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316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docx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09年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09年,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促进创新资源、优势传统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009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颁布《浙江省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争取到2020年,在全省形成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聚集优势、知识产权流转的市场优势、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的环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创新优势和知识产权文化优势,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同年,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宁波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嘉兴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的若干意见》。

2009年,省经济、科技、知识产权、司法等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

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联合制定《浙江省发明专利引进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优质知识产权资源向我省集聚。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分别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省工商局下发《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浙江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暂行规定》,对全省做好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省工商局出台《关于全省工商系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全省开展品牌服务进民企活动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助推全省企业品牌建设发展上新水平。

会同公安、文化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全省开展查处取缔黑网吧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执法行动通知》,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

省版权局等七部门共同制定《浙江省推进重点行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实施方案》。

省质监局出台《浙江省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修订《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评价细则》,推动企业加强标准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省文化厅会同公安、工商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健全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切实形成监管合力。

积极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

省教育厅通过调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职级晋升、成果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

省高院制定《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定赔偿方法的若干意见》、《关于审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若干解答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诉讼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司法审判工作。

二、加强试点示范,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2009年,全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取得新进展。

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经信委认定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15家,各地认定专利试点示范企业1443家。

全省累计认定专利试点示范企业3887家,其中省级专利示范企业累计认定593家。

浙江海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6家企事业单位被认定为第四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单位。

省质监局积极推动企业加强标准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企业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2009年全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分别为12项、415项,其中第一起草单位为4项、132项。

认定101家标准创新型企业。

以标准化试点项目为载体,引导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制定实施联盟标准,推进中小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相继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台州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绍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龙泉、东阳被认定为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市;杭州市西湖区等6个县(市、区)被批准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新认定杭州市下城区等9个县(市、区)为“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创建县(市、区)”。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省内实体经济运行影响日益加深的严峻形势,省级相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危机,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显现。

省知识产权局积极参与“科技帮扶促调”专项行动,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目标,主动帮助企业整合和运用专利信息。

邀请国家专利局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化工、医药等领域资深审查员与我省150多家企业开展对接活动。

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引进省内外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技术。

省工商局开展品牌服务进民企活动,全年走访企业19563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1万份以上,组织培训人员13618人次;开展驰名、著名商标企业海外维权调查,指导新光、康奈、双鹿、梦娜等品牌企业实行海外维权。

省商务厅在国内外出口展览会中,加强对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宣传,做好展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工作,积极指导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

省经信委抓好行业重点企业的正版化示范工作,推荐了一批在行业内影响度较高的软件企业为全省软件正版化工作推进企业。

省公安厅拓展警企协作机制,制定涵盖打击犯罪、预警防范、便民服务等内容的警企协作实施意见,建立品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举报投诉、咨询服务、预警防范等绿色通道。

杭州海关开展“政策措施跟进”、“通关环境优化”等“五大工程”,为企业提供包括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在内的多项服务。

宁波海关建立关区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联系配合制度,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进行维权手段和方法的指导,组织关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络员走进企业,对企业维权进行现场答疑和指导。

金融机构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年发放专利质押贷款5720万元、商标质押贷款7.45亿元。

三、加强宣传培训,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文化与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2009年,省级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活动。

省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组织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开展“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十大进展”评议活动,会同上海市、江苏省在上海联合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

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织编制以专利、商标、版权、海关保护等内容的知识产权宣传展板,在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介绍新修订的专利法。

省版权局联合杭州市版权局举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版权宣传活动启动仪式;配合《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普及宣传,联合省版权协会、《钱江晚报》开展全省性的著作权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浙江法制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详细解读《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

省“扫黄打非”办和省文化厅在杭州市举办2009年“扫黄打非”春季战役盗版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集中销毁各类违法音像制品约20多万张。

杭州海关以新修订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为重点宣传内容,依托门户网站和知识产权咨询台,开展了网络在线法律问答、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举办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展,联合台州地方法院举办进出口百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宣讲恳谈会,与湖州知识产权、司法、外经贸部门举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宣讲会。

宁波海关主动走进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政策,与宁波保税区工商分局及区内民营企业协会共同举办海关知识产权监管政策培训班。

省高院举行2009年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邀请欧盟驻华代表团、中国欧盟商会、法国驻华大使馆、美国驻沪领事馆、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等5家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代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等44家境内外新闻媒体记者列席,公布2008年全省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件。

杭州中院通过淘宝等网站主办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络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4万余名网民踊跃参加。

温州中院举办“品牌·创新·发展”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省知识产权局以推进企事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快区域发展为重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

2009年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共举办培训班525期,参加培训人数49940余人次,投入培训经费729万元。

其中省知识产权局举办10期,市级知识产权局举办88期。

会同省外国专家局首次选派20名在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的中青年赴美休斯顿大学参加为期3个月的培训。

与中国计量学院合作共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

省版权局举办“全省出版社版权保护和版权贸易培训班”、“全省报刊社版权保护培训班”。

省公安厅以“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为主题,以视频形式对全省经侦民警进行了远程教育培训。

省司法厅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律师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组织律师举办了“运用法律手段预防和化解企业危机”、“建立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公益性讲座和培训活动。

省高院举办全省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培训班和新增知识产权审判人员业务培训班,实施轮训制度,从中院和相关基层法院选调35周岁以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审判人员,到省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遴选一批有一定审判经验的法官建立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库,会同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

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举措和根本保证。

省教育厅在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教育,已将该教育编入浙江地方课程的相关教材。

中国计量学院开展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教育。

全省各地累计认定专利工程师370人。

新增6位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高层次培养人选。

省质检局进一步加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人才队伍建设,新增7个全国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组建环境保护、电光源等13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增国内标准化专家62人、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11人。

四、突出内外结合,持续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

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合作全面展开。

2009年,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书》,联手推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保护和发展。

两省一市版权局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域版权保护和版权服务协作机制的合作协议》。

杭州海关、宁波海关与上海海关、南京海关建立了长三角地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在杭州关区召开,共同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海关统一执法尺度、协调执法行动、开展执法互助、实现信息共享等合作内容。

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入。

2009年初,省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办公室部分成员单位就我省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与美国驻沪总领馆进行了会谈。

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主办、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承办的中美专利申请与保护研讨会在杭州举办。

省知识产权局分别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英国ROUSE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了合作。

省版权局会同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了浙江省版权贸易代表团,对美国进行为期7天的工作访问,与美国出版业同行开展了一系列版权合作及图书出版发行交流活动。

5月,“2009美国浙江版权贸易图书展”在纽约举行。

五、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明显

  

(一)专利保护

2009年,我省专利申请量达10848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0.58%,成为全国第3个突破10万件的省份。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564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9.69%。

全省专利授权量79945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0.9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818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7.38%。

全年通过PCT申请国外专利237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3.9%。

新审批代理机构2家,全省累计专利代理机构43家,专利代理办事机构10家,执业代理人264人,代理专利申请7万多件,约占全省申请总量的70%。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杭州代办处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75357件,同比增长8.4%,受理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激光气体分析系统的标定方法”等3项专利技术获第十一届中国专利金奖。

“一种含环孢素的药物组合物”等5项专利技术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省知识产权局认真开展“雷雨”、“天网”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在专业市场、商店和展会等流通场所检查商品、展品近万件,接受投诉100多件,查实和处理30多件。

全年共受理专利纠纷案件62件,结案51件;查处假冒专利5件,向外省移送涉嫌专利侵权案件1件。

其中,省局受理23件,结案19件。

查处假冒专利3件,接受投诉50余人次。

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到我省巡回口审,审理案件15件。

  

(二)商标与商号保护

2009年,全省新增境外注册商标8783件,总量达38108件,马德里体系商标国际注册量继续高居全国第一;新增注册商标7.55万件,总量达41.6万件;新增驰名商标37件,创历年之最,总量达27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277件,合计2346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5件,合计94件;全省新评审省知名商号99件,总量达770件;新增品牌基地12个,合计67个。

在2009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中,我省占30席,其中22个县(市)列前50强。

全省共查处各类商标案件7233件,罚没款1191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犯罪嫌疑人34起32人。

继续做好奥运标志的保护工作。

  (三)版权保护

全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数为4759件,比上年增长15.2%,居全国第四。

登记其他各类作品6815件,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前列。

核准登记出版境外图书合同147件;办理涉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图书出版物和计算机软件合同登记604件。

省版权局会同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专项治理行动期间,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受理案件线索47件,涉及服务器50台。

全省共查处版权侵权案件90起,其中行政处罚47起,罚款23.25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起,关闭非法侵权网站28家。

  (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

新增龙泉灵芝、云和黑木耳、惠明茶和里叶白莲等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累计已有31个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

龙井茶获得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提升了龙井茶在欧盟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积极宣传推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荐遂昌竹炭、龙井茶等入选上海世博会参展产品,组织龙井茶、杭白菊和绍兴酒等参加中国高新农业博览会。

在新增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舟山大黄鱼”、“舟山带鱼”、“舟山三疣梭子蟹”等成为全国首批海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舟山市成立了舟山海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管理委员会。

金华市以商标许可运用为核心环节,相继开展金华火腿质量评比、产品特约销售点等活动。

省工商局以龙井茶为重点,出台《龙井茶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暂行办法》,推动龙井茶证明商标在企业的推广应用。

各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径山茶、仙居杨梅、龙泉青瓷等产品效益明显提升。

安吉白茶、楚门文旦和黄岩蜜桔在亚太地区地理标志国际研讨会进行展示和推介,受到中外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

(五)音像制品知识产权保护

2009年,全省各地文化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以建国60周年大庆为中心的各项保障工作,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据统计,全省共受理举报7439件,出动检查人员9.5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8.6家次,收缴非法物品157.8万件,其中非法音像制品104万张(盒)。

2009年“扫黄打非”春季战役盗版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全省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总量达97.5万余张。

全省共有网吧服务器6000多台,服务器监控软件安装率达到了100%,网吧终端共有60余万个,网吧终端的监控软件安装率达到了98.2%,建立了较为先进的网吧技术监管系统。

(六)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2009年,全省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20件,授权量25件。

全省累计有涉及水稻、甘蓝型油菜、番茄、西瓜、柑橘属、甘薯、玉米、小麦、大麦属、百合属、棉属、猕猴桃属、辣椒、大豆、大白菜等农业新品种申请量141件,授权量60件。

全省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4件,授权量1件。

省农业厅组织开展了“绿剑”1号集中执法行动,以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种子为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超范围经营、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共检查种子企业1710家,质量抽检种子430批次,查获违法种子8470公斤,切实保护了植物新品种权所有者合法权益。

  (七)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

2009年,全省进出口1877.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

其中出口1330.1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出口占全国的份额达11.1%。

进口547.1亿美元,同比下降3.7%。

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38家,投资总额253.28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60.1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9.40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6.5%、11.5%、10.1%和1.3%。

全省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475家。

其境外投资总额13.4亿美元,中方投资1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5.7%和43.5%。

2009年涉及我省的“337调查”2起。

  (八)海关知识产权保护

2009年,杭州海关共对进出口货物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3722批次,同比增长157%。

涉及侵权货物1742余万件,同比增长42%,价值人民币4018万元,同比下降16.36%。

涉及耐克、阿迪达斯、彪马、飞利浦、古奇、克里斯蒂昂·迪奥、宝马、奔驰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以及英雄、虎头、三环等国内驰名商标,保护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249个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查处的多起案件分别入选了中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十佳案例、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QBPC)年度最佳案例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年度最佳案例。

义乌海关办事处升格为义乌海关,设立了知识产权科,这是全国首个在隶属海关层面设立的知识产权专门机构。

针对国际出境邮件中侵权高发态势,认真部署开展了邮递、快件渠道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共查获涉嫌侵权邮包3285批次,货物29.5万件,价值人民币294.3万元。

宁波海关全年共中止放行侵权案件442批次,同比增长48.32%;货物价值约6533万元,同比增长33.47%;查扣侵权货物共约7236万件,同比增长45.18%。

涉案货物主要为“NIKE”、“ADIDAS”商标服装鞋帽、“DOVE”、“COLGATE”等商标日化用品等。

加大对侵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较多的重点商品、重点航线及目的地监控力度,全年共查获侵犯自主知识产权案件185批次,案值2300余万元,查扣侵权货物4214余万件,涉及三环、虎头、英雄、ROYAL等国内知名品牌。

  (九)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2009年,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按照“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要求,切实履行刑事司法职能。

一年来,立案侦查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87件,破案170件,查处犯罪嫌疑人285名,涉案金额1.0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4073余万元。

进一步推进内部各警种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行成合力的协作机制,提升刑事打击效能,在省公安厅的统一指挥下,成功侦办假冒“九阳”牌豆浆机商标、假冒“惠普”等国际著名注册商标标识等一批重特大案件。

  (十)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2009年,全省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着力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共受理提请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8件160人,其中批准逮捕80件142人,立案监督1件1人。

提起公诉116件200人,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件39件65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35件52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件33件64人,侵犯著作权案件5件11人,销售侵权复制品案件1件3人,侵犯商业秘密案件3件5人。

省检察院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下发了《当前我省侵犯知识产犯罪情况和检察机关对策》,指导一线办案实践。

通过完善重特大案件提前介入和案件报备制度,组建办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专业组,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加强内部协调,提升执法能力。

义乌市检察院积极倡议和参与建设的96150行政执法统一投诉举报平台顺利投入运行,“义乌模式”取得实效。

  (十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09年,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2838件和2598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73.68%和53.36%;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二审民事案件309件和310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0.98%和2.31%。

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年共一审审结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15件,比2008年增长25%;有罪判决209人,比2008年增长30.63%。

依法监督和支持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新收和审结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各2件。

成功审理并调解正泰集团诉施耐德公司专利侵权纠纷上诉案件,该案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评为“十佳案例”。

经最高法院指定,义乌市法院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开展试点审理部分专利纠纷案件的基层法院。

宁波、温州、金华中院成为全国首批实行跨区域就近指定管辖专利纠纷案件的法院。

新增湖州和嘉兴中院为审理专利纠纷案件的第一审法院。

目前,全省具有专利权纠纷案件管辖权的法院9个,具有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基层法院18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11个中级法院中,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绍兴和嘉兴等7个中级法院已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18个具有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中,已有13个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

TheStatusof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

inZhejiangProvincein2009

In2009,undertheleadershipofCPCZhejiangProvincialCommitteeandZhejiangProvincialGovernment,municipalitiesanddepartmentsimplementedfirmlythestrategyofintellectualpropertyinaccordancewithoverallarrangementof“makingpeoplegetrichbyencouragingentrepreneurshipandmakingtheprovinceprosperbyinnovation”.Theprovincepromotedinfullswingtheconstructionoflongtermmechanismandkeptonimprovingthecapabilityofcreation,application,protectionandadministrationofIPR.IPworkintheprovincepresentedhealthyandfastdevelopment.

I.ImplementingfirmlyIPStrategyandOptimizingContinuouslytheEnvironmentofIPRPolicies

ImplementingIPRstrategiesisanecessityofspeedingupoptimizationandupgradeofindustrialstructureandtransferringthewayofeconomicdevelopment,aswellasanecessityofpromoting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