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471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docx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6至105

第96期

【每日一练】

1.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2.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

B.自发复习

C.过度学习

D.疲劳和厌烦

3.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A.自然性

B.社会性

C.生产性

D.适应性

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以下属于教学原则的是()

A.教学相长

B.启发诱导

C.教与学相统一

D.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E.理论联系实际

6.班级组织建构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D.小规模原则

7.直观性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判断题)

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

(判断题)

9.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判断题)

10.法拉第对“电力”“磁力”关系的研究属“移植法”。

(判断题)

第96期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BE

6.答案:

ABC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

第97期【每日一练】

1.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3.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中,()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A.备课中公教师网提供

B.上课

C.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

D.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4.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班集体建设

B.搞好教学工作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教书育人

5.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6.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

A.社会生活指导

B.职业训练教育

C.考试辅导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E.青春期教育

7.初中生在认知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基础上,便产生“由三条线所围成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的认知。

这表明学生()。

A.思维的间接性

B.思维的直接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思维的抽象性

E.思维的灵活性

8.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教师的聘任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判断题)

9.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判断题)

10.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

(判断题)

第97期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正确答案选D。

2.【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其中,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因此,正确答案选B。

中公教师网提供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程的中心环节;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环节;学业成绩的考核和评定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终反馈。

4.【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我国学校教师现阶段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5.【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6.【答案】ADE。

中公专家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7.【答案】AC。

中公专家解析: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8.答案:

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教师法第三章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9.答案:

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教师法第二十三条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10.答案:

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98期【每日一练】

1.()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A.波斯纳B.特韦尔克C.布鲁巴奇D.布鲁纳

2.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4.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5.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的、民主的、放任的

6.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主要义务,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具有的学习任务的类型为()。

A.诊断性的B.评价性的C.终结性的D.测量性的E.过程性的

7.中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它们是()。

A.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日后的教育打好基础

B.为家庭教育提供帮助。

辅助家长养育子女

C.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为日后生活和就业打好基础

D.为学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帮助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

E.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引领先进的科学技术

8.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

非师范学校不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判断题)

9.品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

(判断题)

10.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判断题)

第98期答案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波斯纳认为经验的反思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2.【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13、14—16、17岁属于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在人生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

有些心理学家也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即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因此,正确答案选B。

中公教师网提供

3.【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属于典型的个别教学制度,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的英国,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分别创立的一种个别教学形式,也被称为“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因此,正确答案选B。

4.【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目的是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故C项不正确。

5.【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包括的、民主的、放任的三种领导方式。

6.【答案】CE。

中公专家解析:

任何一个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都包括两种:

一是结果性的或称终结性的,即某一教育阶段教育计划规定的学生在该教育阶段结束时应完成的学习任务;一种是过程性的,是学生为完成某一教育阶段的学业或总的学习任务而要完成的日常的、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

这两种性质的学习任务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性的学习是量的积累,其目的和结果是质的提高。

因此,学生对学习任务都应认真对待,为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努力。

7.【答案】AC。

中公专家解析:

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不论学生毕业后,是升学还是参加生产劳动,都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成为无产阶级的坚强革命后代。

8.答案:

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教师法第四章第十八条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

各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

9.答案:

正确。

中公专家解析: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他将随着个体的产生、成长、死亡而发生、发展以至消亡。

10.答案:

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桑代克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第99期

【每日一练】

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

2.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保罗·朗格郎B.罗杰斯C.索尔蒂斯D.布鲁纳

3.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苟子

4.以下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的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的教育》

D.《教育漫话》

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

6.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利我原则

7.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8.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A.肤觉B.平衡觉C.嗅觉D.运动觉

9.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判断题)

10.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判断题)

 

第99期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2.【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职业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郎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3.【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出自《论语》。

中公教师网提供

4.【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福禄贝尔创作了《人的教育》,洛克创作了《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5.【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6.【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自我遵循的原则是现实原则。

7.【答案】ACD。

中公专家解析: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8.【答案】BD。

中公专家解析: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肤觉和嗅觉属于外部感觉。

9.【答案】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题干所述的是信度,效度指测验的正确性。

10.【答案】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观察法更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访谈法更适合了解对象的深层看法。

 

第100期

【每日一练】

1.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的观点。

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

3.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A.教育B.教学C.管理D.科研

5.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颞叶B.枕叶C.布洛卡区D.顶叶

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

7.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

8.意志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9.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判断题)

10.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判断题)

第100期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学记》认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主张。

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令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3.【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相结合、发展的过程。

5.【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听觉中枢在颞叶内。

6.【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意义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7.【答案】BCD。

8.【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

9.【答案】正确。

10.【答案】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第101期【每日一练】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教育。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3.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中公教师网提供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5.“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A.再认B.有意再现C.直接再现D.间接再现

6.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7.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个别差异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8.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属于内发论?

()

A.孟子B.弗洛伊德C.洛克D.格塞尔

9.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判断题)

10.杜威最早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纳入生活教育的范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大大增加了,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丰富多样了。

(判断题)

第101期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建国君民”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古代雅典教育以培养身心和谐的公民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灵活、人性化。

3.【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

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4.【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华生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论的代表。

5.【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6.【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后,将杠杆的力臂原理归入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然后学习滑轮,将滑轮的原理归入到了已知的力臂原理,这是一种下位的学习。

7.【答案】ABCD。

8.【答案】ABD。

中公专家解析:

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心。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这些都是内发论的思想。

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思想。

9.【答案】正确。

10.【答案】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杜威最早提的是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社会即学校是由杜威的杰出中国学生陶行知所提出的教育思想。

 

第102期

【每日一练】

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颜氏家训》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著作?

()

A.颜元 B.颜之推 C.颜真卿 D.颜回

3.“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4.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中公教师网提供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5.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6.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7.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8.属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

A.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图画型教科书

B.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

C.粉笔、黑板、模型、标本

D.福禄贝尔的“恩物”

9.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判断题)

10.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决定因素在教师自身,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判断题)

 

第102期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苏格拉底是最主要的代表。

2.【答案】B。

3.【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在康德看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4.【答案】B。

中公教师网提供

5.【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6.【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

7.【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

这四项均属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层次分类。

8.【答案】ABCD。

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通过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

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了专门的教学手段。

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是较早的教科书,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和福禄贝尔的“恩物”都是专门的教具。

粉笔、黑板、教鞭、模型、标本等,大多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逐渐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这些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9.【答案】错误。

中公专家解析:

该事故应该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10.【答案】正确。

 

第103期

【每日一练】

1.“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2.中国古代所指的“六艺”教育是指()。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礼、乐、射、御、文、算

D.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商君书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

A.盂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逊

5.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

A.感觉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转换

6.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7.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始于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清政府先后颁布了()。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8.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包括()。

A.展开性B.物质性C.内隐性D.观念性

9.感觉反映的是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不是间接事物。

(判断题)

10.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巩固律。

(判断题)

 

第103期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2.【答案】A

3.【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但是二者常常并不平衡,教育有时超前于社会的发展,有时又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4.【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5.【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糖和药就是前后两种刺激物。

6.【答案】C

7.【答案】AB。

8.【答案】CD。

中公专家解析:

就心智技能的对象而言,它是一种观念活动,如法则、规则运用自如,因此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就心智技能的形式而言,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