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369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x

黄山铺镇胡家庄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

沂水县黄山铺镇胡家庄

(二)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

第一章水库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该水库位于黄山铺镇胡家庄村村北,属沂河水系。

该水库1960年10月建成。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0.85Km2,总库容36.31万m3,相应水位108.2m,兴利库容23.4万m3,兴利水位106.4m,放水洞底高程102m,死库容4.3万m3,死水位102m。

胡家庄水库设计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是一座兼顾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多年调节小

(二)型水库。

整个枢纽工程由大坝、放水洞、溢洪道等部分组成。

坝下游有胡家庄、西泉庄等村庄,2000口人。

该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00亩,水库坝址区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大坝东西走向,坝顶设计长度245m,宽度1.8m。

坝顶高程108.7m,最大坝高15.2m。

迎水坡土沙坡,坡比1:

1.8,背水坡1:

1.5。

溢洪道位于大坝西头,基础为震旦系片麻岩开挖建成,宽顶堰式,长60m,宽8.6m,边坡1:

1.5,溢洪道底高程为1.6.4m,最大流量18m3/s,无导流墙。

放水洞在大坝中端,采用浆砌石上盖方洞,直径0.3×0.3m,最大流量0.26m3/s,闸门形式为斜拉转动式铁闸门,采用人工启闭。

二、工程建设及历次加固情况

胡家庄水库系五十年代末以会战形式修建,清基一般,齿墙中心线位于大坝中轴线,底宽4m,顶宽2m,平均嵌入基岩0.5m,粘壤土回填,人工夯实;心墙粘土回填人工夯实,顶高程106.7m,顶宽1.5m,砂壳采用两岸砂土和风化岩土、砂砾石以及开挖溢洪道的碎石人工夯实填筑。

大坝自运行到现在未进行过加固,2001年冬对放水洞存在的渗漏严重问题进行过维修。

三、流域概况

1、地理位置

胡家庄水库位于沂水县黄山铺镇胡家庄东200m处,沂河上游。

属沂河水系,水库控制流域面积0.85km2流域形状近似扁长形。

坝址以上流域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干流长度1.73Km,干流平均坡度42m/km。

主要为丘陵地区。

地层为震旦系片麻岩。

砂砾石等。

岩石风化后成土状。

未见有大的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多为闭合,形成良好隔水层。

坝址下游第四系主要为冲积,冲洪积和坡积的粘土,亚粘土,厚度0.5-2.0m,含有大量的砾石及小碎石

2、地形地貌特征

库区周围为丘陵,地貌高差不大,水库由1条季节性河流汇集而成。

山丘陵区,坝址以上流域扁长型。

流域内有1条季节性河流,干流长度1.73Km,干流平均坡度42m/Km。

主要种植玉m、地瓜等作物。

3、气候气象

该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变化明显,光照充足。

冬季干冷,雨雪稀少,风向多偏北;春季干燥,易发生春旱,风向多偏南;夏季高温潮湿,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少雨干旱。

多年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20.2℃。

多年平均降水量698.8mm,其中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563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80%。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平均无霜期206天,平均日照2420.5小时。

多年平均陆上水面蒸发量为1271.5mm,相当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57倍。

坝址区最大风速17.1m/s.

4、工程地质

黄山铺镇胡家庄水库座落于沂沭断裂东侧,水库地层为震旦系片麻岩,坝址区地层为震旦系片麻岩,成分为火山灰。

砂砾石等。

岩石风化后成土状。

未见有大的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多为闭合,形成良好隔水层。

坝址下游第四系主要为冲积,冲洪积和坡积的粘土,亚粘土,厚度0.5-2.0m,含有大量的砾石及小碎石

溢洪道座落于白垩纪凝灰质砂砾岩上,表层风化严重,呈砂砾状。

5、水文地质

坝址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基岩裂缝渗水和冲洪积层中的孔隙水两种,基岩渗水主要分布在风化砂岩、砂砾岩中,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河床,冲洪积层中,补给来源除大气降水,还接受基岩裂缝渗水的补给。

 

第二章大坝运行管理评价

1、大坝管理:

该水库所有权属镇政府,胡家庄村管理,主管部门沂水县水利局,个人承包。

防汛、水位控制及调度由镇村结合。

2、大坝运行:

由于受当时资金、技术等条件制约,大坝建设没有达到标准,坝身单薄,溢洪道窄,放水洞漏水。

因无建库时筑坝材料碾压密实度、干容重等原始资料。

通过现场检查,坝顶高程、粘土心墙高程、坝坡比未达到设计标准。

该坝不稳定。

3、大坝维修加固

大坝自运行到现在未进行过加固,2001年冬对放水洞存在的渗漏严重问题进行过维修。

第三章现场安全检查

1、检查组织

二OO七年三月,县水利局成立了胡家庄水库安全检查工作组,水利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成员由水利局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镇水利站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对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等重要部位进行了认真勘察、测量和走访调查,对本次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2、检查方法

本次大坝安全鉴定,对现状进行了现场检查、测量,对建库以来运行情况进行地调查分析,对建筑物的老化病害进行了全面的检测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洪水复核和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的安全复核

3、检查内容

3.1大坝

设计坝顶高程109.9m,现状实测高程0+000处,108.7m,0+040,108.5,0+080,108.9m,0+120,108.8m,0+170,108.6,0+240,108.8大坝平均高程108.7,低于设计标准1.2m。

坝高不够。

无防浪墙。

坝顶宽0+020,1.8m,0+080处2.0m,0+120处1.9m,0+240,2.1m,平均宽度1.8m,坝顶宽度不够。

3.2齿墙和心墙

据调查齿墙、心墙用当地黄粘土回填人工夯实,心墙顶高程106.7m。

3.3砂壳、坝坡

上、下游砂壳料均为砂壤土、白垩记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呈松散状态。

迎水坡1:

2,背水坡1:

1.6,上游采用乱石护坡,反滤层被波浪掏空,造成护坡石塌陷`、松动、架空、坝坡高低不平,相对高差0.5m,且风化严重。

下游整个坝面排水沟毁坏,外坝坡冲刷严重,坝脚排水体毁坏,雨淋沟很多,砂壳呈松散状态。

3.4大坝渗漏检查

大坝建成运行到现在,0+080,0+180,0+220处出现过渗漏,渗漏量不大,为清水。

放水洞渗漏严重。

3.5大坝防浪墙毁坏、通讯、照明设备,无管理房,无启闭机房。

3.6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北头,现状测量溢洪道进口底宽6m,高低不平,出露岩层主要是砂岩砂砾岩,坝外脚处冲刷严重。

导流墙老化裂缝。

3.7放水洞、闸门及启闭设备

放水洞坍塌毁坏,钢丝绳严重锈蚀磨损,钢丝绳卷扬机已损坏。

3.8检查结果及对比分析

3.8.1大坝坝顶,设计顶高程109.9m,现壮测量复合,底于设计标准1.3m。

无防浪墙,坝顶宽度不足3m。

3.8.2齿墙和心墙:

根据设计资料与调查,齿墙位于大坝0+020~0+220段,齿墙中心线位于大坝中轴线,底宽1m,顶宽1.5m,平均嵌入基岩0.5m,回填粘土人工夯实。

心墙顶高程106.7m,顶宽1.5m,上下游坡比均为1:

0.5,心墙土为棕黄色、褐色的亚粘土,人工夯实填筑。

3.8.3砂壳、坝坡

上、下游砂壳料均为砂壤土、白垩记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呈松散状态。

迎水坡1:

2,北水坡1:

1.6,上游采用乱石护坡,反滤层被波浪掏空,造成护坡石塌陷`、松动、架空、坝坡高低不平,相对高差0.5m,且风化严重。

下游整个坝面排水沟毁坏,坝脚排水体毁坏,雨淋沟很多,砂壳呈松散状态。

3.8.4大坝渗漏检查

大坝建成运行到现在,0+080,0+180,0+220处出现过渗漏,渗漏量不大,为清水。

放水洞渗漏严重。

3.8.5大坝防浪墙损坏,已基本失去功能,没通讯设备给防汛等工作带来不便。

综合以上因素和防洪复合结果比较,及大坝的运行情况、现状。

本坝防洪能力不足20一遇洪水。

第四章防洪标准复合

4.1防洪流量推求

4.1.1河道干流平均坡度复核

经复核J=0.042m/m

4.1.2流域面积F复核

从万分之一地形图量得F=0.85Km2

4.1.3干流长度L

从万分之一地形图量得L=1730m;

4.1.4设计标准P=5%,校核标准P=0.5%

4.1.5流域综合特征参数K

4.1.6频率降水量计算

4.1.6.1查图二得

=120mm

4.1.6.2查图三得CV=0.70

4.1.6.3当CS=3.5CV,CV=0.70,查皮尔逊Ⅲ曲线模比系数KP表得:

KP,P=5%=2.41,KP.P=0.5%=4.32

则三十年一遇及三百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

H24,P=5%=289.2mm,

H24,P=0.5%=507.2mm

4.1.7洪峰流量模数qm

查太沂山南山区qm--H--K曲线,当K=3.90时,

H5%=289.2mm,qm=34.6秒立米/平方公里

H0.5%=507.6mm,qm=52秒立米/平方公里

4.1.8洪峰流量Qm

P=5%,Qm=qm.F=34.6×0.0.85=29.41秒立米

P=0.5%,Qm=qm.F=52×0.85=44.2秒立米

4.2洪水总量推求

4.2.1净雨深HR计算

P=5%,H=289.2mm,P+Pa=256.9mm

P=0.5%,H=507.6mm,P+Pa=420.7mm

查降雨径流关系图得:

P+Pa=278.2mm,h入=175mm

P+Pa=450.4mm,h入=335mm

4.2.2洪水总量W

P=5%,W=0.1HRF=0.1×175×0.85=16.37万立米

P=0.5%,W=0.1HRF=0.1×335×0.85=31.33万立米

4.2.3洪水历时T

P=5%,T=

=2.81小时

P=0.5%,T=

=3.58小时

4.3调洪演算

4.3.1溢洪道泄量计算(溢洪道底宽8.6m)。

溢洪道底最高点106.4m,起调水位106.4m,溢洪道底宽8.6m。

水位(m)

总库容(万m3)

兴利库容(万m3)

调洪库容(万m3)

溢洪道泄量(m3/s)

B=8.6m

106.4

22.5

0

0

107

27.35

4.85

6

107.5

31

5

8.5

14.9

108

34.69

12.19

26.1

108.5

38.2

15.7

39.3

109

42.82

20.32

54.1

109.5

46.7

24.2

70.4

110

51.82

29.34

88.1

4.3.2调洪演算

查调洪演算曲线

P=5%,q泄=20.7秒立米,V调=10.05万立米

P=0.5%,q泄=32.1秒立米,V调=13.7万立米

查水位--泄量曲线:

P=5%H=107.7m

P=0.5%H=108.2m

4.4大坝超高Y

4.4.1平均波浪爬高

=

KΔ—斜坡糙率渗透系数,砌石护坡取0.8

Kw正=1.22Kw非=1.08

m—斜坡的坡度系数,m=2.5

—平均波高h=

=0.25m

=0.42m

—平均波长

=6.24m

=10.47m

=0.45m

=0.76m

4.4.2设计波浪爬高Rp=1.84

m

正常Rp正=0.83m,非常Rp非=1.40m

4.4.3安全加高A

正常A=0.5m,非常A=0.3m

4.4.4大坝超高Y

正常Y=R+A=0.5+0.83=1.33m

非常Y=R+A=1.40+0.3=1.70m

4.5坝顶高程H

设计洪水位+正常大坝超高=107.7+1.33=109.3m

校核洪水位+非常大坝超高=108.2+1.70=109.9m

取H=109.9m为坝顶高程。

4.6安全评价

该库现状坝顶高程108.7m,低于鉴定大坝顶高程109.9m,不能满足20年一遇洪水,属险库,需加高大坝至鉴定高程。

 

第五章大坝结构安全评价

5.1变形评价

5.1.1结合大坝历年运行资料及现场观测,该坝总体未变形。

坝体沉降比较稳定。

5.1.2大坝防渗体未产生危及大坝安全的裂缝。

5.2抗滑稳定评价

5.2.1采用拟静力法对坝体、坝基、近坝库岸的稳定性进行计算,该坝抗滑稳定。

5.3抗震安全评价

根据1990年国家颁布的地震列度区划图,水库坝址区地震裂度为8度。

因该水库无建坝时原始资料和勘探试验资料,通过现场检查,坝坡坡比未达设计标准,坝脚未设排水体。

因此大坝不满足抗震稳定要求。

5.4渗流安全评价

大坝无防浪墙,坝内坡砌石护坡,无反滤层,坝坡石化风化塌陷损坏严重,坝顶无护坡石,坝坡冲刷,坝脚无锥型排水体。

部分渗漏,基本不影响运行。

放水洞渗漏严重。

5.5综合情况评定

根据该库建设资料及运行情况、现状。

该库变型稳定、抗滑性能稳定、抗震不满足设计要求、渗流情况不稳定,存在不安全因素。

结构体老化病害评估表

结构体

指标级别

指标

上游护坡

防浪墙

坝体

下游护坡

棱形排水体

坝基

护砌层

反滤层

护砌体块径

D

护砌体厚度

D

砌体塌陷架空

D

反滤料特征

D

冲刷

D

坝坡

C

裂缝

坝高

D

上游坝壳

D

心墙

D

下游坝壳

D

渗漏

C

B

结构体级别

D

D

B

 

第六章鉴定结论及建议

6.1本次大坝安全鉴定,对现状进行了现场检查、测量,对建库以来运行情况进行地调查分析,对建筑物的老化病害进行了全面的检测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洪水复核和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的安全复核,结论如下:

鉴于该水库大坝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实际防洪标准不足300年一遇,定为三类坝。

应尽快除险加固,以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及黄山铺镇各单位的安全。

6.2建议措施

6.2.1大坝加高到设计标准,坝顶宽加宽到设计宽度。

6.2.2安装闸门,建启闭机房。

6.2.3迎水坡砂壳按设计坡比填筑,反滤层、护坡按设计护砌,并设防浪墙。

6.2.4背水坡按设计坡比填筑,新建排水沟,坝脚排水体等。

6.2.5溢洪道按设计标准加宽,新建导流墙。

6.2.6建管理房,架设照明、通讯设施。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

黄山铺镇胡家庄水库

查审定部门:

沂水县水利局

鉴定时间:

2007年4月26 日

水库名称

胡家庄水库

所在地点

黄山铺镇胡家庄村北

所在河流

沂河

总库容

82万m3

水库管理单位

黄山铺镇胡家庄村委

鉴定组织单位

黄山铺镇政府

鉴定承担单位

蒙阴县水利勘察设计室

鉴定审定部门

沂水县水利局

工程概况:

该水库位于黄山铺镇胡家庄村村北,属沂河水系。

该水库1960年10月建成。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0.85Km2,总库容36.31万m3,相应水位108.2m,兴利库容23.4万m3,兴利水位106.4m,放水洞底高程102m,死库容4.3万m3,死水位102m。

胡家庄水库设计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是一座兼顾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多年调节小

(二)型水库。

整个枢纽工程由大坝、放水洞、溢洪道等部分组成。

坝下游有崔家峪等4个村庄,两所学校2000口人,距兖石公路1.5公里。

该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00亩,水库坝址区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大坝东西走向,坝顶设计长度245m,宽度1.8m。

坝顶高程108.7m,最大坝高15.2m。

迎水坡土沙坡,坡比1:

1.8,背水坡1:

1.5。

溢洪道位于大坝西头,基础为震旦系片麻岩开挖建成,宽顶堰式,长60m,宽8.6m,边坡1:

1.5,溢洪道底高程为1.6.4m,最大流量18m3/s。

放水洞在大坝中端,采用浆砌石上盖方洞,直径0.3×0.3m,最大流量0.26m3/s,闸门形式为斜拉转动式铁闸门,采用人工启闭。

大坝

现场

安全

检查

1、大坝

设计坝顶高程109.9m,现状实测高程0+000处,108.7m,0+040,108.5,0+080,108.9m,0+120,108.8m,0+170,108.6,0+240,108.8大坝平均高程108.7,低于设计标准1.2m。

坝高不够。

无防浪墙。

坝顶宽0+020,1.8m,0+080处2.0m,0+120处1.9m,0+240,2.1m,平均宽度1.8m,坝顶宽度不够。

2、齿墙和心墙:

据调查齿墙、心墙用当地黄粘土回填人工夯实,心墙顶高程106.7m。

3、砂壳、坝坡:

上、下游砂壳料均为砂壤土、白垩记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呈松散状态。

迎水坡1:

2,背水坡1:

1.6,上游采用乱石护坡,反滤层被波浪掏空,造成护坡石塌陷`、松动、架空、坝坡高低不平,相对高差0.5m,且风化严重。

下游整个坝面排水沟毁坏,外坝坡冲刷严重,坝脚排水体毁坏,雨淋沟很多,砂壳呈松散状态。

4、大坝渗漏检查

大坝建成运行到现在,0+080,0+180,0+220处出现过渗漏,渗漏量不大,为清水。

放水洞渗漏严重。

5、大坝防浪墙毁坏、通讯、照明设备,无管理房,无启闭机房。

6、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北头,现状测量溢洪道进口底宽6m,高低不平,出露岩层主要是砂岩砂砾岩,坝外脚处冲刷严重。

导流墙老化裂缝。

7、放水洞、闸门及启闭设备

放水洞坍塌毁坏,钢丝绳严重锈蚀磨损,钢丝绳卷扬机已损坏。

大坝

安全

分析

评价

运行管理评价

该水库所有权属镇政府,胡家庄村管理,主管部门沂水县水利局,个人承包。

防汛、水位控制及调度由镇村结合。

大坝自运行到现在未进行过加固,2001年冬对放水洞存在的渗漏严重问题进行过维修。

迎水坡未全面护坡,经过多年的运行,老化退化严重,多年的运行过程中,虽有诸多不利运行条件,但运行基本正常。

防洪标准复核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次洪水复核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经洪水资料复核。

水库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29.41m3/s,洪水总量16.37万m3,洪水位109.3m;水库200年一遇校核洪水洪峰流量为44.2m3/s,洪水总量31.33万m3,校核洪水位为109.9m。

大坝现状高程108.7m,未达设计标准109.3m。

防浪墙毁坏,因此,水库实际防洪能力不足200年一遇洪水标准。

结构安全评价

因无建库时筑坝材料物理指标及碾压密实度,干容重等资料,通过现场检查与测量,该水库大坝坝高、坝坡等均未达到设计标准,该坝不稳定。

溢洪道导流墙损坏严重,抗冲能力不满足要求。

闸门、启闭机、钢丝绳等金属结构锈蚀破损严重,已达报废标准。

 

大坝安全类别评定:

三类坝

对运行管理或除险加的意见和建议:

1、大坝加高到设计标准,坝顶宽加宽到设计宽度。

2、安装闸门,建启闭机房。

3、迎水坡砂壳按设计坡比填筑,反滤层、护坡按设计护砌,并设防浪墙。

4、背水坡按设计坡比填筑,新建排水沟,坝脚排水体等。

5、溢洪道按设计标准加宽,新建导流墙。

6、建管理房,架设照明、通讯设施。

安全鉴定结论:

通过对该工程各部位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等稳定性及老化病害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对设计洪水进行复核计算:

达到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的规定要求。

现根据对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的安全复核结果做如下鉴定结论:

1、水库实际防洪能力低,实际防洪能力不足300年一遇洪水标准。

2、坝坡坡比未达到设计标准,大坝不满足抗震稳定和抗滑稳定要求。

3、闸门、启闭机等结构锈蚀、破损严重,已达报废标准。

4、溢洪道导流墙损坏。

5、大坝上游护坡石风化破损严重,无反滤层,不满足规范要求。

6、大坝无防浪墙。

7、水库无管理房、通讯、照明设施。

8、坝顶高程未达到设计标准,低于设计标准。

坝顶宽未达到设计标准。

鉴于水库现状防洪能力低,大坝、溢洪道、闸门均存在诸多的质量安全问题,该库实际抗御洪水标准底于《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要求,不能正常运行,因此评定该库为险库,三类坝。

专家组组长:

鉴定组织单位意见:

对水库尽快进行整体加固处理,在水库未进行除险加固之前应加强安全监测,合理调度,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鉴定审定部门意见:

同意本次小型水库安全状况鉴定组织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专家组成员表

姓名

专家组职务

工作单位

职称

职务

从事专业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