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268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花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荷花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荷花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荷花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荷花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荷花 教学设计.docx

《荷花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花 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荷花 教学设计.docx

荷花教学设计

3《荷花》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习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

  2.教师只须做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当演员,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3.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收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

)齐读课题:

荷花。

2.语言渲染: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

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I(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千姿百态……)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

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

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

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得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

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

(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

(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得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

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来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

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①翩翩起舞:

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

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

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

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

出现裂缝。

   ⑥姿势:

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

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

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

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 

  4.小结:

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3荷花 

▶教学目标 

1.会认“蓬、胀”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正确读写“荷花、清香”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

背诵第2~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4.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2.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都是形声字,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文指导学习。

“蓬、胀”是后鼻音。

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包含上下、左右、左中右和独体4种结构,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字形结构归类,再按照不同类字体结构的书写规律书写练习。

2.朗读教学 

本课语言优美,可以通过朗读示范、情境描述、音乐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展开想象,进一步体验想象的乐趣。

最后,指导学生把感受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体验促朗读,以朗读促体验。

3.语言运用 

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突破难点:

一是提前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先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三种形状的荷花,再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按照“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蓬、胀、翩、蹈”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胀、裂、姿、势”6个字。

读准带儿化音的词“花瓣儿、花骨朵儿”和轻声词“莲蓬、衣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

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句。

 3.练习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仿写片段。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荷花的诗句。

(课件出示诗句) 课件出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欣赏荷花:

课件出示荷花的图片,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的特点。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师: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赏荷花。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诗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观看荷花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

②归类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词语) 

A.指名读“花瓣儿”“花骨朵儿”,强调儿化音,读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B.正音:

“莲蓬”“衣裳”这两个词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③齐读词语。

 ④指名读课文。

⑤请用课文中的一个短语来形容作者看到荷花后的感受。

(一大幅活的画)

3)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①学生默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课件出示交流句式) 课件出示;

先写_______,然后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

②学生交流反馈。

明确:

先写作者被一池荷花吸引,然后写荷花的形状和姿态,最后写作者的想象与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指导学生划分课文层次。

板块二 再读课文,想象荷花之美 

1.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交流展示。

(1)学生交流。

(2)根据作者的描述,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指导) (3)作者描写了哪三种形状的荷花?

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①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②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

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

 ④引导学生从“冒”感受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A.查字典理解“冒”:

“冒”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文中应选哪一种?

 课件出示:

a.向外透;往上升。

  b.顶着;不顾。

  c.鲁莽;轻率。

B.换词体会作者用“冒”的精妙。

思考“冒”是否可以换成其他词语,为什么?

 ⑤引导学生抓住“才、全、花骨朵儿、饱胀”,体会荷花的姿态美。

 (4)齐读第2自然段。

(5)语言训练: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6)迁移运用。

①默读第2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把荷花写活了。

 ②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作者仔细观察,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l 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了荷花不同的姿态。

 ③小练笔:

选一种喜欢的植物,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

 ④学生练写。

⑤学生交流,分享展示。

【设计意图】抓住板块二学习的契机,训练学生运用文中的句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三 品读课文,想象荷叶之美 

1.作者除了描写荷花,还写了什么?

(荷叶)作者是怎么样描写荷叶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读句子,识记多音字“挨”,并用它的另一种读音组词。

(2)理解“挨挨挤挤”。

师:

“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

(多、密)换成“密密麻麻”好吗?

 (3)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你从“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中读出了什么?

(荷叶的颜色美、数量多、形状大) 2.荷叶是挨挨挤挤的,那荷花是怎么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冒”字的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试着背诵第2~3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换词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为后面的仿写做铺垫。

板块四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瓣、蓬、胀、裂、姿、势”6个字。

(1)观察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注意观察“瓣、蓬”的结构。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

瓣:

两边长中间短,3个部分要写得窄长,中间的“瓜”字的长撇和捺分别穿插到两个“辛”字下面。

蓬:

上下结构,“艹”扁长,走之的捺要写舒展。

 2.教师示范重点字的笔顺及笔画。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4.写字展评。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观察书写,教师适时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仿、佛、随、蹈、止”5个字。

2.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背诵第4自然段。

 3.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填空,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叶圣陶爷爷笔下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那美好的画面。

读一读,填一填。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件出示:

l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l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

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l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2.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第2~3自然段。

3.叶圣陶爷爷观赏到了这么美的荷花,他有什么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实现新旧过渡。

再现荷花美丽,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

板块二 朗读课文,感受想象之趣 

1.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这么美的荷花,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发现的呢?

画出文中写作者发现这一池荷花的句子。

(2)闻到清香后,作者是怎么做的?

从“赶紧、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名读,全班齐读。

 2.交流想象,探寻写法。

(1)作者看着这么美丽的一池荷花,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呢?

(自己变成了荷花) 

(2)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理解“仿佛”。

(3)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l 仿佛看到一位白衣荷花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l 仿佛看到一池的荷花在风中舞蹈。

l 仿佛看到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l 仿佛看到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4)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想象中的美好情景。

(5)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美好幸福的感觉。

鼓励学生谈感受。

(6)第4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作者想象的画面)如果你变成了荷花,还会有哪些小动物过来告诉你些什么呢?

(7)讨论交流:

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

(比喻、拟人、想象) (8)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生带入情境,想象自己仿佛也变成荷花,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块三 回到现实,感受美好 

1.齐读第5自然段。

2.思考: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美让“我”陶醉) 3.拓展阅读:

正因为荷花这么美,所以很多作家对其赞不绝口。

(1)学生交流赞美荷花的文章。

(2)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4.比较阅读:

朱自清与本文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荷花写活的?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美好景物) 

【设计意图】拓展课外描写荷花的相关语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丽,并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块四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仿、佛、随、蹈、止”5个字。

 师:

观察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结合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记) 3.教师示范重点字的笔顺及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蹈”右下部分“臼”的笔顺为:

撇、竖、横、横折、横、横;“随”双耳旁的竖是垂露竖,“有”要写得窄瘦,为走之让出空间。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5.写字展评。

【设计意图】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对生字进行识记,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尤其是笔顺,避免出现第一次错了之后形成定势而难以纠正。

▶板书设计 

 闻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荷花香美

荷花看

荷花:

千姿百态陶醉忘我

想“我”仿佛是荷花:

起舞、交谈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重点抓住“冒”字,让学生换词。

再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朗读,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2.积累表达,迁移训练,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三种形状的荷花,再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富有动感的词语,最后再训练他们运用文中的句式仿写句子。

这次小练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3.抓住留白,发挥想象,指导说话写话。

课文第4自然段有一处留白: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句末的省略号,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

如果此时,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板书设计 

 闻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荷花香美

荷花看

荷花:

千姿百态陶醉忘我

想“我”仿佛是荷花:

起舞、交谈

3《荷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挨 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挨 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小谜语(课件1出示)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

2.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板书:

荷花)(课件3出示)指导课题书写 出示资料(课件4),介绍荷花。

3.让我们一起到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5:

荷花图) 你眼中的荷花是什么样的?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过渡:

同学们眼中的荷花很美,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眼中的荷花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课件出示课文及出示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花瓣儿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挨”的读音:

“挨”在这里读“ā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一个是“ái”,组词为“挨打”。

另外读好卷舌音“花瓣儿”。

4.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

生字田字格课件:

) 瓣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 随 蹈 止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姿、随”,翘舌音“ 止、胀、势”,前鼻音“瓣”,后鼻音“蓬、仿”。

(2)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

瓣 蹈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 

(2)熟字比较。

如:

瓣一辨  裂一烈 拂一佛 正一止 

B.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

瓣”——左边“辛”最后一笔是撇。

 “势”——上宽下窄,上面是“执”。

“佛”——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笔顺是横折、橫、竖折折钩、撇、竖。

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练写书写。

2.交流不理解的词义,如:

(课件出示:

出示词语解释)   ①

翩翩起舞:

形容轻快地跳舞。

挨挨挤挤:

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

清香:

清淡的香味。

  饱胀:

饱满得发胀。

  破裂:

出现裂缝。

  姿势:

身体呈现的样子 

【设计意图:

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1.交流讨论分段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闻荷香”、“赏荷姿”、“想荷花”三部分。

(板书:

闻荷香 赏荷姿 想荷花) 

2.小结:

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配乐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5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1个字,了解了荷花的美,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发挥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

2.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花瓣儿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仿佛  花骨朵儿

2.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

   

1.指导朗读第一段(闻荷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什么?

(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跑去,说明了什么呢?

(对荷花的喜爱)

  小结:

“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赏荷花):

  

(1)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请同学们以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