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637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 第五章综合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第五章综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过关检测第五章综合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

1.圆褐固氮菌固氮后形成的产物()

A.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B.经过分解者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C.经过动物代谢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D.经某种生产者的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为了证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某同学选择一小条新鲜的蛙腓肠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待肌肉本身ATP消耗后再进行B.可滴加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实验

C.先滴加ATP溶液后滴加葡萄糖溶液D.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肌肉的生理状态

 

3.如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与CO2的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

D.对细胞④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N1小于m2

4.若白天光照充足,下列哪种条件对作物增产有利()

A.昼夜恒温25℃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C.昼夜恒温15℃D.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25℃

5.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6.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

A.3:

4B.4:

3

C.1:

2D.2:

1

7.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8.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①经a、b形成③和④属于细胞增殖

B.⑤与⑥细胞核DNA相同,RNA种类不同

C.细胞的衰老与凋亡都对人体有积极的意义

D.c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

二、非选择题

9.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在A和B两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当光照强度达到D点后,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至少答两点)

(2)如果在图中D点突然停止光照,会直接影响发生在上的反应,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

(3)当光照强度在C点时,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各为12h。

实验前后,甲植物中有机物的总量将,乙植物中有机物的总量将

(4)光照强度在D点时,乙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量为mg/m2.h

10.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2,4-D溶液浓度(mol/L)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in)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A

0

0

1.1

2.2

3.3

4.4

5.5

B

10-12

0

6.5

13.0

19.5

26.0

32.5

C

10-10

0

8.0

16.0

24.0

32.0

40.0

D

10-8

0

7.5

15.0

22.5

30.0

37.5

请回答:

(1)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组别是(填字母)。

(2)实验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因而有色液滴移动的原因是。

(3)请利用表中的相关数据在上图右侧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出大豆种子细胞呼吸速率与2,4-D溶液浓度的关系图。

(4)与D组相比,当2,4-D溶液浓度为10-12mol/L时,有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更。

 

11.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1)从ATP的分子结构式可知,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钟内的能量供给。

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m短跑过程中,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中,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________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________(“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________与否以后,再滴加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

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

(2)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

(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作物青贮的主要操作是:

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耗能不要求画出)。

13.光合作用的过程:

分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

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过程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________________,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__________________,氧以分子形式释放出去,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活泼的还原剂。

二是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_____________,光能就转化为储藏在ATP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光反应阶段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暗反应阶段:

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

绿叶通过气孔吸收的CO2先与植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结合,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一些C3接受ATP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被______________还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___________,此过程叫做C3的还原。

另一些C3又形成___________。

14.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实验一: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mol)的葡萄糖溶液,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实验二: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mol)的丙酮酸,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3)实验三: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

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

(4)实验四: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

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中的________试管。

供选答案:

A.H2O+CO2B.乙醇+CO2

C.丙酮酸D.无反应

15.如图是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

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物质b~g依次为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________;假如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的变化是________。

(4)与上图生理活动有关的两种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自身DNA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名称:

______________。

(5)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选择题

16.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生产食品和药品等。

科学家将大麦细胞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获得的啤酒酵母菌种可产生LTP1蛋白,并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

基本的操作过程如下:

(1)该技术定向改变了酵母菌的性状,这在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中属于________。

(2)从大麦细胞中可直接分离获得LTP1基因,还可采用________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本操作中为了将LTP1基因导入酵母菌细胞内,所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

(3)此操作中可以用分别含有青霉素、四环素的两种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则有C进入的酵母菌在选择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看啤酒泡沫丰富与否外,还可以怎样检测LTP1基因在啤酒酵母菌中的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我国南方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

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该系统将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体

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___原理。

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比单纯种植蔬菜和单纯培育蘑菇带来的效益之和还要高,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原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D

【解析】圆褐固氮菌的产物是NH3,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利用NH3,一般需经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将其氧化为硝酸盐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硝化细菌即是一种生产者。

2.【答案】C

【解析】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同时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先滴加ATP溶液会对后滴加葡萄糖溶液的结果产生干扰,因此选项C错误。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有机物的积累。

有机物的积累取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值,光合作用越强,呼吸越弱,有机物的积累越多。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和温度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也就越低,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5.【答案】 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的空间结构与反应物相匹配,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在反应前后a的结构不变,说明其为麦芽糖酶。

曲线F~G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故该实验是在一定麦芽糖酶量的条件下进行的。

由于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不论升高还是降低温度,酶的活性均会下降,F点都将下移。

麦芽糖酶能将1分子麦芽糖分解成2分子葡萄糖,而麦芽糖和葡萄糖均属于还原糖,故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是否完全分解。

6.【答案】A

【解析】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分别如下: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都消耗1mol葡萄糖时,共吸收O26mol,产生CO28mol,所以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CO2的分子数之比为6:

8=3:

4。

7.【答案】C

【解析】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8.【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a、b过程为细胞的增殖,c过程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不同细胞内RNA种类的不同,而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线粒体、叶绿体、CO2浓度、温度、水

(2)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增加(3)增加减少(4)10mg/m2.h

【解析】本题较为简单,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光照停止之后,直接影响的光反应阶段,光照强度在D点时,乙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量为10mg/m2.h

10.【答案】

(1)A

(2)吸收有氧呼吸放出的CO2有氧呼吸消耗O2后引起左侧瓶内气体体积减小,气压下降

如下图(3分,横坐标、纵坐标及折线各1分)(4)小

 

【解析】1)不做处理的组为对照组,即A组。

(2)有色液滴移动的原因是有氧呼吸消耗O2,而有氧呼吸放出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引起左侧瓶内气体体积减小,气压下降。

(3)绘图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①清晰标注X轴和Y轴的含义并注明单位;②选取适合而易于使用的标度,并应充分使用图纸;③根据给出的数据标出各点,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圆滑曲线连结各点。

(4)针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看出,B组在单位时间内(每10分钟)移动的距离比D组小。

 

11.【答案】

(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①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②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3)①ATP ②葡萄糖溶液 肌肉收缩 ATP溶液 ③结果不可靠。

如果外源ATP尚未耗尽,会出现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也会收缩的现象,造成葡萄糖也能被肌肉直接利用的假象

【解析】

(1)ATP分子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腺嘌呤)组成的化合物,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剧烈运动时会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ATP在细胞内含量少,但可与ADP之间快速转化。

(3)由于实验的目的是证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所以实验时应以是否提供ATP为自变量,但实验前必须要耗尽肌肉自身原有的ATP,同时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2.【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2)粪便等废物

(3)分解作用 可以增加大棚中CO2浓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4)通过微生物发酵,初步分解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有利于禽畜的消化吸收

(5)

【解析】

(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该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2)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粪便直接被分解者分解,秸秆直接燃烧,此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粪便和秸秆中的能量。

(3)沼气池分解了粪便等废物,产生沼气。

沼气池产生的CO2进入大棚,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4)青贮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初步分解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有利于禽畜的消化吸收。

13.【答案】光反应和暗反应类囊体的薄膜上光能[H][H]ATP化学能叶绿体的基质中C5二氧化碳的固定能量[H]糖类C5

【解析】该题较为简单,但是要准确作答需要对课本知识准确把握

14.【答案】

(1)C D A

(2)D A A

(3)B D B

(4)一 丙

【解析】三支试管中所含细胞的部分不同,其功能也有不同。

(1)实验一:

葡萄糖在甲中产生丙酮酸,因有氧存在,发酵作用受抑制,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无法按无氧呼吸的过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乙中由于没有使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因而不能进入线粒体完成反应;丙中含有催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种酶且氧气充足,因而丙中的葡萄糖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实验二:

因有氧存在,甲中加入的丙酮酸发酵作用受抑;乙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丙中的过程同实验一。

(3)实验三: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甲经发酵作用产生乙醇、CO2;乙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进行无氧呼吸。

(4)荧光素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需消耗ATP。

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越多发光越强,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远多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

15.【答案】

(1)类囊体薄膜上 O2 ATP ADP [H] C5 CO2 

(2)①③④⑤ 细胞质基质 (3)f C5 增加 (4)ATP和酶 (5)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解析】图示中a表示色素分子,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b为O2,d为ADP,e为[H],c为ATP,f为C5,g为CO2,h为C3,过程①~⑤依次为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照较强时①过程中ADP应由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三、非选择题

16.【答案】

(1)基因重组

(2)人工合成 质粒

(3)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但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存活

(4)检验转基因啤酒酵母菌能否产生LTP1蛋白。

【解析】

(1)基因重组一般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题目中将大麦的LTP1基因重组入啤酒酵母菌中,也属于基因重组。

(2)获得目的基因有两条途径:

一是用“鸟枪法”直接分离获得目的基因,一种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

(3)质粒中含有抗青霉素基因,如果成功导入受体细胞,重组酵母菌在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但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存活。

(4)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通过检测特定的性状或者目的基因是否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进行确定。

17.【答案】

(1)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物质循环再生

(2)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的污染

(3)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

(4)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系统整体性

【解析】

(1)图示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建立沼气池,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其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图中生态农业施用的都是有机肥,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因此生产的大米无公害。

(3)发酵装置中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蘑菇为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CO2等无机物,可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