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845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

浙江省08年到17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十年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一.【解答】

(1)“致仕“是固定词语,它的意思是:

官员退休或辞职.

(2)A.第三人称代词,他/揣测语气词;

B.副词,于是就/副词,表出乎意料,竟然,却;

C.介词,给/介词,表比较.

D.与:

介词,跟,同.故选D.

(3)正确的省略成分补全应是:

(公)问(妪)解(公)则录,意思白居易每次向老婆婆请教,凡是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

(4)“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从“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和“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之语看,应是先“儒”后“释”.

(5)①“况,吴人”判断句;推可,认可.

②既,…以后;仕情顿而索寞,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答案:

(1)A

(2)D

(3)C

(4)D

(5)①(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有认可的诗文(或人).

②(白居易)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9.参考答案: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翻译:

聂政的姐姐聂荌听说有人刺杀了韩国的宰相,却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全韩国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陈列着他的尸体,悬赏千金,叫人们辨认,就抽泣着说:

“大概是我弟弟吧?

唉呀,严仲子了解我弟弟!

”于是马上动身,前往韩国的都城,来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聂政.

一.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

“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

“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恼十分怒.不久就有传言说:

“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二.【解答】

(1)“去”应解释为“离开”,这里引申为“消失”.

(2)A.均为介词,解释为“因为”;B.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解释为“却”;C.均为介词,前者解释为“被”,后者解释为“替”;D.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C项为意动用法,其余三项为使动用法.

(4)原文中是说老子认为这四者都是有害的,而圣人却并未废此四者,还暂且用来寄托心意.该项的阐述和原文不符.

(5)①惟:

只、只是;恐:

担心;“不吾予”,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留意:

沉溺(书画);释:

舍弃;不可胜言:

难以说尽.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①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②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二.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沉溺在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让人感到很快乐,即使事物珍奇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沉溺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珍奇的事物也不会让人感到快乐.老子说:

“五色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五音使人的耳朵听不清声音,五味使人的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未曾因此而废除这四种东西,只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给鞋子涂蜡.这难道有什么美好的声音、颜色和气味吗?

但他们以之为乐并且终身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这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自身.这就是沉溺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起初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书画,(我)都担心失去它们;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

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看轻生死而看重画,岂不是颠倒错乱,丧失自己的本心吗?

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书画)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当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飘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呢?

然而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为我造成祸害.

驸马都尉王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信奉礼义,学习和问难诗书,经常与贫苦的读书人较量.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摒弃、远离歌舞和女色,而致力于书画.又在私宅的东边建了宝绘堂,用来收藏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爱好书画那样,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三.【解答】

(1)屈:

屈服.例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A.难道,语气副词/…是…,选择连词.出自课文《祭十二郎文》.

B.“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C.了,句末语气词/“于之”,兼词,译为“在那里”.

D.到,介/对,介词.故选B.

(3)“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与原文“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不合.故选D.

(4)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他的文章记述前人的记载,不违背旧美,叙述中世之事,有调和当时的事,然而不涉及轻贱侮慢之词.”在停顿出断句.

(5)①“遂”解释为“于是”,“风化”解释为“风俗民情”,“见知”解释为“看见并认出”;

②“为德请”解释为“为德行而请命”,“何为”应为“为何”.

答案:

(1)A

(2)B

(3)D

(4)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5)①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②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三.参考译文:

胡叟,字伦许,是安定临泾人.家中历代为官,是西夏著名大族.胡叟幼时聪慧,年方十三,善于辩答疑问解释事理,闻名于乡里,他所感悟的见解,与成人辩论,很少有屈服.学问上不接受师傅传授,友人劝勉他,胡叟说:

“先圣的言论,具有精义传神的,难道只有《易》吗?

(我)还是认为值得思考的地方过半.(至于)末世迂腐的读书人,略微转变刚柔的地位,哪里有探索深奥的道理没有征兆的呢?

接近真理的精义,不一定在今世了.”等到他博览群书,再用眼睛精读,都能在口中背诵出来.(胡叟)喜欢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词句,又精通通俗的词句.因为姚政将衰,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的京兆尹韦祖思,很少读典章,蔑视当时的人,知道胡叟到此地,宣召他与他见面.祖思像寻常一样,招待胡叟不周到.胡叟略微与祖思说了几句天气冷暖的话,就拂衣而出来了.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

“正想同你谈论天人的时候,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

”胡叟回答说:

“谈论天人的人大概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这样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坐就离开了.到了主人家,为韦、杜二族作赋,一夜就写完成,当时他年龄十八岁.他的文章记述前人的记载,不违背旧美,叙述中世之事,有调和当时的事,然而不涉及轻贱侮慢之词.人们都以他的才华为奇,害怕他犀利的文笔.世人还传诵他的文章,认为(他的文章)纯属玩笑不庄重.

胡叟孤身飘零困顿不得志,没有做官入仕的路,于是进入汉中.刘义隆时梁、秦二州的刺史冯翊(yì)吉翰,认为胡叟是才士,对他相当地礼待.授予胡叟辅佐之职,不适合(胡叟)的志向.没有多久,吉翰调往益州做官,胡叟随他进入蜀地,多为豪俊所尊崇.当时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带领僧兵,(人数)差不多达到千人,铸造丈六高的金像.刘义隆憎恨法成聚众,将对他施加杀头刑罚.胡叟听到这件事,马上赶赴丹阳,开口申诉法成的好事,于是法成得以免罪.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赠送胡叟珍贵的物品,价值千余匹绸.胡叟对法成说:

“纬萧是什么人,能舍弃明珠?

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一点也不接受法成所赠的礼物.

四、【解答】

(1)A项的“第”在文言中一般都作副词“只、但”和名词“住宅”,但在“第明经,补并州参军”的语境中,是动词,用“考取”代入语境,也符合.B项的“嫌”在现代汉语中就有“嫌疑”的意思,代入语境也通顺.C项的“俾”有两种读音bǐ、pí,前者如“俾众周知”,后者如“裨将”,平时备考中也是常见常考.D项的“方”解释为“仿效”,“仿效”为贬义词,而语境中说张文瓘“执法平恕”,应是赞颂他的行为,显然与语境不合,应为“比拟、比作”.

(2)B项的“因”都是表承接“于是”.A项的“所”都是助词,与后面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但它们指代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指“…的人”,后者指“…的事”;C项的“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修饰;D项的“于”,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与、同”.

(3)“张文瓘贬谪移职”错,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指升官.

(4)本题是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先根据“故”(句首语气词),“者”,“曰”及一些人物名词初步断开,然后细读.这段文言断句,前三句简单,后面有点纠缠.关键要抓住人物名词及“曰”等标志,逐层断句.

(5)

(1)句应注意“若”、“施”、“焉”的翻译.“若”可以翻译成“至于”“像”,“施”应直译为“施展”,“焉”应译为“哪里”;第②句注意“抚”“监”“察”的翻译.“抚”可以译为“抚慰”“安抚”,“监”通“鉴”,引申为“教训”,“察”应译为“省察”.还要注意句中省略的成分.

答案:

(1)D(方:

比拟、比作.)

(2)B

(3)D

(4)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5)①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

②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四、参考译文:

张文瓘字稚圭,是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年,迁徙家庭到魏州的昌乐.(张文瓘)幼时丧父,他侍奉母亲、兄长,凭借孝友闻名乡里.贞观初年,(他)考取明经博士,被补任并州参军.当时李勣任并州长史,(李勣)曾经赞叹着说:

“稚圭,(是)当今的管仲、萧何,我比不上他.”李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都为李勣饯行,李勣用佩刀、玉带赠给属僚二人,但是没有东西赠送给文瓘.文瓘把心中的疑问向李勣请教,李勣说:

“你不要疑忌.像属僚中的某某,做事犹豫缺少决断,所以我用佩刀赠给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断;属僚中的某人行为放纵缺少检点,所以我用玉带赠给他,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而像你这般才华,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还用得着赠送什么礼物(来警策)呢?

”李勣就极力推重引荐张文瓘.(张文瓘)后升任水部员外郎.当时,他哥哥文琮是户部侍郎.因按照当时的制度,兄弟不许并居台阁,张文瓘又被调任云阳县令.屡加升迁,官至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又升任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于是和李勣同为宰相.不久,兼任左史事.

当时唐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殿,再征讨四方少数民族,京师马厩养官马万匹,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逐渐空虚.张文瓘上谏言说:

“王者养育百姓,使百姓安逸就会富足而且安康,使他们忧劳就有怨恨而致反叛.秦、汉时期广征四夷,大建宫室,到秦二世时就土崩瓦解,汉武帝末年百姓人口减半.所以制治应在国家没有动乱之时,保国要在朝廷没有危险之际.人没有永远不变的心,(而)对仁需要归心.我愿意去安抚百姓,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高宗皇帝认为张文瓘的谏言很正确,(因而)赐给(张文瓘)缯锦百段,因为(张文瓘)的谏言裁减了几千匹马厩里养的官马.

(张文瓘)改任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到十几天,裁断疑案四百件,被判罪的人没有怨言.(张文瓘)曾经患小病,囚犯一起吃斋祈祷,希望(张文瓘病好)马上回到岗位上.当时因为(张文瓘)执法公平仁恕人们把他比作唐初曾任大理寺少卿的大臣戴胄.后来(张文瓘)官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许多囚犯听到张文瓘升官调离大理寺,(人人)都垂泪,(张文瓘)得人心就是这样.(张文瓘)性格严肃正直,不曾曲法宽容.朝廷各部门的奏议,他都用心纠举驳正,所以皇帝信任他委派他(的事多).有时张文瓘因病请假移交的事务急于办理,其他宰相上奏事宜,皇帝一定要问:

“与文瓘讨论过了吗?

”如果没有议过的,皇帝就说:

“到(张文瓘)那里和他一起共同筹划这件事.”有时(奏事人)说:

“已经和(张文瓘)议过.”皇帝就说上奏的事都准奏了.

五、【解答】

(1)B项中“辱”:

敬辞,屈尊给我书信.和《报任安书》中的“曩者辱赐书”中的“辱”词义一致.故选B.

(2)A两个以均是介词表原因,翻译为因为;B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译为“却”;C前一个远指代词,译为“那”,后一个是副词,表商量的语气,译为“还是”;D前一个表被动,译为“被”,后一个是所字结构,当助词.故选A.

(3)C作者只是借自己的遭遇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并非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故选C.

(4)断句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等字,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因此可以断为: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5)①穷:

困厄,贱:

低微、卑贱,安:

哪里.注意句子反问的语气.因此可以译为:

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②比:

比较,工:

工巧,“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因此可以译为:

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参考答案:

(1)B;

(2)A;

(3)C;

(4)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5)①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②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五、参考译文:

我恭恭敬敬向乐秀才足下陈述:

当初乘船相遇,承蒙您来看望我,又得到您赠送的自己写的锦绣文章一册,在此之前与我交谈,就好像后进见前辈时所尽的礼仪一样.我刚刚三十岁时,我随同乡里秀才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到现在也才有七年,做官只做了个县令,又是有罪之人,我的品德、官位、年龄三样,都不能与您对我的礼节相称,这就是我惭愧的原因.自冬到春,我一直腹泻不止,(不服)夷陵水土之气,我接连得病,又苦于事务繁忙,所以久久未能回信.

我听说古人钻研学问,研究深透并笃信自己学问.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丰富的学识充溢于胸,他们所写的文章非常伟大并散发出永恒的光芒.就好像金玉有耀眼的光辉,不是因为琢磨、装饰、染色、洗涤而形成的,而是因为它质地坚硬,光辉来自它自然形态罢了.《周易》中《大畜》一章有句话说:

“刚正健壮诚实,就会发出光辉,天天更新.”说的就是内心积累的东西饱满充实,然后就会发出光辉,天天更新,永不衰竭.所以《大畜》中的象辞说“君子应该多多认识学习前代的好言行,以涵养美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古代的学者不是属于一个流派,他们即使崇尚的思想一致,然而表达的言语和所写的文章从来都不一样.孔子曾经为《周易》写过系词,周公写过《尚书》,奚斯写过《颂》诗,他们的言辞都不一样,然而都各自成为了后世经典.子游、子夏、子张和颜回有同一个老师,他们为人处事方式都不同,各自从自己的本性出发而接近“道”的.当今求学的人就不是这样,那些不追求深入钻研和笃信自己学说的人,把文辞写得很巧妙,以此作为华美;把话说得很夸张,以此作为伟大.道德学识功夫没到就勉强写文章,就会感觉艰难吃力;感觉艰难吃力那么思想就会受局限;受局限就会导致思维枯竭.他们写文章又不以前代贤士作为榜样来学习,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佶屈聱牙形式扭曲以取媚于世俗,很少有人能够自成一家.这就是因为他品德和学识不够,而不知道应该坚守主张什么.

私下里我读了您的文章,高古雄健,志向高远又精神充沛.就好像一匹好马,有着优秀的本质,如果让它驾起大车,由王良来驾驭,并且和着御车上的铃声,走在大道上,这是很容易做到的.经由深入钻研,并且到了一定的深度,然后就知道自己该坚守主张什么.能够做到这样,那话说出口都是好文章.

我被世俗厌恶,被抛弃在这个小县城,我也不敢与一般人相等同.人们都抛弃我,而足下对我则过分尊重,把我看作贤明正直、有才能的人.对此我实在不敢当,所以我毫无保留回复你,以弥补自己惭愧之情.欧阳修叩首敬上.

提示:

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主要阐述道与文的关系.他认为文章主要是阐述道与文的关系,强调道对文的重要性,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而不应该过分追求文采,进而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他不是不要文采,而是说不能“作文害道“,道的修养能够提高文章的文采,他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的“充道“还是在于“为文“.另外,他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即在实际生活中培养“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六、译文:

太守和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离得最近又特别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了.我曹经评价当今的太守和县令,其中具有道德而美名四处传扬的,不过有几个人.这几个人,不仅仅是当个太守或县令就到顶了.除去这几个人,存在着千里连成一个州郡却没有一个贤良太守的现象,也存在着百里形成一个县却没有一个贤良县令的现象.致使天子和大臣时常忧虑这种现象,于是委派奉守制度法令的人去加强对太守和县令的考核与监察,用来约束惩治他们.各个郡守县令由于犯下不惜尽职守的罪过,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罢免,在地方上一个又接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下达诏书.选定朝臣,让他们分别荐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去担任太守或县今.这是天子和大臣爱国家、爱百姓而重视太守和县令的心意.可以称得上达到极点了.可诏书虽然下达,荐举的人到最后却没听说真有谁.只是县令有的按照原来的制度来荐举,不全根据做官时间的长短而任命.每回荐举都有名有姓,叫到跟前来考察,推究他那才干品行确能胜任的人.也一直没有见到过.荐举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凭借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情况.暗暗估计那些人有谁真该被荐举,也一直没有见刘过.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又享有名声与地位、所闻所见也特广的人请教.跟他询问那些人有谁真该被荐举,可也一直没有见到过.这难道真是天下人原本就可以诬蔑,而上天压根就没在当今降生下人才来吗?

假使天下大臣担心天下的弊病,于是就多次更改法令来防备这种弊端.法律条文一天天地愈加周密,然而弊端一天天愈加繁多.难道今天离开古代时日已远,治理天下最终没有方法吗?

古人有学校,有师友的交往,有相关部门的考评,因而奖励惩罚从乡里开始,施教的详尽到这样(细致).士人有圣人的学说,那么都能推行圣人的教化;有可教之人,那么都能成为人才而且是良材,所以古代的贤人多.贤人多,那么从公卿大夫(这样的大官)到管理牛羊仓廪(这些杂务)的小官人选都适宜,难道仅仅是(掌管)千里、百里(政务)的长官吗?

他们为官施政难道不是既遵守法律并且处事严明,他们招致天下的人才,难道不多吗?

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材,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

如今,学校、师友、赏罚的方法不是传承古代,士人有圣人之道,想推广(圣人之道)并且在乡里在天下施教,那么就无路了.人愚笨,就(更)愚笨了!

可以通过教育使他贤能的,最后谁来教他呢?

所以如今的贤人少.贤人少,那么从公卿大夫(这样的大官)到管理牛羊仓廪(这些杂务)的小官人选经常不足,难道仅仅是太守县令(人选不足)吗?

因此对(人才)的索求没有不到的(地方),那法律一天天地愈加细密,然而不足以作为治理(天下)的原因,推究源头都是出于这吧.唉!

为什么(情况)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苏州人丁琰治理南城,南城的政事安定.我了解南城的县令,县令说:

丁君辅佐我(才这样太平).(我)又了解南城的邑人,邑人没有不乐意称道丁琰的.我既担心如今的士人,又经常思慕古人,每每听到良吏的传闻,就重视而加以保护.像丁君在他的城中受百姓信任.我在旁近的城邑没见到(这样的良吏),所以重视特别深.现在(丁琰)到淮阴做县令,是居于上位的人知道丁琰的才能而推荐举用他.对于县令(这一职位而言),得到人才了.使丁君像以往那样推广这颗爱民勤政的心,能在这里(南城)受到信任,能不在那里受到信任吗?

索求我写文章的人很多,(我)推拒不想给他们写.唯独丁琰去赴官登程,没有求我写文章,但是我乐于写出自己曾经的观点来送给他,以此表示我推重丁君,并且以此勉励他,并且勉励天下所有做官的人.

六、【解答】

(1)“岂天下之人固可诬”,此处的诬是欺骗的意思.对于实词,除了平时的积累,也可以将可供选择的意思放进文章内来理解,就可以得出正确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