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582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docx

21#项目部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突发性事件/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由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结构,建筑面积㎡。

二.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落实公司管理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突发不安全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使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化,事故伤病人员得到及时救治,事故现场得到保护,事故得以及时有序上报公司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根据识别出的本工程六项重大风险因素:

基坑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物体打击,制定本突发性事件/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程施工全过程。

四.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公司《管理手册》;

5、公司《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五、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公司和项目部)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责任分工

姓名

手机

办公电话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专职安全员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责任分工

姓名

手机

职责

组长

事故现场总指挥,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负责具体工作

成员

负责事件/事故的调查及事件/事故的相关证明材料,到医院了解伤情,上报事件/事故/事件的材料等。

成员

负责事件/事故调查过程中所需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车辆调配、接待来访人员等工作。

成员

负责物资供应及现场防护用品的供应,现场防护措施整改所需一切材料等工作。

六、外援单位电话号码

医院

医院

120

火警

消防队

119

匪警

公安局

110

七、应急响应制度

1、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救援小组报告,接报人必须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积极组织抢救。

2、统一部署服从指挥,救援人员,救援设备,救援资金应满足急救的需要。

3、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尽力减少对人员的伤害程度。

4、保护事故现场。

5、救援组织应定期组织专业学习并组织演练。

八、救援常备物资用品

1、消防器材(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砂子、消防桶、消防钩、消防斧等),施工现场在开工时必须准备足量消防器械.。

2、医疗物品(项目部常备医疗箱):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烫伤膏、双氧水、75%酒精、消炎药、解热止痛药、无菌棉球、棉签、无菌纱布、持物钳、无菌敷料、绷带、止血带、剪刀等.

九、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

(一)、急救概念

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护伤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脉搏、血压等,及时做好伤病员转送医院的工作,途中给予必须的监护,并将伤、病情,以及现场救治的经过,反映给医生。

这样,才能使急救保持连续性。

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创伤的结果。

不少严重工伤和疾病,只能现场进行正确的急救,伤员才能有生命的希望。

如果坐等救护车或直接把伤病员送入医院,则会由于浪费了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而使伤病员的生命丧失。

只有先在现场作必要的急救,才可提高一些危重伤病的生存率。

(二)、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急救步骤:

(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何任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

(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神志、气道、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伤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

(3)、呼救。

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此时你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

(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损伤、骨折和病变。

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

一十、工地安全事故的预控措施

(一)、防止坠落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要求

1、在施工中,要正确使用安全帽。

2、在施工中要注意基坑、管井等各类临边、洞口的防护。

凡洞口的防护需要临时拆除时,要设专人守护洞口,直到工作完毕,间歇时要立即恢复原状防护。

7、要想杜绝坠落伤亡事故,只采取防护措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人的主观因素,如:

作业职工的侥幸心理及逞能心理作怪;麻痹大意,在危险处打闹推拉,喝酒后作业等。

在施工中要克服上述主观因素再配合各种防护措施,高处坠落事故是能够避免的。

8、临时性坑,洞口周边应设拦护,夜间以红灯警示。

(二)、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和要求

1、严禁从高处向下抛物料。

2、基坑临边避免过多或随意堆放物料,以免无意落下砸人。

3、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戴好符合标准的安全帽。

4、吊运物料时,要严格遵守起重作业规定,吊物上下不准放零散、零星物件,吊物下严禁站人,以免落物砸伤。

6、人工搬运构件、材料时,要集中精力,互相配合,听从指挥,各种物件,材料要堆放平稳。

(三)、预防基坑坍塌的措施和要求

1、基坑开挖之前,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排水措施。

2、根据挖土深度及挖土情况,采取设置支撑的办法进行防护

3、在基坑边堆土方、材料、机具等,至少离边沿1米远,并对边坡和支撑随时检查,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四)、安全用电的措施和要求

1、施工临时用电变配电设施应按规定安装,并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

2、施工现场严禁架设裸体导线,架空线路与施工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不小于安全距离,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无机动车辆通过时)不得小于4米。

3、现场内的临时配电线路,均不得直接敷设在地面上,应采用架空或其它保护措施。

4、工地的各种设备用电,都要有保护接零措施。

5、每台电气设备应独立设开关箱和漏电保护器,禁止一闸多用。

6、配电箱的操作部位不可明露带电体,箱内的各开关及熔断器的额定容量要与控制的用电设备的容量相匹配,并必须装设零线端子

板。

7、照明线路要按标准架设,禁止采用一根火线与一根地线的作法,不准借用保护接地做照明零线。

8、现场不准无电工操作证的人员乱动电气设备和电动机械,对从事电气设备人员,均应经过电工基本知识和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发证后方准从事电工作业,任何人不得强令电工从事违章冒险作业。

(五)、雨季施工的安全要求

(1)雨季施工时,各种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和闸箱要落实防雨措施。

(2)要经常检查现场各用电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及漏电保装置是否灵敏。

要加强对拖地胶皮线的保护,定期检查线的绝缘及接头是否完好。

(3)雨季到来之前,要预防土方坍塌事故。

基坑边及坑边要采取挡水和排水措施,防止渗漏造成塌方;基坑积水应及时抽走,防止积水影响土坡的稳定,若发现大雨过后出现土坡开裂或部分坍方时,要先设法处理,排除后再施工,不得冒险施工。

一十一、急救措施

当机械伤害、塌方、触电等事故发生导致有人员受伤时,或发生人员中暑、急性中毒等情况时,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抢救,但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具体急救方法见后序),并立即向项目经理部主管工长、安全员或项目经理报告,当人员受伤较重时,要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火情发生时,发现人员应根据火情性质采用对应的灭火设施灭火,非电气火灾采用水、灭火器、消防沙等进行灭火,电气火灾不得采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而只能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消防沙等灭火,当火情较严重时,应立即向项目经理部主管工长、安全员或项目经理报告,并根据火情情况,需要时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一)严重创伤急救

创伤性出血现场救治是根据现场现实条件,及时地、正确地采取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1、压迫止血法:

(1)、压迫止血法:

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2)、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

按出血部分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

方法简便、有效、但不持久。

(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

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

如当肱骨上1/3段或肌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

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H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若伤口出血已停止,可暂勿再扎止血带。

若伤口仍继续出血,则再重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

要注意过长时间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缺血而坏死。

2、包扎、固定:

创伤处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棉纺制品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

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3、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救。

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

搬运伤员时应注意。

(1)、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或畸形变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

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振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继发损伤附近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

(2)、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有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输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带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3)、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因疑有脊椎受伤可能,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

因为这样会使伤员的躯干过分屈曲或过分伸展,而使已受伤了的脊椎移动,甚至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4、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

(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的大小、现场场地情况。

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或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拦或转折。

(2)、坠落的伤员,在已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当时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留医院严密观察。

(3)、在土方陷落、交通事故中,在肢体受到严重挤压后,局部软组织因缺血而呈苍白,皮肤湿度降低,感觉麻木,肌肉无力。

一般在解除肢体压迫后,应马上用弹性绷带绕伤肢,以免发生组织肿胀,还要给以固定少动,以减少和延缓毒性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这种情况下的伤肢就不应该抬高,不应该局部按摩,不应该施行热敷,不应该继续活动。

(4)、胸部受损的伤员,实际损伤常较胸壁表面所显示的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面分离。

例如伤员胸壁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救治。

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例如左侧常可招致脾脏破裂出血,右侧又可能招致肝脏破裂出血,后背力量致伤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出血。

(5)、人体创伤时,尤其在严重创伤时,常常是多种性质外伤复合存在。

例如软组织外伤出血时,可伴有神经,肌腱或骨的损伤。

肋骨骨折同时可伴有内脏损伤以致休克等应提醒医院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论断,往往会造成误诊、漏诊而错失抢救时机,断送伤员生命,终生内疚遗憾。

有的伤员年轻力壮,耐受性强,即使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时,也较安静低声呻吟,而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甚至在血压已降到零时、还一直神志清楚而被断送生命。

(6)、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二)火灾急救

1、火灾急救:

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

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用具。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扑救火警、火灾可单独采用,也可几种同时采用。

有破坏燃烧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的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扑救,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中毒、倒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灭火后,应保护现场,以便日后调查起火原因。

2、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

(1)、救人应注意自我防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免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3)、必须穿越浓烟逃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4)、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5)、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3、烧伤人员现场救治:

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1)、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

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

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

(2)、用清洁包布覆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

自已不要随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并为进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

(3)、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4)、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三)急性中毒急救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是威胁生命的急症。

在施工现场如一旦发生,应争时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

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处理和及时转送医院。

这对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成效率,十分重要。

1、急性中毒现场救治原则:

(1)、不论是轻度还是严重中毒人员,不论是自救还是互救、外来救护工作,均设法尽快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末吸收的毒物。

(2)、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皮肤污染、体表接触毒物:

如在施工现场接触油漆、涂料、沥青、外渗剂、添加剂、化学制品等有毒物品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2)、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

如进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封的仓库、化粪池密闭不通风的地方施工;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氧焊割作业、乙炔(电石)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煤气(一氧化碳)泄漏;二气化碳过量;油漆、涂料、保温、粘合等施工时;苯气体、铅蒸气等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吸入造成中毒时。

应立即使中毒人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

3)、食入毒物:

如误食腐蚀性毒物河豚鱼、发芽土豆、末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及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钠等和酒精中毒,对一般神清者应设法催吐:

喝微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

对催吐无效或神智不清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

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在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保护,在有毒有害气体发生场所,应视情况,采取加强通风或用毛巾等捂着口、鼻。

腰系安全绳由场外人控制、应急,如有条件要使用防毒用具。

(2)、常见食入性中毒的解救,一般在医院进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员尽可能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

(3)、在施工现场如已发现心跳、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呼吸、心跳的时间不长,则应把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立即施行口对口(口对鼻)呼吸法和体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四)伤病员心跳骤停急救

在施工现场的伤病员心跳呼吸骤停,即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在颈部、喉头两侧摸不到大脉搏动时的急救方法如下:

1、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1)、伤员取平卧位,冬季要保暖,解开衣领,松开围巾或紧身衣着,解松裤带,以利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可以在伤员的肩下方垫以软物,使伤员的头部充分后仰,呼吸道尽量畅通,减少气流的阻力,确保有效通气量,以防舌根陷落而堵塞气流通道。

然后将病人嘴巴掰开,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陈列异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块、呕吐物等),使呼吸道畅通。

(2)、抢救者跪卧在伤员的一侧,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捏伤员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托在伤员领后,将面部上抬,头部充分朝后仰,呈鼻孔朝天位,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

(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伤员的嘴巴大口吹气,一般先连续快速向伤病员口内吹气四次,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的吹气适度是否恰当。

(4)、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伤员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5)、如此反复而有节律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断。

每分钟吹气频率应掌握在12~16次。

(6)、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时的压力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些,频率也可稍快一些,经10~20次人工吹气后逐步减少吹气压力,只要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

2)、遇到口嘴紧闭者,则可改用口对鼻吹气,吹气时可改捏紧伤员嘴唇,急救者用嘴紧贴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时间也应稍大,效果相仿。

3)、整个动作要正确,力量要恰当,节律要均匀,不可中断,当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方可停止人工呼吸,但仍需严密观察伤员,以防呼吸再次停止。

2、体外心脏挤压法:

体外心脏挤压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来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进而以求恢复心脏的自主节律,挽救伤员生命。

操作方法:

(1)、使伤员就近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果。

注意保暖,解开伤员衣领,使头部后仰侧偏。

(2)、抢救者站在伤员左侧或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3)、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下1/3段,即中指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另一手掌交叉重叠于该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冲击性地用施压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CM,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搏出。

(4)、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

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脏。

(5)、注意事项:

1)、操作时定位要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要有节奏地反复进行,要注意防止用力过猛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骨折。

2)挤压频率一般控制在60-80次/min左右但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增加挤压到100次/min。

3)抢救时必须同时兼顾心跳和呼吸,即使只有一个人,也必须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此时可以先吸二口气,再挤压,如此反复交替进行。

4)抢救工作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耐心地持续进行,任何时刻都不能中止,即使送往医院途中,也一定要继续进行抢救,边救边送。

5)如果发现伤员嘴唇稍有启合,眼皮活动或吞咽动作时,应注意伤员是否已有自动心跳和呼吸。

6)如果伤员经抢救后,出现面色好转,口唇转红,瞳孔缩小,大动脉搏动触及,血压上升,自主心跳和呼吸恢复时,才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

如果停止抢救后,伤员不能维持正常的心跳和呼吸,则必须继续进行体外心脏挤压,直到伤员身上出现尸斑或身体僵冷等生物死亡征象时,或接到医生通知伤员已死亡时,方可停止抢救。

一般在心肺同时复苏抢救30min后,若心跳自主跳动不恢复,瞳孔仍散大且光反向仍消失,说明伤员已进入组织死亡,可以停止抢救。

(6)心脏胸外挤压的适应症:

体外心脏挤压通常适用于因电击引起的心跳骤停抢救,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都可引起心跳骤停,都可使用体外心脏挤压法来进行心脏复苏抢救,如雷击、溺水、呼吸窘迫、窒息、自缢、休克、过敏反应,煤气中毒,麻醉意外,某些药物使用不当,胸腔手术或导管等特殊检查的意外,以及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等引起心跳骤停等。

但在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等损伤挤压伤时,伤员伤势复杂,往往同时伴有多种外伤存在,如肢体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内出血、肋骨骨折等。

这种情况下心跳停止的伤员就忌用体外心脏挤压。

此外,对于触电同时发生内伤,应分别情况酌情处理,如不危及生命的外伤,可放在急救之后处理;而若伴有出血者,还应先行止血防止伤口感染,并予以清理包扎。

(五)中署的急救措施

中署是因高温环境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

分为先兆中署、轻症中署和重症中署。

中署的发生除了高温日晒外,工作强度过大及时间过长,睡眠不足、年老体弱、穿着紧身及不透气的衣裤等均为常见的原因。

故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从事野外作业的建筑施工人员若防暑降温措施不力,很容易发生中署

1、临床表现

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口渴多汗等,均可能系中署的先兆,此时体温可正常或略高,如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水、盐、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署

除先兆中署的症状外体温38度以上,皮肤灼热或出现虚脱(面色苍白,脉率快,血压下降等)若及时有效地给予处理,常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署:

表现为下述三种形式

(1)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中(常在烈日曝晒下)体力劳动,产生热太多散发不出去致体内热蓄积过多,表现为体温急剧升高达40度以上,继出大量泠汗后无汗及意识障碍。

(2)热痉挛:

因出汗过多、口渴而大量饮水导致体内氯化钠浓度显著降低,引起肌肉强性痉挛及疼痛。

多见于下肢,亦可腹胶痛,体温大多正常。

(3)热晕厥:

主要因大量出汗致脱水而出现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体温稍高或正常。

诊断

根据高温环境及上述各相应表现,中署的诊断不难确定,但需与脑血管病、中毒性菌痢及乙型脑炎等相鉴别。

治疗可予物理降温(冰袋或酒精擦浴、冰袋泠敷头及腋下等),加强通风及散热,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冬眠灵25~5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点时需观察血压,以防血压降至过低。

同时给予适当补液和对症处理,痉挛抽搐者可给予安定及10%葡萄糖酸钙等缓慢静脉注射。

高热大于41度休克者,可快速静脉滴入4C的5%葡萄糖盐水100ml。

(六)电击伤的抢救措施

电击伤系指电流通过人体后所引起的损伤,通常包括触电事故及雷雨时的电击。

例如,建筑工地在野外施工时,遇有雷雨到大树下或高的建筑物下避雨,即可发生触电现象。

诊断及救治:

根据触电史及电击的局部与全身表现,诊断即可确立。

然后分秒必争的急救如下:

1、当机立断脱离电源:

有可能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电门),亦可用现场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绳子等非导电体移开电线或电器,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

2、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