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873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某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

所有制性质:

民营企业

发展历程:

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

注册资金拾捌万元。

合作社拥有员工1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人。

主营业务:

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毛竹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毛竹及制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开发新产品。

人员结构:

某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1.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

,男,1975年3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某县碧镇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合作社将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领农民大力发展毛竹种植、管理行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碧洲镇丰林村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

2、建设性质:

改建

3、建设地点:

某市某县碧洲镇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本项目位于碧洲镇丰林村,拥有1.8万亩。

2、产品方案:

大径毛竹、春笋、冬笋销售。

1.2.3技术、设备

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一、垦翻林地,增施肥料。

6—8月全面翻垦林地,深30厘米以上,近根蔸处宜浅。

清除林内杂灌、老竹根和石块、老鞭和弱鞭、细弱和病虫竹。

新伐竹桩牙。

结合垦翻,亩铺施腐熟厩肥100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中,平整地面。

竹林地需开沟,以保林内无积水。

当年伐竹后,再次垦挖林地,且亩施1000~1300公斤腐熟有机肥。

坡度大于20度的林地实行带状垦复,采用隔年轮作垦复,以后的2—3年内,每年翻垦林地2次,8年一个周期。

二、合理砍伐,调整结构。

一般在大年的立冬至翌年的立春前砍伐,即大年秋后伐,小年春前伐,花年竹林秋冬季砍伐。

生长稳定的竹林,应砍五(度)留四(度),生长衰退的竹林,可砍四(度)留三(度)。

材用林伐后亩保持立竹200~240株,笋材两用林180~200株。

三、护笋养竹。

材用竹林和笋材两用竹林要求不挖冬笋、鞭笋,保护春笋。

3月下旬至5月中旬,将清明前露头出土的竹笋全部挖出,并随挖随施笋穴肥,及时覆土。

清明至谷雨后数日,挖出土10厘米左右竹笋,同时保留深鞭笋、健壮笋和空当笋。

对留养的竹笋,定株施速效氮肥。

留养笋数,材用林每亩36~43根,笋材两用林33~36根,应大年少留,小年多留,

四、适度钩梢。

主要减少风雪危害,还可改善光照条件,去除顶端优势,促进鞭芽孕笋。

一般在白露后钩梢,密而高大的竹林可多钩些,稀而矮小的竹林少钩些。

钩梢不宜超过竹冠总长度的三分之一,留枝在15~20盘为宜。

五、病虫防治。

1.毛竹枯梢病。

7月中旬发生,危害当年新竹。

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林内病枝梢和枯株,减少侵染源;5—6月,连续喷2~3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

2.竹织叶野螟,又称竹螟。

防治方法:

结合冬季垦挖杀灭越冬幼虫或虫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卵期释放赤眼蜂;幼虫期喷1%或2%速灭灵烟雾剂防治。

3.竹笋禾夜蛾,以幼虫蛀食笋肉。

防治方法:

加强抚育管理,保持林内清洁;清除虫害笋置粪窖中沤肥,可消灭大量幼虫;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喷2~3次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主要设备:

劈刀200把,喷药车4辆,便携式喷雾器具100套,农用车2辆,抽水机20台,号竹笔1000支。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投资结构:

项目总投资602.47万元,其中:

项目建设土建投资432万元,设备购置投资55万元,其它投资86.78万元,预备费28.69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02.47万元。

1.4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每年每亩毛竹林平均可增长10寸以上毛竹30根,按每根10元计,林区年产值可达540万元;每年每亩平均产春笋80斤,按每斤0.25元计,林区产值可达36万元;每年每亩平均产冬笋10斤,按每斤1.00元计,林区产值可达18万元,整个竹林全年产值可达594万元。

2、生态效益

建立碧洲镇1.8万亩速生毛竹低产林基地,不但经济效益显著,林农收入稳定;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尤其是对当前日趋恶劣的自然灾害有一定积极作用。

3、社会效益

按每工日30元计算,每年总共可安置劳动力数为1.8万亩×9工日/亩+(毛竹采运费+春笋挖运费+冬笋挖运费)÷30元/工日=20.57万工日

刚按每人每年工作日为350天计算,刚可长期安置劳动力人数580人,且人均年收入10500元。

带动全村农户增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化肥、农药、农机等需求。

总之,毛竹低产林基地一旦建成,不仅能为我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本报告编制依据是: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国农办[2008]207号);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关于2009年产业化经营种植养殖基础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意见》(国农办[2008]208号);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国农办[2008]209号);

4、《江西省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摘要》(2008);

5、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2005年);

6、财政部印发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财发[2008]59号);

7、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

1.6综合评价

合作社拥有成熟种植技术及科学管理技术人才,项目管理和技术力量有保障。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项目通过改造后,平均每年增长10寸以上毛竹54万根、产春笋144万斤、产冬笋18万斤,整个林区年产值将达到594万元,提高经济效益7倍,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带动项目区300余户农户年均纯增收2万元。

另外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间接带动周边村农户1000户加入毛竹种植维护行业,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积极作用。

综合评价,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某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东经114°3′,北纬26°20′,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广东、海南等地通往革命摇篮井冈山的重要通道。

某东邻万安县,南界南康市、上犹县,西连湖南省桂东县、炎陵县,西北接井冈山市,北抵泰和县;县境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83公里,总面积3144.17平方公里。

我县是江西省毛竹林业大县,现辖11个镇、12个乡、2个国营林场,有行政村308个、居委会(含社区)20个,其中本项目所在碧洲镇丰林村毛竹林区面积达1.8万亩,竹林分布广,又相对集中,因此易于实行集约经营和规模开发。

为了加快实现小康建设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战略重心的转移,向林业要效益,加快生态型高效林业的建设;把竹业建成高效林业的重要支柱。

竹产业在我县林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毛竹林资源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投资改造及采取管护措施。

我县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由于毛竹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经济效益好,既可美化环境,又能保持水土,大力发展竹业,让竹业成为我县农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山区竹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指出,产业化经营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产品销售有保障,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项目辐射面广,能够带动农民显著增收的要求。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的产业需求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政策和江西省确立的“一县一业”及某县“一村一品”政策以及扶持的关键环节,符合某县“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

为发展毛竹生产,某县出台了有关土地租赁、税费减免、调运、采伐办证、放活经营、鼓励招商等六大优惠措施。

本项目实施标准化维护种植,有利于提升毛竹种植、维护科技含量,提高大径级毛竹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发展当地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项目建设改善农村就业的需求

项目实施后可直接安排农村就业人口580人,其中:

基地管理人员20人,设备维修操作人员3人,技术人员7人,竹腔及竹蔸施肥人员200人,劈山人员250,临时用工100人,直接带动全村300余户农户从事毛竹林种植、维护管理工作,间接带动周边村1000户农户开发发展毛竹林产业。

2.2.3项目建设市场需求

竹材经过系列的加工过程,可生产成各种制品广泛进入工程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竹子已突破传统利用领域,可以用来搭工棚和脚手架,沿海捕鱼甚至北方打井等,在建筑、造纸、轻工、食品、家具、包装、运输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毛竹竹材的韧性强,箴性好,纹理通直,坚硬光滑,可以加工劈蔑,制作各种农具、文具、乐器以及工艺美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如竹席、竹罩、土箕、瓦篷、扇子、竹编、竹丝、窗帘、竹尺等,这些产品有的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因此发展毛竹林资源具有强大的市场容量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未来。

2.2.4项目建设对生态改善的需要

大力发展毛竹林资源,这对增加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效益得到较好改善:

首先,可使水土得到保持,抑制水土流失,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危害极大;其次,能防风固沙,减弱风的力量。

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此外,能清除完全污染,吸收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释放氧气;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同时毛竹林区还是自动的调温器、天然除尘器、氧气制造厂、细菌的消毒站、天然的消音器。

对改善生态有极大的作用。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项目地点

本项目实施地址在某市某县碧洲镇,位于江西省某市某县东部,东北部紧邻万安县。

镇政府驻地碧洲圩镇距县城21公里。

管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

全镇2954户12565人,其中畲族人口29人,农业人口10733人,非农业人口1832人。

属半山丘陵地带,土地总面积115.22平方公里,地势由南东向北西倾斜。

境内一般海拔为130—150米。

碧洲小河穿越乡境,向东北注入某江。

全镇有水田668.6公顷,旱地38.08公顷。

2003年粮食产量达5397.8吨,油菜籽48.9吨,薯类95.1吨,花生33吨,肉猪出栏6405头,生猪存栏3409头,母猪398头,家禽饲养28050羽,水产养殖面积280亩,水产品产量50吨。

镇内有林场、土纸、竹制品加工企业、水电站、钨矿、良种猪养殖场、立体水库养殖等企业。

碧洲的山场是全县毛竹最大产区,东南部安子前、白水、珠湖等地盛产毛竹,毛竹蓄积量929万根,占全县四分之一,丰富的毛竹资源为生产土纸和竹制品加工业提供了条件。

早在300多年前,境内就开始了土纸生产,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土纸的质量有所提高,并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

目前,镇内有土纸加企业28家,土纸年产量达15万担,土纸销往广东、福建等省和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冬笋丰年产量可达600吨。

还以毛竹、小山竹为原料发展竹制品加工,其中高级保健席、空心席等竹制品是传统产业,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3家竹制品加工企业。

为保护和增加毛竹资源,九十年代以后,全镇建立了3万亩毛竹基地,对1.2万亩毛竹进行了低改,以利资源的永续利用。

2003年开始,在碧洲镇6个村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全镇有林业用地5282.2公顷,其中用材林5060.1,活木蓄积45662平方米,有油茶林面积176.3公顷,森木覆盖率68.07%。

2001年2月,赣粤高速公路碧洲段开始施工,2003年12月竣工通车,高速公路贯穿碧洲5个行政村,境内通车里程12公里,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中,全镇共拆迁房屋63栋,面积11014.16平方米,附属房面积1895.62平方米,征用水田589.75亩,征用菜地、旱地、果园、水塘、荒地、林地等共计1458.61亩。

赣粤高速公路的某出口之一在碧洲宏山村,某碧洲连接线主体工程于2003年11月完工,公路由西向东横贯枚江乡和黄冈、宏山两村,碧洲到县城的距离也由24公里缩短至21公里。

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3.1.2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在15.1-18.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42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84天。

土地肥沃,水田以水稻土类为主,山地以红壤类为主。

林业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点茶油生产基地和全国最著名的杉木产区之一,现有活立木蓄积量1003万立方米、毛竹4655万根,森林覆盖率达77.6%。

水能理论储量29.7万千瓦。

矿产资源主要有钨矿、硅矿、黄金、花岗岩、瓷土、石灰石等20多种。

有地热温泉5处,其中汤湖温泉地表水温达84℃,昼夜流量2050立方米,是江西省第二大温泉。

3.1.3社会经济状况

管辖区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

全镇2954户12594人,其中畲族人口29人,农业人口10733人,非农业人口183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0.23%、85.22%和14.55%。

某县紧紧围绕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综合实力,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积极向上争项目,向外引项目,向内上项目,扎实地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速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实现GDP38.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18亿元。

3.1.3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项目所在地某县政府按照“传统农业做强、特色农业做大”的思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已将毛竹林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消除以前的以淹竹麻造纸的经济模式,以技术为支撑,提高毛竹资源总量和毛竹资源质量,真正实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远景规划。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资源、市场、基础设施条件等

1、政策环境

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加快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作为江西“三农”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

发展毛竹林种植,对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实施地某县投资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越。

为发展毛竹林业资源生产,某县出台了有关土地租赁、税费减免、调运、采伐办证、放活经营、鼓励招商等六大优惠措施。

2、资源优势

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在15.1-18.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42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84天。

土地肥沃,水田以水稻土类为主,山地以红壤类为主。

林业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点茶油生产基地和全国最著名的杉木产区之一,现有活立木蓄积量1003万立方米、毛竹4655万根,森林覆盖率达77.6%。

水能理论储量29.7万千瓦。

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市场优势

项目改造前,毛竹资源主要以淹竹麻造纸为主,大大的浪费了毛竹资源,且毛竹资源数量、质量急剧下降。

项目改造后,林区将新增大量的大径级毛竹,经过系列的加工过程,可生产成各种制品广泛进入工程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在建筑材料、造纸、家具、包装、运输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并且在每年的春、冬两季能产大量的春笋、冬笋,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更丰富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合作社将专门成立产品营销队伍,销售渠道广阔,信息灵通。

项目毛竹林业实行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品种丰富,质量优异。

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4、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地理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2003年竣工通车的赣粤高速公路碧洲段贯穿碧洲5个行政村,境内通车里程12公里,赣粤高速公路的某出口之一在碧洲宏山村,某碧洲连接线主体工程于2003年11月完工,公路由西向东横贯枚江乡和黄冈、宏山两村,碧洲到县城的距离也由24公里缩短至21公里。

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使项目区的交通网络更大。

水力电力充足,境内有华东大电网110KV输变电站,可保证全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

邮电通讯已形成了以程控数字化、光缆传输、移动电话为主的现代化通讯网络。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本项目准备充分,论证全面,数据准确项目单位是专门从事林业的科研、生产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方法科学,某县自然条件优越,本项目实施不存在障碍问题。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竹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厚重的特殊礼物。

泱泱大国,绵延数千年,积淀了丰厚的竹文化,尤其在国家提倡以竹代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永续利用、崇尚环保健康的今天,竹子以其生长周期短,再生能力强、环保、自然、高贵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

同时毛竹也是江西省传统的优良树种,具有见效快、用途广、产出高的特点。

全省有毛竹林面积1214万亩,立竹总数量15亿株,每年产出1亿根。

林改之后,老百姓经营毛竹的积极性非常高,竹产业已成为江西省部分山区农民增收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

随着近年来竹制品行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竹制品:

竹地板、竹凉席、竹筷、竹椅、竹桌、竹工艺品等,未来市场对优良毛竹将有更的需求空间。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品质营销

现代市场营销是品质营销时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产品品质的信任度、认可度有相当大的联系。

品质建设,既能保证产品销售,又可为企业长期扎实地占有市场打下基础。

而目前大多数从事毛竹生产的企业都不重视产品品质管理。

某县碧镇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依托技术优势,着力实施产品品质管理,力求以产品品质取胜。

2、合作营销

项目合作社将充分发挥当地毛竹经纪人的销售优势,建立与行业经纪人的合作营销模式。

邀请经纪人参观种植基地、培训毛竹生产、运输、管理技术,让经纪人科学营销。

3、自主营销

项目合作社在实施合作营销的同时,根据竹制品产业链情况,将积极开展自销。

自销主要针对竹制品产业链的企业。

为此,项目单位将建立专门的销售队伍,及时了解供需信息,积极参与供需求招标。

4.3风险分析

4.3.1风险因素分析

1、市场风险

本项目产品为大径级毛竹、春笋、冬笋,市场风险主要来自需求下降、产品过剩和价格下跌。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加深,新开工住宅区、商业区出现下降,造成竹制品国内需求和出口减少,大径级毛竹的需求会有所下降,竞争将更加激烈。

2、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风险

主要来自于病虫害和其他动物危害。

具体表现为:

病虫害可能对毛竹林基地等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另外,牲畜、鼠害对竹笋的损害、咬伤也会造成毛竹、良种的大量损失。

3、人为破坏造成的风险

人为破坏具有难控制性的特点,更容易在发生交通便利或经济价值高的基地中,表现为践踏基地、偷采以及不利于生长和生态安全的各种破坏行为。

4、人力不可抗拒因素

可能因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或绝收。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市场风险的防范

积极拓展新的销路,随着国家刺激经济政策的实施,一大批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开始实施,项目合作社将把销售市场转到公路等基础设施的绿化上来。

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管理,降低产品成本。

2、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的风险防范

有害生物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1)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严格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理》、《植物检疫条例》、《江西省植物检疫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实行以防为主、以早为主、以林业技术为主、以生物为主的“四为主”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植物简易制度。

对进入基地的各种繁殖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检疫;

(3)基地应成立病虫害防治组,负责有害生物检测、防治,同时也要随时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以便及时汇报、及时治理;

(4)在治理病虫害时,原则上不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剧毒或残留期长的农药。

3、人为破坏风险的防范

通过宣传教育甚至法律手段等来防止人为破坏现象的发生。

4、防范自然灾害不可抗拒因素

降低风险的对策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加强灾害预防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本项目产品为大径级毛竹、春笋、冬笋。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

改造1.8万亩毛竹低产林及配套设施建设。

详细情况见下表5-1和表5-2:

表5-1产品方案明细表

种植项目

规格

种植面积(万亩)

改造后新增产量

总产量

生产

周期

备注

大径级毛竹

Φ10cm

1.8

30根/亩

54万根

1年

按Φl0cm标准出售

春笋

1.8

80斤/亩

144万斤

1年

冬笋

1.8

10斤/亩

18万斤

1年

表5-2项目规模明细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估算价值

比例(%)

建筑工程费

设备购置费

安装工程费

其他费用

合计

1

工程费用

432

55

487

81.17

2

工程建设其他费

86.78

86.78

14.46

3

预备费

28.69

28.69

4.78

项目投资

432

55

115.47

602.47

100

比例%

72.00

9.17

19.25

100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本项目总规模1.8万亩,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项目建设内容严格按批准的设计方案和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标准建设。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1);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

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5141-99《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

5.4工艺(技术)方案

5.4.1改善竹林生态环境条件

最大限度地满足竹林高效生产对水、肥、气、热的需要,具休技术措施有以下四项:

1、劈山除杂,调整竹林林相。

山场杂灌茂盛,应在7月份进行全面劈山,改混交林为纯林或调整为优良组合。

因为纯林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更好地掌握因地制宜的原则,改变不合理混交结构,可采取“四砍四留”的方法:

①林相不齐,混交不合理,应砍去杂树,逐步改为纯林。

林相较整齐,混交合理可以保留;②山麓山谷土壤深肥,可改为纯林。

山地上部分山脊可保留混交;③经营水平高,有施肥条件的产竹区。

可改为纯林。

缺肥少劳的一般竹区可保留混交;④近山交通方便可改为纯林,边远高山可保留混交。

2、深垦松土,调整地下网络。

根据竹林立地条件。

每隔5a对竹林进行1次深垦松土,垦复时,应挖去竹头及老竹鞭、树头并清除大石头。

深垦时间应在发笋长竹多的当年盛夏(7-8月)或冬季进行。

林地坡度在25度以下的。

可进行全垦,超过25度的坡地采用带垦或只挖“三头”,以防水土流失。

垦复可采取“三深三浅”的方法。

标准为深翻15-20cm。

浅翻5-6cm。

因地制宜,泥土山宜深,石砾山宜浅;土层深厚宜深,脊薄地宜浅;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