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118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x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晋中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目录

  第一部分十年愿景: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一章科学谋划未来10年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

  

(一)指导思想

  

(二)核心理念

  (三)工作要求

  (四)战略目标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

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第二章素质教育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一)坚持德育为先

  

(二)深化课程改革

  (三)减轻课业负担

  (四)促进全面发展

  第三章基础教育奠基学生的美好未来

  

(一)发展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二)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三)发展特色多样的高中教育

  (四)发展按需供教的特殊教育

  第四章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一)强化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提高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第五章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成人学习机会

  

(一)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三)开展面向社会个体的继续教育

  (四)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第六章民办教育适应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需要

  

(一)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第七章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三)强化教师教育工作

  (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五)加强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第八章信息化建设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探索建立信息化教育新模式

  (三)推进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第三部分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第九章重点工程和改革试点

  

(一)实施六项重点工程

  

(二)开展八大改革试点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全面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

  第十章加强组织领导

  

(一)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二)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三)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四)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第十一章保障经费投入

  

(一)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三)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四)保障教师培训资金

  (五)加强教育经费管理

  第十二章确保教育用地与配套建设

  

(一)切实做好教育用地的规划与保护

  

(二)明确教育配套建设的责任主体

  第十三章营造良好氛围

  

(一)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

  

(二)构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三)推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

  第十四章认真组织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晋中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服务我市建设山西“四化”率先发展区大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部分十年愿景: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一章科学谋划未来10年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推进晋中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核心理念。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让学习成为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方式。

  办好每一所学校是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的根本。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倾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覆盖城乡的优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教好每一名学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师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让学习成为每一个公民的生活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立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格局,健全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不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实施学习型组织建设工程,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三)工作要求。

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

  率先发展。

把率先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围绕做好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目标,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协调发展。

把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使晋中教育在结构上科学合理、规模上相对适宜、质量上相互支撑。

  均衡发展。

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内涵发展。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内涵提升,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创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机制、教育投入方式和教育评价制度,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全力构建现代教育新体系,增强晋中教育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战略目标。

到2015年,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均衡、教育质量、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建成教育强市;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未来10年,全市要率先基本建成中西部地区现代化教育强市,着力实现“五个率先”:

率先构建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率先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

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第二章素质教育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一)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建立完善政府统筹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增强课堂主渠道的德育渗透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整体构建具有晋中特色的以养成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序列化德育体系。

小学阶段以“八大习惯”为侧重,抓好养成教育;初中阶段以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为侧重,抓好健康人格教育;高中阶段以“四观一规划”为侧重,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整个中小学阶段抓好公民素养教育。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齐心理咨询室。

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到2015年,全市11个县(区、市)全部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学生劳动实践基地。

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推进书香校园、文明礼仪校园、文化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八大习惯 四观一规划

  八大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特别是待人接物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特别是自主预习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特别是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健体习惯,特别是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的习惯;养成勤俭朴素的习惯,特别是不穿名牌服装、不铺张浪费的习惯;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特别是会做家务的习惯。

  四观一规划: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涯发展规划。

  

(二)深化课程改革。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

以“有效教学系列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和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加强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加强科技实践、社会实践。

多形式建设各类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和活动中心,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引导、支持学生到农村、到企业、到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各类基层服务和公益事业活动,从中了解社会,磨砺心智,增长才干。

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构建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精品地方课程。

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和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创新中小学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

  有效教学系列活动

  教学活动“五个有效”:

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作业、有效评价。

  (三)减轻课业负担。

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

严禁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科目。

严格控制中小学学科竞赛。

严格控制中小学乱订滥用各种复习资料。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以现代教育理念、科学教育方法、家庭亲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家长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四)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认真上好写字课,提高中小学生熟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实施好“体艺2+1项目”,广泛深入开展“阳光校园”主题活动,让校园充满生机,让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好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提倡学生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营养水平。

加强艺术教育,建立区域内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改变农村艺术教育薄弱的状况,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加强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

    

  阳光校园主题活动

  四姿:

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端正的坐姿、标准的站姿和优美的舞姿;

  三声:

让校园充满琅琅读书声、嘹亮歌声和激越的运动呐喊声;

  两操:

早操和课间操;

  一活动:

课外活动。

  体艺“2+1”项目

  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第三章基础教育奠基学生的美好未来  

  

(一)发展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办园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体系。

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办园。

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

制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全市新改扩建城区公办园50所、乡镇公办中心园118所;到2015年,确保每个乡镇有1—2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园,全市建成300所标准化幼儿园,普及学前二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20年,全市建成500所标准化幼儿园,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规模适宜、以公办园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

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力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逐步纳入义务教育管理范畴。

大力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落实居民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的方式扩大公办教育资源。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规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县、乡两级共管和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完善幼儿园准入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收费管理制度。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普及科学保教方法,提高保教质量,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

继续以“四化两改三保证”为抓手,强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构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

到2015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四化两改三保证

  四化:

学校建设标准化、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手段信息化;

  两改:

改造薄弱学校、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三保证:

保证贫困生不失学、保证学困生不流失、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城市的孩子享受一样的公平教育。

  切实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千校达标”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政策倾斜力度。

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完善中小学校舍维修维护建设长效机制。

完善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制度。

完善对初中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办法,深化以初中学业考试、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为主要内容的中考改革,从2013年起,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100%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严格执行《晋中市加强普通中小学常规管理“五个规范”》《晋中市教育局规范办学行为“十项规定”》和《晋中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招生编班和控辍工作的规定》,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高质量解决义务教育学校“择校”“乱收费”和“大班额”问题,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

继续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切实解决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炊事人员的待遇问题,提高农村寄宿学生义务教育保障水平。

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切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

完善控辍保学机制,把控制辍学工作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防止与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学生复学机制,加强对企业用工监督检查,采取救助帮扶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五个规范

  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规范招生编班行为、规范学校收费行为、规范课程开设行为、规范作息时间。

共5章48条。

  (三)发展特色多样的高中教育

  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统筹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额,保持两类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继续推进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形成10所省级示范高中、10所市级示范高中和10所合格高中的格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到2020年,全市30所普通高中学校要建成教育风格鲜明、文化特征独特、育人效果突出、充满办学活力的特色学校,其中要有3-5所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名优学校;实现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推行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和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立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严格落实《山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册》制度,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促进办学体制、内涵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

在总结我市普通高中科技、体育、艺术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提炼、传承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和办学优势,探索以人文、科学和艺术等见长的办学模式,努力形成普通高中校校有特色的格局,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要求。

探索高中和大学有效合作机制,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

  (四)发展按需供教的特殊教育

  建立合理的特殊教育体系。

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特殊教育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努力构建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康复训练“三位一体”的特殊教育模式。

完成晋中盲聋人学校改造工程;到2015年,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区、市)都能建成一所高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

  第四章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一)强化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财政支持。

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

从2011年秋季开始,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到2015年,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到2020年,形成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职高职沟通、职前职后衔接、具有晋中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大张旗鼓地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提高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

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到2015年,各县(区、市)都建成高标准的县级职教中心。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到2015年,建成5个国家级项目实训基地、5个省级项目实训基地、10个市县级项目实训基地;到2020年,形成以国家级实训基地为引领、省级重点实训基地为主体、市县级实训基地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格局。

实施优质学校资源发展工程,到2015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国家办学标准,30万人口大县建成第二职业中学;到2020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标准,50%的学校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建成10所省内一流的中职学校、2所高职学校,并有一批学校进入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行列。

全面支持高职院校发展,充分发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把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建成高职人才培养基地、培训和技能鉴定基地、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和产学结合的创业基地,并创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努力扩大晋中市卫生学校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5000人以上,建成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力争升格为晋中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支持晋中职业教育集团集约发展,建立市级公共实训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支持市域中高等职业学校(学院)及技工学校与山西高校园区合作办学,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重点依托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和大中型企业,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和骨干教师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技能型人才担任兼职专业教师比例占到教师总编制的15%-20%,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30%,工资由财政支付。

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到2015年,“双师型”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2020年达到60%。

  (四)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以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多元化办学体制,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形成以就业创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加强课程标准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形成课堂教学与实训实践一体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模式;完善职教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和职业培训模块叠加的“学分银行”制度,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质量评估。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五)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

强化县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

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加强涉农专业和三产服务性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第五章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成人学习机会

  

(一)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工作,把继续教育纳入区域和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继续教育促进办法。

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

建立开放互动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实行晋中市继续教育卡制度、公民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推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作为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评聘、职业注册的依据。

实行继续教育机构质量标准和资质认证制度,加强准入监管和质量评估。

  

(二)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切实解决县乡成人教育工作机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问题。

依托市属高等院校和电大成立晋中市社区教育中心,依托县级职教中心或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个县(区、市)、每个乡镇(街道)、每个社区和村组要建成1所社区教育中心,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到2020年,建成2个国家级、3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城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率达到50%以上,农村居民参与率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