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569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九下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九下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九下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九下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下精品教案.docx

《九下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精品教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下精品教案.docx

九下精品教案

九下精品教案

1、《诗两首》

授课人:

实验中学刘玉花

课题:

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两首写思想情绪的诗。

《我爱这土地》表现了对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的土地的至死不渝的爱,浓缩了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

《乡愁》把个人的故土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绪无法解开。

反复朗读,仔细体味诗人的情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重视朗读,把握诗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的及蕴涵其中的情感。

2、仔细品味诗歌浓郁深沉,形象动人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  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  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2.教师准备:

搜集艾青的有关资料。

小黑板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

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生齐读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出示词语,认读字音并检查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教师范读全诗。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

(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

  2、学生自由诵读。

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

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

诵读时要着重体会出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3、“土地”的含义(练习一/1)

艾青是一位与“土地”联系得非常紧密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前者象征祖国,后者象征光明(在本诗中,“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也是光明的化身)。

诗题“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这首诗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学生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紧扣“土地”,师生讨论分析全诗。

1、点出土地情结。

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

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2、倾吐土地情结。

“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

3、升华土地情结。

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

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

“深沉”一词也许表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适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沉重的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

(二)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回答: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回答: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三)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回答: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思考:

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

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扦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五、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

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

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2、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

“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

例:

当我们抵御外侵,我们会记得岳母刺给岳飞身上的四个大字:

“精忠报国”;当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气节,我们不会忘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着往下写,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六、课堂总结: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明意象,抒发了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七、布置作业:

阅读理解并背诵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2)诗中()一词表达诗人对中国土地的赞美;()一词抒发诗人对中国土地的眷恋之情。

(3)如何理解“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这句诗?

“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泄千里的长江”表达的诗意分别是什么?

(4)将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我爱这土地》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附文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八、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土地----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深深的眷恋热爱

比喻、对比、象征、直抒胸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它以浓郁的思乡情绪,抒发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现居台湾,是台湾诗人。

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

”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

他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三)生齐读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多媒体出示词语,认读字音并检查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伴乐反复诵读

2、请同学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

找出文中的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以及每个阶段的对应物。

明确:

(1)小时侯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2)对应物: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通过朗读,相信你对本文有了一定的感悟。

这篇文章展示了这样的感情:

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园之思。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却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明确:

作者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靠。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3、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

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五、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席慕蓉的《乡愁》

1、余光中的《乡愁》

(一)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

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二)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特征:

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三)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一后来的坟墓—一现在的海峡。

这样我们看到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四节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一层层加深。

这首诗的形式美非常突出: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2、席慕蓉的《乡愁》

(一):

三节诗大致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有喜悦,有忧愁;

第二节写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

第三节写离别后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三节诗,三个画面,意境深远,被笼罩在乡愁的怅惘中不能自已;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诗作到此,戛然而止,一缕乡愁却传给了读者。

在意蕴深度的开掘上,席诗不如余诗主题有明显的升华。

(二):

吟咏朗诵,反复品味

依据诗中的具象物,自己运用想象、联想,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三):

以情作线,当堂背诵

六、课堂总结:

诗歌浅显,重在体味其中的意蕴。

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七、布置作业:

学习《乡愁》的写法,以《童年》为题创作一首小诗。

八、板书设计: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课后反思】

 

2、《中国的土地》

授课人:

实验中学赵云霞

课题:

中国的土地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土地》是一首新诗。

作者通过典型新颖的意象的创造,歌颂了中国的土地的“神奇和美丽”,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生字:

蔷薇敦契词语:

敦厚契机

2、了解诗人刘湛秋,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辨析诗中所运用的意象,理解其含义,从而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诗人对祖国虔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中具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

朗读—想象—品味—创造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搜集整理有关作者情况。

2.教师准备:

小黑板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人生的征途上,历经了坎坷的诗人焕发了青春,写下了这首赞美祖国,赞美人民的诗篇。

(二)作者介绍

简介写作背景和诗人生平(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

中学时代就在《进步青年》杂志上发表过诗作。

他曾当过工人、编辑、翻译。

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报刊发表过诗、散文、评论、小说及报告文学等。

现为《诗刊》社副编审。

(三)生齐读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蔷薇色敦厚契机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敦厚契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思考诗人通过哪些方面来歌颂中国的土地?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师总结明确:

诗人先写“神奇”的土地:

壮丽的山川、广阔的沃土、悠久的文化、富饶的物产、绵长的海岸线;再写人民的美丽:

外貌之美、性格之美、思想之美。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

(明确:

“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

用“黄金”修饰“相思情”,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含义?

(明确:

前者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已经成熟,正走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期。

后者象征中国人民饱经风霜的洗礼,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和开放)

3、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1)注重意象,感人至深

诗人把对“中国的土地”的讴歌和礼赞都具体化了。

花美、山美、水美、土美,再加上那“黄金般的相思”,这样就避免了空泛抽象,大而无当。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

山川河流,土地鲜花,树木海浪,这些景观无不透着“奇”;一是因为人文景观:

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有着敦厚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宽广的心胸,解放的思想,这有机的结合,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反复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五、拓展延伸

请你仿照例句,以“人生”和“人格”为写作对象,写一句与例句结构相同、感情相同的句子,相信自己,大胆尝试,定能成功。

例句: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的品质如长江一泻千里。

六、课堂总结: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态度。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中国的土地》

2、读了这么美的诗歌,感受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你是否也想写几句?

那就快拿起笔写下心中的情。

题目《土地情诗》

八、板书设计:

中国的土地

神奇的土地

我爱这土地

美丽的人民

【课后反思】

3、《我用残损的手掌》

授课人:

实验中学仇冬梅

课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

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

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

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

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

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

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作者及作品的资料,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师生交流收集的关于作者的情况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31年加入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

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听录音机朗读全诗。

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锦幛(zhàng)荇藻(xìngzǎo)蓬蒿(Pénghāo)

憔悴(qiáocuì):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yī):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

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并思考如下问题:

(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

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交流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

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鉴赏创新: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

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

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

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

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

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

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

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前半部分,是作者想像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

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

诗人的情绪还投射到更多的对应物上。

以下出现的一系列词语,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怀。

在前半部分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即“江南的水田”一句),加重了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

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

“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

“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两个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六、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

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