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150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详解新版新人教版

“机械运动”考点详解

一、填空题

(1)2题图

1.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地心说”,是古代人缺乏足够的宇宙观测数据和手段,以及受到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因此他们误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体都是绕着地球而运行的。

“其他的星体都是绕着地球而运行的”这句话是指观测者以为参照物而得到的结论。

2.图

(1)是城市观光电梯。

人坐在电梯里看见外面的景色在往下运动,这是因为人以为参照物看到的现象;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往(上、下)运动的。

☆详解:

1、2题考查学生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运动描述是相对的,分析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同。

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看运动物体,“1题”运动物体是“其他星体”,“2题”运动物体是“电梯外的景色”;“其他星体”和“电梯外的景色”之所以运动,是因为把“地球”和“观光梯”看成不运动,所以他们的参照物分别是“地球”和“观光梯”。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观光梯是运动的,看到的情形与以观光梯为参照物看到的情形相反,故观光梯往“上”运动。

(2)3题图

图(3)4题图

3.图

(2)是用直尺测量铅笔长度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铅笔长度为:

5.24cm。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长度测量。

图中,直尺最小分度值是1mm,读数时一定估读到mm的下一位;铅笔左端未与零刻度线对齐,读数后一定要减去铅笔左端所对齐的刻度“2”;图中直尺读数为“7.24cm”,故铅笔长度为“7.24cm-2cm=5.24cm”。

4.如图(3)所示,停表的正确读数是:

s=min。

☆详解:

这是学生读数的难点,考查的是停表的读数和时间的换算。

读数时应该按下列顺序:

一、首先要看清楚分针(小圆内)一圈是多少(图中一圈是15min)以及最小分度值(图中是0.5min);二、秒针一圈是多少(图中一圈是30s)以及最小分度值(图中是0.1s),也就是说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三、读分钟,图中是3.5min,说明秒针转过一圈后又到现在的位置,故应读0-30刻度(如果分针按3min计算,读秒应读30-60刻度);四、读秒并估读到0.1s的下一位,图中18.70s;五、读数为3.5分18.70秒,换算成秒应为228.70s,换算成分钟应为3.812min。

5.表

(1)中给出了不同物体和不同长度,根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把相应编号填入(如:

E-5)。

(1)物体与长度

A

B

C

D

篮球运动员

课本厚度

卧室的高度

一张纸的厚度

1

2

3

4

1.2cm

1.95m

0.1mm

2.9m

☆详解:

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对长度概念有更直观的了解,生活积累。

人的身高一般在1.5-2m之间,篮球运动员一般都较高;书本的厚度一般在cm范围内;卧室高度比人高,一般在2.5m-3.2m之间;一般纸张的厚度在

mm左右。

所以,答案应为:

A-2、B-1、C-4、D-3。

6.表

(2)是校运会200m跑比赛成绩,明显记录错误的是第道,他们所出现的错误分别是和(比赛中运动员未出现失误和事故)。

(2)200m比赛成绩表

运动员跑道编号

1

2

3

4

5

6

7

8

成绩(s)

30.1

35

29

28.4

31

50

32

15

☆详解:

考查误差和错误的概念。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m比赛成绩一般在30s上下,50s、15s是正常比赛不可能出现的成绩,属于计时错误,不是误差。

50s远远超出比赛成绩,说明计时员提前“掐表-开始计时”了;15s远低于比赛成绩,说明计时员“掐表”慢了许多。

所以,答案应该是6、8,6道计时员提前“掐表”,8道计时员“掐表”晚了。

7.图(4)是A、B两物体作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A作运动,物体B作运动;物体A的速度是;物体B在前4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7s-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整个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图(4)路程时间图像

☆详解:

考查物体的运动快慢、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A物体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是折线,座椅作变速运动。

根据速度公式:

,A物体的速度为:

;B物体前4s的平均速度为:

,7s-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整个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由此可见,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是: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物体A的速度是4m/s,物体B在前4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物体B7s-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m/s,物体B整个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2m/s。

图(5)速度时间图像

8.图(5)是某物体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物体运动速度分为OA、AB、BC、长度四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作加速运动的是段,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段,作减速运动的是段;AB段,物体走过的路程是m。

☆详解:

考查由速度时间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状态。

图像表示的是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

t=0时,速度为0,t=4s时,速度为6m/s,速度逐渐增加,所以为加速运动。

由此可知,加速运动是OA、BC段,匀速直线运动是AB段,减速运动是CD段。

AB段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是6m/s,时间是3s,故运动走过路程为6m/s×3s=18m。

二、单项选择题

9.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为3.8×108m,下面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3.8×108m=3.8×105km=3.8×1012mm=3.8×1015μm

B.3.8×108m=3.8×105km=3.8×1011mm=3.8×1014μm

C.3.8×108m=3.8×106km=3.8×1011mm=3.8×1014μm

D.3.8×108m=3.8×106km=3.8×1012mm=3.8×1015μm

☆详解:

考查长度单位换算。

km、m、mm、μm、nm之间都是103关系,即1km=103m=106mm=109μm=1012nm,m、dm、cm、mm之间都是10倍关系,即1m=10dm=100cm=1000mm。

不难看出,正确答案是B。

10.图(6)是用直尺测量木块长度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6)10题图

☆详解:

考查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A图,刻度尺“0”刻度线没有与木块左端对齐,无法正确读数;B图,木块左端仍没有与“0”刻度线或长刻度线对齐,误差较大;C图,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木块,无法正确读数;D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木块并且与被测木块边保持平行,“0”刻度线与木块左端对齐,故为正确测量图。

11.物理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把对误差的认识,每人总结一句话,下面是同学们回答的内容:

(1)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2)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

(3)测量值与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这说明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4)当测量误差较大时,就说明这次测量是个错误;

(5)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6)通过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7)为了减小误差,读数时可以多估读几位;

(8)不同人,用相同测量工具,虽然测量方法正确,测量值也可能不同。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1)、

(2)、(4)、(7);

B.

(2)(4)、(5)、(8);

C.

(1)、

(2)、(6)、(8)

D.

(1)、

(2)、(3)、(4)、(6)、(8)

☆详解:

考查误差概念。

误差是测量中由于测量工具、测量人、测量环境等因素产生的,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提高测量手段、改进测量方法、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有效的减小误差,也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但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不遵循测量规律,人为因素产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3)测量值与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不能说明可以避免误差;(4)当测量误差较大时,不一定是错误,只能说明这次测量误差较大;(5)使用再精密的仪器,测量手段再好,也会产生误差;(7)估读只能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所以,正确说法是

(1)、

(2)、(6)、(8)。

12.关于机械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形式;

B.在描述物体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是说这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详解: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只是运动形式不同,机械运动也不是唯一的运动形式,如热运动、电磁运动等。

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它又可能是运动的,所以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C。

13.火车的速度是80km/h,优秀100m运动员的速度是10m/s,猎豹1min能跑2000m,那么它们的速度从大到小正确的是()。

A.v火车>v猎豹>v运动员;

B.v猎豹>v火车>v运动员;

C.v猎豹>v运动员>v火车;

D.v运动员>v猎豹>v火车

☆详解:

考查速度单位和比较速度大小。

要想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必须统一速度单位,v火车=80km/h=

,v猎豹=

所以,正确答案是B。

14.

(1)我国高铁列车时速、

(2)人步行速度和(3)正常行驶的汽车时速与v甲=80km/h、v乙=1.5m/s、v丙=250km/h三种速度值对应关系是()。

A.高铁列车-v甲、步行-v乙、汽车-v丙;

B.高铁列车-v丙、步行-v乙、汽车-v甲;

C.高铁列车-v乙、步行-v甲、汽车-v丙;

D.高铁列车-v丙、步行-v甲、汽车-v乙

☆详解:

考查学生对速度大小的了解。

我国高铁列车速度达到250km/h以上;人们步行每秒走三步,每步大概0.5m;汽车正常行驶80km/h。

所以,正确答案是B。

15.对速度公式

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完整

☆详解:

考查对速度公式的认识。

速度大小不能由单一物理量(路程S或时间t)确定,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所以,正确答案应是C。

16.表(3)是K819次列车到石家庄站的列车时刻表,北京到保定,保定到石家庄,北京到石家庄的平均速度正确的是()。

表(3)K819次列车时刻表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里程

1

北京西

07:

12

07:

12

0

0

2

涿州

07:

56

07:

58

2

64

3

高碑店

08:

12

08:

14

2

84

4

保定

08:

52

08:

56

4

146

5

定州

09:

33

09:

35

2

206

6

石家庄

10:

29

10:

35

6

281

7

邢台

11:

38

11:

40

2

390

A.87.1km/h、87.6Km/h、83.1km/h;

B.87.6Km/h、87.1km/h、83.1km/h;

C.83.1km/h、87.1km/h、87.6Km/h;

D.83.1km/h、87.6Km/h、87.1km/h

☆详解:

考查平均速度概念。

平均速度是运动路程与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所以公式

中的路程“S”与时间“t”必须相对应,并必须说明是哪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此题中,中间停靠时间也应计算进去。

由此可知,正确答案是B。

1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路程比为2:

3,所用时间比是3:

4,那么它们的速度比为()。

A.6:

12;

B.12:

6;

C.9:

8;

D.8:

9

☆详解:

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由条件可知,S甲:

S乙=2:

3,t甲:

t乙=3:

4,根据速度公式

正确答案是D。

18.我国的高铁营运里程达到20000多公里,贯穿祖国大江南北,并实现了朝发夕至。

长为200m的高铁列车,以时速250km/h的速度经过3000m隧道,从进到出,所用时间为()。

A.43.2s;

B.46.1s;

C.49s;

D.40.3s

☆详解:

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能力。

时速250km/h=69.44m/s,列车长200m,从车头进入到车尾出来路程应为3200m,所用时间为:

正确答案为B。

19.图(7)中表示的是某物体在10s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如果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等于图像、时间轴和过时间坐标与速度轴平行的线段所围成的图形面积,那么此物体在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图(7)19题图

A.6.0m/s;

B.3.8m/s;

C.4.0m/s;

D.4.2m/s

☆详解:

考查用图像求平均速度。

前两秒平均速度为

=12m/s;2s-6s间的平均速度为

,6s-1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正确答案应是D。

20.图(8)为测某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8)测量圆柱体直径示意图

☆详解:

考查长度的间接测量。

当不能用长度测量工具直接测量时,就需要借助一些其他工具或手段,此题需要测量圆柱体直径,直接测量会产生很大误差,有可能出现错误,如:

B和D;B图不能保证直尺与直径重合,D图除不能保证直尺与直径重合外,“0”刻度线也未与圆柱体边缘对齐;A图的错误是“0”刻度线未与圆柱体边缘对齐;故C图是正确的。

三、综合题

21.如图(9)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地、B地同时同向开往C地。

已知甲汽车速度v甲=20m/s,乙汽车速度v乙=54km/h,AB两地距离为1000m,问:

(1)多长时间汽车甲追上汽车乙;

(2)如果AC之间距离为27km,汽车甲提前多长时间到达目的地。

图(9)21题图

☆详解:

考查学生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能力。

解:

(1)

甲汽车追上乙汽车时,

,(20m/s-15m/s)t=1000m,

(2)汽车甲走完全程所用时间:

汽车乙走完全程所用时间:

汽车甲比汽车乙提前:

2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

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详解:

考查运动的相对性和学生分析能力。

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根据运动相对性,说明甲飞机匀速上升;

乙看见甲静止不动,说明甲乙相对静止,乙也做匀速上升;

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说明丙与地面之间保持不变,所以丙未起飞或者停在空中。

23.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0)甲所示。

(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其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多少?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图(10)23题图

(3)根据速度公式,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

☆详解:

考查长度测量、时间测量和速度。

(1)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mm,估读值应在mm下一位,所以每块砖的长度为60.00cm。

(2)秒表最小分度是1s,故秒表读数为20.0s。

(3)

24.在如图(11)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先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请你写出具体实验步骤。

图(11)斜面上小车平均速度实验

☆详解:

考查测量速度实验。

首先应注意,要想测量速度,必须测量路程和时间。

(1)测量时间:

用秒表测量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到达C点时再次掐表,即可记录小车由A点出发,到达B的时间t1和到达C点的时间t2;

(2)测量路程:

由标尺看见,AB=40cm,BC=40cm;

(3)AB段平均速度:

BC段的平均速度:

AC段平均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