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948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docx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与区卫生局工作计划汇编

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计划

光电产业作为新兴集成创新的高技术产业,成长性高、发展速度快、渗透性强、应用范围广、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

这些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LED和光伏技术的开发运用,市明确提出要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值产业集群。

区作为市中心城区,应在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立足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对台优势,抢抓机遇,规划LED和PV产业未来,推动两岸光电产业链形成一个有机发展的整体。

一、LED、PV产业链界定范围

LED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LED产业就是发光二极管制造及其应用。

本规划中主要指LED发光器件制造和应用。

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外延片制造、芯片制造、封装及应用产品开发等三个部分。

PV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本规划中的PV产业主要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应用。

其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及光伏原材料生产、电池与模组制造以及应用产品、配套构成发电系统。

二、LED、PV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发展情况

1.国外发展情况:

1.1LED

许多国家近几年都投入巨资发展LED照明,形成了以美国、亚洲、欧洲三大区域的产业分布与竞争格局。

其中,美国Cree、Lumileds、日本Nichia、ToyodaGosei、德国Osram等企业垄断了高端产品市场。

随着市场的发展,美、日、欧各主要厂商纷纷扩产,加快抢占市场份额。

据TRI预估年全球LED市场总值将达86.77亿美元,年增长15.7%(年74.99亿美元)。

年将超过100亿美元。

1.2PV

光伏市场方面,在各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碳基金的推动下,也达到了井喷式增长状态。

年,受益于西班牙和德国政府的光伏上网补贴政策的实施,全球光伏安装量全年达到5559MWp。

其中,欧洲占到全球的81%,而西班牙和德国又分别占到年欧洲光伏安装量的56%和33%,分别达到2.5GW和1.5GW。

欧洲,特别是德国与西班牙无疑是年世界光伏的最大市场。

目前各国政府仍在加大各种政策补贴扶持力度,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不断推动LED、PV技术的提高。

2.国内市场:

2.1LED

尽管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我国起步较晚,但在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展也很快。

到年LED产值占全球的27%。

年6月科技部紧急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年又推动开展“十城万盏”LED照明应用工程试点,以道路照明先行。

据预测,年LED路灯需求140万盏,年将增长79%,达250万盏。

户外显示屏、LED路灯及LED背光模块中大型显示器是年LED的三大爆炸性产品。

目前国内在区域上已形成了以上海、深圳、大连、南京、扬州、石家庄七大LED产业基地为基础,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聚集中心,向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地分散的区域性布局。

至年,该产业从业人员达5万人,研究机构20多家,业4000多家,其中LED芯片生产厂近30家,封装企业近1000家,应用厂商高达20**多家。

年拥有MOCVD设备企业超过20家,数量达80多台。

2.2PV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到20**MW,继年后中国仍然保持全球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的地位。

同时年中国十多家硅材料厂多晶硅总产量首次突破4000吨大关,比年增加近400%;涌现出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全球十大光伏电池生产企业,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并且正在逐步完善。

在光伏照明产品应用方面,北京、、深圳、山东等地积极推广太阳能路灯、新型高亮度LED相结合的城市照明和景观工程。

国家“十一五”规划太阳能光伏发电目标是年装机容量300MWp,年发电量3.9TW.h,2020年装机容量1800MWp,年发电量23.4TW.h。

3.省高度重视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发布了《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太阳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在科技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建设“西岸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和“两岸半导体照明产业合作试验区”。

全省LED和PV产业链已较完整,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我省从事LED和PV产业工业园区有12个,分布在福州、、泉州以及云宵、华安、长汀等地,年产值超过100亿,成为信息产业的新增长点。

(二)市发展情况

20**年4月科技部批准建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市组织编制了《市光电子产业发展规划》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制定了《市贯彻落实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将LED产业作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来扶持。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市LED产业上游较强、下游弱,应用产品开发不足,企业规模与国外和台湾企业相比仍偏小,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偏小偏少、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在PV太阳能光伏方面,市目前拥有一些太阳能电池的硅料生产和封装企业,在太阳能电池应用上(含薄膜电池)也取得一定经验和部分市场,这些太阳能电池封装生产和应用为光伏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市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硅矿资源和工业硅企业也可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三)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区大力发展和培育光电子产业。

目前区是国内LED外延片、芯片生产主要基地,产品涉及红外、紫外、可见光和白光领域,拥有三安光电、华联电子、光莆电子等骨干企业,芯片生产和大功率封装的技术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拥有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光电子企业,年累计完成产值26亿元。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上,拥有较早开发太能电池材料的三安(GaAs)和较早组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巨茂光电,但太阳能光伏企业数量仍较少,开发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实际安装应用的企业更少。

三、区LED、PV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发展基础

1.起步早,稳步发展,产业链雏形显现。

区是市较早发展LED和PV的区域,产业基础较为扎实。

LED方面,从外延片、芯片生产到应用及配套供应,已有一定规模,产生较好的集聚效应;PV方面拥有GaAs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相关部分材料和组件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实力。

2.技术能力强,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如华联电子、三安光电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功率型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产业化关键技术”、“功率LED光源和显示模块”、“GaN基材料P型低接触电阻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五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LED重大项目;三安申请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华联申请专利5项。

此外,市的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光电子信息材料和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LED检测与认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大学等高等院校都是区培育光电产业链的技术支撑平台。

3.拥有数家发展质量较好的骨干企业。

尽管目前产业链企业数量仍偏少,但为数不多的三安光电、华联电子、巨茂光电等企业发展质量较高,增长潜力大。

在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三安光电、华联电子、光莆电子等企业仍实现逆势增长,三安光电更进一步对外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其中,三安电子还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生产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企业;而巨茂光电发展潜力大,太阳能电池(单晶、多晶),年封装能力可达到100MW。

4.发展后劲较足。

目前我区工业新投资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光电子产业。

惠利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永联达光电、信达光电、安美光电、玛司特、金光源光电、炬嘉光电、木林森电子、夏晶电子等都在近两年投入资金建设厂房、研发中心等。

这些企业项目的建设将对我区光电产业链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光电产业的整体水平,从研发到生产形成较为完整的LED超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芯片及封装线,为LED、PV产业的发展卯足后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LED产业链下游弱,应用上缺乏新颖设计、生产上缺乏大功率白光LED,且芯片生产规模与国外、台湾企业相比仍偏小。

而PV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下游应用企业,产业链不完整,目前暂无晶体硅电池或薄膜电池片的生产企业以及除逆变器、蓄电池外的其他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涉及的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组建封装、系统平衡部件(逆变器及控制器等)及光伏应用企业少又小。

2.核心技术力量薄弱。

LED方面,关键技术仍掌握在美日手中,知识产权问题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发展;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质量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PV方面,太阳能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太阳能发电成本远高于火电成本,太阳能电池面临着提高转换效率等重大课题,制约投资力度。

此外,目前的运作机制无法吸引人才,拔尖专业科技人才的引入不足,导致材料、器件、监测及应用研发力量的提升受到制约。

3.公共技术检测、研发平台建设滞后。

LED和PV的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建设需要尽快建立完善。

由于产业规模小,核心技术不足,在标准的制订上不具备优势。

4.空间受限。

区是市中心城区,随着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推进,二产还将逐步外移,岛内已没有多少土地资源空间可供发展光电光伏产业。

(三)发展机遇

1.借助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东风”。

年5月,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省加快建设海西区,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将有利于省的发展。

定位为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区又是其中心城区,具有强大竞争能力、服务能力、集聚辐射能力。

2.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日趋加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时机。

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政府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新能源、采用新光源是各国发展的共识。

同时,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对节能、低耗、环保产品的需求日趋加大,这为LED、PV产业的发展提供极为良好的发展契机。

3.搭乘两岸三通的“快车”促进两岸LED、PV产业的共同发展。

随着两岸真正迈入“三通”时代,两岸合作全面提升,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势必有利于两岸产业技术的深度交流,充分发挥两岸各自优势,也有利于区承接台湾LED、PV产业的西移,形成联合发展氛围。

四、区LED、PV产业链发展指导想、目标和总体布局

(一)指导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产学研联合与协作,强化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的吸收再创新,规划打造具有自主产权、自主品牌的产业体系,培植一批带动力强、发展质量高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完善落实各级政府扶持政策措施,发挥政府引导服务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在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基础上培育自主创新开发能力,打造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分阶段任务目标

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培育出1~3家产值超10亿元的技术国内领先的龙头骨干企业,6-10家产值上亿元的重点企业,在国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力争到20**年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

第一阶段:

-20**年为招商引资阶段,以打造完整产业链、五年内实现100亿元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力引进培育新的光电、光伏生产企业,扶持壮大现有的三安光电、巨茂光电等龙头企业。

力促部分企业转型,推动企业技术改造。

力争产值达到35亿元。

第二阶段:

20**-20**年为项目建设投产阶段,在继续引进新的光电、光伏生产企业的同时,重点做好已引进项目企业的建设投产工作。

力争产值达到60亿元。

第三阶段:

20**-20**年为达产达标、市场推广阶段,在做好企业达产达标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帮助企业做好市场推广工作,筹备建立光电、光伏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或专业交易市场。

力争产值达到100亿元。

(四)总体布局

以光电基地为中心,充分利用我区现有土地厂房存量空间,并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引进相结合,合理布局。

1.岛内重点引进LED、PV企业的研发中心、芯片开发制造,产品展示采购交易中心等企业总部。

2.同安工业集中区园以LED产业应用为主企业。

3.环东海域工业园以PV产业研制为主的企业,与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值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构成完整产业链,逐步形成岛内以上游高端光电光伏企业研发基地,岛外为LED、PV企业应用生产的产业化基地格局。

五、区LED、PV产业链发展重点和主要项目

(一)发展重点

确保骨干企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企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引进带动新增长的原则确定发展重点。

LED产业:

根据市规划LED重点项目提出“三安、乾照、晶宇、明达的芯片、外延片生产线建设及技改”、“华联、光莆等LED封装企业的生产线建设及技改”提出本区的重点。

1.利用三安电子、华联电子、光莆电子等龙头企业的外延片及芯片、封装优势,扩大品种范围,拓展小功率白光低色温镓基LED芯片,发展全色谱LED,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大功率白光产品及照明产业化;2.大力扶持LED基础材料的技术创新;3.重点发展先进适用的封装技术新工艺和产品,包括贴片式封装、柔性基板式封装、白小芯片封装及功率型封装;4.组合模块;5.荧光粉及封装材料研究与生产;6.在应用产品方面,重点发展能同步拉动本地上游、中游产业发展的背光源、汽车照明、商业照明、路灯照明、室内照明等应用产品和发展普通照明产品。

PV产业:

根据市规划“佳科、巨茂、三安、乾照、冠宇、迈士通等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建设及技改”,结合本区实际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组件太阳能光伏材料(如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发展高聚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发展高纯度多晶硅材料,发展PV与LED相结合的室外照明。

(二)主要项目安排

1.企业的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获取最大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华联的小功率白光低色温镓基LED芯片,全色谱LED及半导体照明用高效功率LED封装技术及产业化。

●三安的TFT-LCD背光源超高亮度LED芯片产业化,应用于液晶屏背光源的红色发光二极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光莆中尺寸LED背光模组贴片封装生产线。

●企业技改中发展白光LED的同时扩大蓝光LED生产规模,占领数码小家电市场,充分利用LED背光源实现其小型化、轻量化、超薄化、节能化,市场无量,以期超过照明应用份额。

以上几项机改将实现新增产值3亿元。

●加上其他企业如玛司特、惠利泰、永联达、安美、巨茂的技改,增资扩产,都在实施中。

通过产业技改转型壮大产业集群,以年均10%以上增长测算,产值预估:

年/26亿;20**年/34亿;20**年/41亿;20**年/50亿。

2.结构调整中、新增传统产业转轨LED应用(如照明)、PV装机应用,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调整。

产值预估:

20**年/1亿;20**年/3亿;20**年/10亿。

3.通过引进项目,逐渐弥补目标中不足的产业产值,力争完成引入目标,应该将产业链急缺、有意向到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作为招商重点:

20**年/5亿;20**年/16亿;20**年/40亿。

(1)LED外延片、芯片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重点是大功率的白光照明、LED芯片生产及新技术(如ACLED)、新工艺,产值可达15亿(投资5000万-1亿、厂房3万㎡)。

目标对接台湾企业,包括光鼎、亿光、光宝、宏齐、佰鸿、东贝、华兴、李洲、立碁等封装企业;一诠、金利、大泽等支架企业。

其中,有意到大陆投资,可作为引进重点的企业有:

●EverliteOpto-ElectronicsInternationalCo.,Ltde(其主要产品为LED驱动芯片产品);●一诠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市产业链空白环节LED支架生产企业;●亿光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考虑在建设研发中心。

(2)LED照明器具生产企业,包含室内、室外照明、路灯、隧道灯、商业用灯,产值约7亿(投资3000-8000万,厂房4万㎡)。

目标瞄准台湾、日本、欧洲企业,包括中国电器、台湾中原大学设计学院、台湾工研院光电所、凡球照明等灯具照明设计制造企业。

其中,有意到大陆投资,可作为引进重点的企业有:

●政齐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3)LED背光源应用等平板显示制造,产值可达5亿(投资5000万、厂房4万㎡)。

目标对接台湾企业。

(4)控制板电子项目(如控制器、逆变器),产值可达1亿(投资20**万、厂房2万㎡)。

目标瞄准台湾、北京此类企业。

(5)荧光粉及特种粘合剂项目,重点是PV使用的粘合剂、纳米防尘涂料,产值可达1亿(投资20**万、厂房1万㎡)。

目标瞄准美国企业。

(6)50MW以上柔性衬底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包括有机化合物印刷太阳能电池,发展BIPV,产值可达15亿(厂房2-3万㎡、以不锈钢柔性衬底三结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产能30MW为例的卷对卷自动生产线,从清洗到喷保护膜其间的实时诊断系统造价约6000万美元,总投资6亿)。

目标瞄准日本、美国、台湾企业,包括绿能科技、中美矽晶、合晶科技、茂迪、旺矽、统懋等台湾硅晶圆厂商;中油、台塑、福聚等硅料厂商;联相光电、绿能科技、大丰能源、富阳科技、晟阳光电、奇美等硅薄膜厂商。

其中,有意到大陆投资,可重点关注有:

●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年,是台湾唯一以“多晶硅制程”专业产出太阳能硅晶圆(Wafer)的公司;主要商品及服务是太阳能芯片。

●联相光电,生产领域为薄膜式太阳光电电池模块、硅晶圆式太阳光电电池。

●欧瑞康(OerlikonSystems),薄膜技术领域的真正领导者,采用Solaris系统——高速单晶溅镀设备,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

Solaris技术首次将先进的纳米技术应用到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优势明显,目前是最先进技术。

(7)50MW以上GaAS汇聚光光伏系统生产线,产值约10亿(厂房2万㎡、投资1亿)。

目标对接德国、美国企业。

(8)多晶硅物理冶金法生产线,产值约5亿(厂房1万㎡、产能1000吨、投资1亿)。

目标与大学物理系开展合作。

(9)PV与LED相结合的室外照明,研发相应并网技术和应用,产值约2亿。

目标瞄准台湾、欧、美、日企业。

六、实现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

打造区LED、PV产业链,实现规划中所提出来的发展目标,必须抢抓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依托市发展LED、PV产业的总体框架,围绕市发展项目重点,立足区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百亿产值产业集群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产业发展资金、人才安置扶持等,尽快实现做长、做宽、做强LED、PV产业链的目标。

在成立区光电、光伏产业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的强大保障下,通过如下措施推动产业链发展。

(一)打造“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根据地区及区的LED照明薄弱环节,除新增、扩产LED白光外,应集中力量发展LED照明产业。

为此市科技局与区共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发展LED照明产业。

吸引台湾亿光在区建研发中心,并充分利用市LED促进中心作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两岸三地工作组大陆联络员的有利条件吸收其它台企来共同办好产业化基地。

通过产业化基地联合攻关,研究专业照明领域的共性问题,并促使跨学科整合资源,实现集成创新,达到两岸产业界的整合,占领国际市场。

通过工程产业化基地的运作,将政府、中国照明学会、市LED促进中心、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及其它高校,LED相关企业紧密地联合起来,形成产学研企结合体,推动LED产业发展。

最终实现:

1.每年设计LED照明产品品种100个以上;

2.基地三年内孵化出50家以上企业;

3.设计平台建设,三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应用设计平台;

4.每年培养相关技术人才100人以上。

(二)筹建LED、PV产品营销中心

通过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的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其服务中心,业务发展中心这一平台。

适时组建区LED、PV产品营销中心(或物流集散中心、或专业交易市场)既可以通过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推出的产品设计,推广品牌产品;也可以通过各种产品展销会、产品对接会、推介会,以及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渠道,介绍区LED品牌产品,同时广招商业代理公司,代理销售照明产品,让照明深入各地。

让照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形成照明品牌效应。

(三)强化产业链招商

以《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值产业集群规划》为指导,根据本规划所列的招商目标企业为重点引资方向,充分借助市九八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交流平台,吸纳国内外光电光伏企业到区投资办厂,不断完善区光电光伏产业链。

针对产业链的不足,大力引进下游企业,重点引进产品应用设计企业、大功率白光LED生产企业、晶体硅电池或薄膜电池片的生产企业以及除逆变器、蓄电池外的其他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的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涉及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系统平衡部件及光伏应用企业。

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强化以商引商。

鼓励三安光电、巨茂光电等产业龙头企业增资扩产,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积极将企业实施芯片、外延片生产线建设技改,扩大芯片、外延片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品及组件生产线建设等技术改造改进项目申报国家、市各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与政策倾斜,为现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四)制定出台覆盖面广、有重点地产业政策

结合区实际情况,适时研究出台扶持LED、PV发展的专门政策措施及具体操作办法,以节能环保要求为准入条件,推行环保产业政策,扶持范围覆盖企业技改、品牌打造、领军型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创业资金、企业员工生活配套、土地优惠、租金补贴、品牌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设备购置等方面。

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三安光电、巨茂光电等产业龙头企业增资扩产,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积极将企业实施芯片、外延片生产线建设技改,扩大芯片、外延片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品及组件生产线建设等技术改造改进项目申报国家、市各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与政策倾斜,为现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五)引进培养领军和专业人才

高端专业人才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采取引入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

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特别是台湾地区光电光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辖内重点院校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光电、光伏专业人才。

与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的运作相配合,从基地培养照明设计师,同时争取中国照明学会在共建南方照明设计师培训基地,力争在几年内培养出数百人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广吸人才,打造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时要充分运用市、区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尤其是一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提供各种优惠,包括场所、资金支持、成果入股等等;以营造良好环境,引得进留得住。

(六)进一步拓展LED、PV发展空间

根据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值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在环东海域工业园和同安区重点发展节能照明,光电园将逐步转型为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企业)研发中心。

区应抓住契机,围绕市规划重点,借鉴“飞地”经验,积极争取“谁招商,谁受益”政策,在打造岛内研发中心的同时,千方百计向市争取LED、PV产业岛外发展空间。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发展空间,规划剩余厂房和用地用途时优先考虑光电光伏产业链企业的用地需求;二是尊重市场规则,“腾笼换凤”,适时淘汰掉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企业,为引进LED、PV高端企业腾出空间;三是加强与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地区的合作,鼓励企业将总部设立在我区,而将生产基地设在合作区域;四是继续向市政府争取岛外飞地政策,获取更大的土地空间和用地优惠政策。

(七)重点支持和服务企业开拓市场

一是重视开展对台产业合作。

紧抓两岸合作的黄金机遇,进一步加强对台LED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合作交流,将合作领域拓展至合作研发、制定标准、市场开发等领域。

优先采购使用本地产品。

积极向市培育现代照明和太阳能光伏百亿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区LED、PV企业产品参与政府采购、市政建设、建筑物节能改造。

在区的政府采购、节能改造、重点工程等政府工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地产节能灯、LED和太阳能光伏产品。

二是鼓励企业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