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336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docx

住宅弱电设计说明

3.弱电说明(住宅小区)

3.1弱电方案说明(住宅小区)

3.1.1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为中华人民国有关部门及上海市颁发的标准、规及有关单位的条例。

3.1.2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通讯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安保设备

●三表计费系统

●广播系统

●电子公告牌

●线路敷设、雷电防护及接地方式

3.1.3设计容:

3.1.3.1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本系统将为该区域住宅楼建立一套为所有数据、图像等信号传输,并具有宽带、高速、灵活、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

由电信运营商在小区建立网络平台,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及层面交换机,与小区的家家户户电脑终端连接,形成宽带传输网络。

3.1.3.2通讯系统:

住户可利用网络进行话音通信,也可向局申请ISDN,ADSL业务。

每户引入两对用户线。

、数据通信光缆由远端模块机房引来。

本地块所需市话容量计算:

每户按xx线计算,共计市话线xx对线。

3.1.3.3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

除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外,并可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VOD等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服务。

电视系统采用双向传输技术,采用全频段860M或(1000MHz)双向传输网络。

3.1.3.4安保设备:

1)电视监视系统:

小区设闭路电视监控设备,以加强住宅区的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

小区设有安保中心室。

2)访客对讲系统:

在小区入口、各单体住宅楼底层大门及地下室入口处设可视门口机,住宅每户设对讲话机,住户可以与大门入口处的人员进行双向对讲,并可控制大门入口处的电子门锁。

小区安保中心也可与住户进行双向对讲,并接收住户的呼叫与求助。

3)门禁系统:

在各单体住宅楼底大门入口,与地下室楼梯入口处设门禁系统,住户可持卡控制电子门锁开启所居住单元底层的大门。

4)巡更设备:

在小区的入口、重要公共设施、在各单体住宅楼底层设有接触式存储器,保安人员手持阅读器根据巡更路线一一读取,以维护小区的安全。

5)车库管理设备:

为了更好地管理小区机动车入口及地下车库停车位,管理了解车辆进出情况,小区机动车入口及停车场设立一套电脑管理系统,系统能感应车辆进出,并对每次车辆进出进行记录,系统采用感应卡管理。

6)防盗报警设备:

防盗报警系统按(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的要求,在各层每户的客厅与主卧室设有紧急按钮开关,在住宅的底层、二层和顶层均设置了防盗报警控制器,在底层、二层和顶层的每户设有住户报警控制键盘,在阳台、窗等部位设置入侵探测器或预留安装入侵探测器的接口,并预留燃气泄漏报警器的接口,报警信号接至小区安保中心(门卫室)。

7)周边防盗报警系统:

小区周边围墙上安装有主动红外线对射报警探头,任何非法闯入都将触发报警器。

3.1.3.5三表计费系统:

对住宅每户的水表、电表、煤表,净水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线路经表类控制器及汇接器送至物业管理中心。

3.1.3.6广播系统:

在小区道路两侧布置室外扬声器在各单元住宅底层入口门厅、电梯桥箱及地下停车场也设有扬声器,平时播放新闻、小区通知、背景音乐。

以营造优美轻松小区环境。

3.1.3.7电子公告牌:

电子公告牌用于小区的信息发布,包括物业管理信息、新闻、通知、天气预报等。

室外显示屏采用LED显示屏。

电子公告牌信号由物业管理室引来。

3.1.3.8线路敷设、接地方式及雷电防护:

·线路敷设:

弱电系统线路均敷设在金属线槽中,或穿钢管敷设的方式。

·接地方式

弱电设备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雷电防护:

设有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防护措施。

3.2弱电扩初说明(住宅小区)

3.2.1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为中华人民国有关部门及上海市颁发的标准、规及有关单位的条例。

主要文件有:

●《住宅设计规》GB50096-199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GB/T50312-200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200-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94

●《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

●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J10090-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2001)

●13.《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及其它相关文件》

3.2.2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通讯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安保设备

●三表计费系统

●广播系统

●电子公告牌

●线路敷设、雷电防护及接地方式

3.2.3设计容:

3.2.3.1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将为该区域住宅楼建立一套为所有数据、图像等信号传输,并具有宽带、高速、灵活、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

网络通信系统由电信网络运营商在小区建立网络平台,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及层面交换机,与小区的所需用户电脑终端连接,形成宽带传输网络。

各单体高层住宅楼底层及屋顶层设电信室,各单体中高层、多层住宅楼底层设电信室。

电信室设有综合布线分线箱及集线器等网络设备,系统干线采用光缆,楼层设有综合布线楼层箱,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UTP线。

终端插座采用RJ45型。

每户设有信息配线箱,接入UTP线负责数据线路交接配线。

每户在主卧室,起居室,书房设有信息插座。

3.2.3.2通讯系统:

每户引入两对用户线,经信息配线箱分别引至客厅、书房与卧室的插座,话音线路在信息配线箱进行交接配线,每户共设插座三至四只,住户可利用网络进行话音通信,也可向局申请ISDN,ADSL业务。

本地块所需市话容量计算:

每户按xx线计算,共计市话线xx对线。

、数据通信光缆由远端模块机房引来。

3.2.3.3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

除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外,并可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VOD等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服务。

电视系统采用双向传输技术,采用全频段860M或(1000MHz)双向传输网络,系统带宽5-860MHz,其中5-65MHz为上行通道,87-860MHz为下行通道。

邻频传输,分支分配方式。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用户终端电视信号电平:

683dBuV

2)系统载噪比>=45dB

3)系统交扰调制比>=49dB

4)系统亨声调制比>=46dB

5)幅频特性:

45-225MHz电平差<=12db,VHF电平差相邻频道间<=3dB,任意频道间<=8dB。

并符合市有线电视网联网要求。

各单体住宅每层设有电视分接箱,每户引入一根同轴电缆,在信息配线箱经分配后接出数根同轴电缆,分别引至客厅,卧室及书房,在客厅,卧室及书房分别设电视终端。

电视信号光缆由电视设备前端室引来。

经集中转换后,再用同轴电缆传输至单体建筑。

每户安装x只电视终端计算,共计电视终端xx只。

3.2.3.4安保设备:

6)电视监视系统:

小区设闭路电视监控设备,以加强住宅区的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

小区设有安保中心室,并设有小区监控电视控制设备。

系统控制室主机采用电脑矩阵控制,通过摄像机,对各个监控点进行监视观察,对有关图像还可进行遥控、录像。

在各单体住宅楼底层大厅、电梯轿箱、地下室车库、室外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两侧设全天候摄像机,信号通过同轴电缆送至小区地下车库管理中心,信号再引至安保中心,以监视小区公共场所的治安情况。

本地块共计摄像机xx台。

安保等控制信号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7)访客对讲系统:

在小区入口、各单体住宅楼底层大门及地下室入口处设可视门口机,住宅每户设对讲话机,住户可以与大门入口处的人员进行双向对讲,并可控制大门入口处的电子门锁。

小区安保中心也可与住户进行双向对讲,并接收住户的呼叫与求助。

小区出入口门卫值班室及小区安保中心设管理员机。

共计门口机x台,对讲话机xx台。

访客对讲信号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8)门禁系统:

在各单体住宅楼底大门入口,与地下室楼梯入口处设门禁系统,住户可持卡控制电子门锁开启所居住单元底层的大门.同时门上设有门磁感应器,安保中心可感应各单体大门的开启情况,及是否关闭。

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可自动打开大门电子门锁。

门禁报警信号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9)巡更设备:

巡更系统以配合警卫人员在夜间和设施不运行期间定时、定线路地进行巡视,系统可以记录巡逻人员的、编号、巡逻时间和巡逻路线。

在小区的入口、重要公共设施、在各单体住宅楼底层设有接触式存储器,保安人员手持阅读器根据巡更路线一一读取,以维护小区的安全。

数据信号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10)车库管理设备:

为了更好地管理小区机动车入口及地下车库停车位,管理了解车辆进出情况,小区机动车入口及停车场设立一套电脑管理系统,系统能感应车辆进出,并对每次车辆进出进行记录,系统采用感应卡管理。

在小区机动车入口及地下室车库设车库管理中心,对进入的车辆进行管理。

车库二进二出,入口处设有车辆感应器、读卡机、自动闸门机及满位显示牌,出口处设有读卡机、自动闸门机、车辆感应器。

数据信号引至车库管理中心,后再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6)防盗报警设备:

防盗报警系统按(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的要求,在各层每户的客厅与主卧室设有紧急按钮开关,在住宅的底层、二层和顶层均设置了防盗报警控制器,在底层、二层和顶层的每户设有住户报警控制键盘,在阳台、窗等部位设置入侵探测器或预留安装入侵探测器的接口,并预留燃气泄漏报警器的接口,报警信号接至小区安保中心(门卫室)。

8)周边防盗报警系统:

小区周边围墙上安装有主动红外线对射报警探头,任何非法闯入都将触发报警器,并可自动启动相应的摄像机进行录像,并由值班员根据所在分区开启响应的照明灯,并呼叫保安员前往处理。

报警信号引至小区安保中心。

3.2.3.5三表计费系统:

对住宅每户的水表、电表、煤表,净水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线路经表类控制器及汇接器送至物业管理中心。

物业管理室设有计算机及数据库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存储,物业可以按月打印并将数据通过网络分别发送至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煤气公司。

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煤气公司进行费率计算,返回所需缴纳费用。

住户可以进行网上数据、费用查询,实现网上费用划拨,或在物业管理中心进行缴纳。

共计水、电、煤.净水三表计费设备xx套。

数据送至小区物业管理中心。

3.2.3.6广播系统:

在小区道路两侧布置室外扬声器在各单元住宅底层入口门厅、电梯桥箱及地下停车场也设有扬声器,平时播放新闻、小区通知、背景音乐。

以营造优美轻松小区环境。

广播信号由本地块地下停车场管理中心引来或由物业管理广播音响控制室引来。

3.2.3.7电子公告牌:

电子公告牌用于小区的信息发布,包括物业管理信息、新闻、通知、天气预报等。

室外显示屏采用LED显示屏。

电子公告牌信号由物业管理室引来。

3.2.3.8线路敷设、接地方式及雷电防护:

·线路敷设:

弱电系统线路均敷设在金属线槽中,或穿钢管敷设的方式。

·接地方式

弱电设备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雷电防护:

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防护措施如下:

1)房顶弱电设备的金属支架、外壳均应作等电位接地处理。

2)室机房所有弱电设备金属外壳应作等电位连接。

3)防雷接地、电气接地、屏蔽接地和工作接地应形成等电位网,防止导线共模干扰产生的电位差以及由此电位差造成的弱电敏感设备损坏或致使误动作。

4)卫星馈线和其它各种通信电缆应采用具有双层金属防护层的电缆,其外层金属防护层在顶部及进入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

当电缆为单层屏蔽层时,应穿金属管引入,金属管的两端就近接地,金属管的连接处应跨接。

5)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

弱电机房电源系统应考虑相应防雷措施,以有效预防雷电波从电源系统侵入,保护供电、弱电用电设施。

6)信号系统的防雷

计算机网络、及监控系统等的机房的主要设备、计算机系统等,在其信号进线端口和信号线外引端口应设置电涌保护器。

即在卫星馈线输入端、中继线、监控信号输入端,HUB口安装相应信号电涌保护器。

7)机房的等电位连接要求:

机房应设置均压环或接地母线,与PE线相连,机房防静电地板、走线架、机架(或设备金属机壳)、金属穿线管道、大面积金属门窗以及其它金属管道线,均应与均压环连接。

3.2.3.9总体线路设计:

(1)所有、数据、电视、对讲、三表计费、监控、广播等线路均由远端模块机房、电视机房、安保等中心机房引来。

(2)小区总体的通讯电缆,宽带网络由电信公司或相关单位设计、施工;有线电视系统由有线电视网络中心或相关的运营商设计、施工;其它弱电系统同样由相关的运营商设计、施工。

(3)弱电所有室外管线,如、数据、电视、对讲、三表计费、监控均在同一路由上分管敷设,共井共路。

3.3弱电施工图说明(住宅小区)

3.3.1设计依据:

3.3.1.1主提供的设计委托任务书。

3.3.1.2国家地方有关建筑电气和通信设计规、标准等。

3.3.2设计围:

及信息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全技术防系统(访客对讲、监控、巡更、周界报警及住户报警系统)、广播系统等。

3.3.3基本施工原则:

3.3.3.1除本说明外,均按照国家建设部、信息产业部以及地方各有关部门已颁布的有关电气或信息施工规定进行施工。

3.3.3.2当今后弱电各系统承包商要求对本工程弱电各系统平面图及系统图进行调整时,必须经本工程施工监理,设计院设计人员及业主共同确认。

3.3.3.3当今后弱电各系统承包商进行室外线缆系统设计、施工敷设时,均必须符合当地市政各弱电配套单位的要求。

3.3.3.4除注明外,本工程中弱电各系统垂直电缆或导线均明敷在弱电间(竖井管笼)中的垂直电缆走线槽或暗敷在垂直墙板中的钢管;水平电缆或导线分别穿管暗敷在本层地坪、墙中、楼板或明敷设于水平电缆走线槽,并经走线槽再引至本层的各个用户点处。

3.3.3.5除注明外,弱电各系统的分接箱应明装于弱电间(竖井管笼)的侧墙上或暗装(嵌装)在楼梯间的侧墙上。

除注明外,分接箱明装或暗装(嵌装)时箱底离地均为1.30m。

过路箱暗装(嵌装)时箱底离地0.30m。

3.3.3.6除注明外,本工程中弱电各水平线缆均穿TC型钢管暗敷设,底层或地下室均穿SC型钢管暗敷设。

3.3.3.7穿放电缆或导线的钢管部需光滑,不应有扁曲或节痕,钢管弯曲时应尽可能有较大的曲率半径,钢管两端管口需挫光,不管穿线与否,均穿放好牵引钢丝。

3.3.3.8除注明外,本工程中弱电各系统暗装出线盒安装高度为盒底离地0.30m,或与附近电源插座并排安装。

3.3.3.9在弱电间(竖井管笼)垂直线槽靠墙明装,并预留洞口引至上层;在楼梯间侧墙上暗装(嵌装)的弱电各系统分线(接)箱的预留洞以及弱电各系统进楼(户)钢管预留洞的位置、尺寸大小均详见结构施工图。

3.3.3.10弱电间(竖井管笼)垂直管道洞口施工后需加防火材料进行防火封堵;地下一层外墙上弱电进线管两端均需用防水材料堵塞,以防渗水。

当弱电线缆穿越沉降缝时,需按沉降缝施工处理。

3.3.3.11电缆走线槽可用支架吊装或用托臂支撑,托臂或支架均分别每隔1.00m~1.50m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附近侧墙或顶板上。

3.3.3.12从垂直(或水平)电缆走线槽引出的电缆或导线均需外加钢管或金属蛇皮管加以保护。

3.3.3.13各个钢板箱外壳接地螺栓均需用BV1X6接地线连接并与弱电间(竖井管笼)中垂直电缆走线槽BV1X35(接地主干线)焊接。

除注明外,接地线均引至弱电(竖井管笼)及有关机房,所有电缆走线槽均可采用热镀锌处理,并且电缆走线槽和钢管均需有连续可靠的接地。

各弱电系统均需有连续可靠的接地,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采用联合接地体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

3.3.3.14除注明外,弱电各系统走线槽均安装在各层吊平顶,当电缆走线槽(或钢管)穿越侧墙或混凝土剪力墙时所需预洞位置、尺寸大小均详见结构施工图。

3.3.3.15弱电系统中,各自线缆的对数和型号均详见今后各自系统图。

所有图纸上有标注的图例及说明均以图纸为准。

3.3.3.16由于各层弱电管线较多,施工时需与土建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工种密切配合施工。

3.3.3.17除注明外,过路盒可选用86H60配86ZB盖板,嵌墙暗装时盒底离地0.30m,或与附近电源插座同一高度相邻安装,当有吊平顶时可暗装在吊平顶中(盒口朝下安装)。

3.3.3.18弱电各线缆中,当在各楼层分线(接)箱分接时,需在各自分线(接)箱盘留1.00m后再引出,或在各自出线盒盘留0.20~0.30m。

3.3.3.19当图纸中设计的暗管长度(含两个弯头)超过15米,直线距离超过30米时应设置过路盒,平面图中不再画出。

3.3.3.20弱电各系统室外管线引入室前均需进行防雷击保护处理。

3.3.3.21所有弱电系统线缆均需选用阻燃耐火型。

3.3.3.22凡进入人防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3.3.4及信息通信

3.3.4.1除注明外,住宅楼弱电间(竖井管笼)明装楼层电信箱可选用箱净尺寸为450Wx600Hx150D型钢板箱。

3.3.4.2除注明外,各层电信箱明装或暗装时箱底离地1.3m。

3.3.4.3除注明外,各层平面图中电信用户线均穿TC20钢管暗敷设(底层或地下室均穿SC15钢管),并在钢管穿1根超五类4对UTP用户线,平面图上不再重复标注。

当标注(预留)符号时表示为预留1根TC20钢管暗敷设。

3.3.4.4除注明外,电信出线盒均选用86H60钢板盒配RJ45模块插孔盖板,出线盒嵌墙暗装时盒底离地0.30m,或与附近电源插座同一高度相邻安装,卫生间出线盒嵌墙暗装时盒底离地1.00m。

3.3.4.5每户设有家居信息配线箱。

除注明外,住户的嵌装家居信息配线箱可选用箱净尺寸为350Wx250Hx100D型钢板箱,安装高度为箱底离地2.10m。

3.3.5有线电视系统

3.3.5.1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全频段(1000MHZ)或采用860MHZ双向传输网络技术,信号经双向用户放大器放大,以分配分支方式设计。

用户点终端电平需满足68+3dB,系统布线应满足双向传输网络管理的要求。

3.3.5.2除注明外,有线电视主干电缆可选用9C-FT铝管护套屏蔽电缆或选用SYWY75-9四层屏蔽电缆;住宅楼层间支干线可选用RG11或SYWY75-7四层屏蔽电缆;用户电视电缆可选用RG6或SYWV75-5四层屏蔽电缆。

3.3.5.3除注明外,住宅楼的弱电间(竖井管笼)明装电视分接箱当需装放大器时可选用箱净尺寸为350Wx450Hx150D型钢板箱。

当无放大器时可选用箱净尺寸为220Wx220Hx100D型钢板箱。

3.3.5.4除注明外,各层电视分接箱明装时箱底离地1.70m,暗装时箱底离地1.85m。

3.3.5.5除注明外,各层平面图中电视用户线均穿TC20钢管暗敷设(底层或地下室均穿SC15钢管),并在钢管穿1根电视用户线,平面图上不再重复标注。

当标注(预留)符号时表示为预留1根TC20钢管暗敷设。

3.3.5.6除注明外,有线电视出线盒选用86H60钢板盒配双向屏蔽型专用单孔插座盖板,出线盒嵌墙暗装时盒底离地0.30m,或与附近电源插座同一高度相邻安装(一般与电源插座间隔0.30m)。

3.3.6安全技术防系统(访客对讲、监控、巡更、周界报警及住户报警系统)

3.3.6.1除注明外,住宅楼的弱电间(竖井管笼)明装安防分接箱可选用箱净尺寸为350Wx250Hx130D型钢板箱,安装高度为箱底离地1.30m。

3.3.6.2除注明外,摄像机出线盒选用146H60钢板盒,当有吊顶时,安装高度为下口距吊顶0.20m,当无吊顶时,安装高度为下口距地坪2.40m米。

3.3.6.3对讲机UPS电源设备均由强电底层或地下室配电间专用回路供电。

3.3.6.4大楼访客对讲门口机可选用146H60钢板盒嵌墙暗装(或由厂商提供钢板盒暗装),盒底距地1.40m。

读卡器可选用86H60钢板盒,安装高度为盒底离地1.40m。

访客对讲电锁出线盒可选用86H60钢板盒嵌墙暗装,安装高度:

单门为盒底距地1.10m;双门为盒底距门框上沿0.10m。

3.3.6.5户访客对讲机可选用86H60钢板盒嵌墙暗装,盒底距地1.40m。

访客对讲机设备安装时底部离地1.30m。

3.3.6.6家庭安防系统出线盒均选用86H60钢板盒,磁控报警器出线盒安装在门或窗角上0.10处,红外探测器出线盒吸顶暗装,红外幕帘探测器出线盒安装在距顶0.30处,控制键盘及紧急按钮出线盒安装高度为盒底离地1.30m。

3.3.6.7除注明外,未注的穿访客对讲及监控报警系统线缆暗管均为TC20钢管。

3.3.6.8巡更系统采用无线电子巡更系统。

3.3.6.9周界报警系统说明见总平面图。

3.3.7广播系统

3.3.7.1除注明外,各层平面图中广播线均穿TC20钢管暗敷设(底层或地下室均穿SC15钢管),并在钢管穿1根RVS3x28/0.2广播线,分路编号标在弱电间引出的第一根钢管上,平面图上不再重复标注。

3.3.7.2除注明外,广播出线盒均选用86H60钢板盒,明装音箱出线盒嵌墙暗装时盒底离地2.10m,吸顶音箱出线盒安装时安装在吊顶上0.20m。

3.3.15接地

3.3.15.1弱电系统接地需从桩基联合接地体环单独引至各弱电机房与电信间。

接地电阻<1Ω

3.3.15.2底层消防安保中心需引入三组接地体。

3.3.15.3机房需引入一组接地体。

3.3.15.4POS机房需引入一组接地体。

3.3.15.5子母钟机房需引入一组接地体。

3.3.15.6车库管理岛需引入一组接地体。

3.3.15.7电信间需引入二组接地体。

3.3.15.8每个接地体应采用一进五出引接地铜排制作。

3.3.15.9弱电接地系统详见“电施”接地系统平面图与系统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