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090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教案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9月16日中心发言人:

李老师

课题:

15《搭船的鸟》第1课时总计2节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

(重点)

重、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

(课件展示,学生欣赏、评价。

2.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

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搭船的鸟》,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3.质疑课题: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是什么鸟要搭船?

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成员合作自主识字,在课文中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互相检测。

(3)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生字自学情况,给予“笑脸”贴纸评价。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

2.检查自学成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同学评议、补充。

3.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

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如:

搭——答悄——消吞——吴

(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如:

“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序号。

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呢?

课前提出的疑问,有答案了吗?

(“搭船的鸟”是翠鸟。

文中的“我”发现翠鸟的外形很好看,捕鱼的身手很敏捷。

本文讲了“我”和母亲在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只翠鸟,通过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和捕鱼过程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指名回答,再读相关的段落。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暂时不用解答。

四、师小结:

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重点探究。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9月16日中心发言人:

李老师

课题:

15《搭船的鸟》第2课时总计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复习巩固。

2.师:

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真好!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翠鸟是只漂亮的鸟,它还很会捕鱼。

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美在哪里?

它的捕鱼动作如何?

勾画相关语句。

2.课件出示: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1)读完这句话,你知道“我”是怎样注意到这只小鸟的吗?

(鲜艳的羽毛吸引了“我”的注意)

(2)你想怎样读好这句话?

(引导学生)

3.课件出示: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这句话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美的?

(整体到部分。

羽毛——翠绿;翅膀——蓝色;长嘴——红色)

(2)(出示鹦鹉与翠鸟图片)你更喜欢哪一种鸟?

说说你的理由。

(3)你能运用“我”观察翠鸟外形的方法,描述鹦鹉的外形吗?

(指名回答)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翠鸟的外形美。

(板书:

外形美)

师过渡:

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我”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我”产生了3个疑问,这3个疑问体现了“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4.课件出示: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

(板书:

动作敏捷、迅速)抓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重点体会。

(2)教师指导朗读。

(注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语气轻快,语速紧凑)5.最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教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师小结:

文中的“我”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三、拓展延伸

1.师: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也有许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

家门口、上学途中、课外活动、上课瞬间、与人交流、收到的一份小礼物、别人的某个小动作……细心的你,都有怎样的发现呢?

请你说给大家听。

2.课外练笔:

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现象,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教学板书]

15搭船的鸟

外形

彩色的小鸟翠绿的羽毛

蓝色的翅膀红色的长嘴

动作

冲飞衔站吞

留心、细致观察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9月16日中心发言人:

李老师

课题:

16《金色的草地》第1课时总计2节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见过的草地是怎样的?

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

在草地上,你们玩了些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师:

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课件演示:

俄罗斯乡下的一片金色的草地)大家看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

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词,识记字形。

(2)课件出示词语:

(蒲公英盛开玩耍叫喊哈欠钓鱼而且观察合拢有趣手掌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3)指名读词语,请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教师强调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①区分“耍”与“要”,“钓”与“钩”,“察”与“查”。

②注意“英、拢”是后鼻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另一件事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变色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9月16日中心发言人:

李老师

课题:

16《金色的草地》第2课时总计2节

教学目标:

1.说出草地颜色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重点)

2.观察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难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嘘,听好了,看谁的脑袋瓜最聪明!

出示课件: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

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蒲公英)

2.师:

同学们真聪明,都回答得很棒。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金色的草地”,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那么,草地究竟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童真童趣

1.画出“我”喜爱蒲公英的句子并精读。

(1)课件出示: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2)指名朗读,思考:

“我”喜欢蒲公英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点睛之笔,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同时巧用拟人的写法“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既写了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又抒发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圈画出兄弟俩在草地上叫喊的句子读一读,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课件出示: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

“谢廖沙!

(2)“一本正经”的意思是什么?

(“一本正经”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意思。

(3)课文用“装着”“喊”说明“我”的动作、语言是有意引起弟弟的注意。

3.找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绒毛的句子细细品味。

(1)课件出示: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2)画一画句中表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绒毛的动词。

(这里巧用了“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体现了童真童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童年的乐趣。

三、品悟想象,解开“金色”之谜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

对于窗前的草地,“我”有什么发现?

画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一: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出示句子二: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出示句子三: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1)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早晨:

绿色中午:

金色傍晚:

绿色)

(2)“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中的“并”字有什么含义呢?

(用上“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现在才知道不是这样,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1)课件出示: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当蒲公英的花张开时,草地是什么颜色?

当蒲公英的花合上时,草地又变成什么颜色?

(播放相关视频)(板书:

开合)。

师小结:

原来草地颜色的变化是根据蒲公英花瓣张开、合上的时间规律来变化的呀!

大自然可真神奇!

3.请学生根据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填空题)

早上,草地,因为蒲公英;中午,草地,因为蒲公英;傍晚,草地,因为蒲公英

四、总结延伸

大自然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啊!

你曾在大自然中有过怎样的发现呢?

请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吧。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9月16日中心发言人:

李老师

课题: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第1课时总计1节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3.能初步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重难点:

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能用几句话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激趣观察,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几组图片:

一个苹果混进了马铃薯堆、一只小狗混进了一堆毛绒玩具里等,让学生将图片中与众不同的事物找出来。

2.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刚才的小游戏,让我看到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二、回顾课文,梳理总结

1.引导回顾课文,寻找观察对象。

(1)本单元我们学了两篇课文,作者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交流平台”第一部分的内容。

(3)学生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小结:

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能从周围平常的事物中有新的发现。

2.梳理观察重点,总结观察方法。

(1)启发思考:

两篇课文中作者的哪些观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找出来,读给同桌听。

(2)引导思考:

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的?

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预设1:

细致观察了翠鸟不同部位的颜色。

引导重读课文片段: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预设2:

进行了长时间观察,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引导重读《金色的草地》第三自然段。

预设3:

观察时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第三自然段,并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一:

雨停了,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过马路……

教师引导:

看到好几只正慢悠悠地过马路的小蜗牛,你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设4:

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引导重读《搭船的鸟》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作者在观察的词。

(聚焦“看见”,即用眼睛观察。

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二:

表姐送给我一个芒果。

它的皮是黄色的,摸上去很光滑。

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剥开皮尝一下,是一种很特别的香甜的味道……

引发思考:

这个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找出表示作者观察的词。

梳理感官:

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

教师小结:

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理解。

三、尝试观察,初试身手

1.交流之前完成的两张观察记录单。

(1)请观察记录动物、植物、水果的各一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2)请观察同类事物的学生补充自己的观察所得,给同学提提建议。

(3)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自己的观察记录单。

2.尝试写话。

教师出示写作提示:

(1)借助之前填写的几张观察记录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的某一方面或变化。

(2)能用看、摸、听、闻、尝等多种方式观察。

(3)还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察时想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引导评价。

(1)选择一位学生的写话片段,引导根据评价清单进行评价。

(课件出示)

①出示评价清单:

评价内容评价星级能对事物或场景进行细致的观察☆☆☆☆☆能观察事物或场景的某一方面或变化☆☆☆☆☆能用看、摸、听、闻、尝等多种方式观察☆☆☆☆☆观察时能加入自己的思考☆☆☆☆☆②出示中等水平的学生写话片段,集体评议。

示例:

田野里到处是狗尾草,它的茎细细的,是青绿色的,还带有一股清香。

一整根狗尾草就像小狗的尾巴一样。

引导发现优点:

观察了狗尾草的样子、颜色,得两颗星;用了看、闻两种感官进行观察,得两颗星。

引导提出建议:

可以写一写摸狗尾草的感觉;还可以写看到这种草时自己的想法,如:

狗尾草叫这个名字是不是因为它像狗的尾巴呢?

4.引导自我修改。

学生对照评价清单,自主修改习作。

5.请学生与同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并围绕“评价清单”,给同桌评价,如:

是否观察细致、是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等。

6.全班交流。

请学生分享习作,其他同学评议。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9月16日中心发言人:

李老师

课题: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1课时总计2节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观察记录单激活回忆,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感受观察的乐趣。

2.通过回顾课文,学习习作例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难点:

借鉴课文、习作例文某一方面的写法,把自己观察中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的重点内容写下来。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观察所得,明确习作要求

1.观察图片,感受缤纷世界。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出示教材第72页的三幅图,引导交流:

这样的画面你曾经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

那你眼中的缤纷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展现“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板书: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4)请学生读一读图片下方的内容,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

引导明确:

这次习作要写最近的观察所得;写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2.借助观察记录单,交流观察所得。

(1)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

拿出你的观察记录单,想想在这段时间的观察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为什么它给你的印象最深?

四人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①呈现学生观察内容的统计结果。

示例:

动物:

鹦鹉、仓鼠、小兔子、小狗、蜗牛、猫、泥鳅、乌龟、小蚂蚁……植物:

含羞草、牵牛花、向日葵、睡莲、狗尾巴草……

水果:

苹果、枣子、橘子、圣女果、橙子、榴莲、草莓……

场景:

电影院、上学时的校门口……

②教师评价:

你们观察的内容真丰富,眼中的世界真是缤纷多彩!

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观察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二、聚焦习作难点,学习例文表达

1.了解学生的习作难点,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难点。

提问:

同学们,要把自己观察的事物或场景写成文章,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的困难:

因为观察得不够细致,或没有用多种感官观察,所以写的不清楚。

2.学习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1)引入:

要把所观察的事物或场景清楚地写下来,并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观察得更细致,更深入,这的确有难度。

不过,大家别着急,这个单元有一个“法宝”,那就是习作例文。

(2)请学生默读习作例文,思考课后题:

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小狗“王子”的淘气可爱?

仿照例文旁边的批注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反馈交流。

①组织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明确小狗淘气可爱的表现:

学念“狗”时,它叫得最欢;喜欢同火车赛跑。

②引导学生读片段,感受“同火车赛跑”的有趣。

引导交流:

通过交流,发现大家都觉得“同火车赛跑”特别有趣,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完说一说,你们仿佛听见小狗在说什么?

③启发思考:

“同火车赛跑”这个片段,作者只是写了自己看到的吗?

出示:

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引导学生交流发现:

这是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像这样的写法,在“学念‘狗’时,它叫得最欢”这个片段中也有:

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在《搭船的鸟》中我们也看到过。

④教师小结:

在看到的、听到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法,这样能把观察对象写得更加清楚,更加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板书:

自己的想法)

3.学习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1)学生反馈课前自学情况,交流课后表格。

(2)借助表格,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写清楚的。

预设1:

作者观察了杨梅的三个方面——外形、颜色、味道。

预设2:

作者观察了每一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3)教师小结写法:

作者是从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这三个不同方面来观察的,而且观察了每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板书:

不同方面、变化情况)

(4)学习写杨梅味道的方法。

①引导思考:

这三个方面,哪个方面是作者观察得最细致的?

(味道)作者是怎样写的?

②在交流中明确写法:

写吃杨梅的事;写杨梅味道的变化过程;加入自己的想法。

(5)教师小结写法:

同学们,这两篇例文,一篇写动物,一篇写植物,写的对象都让人印象深刻,给我们如何写事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我们明白了观察事物,可以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可以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像我们前面学过的《搭船的鸟》一样,观察事物的外形和动作,还可以写写自己观察时的想法。

4.联系课文,学习写场景。

(1)引导学生回顾交流:

这两篇习作例文都没有场景的描写,那关于场景的描写我们有没有可以学习的范例呢?

(2)引导回读课文片段。

在交流中明确:

场景描写的范例在学过的课文中有,如《搭船的鸟》中对下雨天的场景、翠鸟捕鱼的场景的描写,《金色的草地》中对哥哥与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场景、草地变化的场景的描写,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例子。

三、选择内容,试写习作片段

1.讨论完善“初试身手”中写的两个片段。

(1)引导思考: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前面两位同学在“初试身手”中写的两个片段,想想怎样把小兔子偷东西和牵牛花张开、合拢的样子写清楚。

(2)组织交流反馈。

2.布置习作任务:

读读自己的观察记录单,请你选择最想写的一个内容写下来。

可以写观察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或印象深刻的场景;可以写事物的变化,写写自己当时的想法;当然还可以像我们刚才一样把自己先前在“初试身手”中写的片段进行补充修改,进一步完善。

3.学生试写习作片段。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你们的笔下一定能展现出我们世界的缤纷多彩。

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9月16日中心发言人:

李老师

课题: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2课时总计2节

教学目标:

1.借助评价清单,互评习作片段,尝试修改片段。

2.根据观察记录单,完善自己的习作。

3.与同学分享精彩片段,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完成本篇习作。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评价清单进行评价,分享片段

1.出示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片段,引导阅读。

引导:

上节课同学们写下了自己观察中印象最深的内容,现在我们请两位小作家读一读他们写的精彩片段。

2.借助评价清单评价、修改。

(1)出示评价清单:

评价清单

①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②把自己的观察清楚地写了下来。

③多种感官观察,观察很细致。

温馨提示:

达到一项,在前面的方格中打★。

其中第③条,观察特别细致的可以打2颗★。

(2)引导学生交流两个片段中的每一项得星的理由,重点交流:

什么地方写得特别好?

(3)四人小组互评。

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段读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听的同学评一评:

什么地方写得好。

(4)学生修改片段。

二、增写内容,完善习作

1.引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单交流:

我们已经完成了习作的一部分,现在再看看自己的观察记录单,看看你还想增写观察对象的哪些内容,在观察记录单上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完善习作: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我们上节课学到的方法,把这些内容补写在自己写的片段的前面或后面。

最后还可以取一个题目。

3.学生增写观察的内容,完善习作。

三、再次分享,体验快乐

1.选取学生的习作,全班分享。

(1)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说说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预设:

写出了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比如,学念“狗”时,叫得最欢;能用叫声表示不同意思;喜欢同火车赛跑。

2.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习作,说说哪些地方可以修改。

四、回顾单元,交流收获

1.总结评价学生这段时间的观察表现:

同学们,今天的作文课,你们的表现真棒!

这段时间的观察,你们也特别认真,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学习大家都特别投入。

老师发现你们的确都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引导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3.教师总结:

同学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会记录的笔,在你们的笔下,展现了我们世界的缤纷多彩。

相信大家都已经体会到了细致的观察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让我们继续观察这个缤纷的世界,在笔下展现出更多的精彩。

[教学板书]

事物

场景

有趣的事不同方面、变化情况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