡,以及藏式传统的八角街、大小寺庙和民居等等,作为我国名城的历史文化特点,更是绝无仅有的。

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现存的历史文化城市或村镇特色,也是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

耍多加宣传《宪法人》、《文物保护法》,加强保护再不要继续破坏。

四、保护名城的历史文化风貌

名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同传统、特点是紧密联系看的,风貌和特点往往难以区分。

如果简单地说区别,名城特点主要是指个性,而风貌则更多是指面貌风格。

保护名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就要积极去发现、评价和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物,特别是古建筑。

如前所说,对于构成城市整体,最能反映历史文化风貌和四度空间形象的,几乎没有别的物体比建筑更富于表现力了。

即使北京现存的比较完整的传统街道格局,如果没有表现中国风格的传统建筑或者没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恐怕不容易表现出中国味、北京味。

北京、华盛顿、纽约……同属棋盘街系格局,但是城市风貌迎异,根本原因决

定于建筑艺术的风格不同,情调不同。

名城历史文化风貌同时还有地方性的差别问题,也很重要。

素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对它的秀丽山光水色,风土情趣和独特的水乡风貌而赞赏。

如: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又如:

“半酣凭栏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问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悼鳞次,里间棋布城册方。

入烟树色无隙墟,十里一片青茫茫。

”这些诗句,生动地把一座美丽的江南水乡苏州的城市风貌再现在我们的眼前,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照“平江府碑”的宋朝苏州城市规划布局来看,水道纵横,前街后河,实用、经济、美观尽在其中了。

水乡,千百年来主要是来自生活需要和适应地方条件而产生的。

流水不腐,过去定期疏浚河道,兴利防患,老百姓才得以安居。

现在成了倾倒工业、民用废水,排毒放污的沟渠,而长年不浚不治,甚至填平筑路、修盖人防,变南方水乡成北方早城。

各地城市风貌除江南水乡外,还有闽南、海南岛、陕北、四川等,乃至滨海、山区等地,也有待调查研究,给以保护。

城市与建筑的民族风格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同保护文物古迹有着内在的关系。

这就需要善于从文物古迹的传统技艺中汲取营养,并且同借鉴外国经验的可用部分相结合。

周恩来同志指出:

“我们是中国人,总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外国好的东西也要加以吸收,使它溶化在我们民族文化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走中国式的道路”。

最近中央批准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批复指出:

“要继承和发扬北京历史文化城市的传统,并力求有所创新”,还指出:

“要努力提高城市的建筑艺术水平”,“体现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

总之,民族风格或民族化形式,说到底是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民族感情的一种自然习惯、自尊心、爱国心的表现。

城市过去的面貌都是历史的痕迹,文物古迹有一部分还反映了外来侵略。

例如上海、天津等市的租借地以及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区等等。

这些城市的这种特殊历史风格,尽管是洋味的或多半洋味的,但那是中华民族受侵略、压迫的反面历史实物见证,作为近代的城市历史物证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关于名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规划方法,可考虑分区、块、街、系、点,外加严格控制周围的保护范围(一圈或儿圈。

同时还要:

一是加强详细规划。

保护名城历史文化风貌,单凭总体规划不够,必须强调同时依靠区、块、街、系的详细规划。

这是为实现批准的总体规划而作的,必须当法律性规定对待。

只有把详细规划作深作细,包括文物风景保护及新建改建等在内,才能保证环境协调不乱,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

二是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要定性分级。

分文、分块、分街、分系、分点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应按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同和城市总体布局、整体美观的要求不同,划定不同性质的分区。

例如北京皇城区定为古建筑重点保护区,其中有禁建、半禁建及风格等的制约。

这就是它的定性分级。

五四街、文津街、琉璃厂街规定突出民族传统风貌,周围的建筑高度必须从严限制,不得破坏街景环境空间的轮廓和气氛。

这又是一种定性分级。

总之,不同名城如何定性定级,定多少,需要按自己的历史文化条件及整个规划加以确定。

有的历史小城如山西平遥,历史文化风貌保存较多,按照规划确定旧城保存原有晋中风貌的民宅、街巷、市楼、店铺、寺观等继续使用不拆,只建一些无碍观瞻的市政工程,另外把新建区开辟在城外。

世界著名的美国威廉斯堡城,也是古城与新区分开而又有联系的实例。

三是严格限制建筑高度特别重要。

名城新区或改建区的建筑高度,特别是高层建筑,不论是成片的或单栋、数栋的,都应在空间布局上密切考虑整体性的艺术关系。

所谓

“建设性破坏”大部分都来自建筑高度失控,或高层建筑分布不当。

建筑越高,等于钉子越长,钉子不好拨也拔不动。

对于高烟囱、高水塔同样的无序布置也是不允许的。

四是清理名城环境,应纳入规划。

对于乱占、乱建、乱拆、乱堆、乱砍的既成事实,今

后均应纳入详细规划,立案存查,不能既往不咎。

耍调查研究作出规划,逐步清理。

有的立办,有的缓期执行,或改造,或拆除,或部分拆改,或改为绿地等等。

这个问题看来属于管理,但也属于规划,不这样搞,就会带来管理与规划脱节,风貌杂乱,就没法解决。

五是提高城市规划的环境艺术水平。

保护名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加强城市的详细规划,必定涉及很多综合复杂的问题。

其中最薄弱的是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方面的认识、素养和水平。

因此需要在这方面普遍的有所提高。

(原载《避暑山庄论丛》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