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804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87 大小:25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1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中馆驿中心学校2012年八年级(上)语文

导学案编写负责人安排表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吴喜勤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芦花荡胡福义

3蜡烛黄建斌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周元辉

5亲爱的爸爸妈妈毛爱华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金修俊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盛剑锋

7背影程果元

8台阶徐学华

9老王吴喜勤

10信客胡福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黄建斌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周元辉

12桥之美毛爱华

13苏州园林金修俊

14故宫博物院盛剑锋

15说“屏”程果元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徐学华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吴喜勤

17奇妙的克隆胡福义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黄建斌

19生物入侵者周元辉

20落日的幻觉毛爱华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金修俊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盛剑锋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程果元

爱莲说

23核舟记徐学华

24大道之行也吴喜勤

25杜甫诗三首望岳胡福义

春望

石壕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黄建斌

第六单元

26三峡周元辉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毛爱华

记承天寺夜游

28观潮金修俊

29湖心亭看雪盛剑锋

30诗四首程果元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徐学华

 

一《新闻两则》导学案

吴喜勤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新闻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

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

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

3、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

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4、时代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

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

签订()取缔()对峙()要塞()

2.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填空。

⑴消息要_________、_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_________事件,篇幅一般较_________。

消息的内容必须________,要如实地反映情况。

“________”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⑵消息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_________、经过、_________。

⑶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

_________是消息内容的提要,除了正题之外,还可以在前面加_________或在后面加_________。

_________部分都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

_________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⑷消息主要运用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插入简单的_________。

⑸“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被称为   ,它交待了   、发电地点和   等三个要点。

其作用是:

表明材料       ,报道及时。

【合作探究】

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等句,回答问题。

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___________,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对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多项选择)

A补充说明战役背景B点明我军胜利原因C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D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8、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甚为微弱”的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___________情绪。

9、文中写两个方面情况,后者详前者略的理由是()(多项选择)

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B.人民解放军情况人所皆知,故可略过

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说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

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四、秋天,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10、中国开始研制原子弹前,对于要不要接受外国技术的支援发生了争论。

A派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相当落后,无法独立完成核弹研究,必须首先接受技术支援,然后自己再发展;B派认为,要搞就自己独立搞,不要别人的支援。

两种意见最后拿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毛主席看后,大笔一挥,写了这么一个批语:

先练好楷书,再练草书。

聪明的你认为毛主席支持哪种意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关系复杂的长句,会使语意晦涩难懂。

读下面一句译文,完成⑴⑵两题。

(分)

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惊人的让步。

⑴根据文意判断,谁对谁作出让步?

⑵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不得改变原意。

【精读精练】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A)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B)江阴要塞,(C)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D)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附: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12、A、B、C、D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   )、(   )、(   )。

13、“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

“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

15、“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哪句相照应?

16、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17、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

                             

18、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怎样理解?

【拓展阅读】

英雄救人不留名受奖反遭人妒嫉

 本报讯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曾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宣传媒体宣传过的不计个人安危、奋勇救人不留名的英雄——河南省新野县航远公司“新机85号”船船长冯安义,最近遇到了尴尬事。

  1997年7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冯安义驾驶的“新机85号”船正在湖北宜昌市青滩码头卸大米,突遇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轮与一货轮在江心发生碰撞。

冯安义顾不上再卸货物,亲自操舵,向事故现场驶去,并指挥家人站在船舷边,接应从失控客轮上跳下来的旅客。

半小时过去了,“新机85号”船随客轮下漂三四公里,救下了200多名乘客。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查访,终于找到了英雄。

为此,南阳市交通局奖给他1万元,新野县委、县政府奖励他5000元,新野县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他2000元,共计1.7万元。

谁知就在这时,一件令英雄尴尬的事出现了:

“新机85号”救险“东轮”的时候,此船正被湖北省科委宜昌岩崩滑坡研究所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赵某租赁。

赵得知冯安义得到奖励1.7万元,以抢险时他在租船,停港耽误生产等为由,将原欠冯安义的2.62万元租金不给了,而冯安义应得的1.7万元奖金,又全都捐给了福利院。

《北京青年报》刘东林

18、这是一篇()。

 A.消息B.通讯C.小说D.议论文

19、“英雄救人不留名”从新闻知识角度说,这句话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新闻消息知识的写法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

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

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地向南飞驶而去。

北岸的江边,站满了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们,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

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

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

“过去了!

”“过去了!

”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

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

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

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

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

“同志们,再见了!

”“老乡们,辛苦了!

南京再见!

(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

22、相同点:

23、不同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生字词

阌乡()潢川()鄂豫皖()绥靖()阻遏()管辖()襄阳()逃窜()

2、找出本文的六要素

人物:

地点:

时间: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与结果:

3.划分层次,了解结构: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合作探究】

4、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5、作者为什么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

6、我南线人民解放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

7、如何理解“我们在所有江淮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繁茂了。

”中的比喻?

 

【精读精练】

(一)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上月,白匪崇僖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

8.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A.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B.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

9.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A.采用倒叙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D.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

10.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

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

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拓展阅读】

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国际知名科学家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来京参加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的斯蒂芬?

霍金教授等国际知名科学家。

江泽民首先向霍金及在座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江泽民高度称赞霍金倾毕生精力,为科学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同时强调:

中国政府十分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科学规律的发现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江泽民祝“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取得成功。

霍金说,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

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等会见时在座。

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和将于明天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外国专家丘成桐、爱德华?

威滕、大卫?

格罗斯和安德鲁?

斯特罗明格等也参加了会见。

11.新闻结构:

导语:

主体:

12.读了这段新闻之后,你觉得中国政府对科技持什么态度?

13.针对科技发展,外国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宝贵意见?

【能力提升】

14.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搜集最近与战争有关的新闻。

(200字左右)

15.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教(学)后记】

 

二《芦花荡》导学案

胡福义

【导学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3、认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2、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小说中 典型人物的解说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中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2、认识作者

孙犁是“荷花淀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自然清新的语言,勾勒生活的诗意,描绘人民在艰苦的战争中乐观向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提防()疟子()竹篙()

寒噤()仄歪()泅水()

飒飒()央告()转弯抹角()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②、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

③、拾起篙,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末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  )

④、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错,船却走不动。

  ( )

3、选词填空。

①、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

里(A.撑 B.划 C.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A.奔 B.走 C.超)着东南去了。

②、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A.阴森恐怖 B.阴森黑暗 C.暗无天日)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A.堕落 B.掉 C.滴落)下来的样子。

③、弯弯下垂的月亮,(A.挂 B.镶 C.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A.飒飒 B.瑟瑟 C.呼呼)的风响。

4、填空。

《芦花荡》是________(作者)的著名短篇小说。

这是他的“”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____________。

故事发生在________的岁月里。

在充满诗情画意的________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________感到快乐,让________感到胆寒。

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________。

(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抗日战争芦花荡抗日将士日本鬼子鱼鹰)

【设问导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整体感知:

1、课文的体裁是____,其中的主人公是______。

2、课文主要通过描写__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_

3、这篇课文的情节是以______顺序展开的,显示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语言有___、___、___、____、_____。

4、试用四个短语精要概括课文中情节的发展脉络。

开端:

___________  发展:

_____________

高潮:

___________  结局:

_____________

【自学检测】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①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________,站在船尾巴上,________。

②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________。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③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④小女孩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⑤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

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愿意看,明天来看吧!

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⑥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⑦在那苇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