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621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docx

热工过程及设备祥解

目录

实验一流体力学综合实验2

实验二燃料热值的测定(氧弹法)7

实验三球体法导热系数的测定.12

实验四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16

附录1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20

附录2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使用方法21

 

实验一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为多用途实验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1.储水箱2.上、回水管3.电源插座4.恒压水箱5.墨盒

6.实验管段组7.支架8.计量水箱9.回水管10.实验桌

利用这种实验台可进行下列实验:

一、雷诺实验;

二、能量方程实验;

一、雷诺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

(3)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2.实验装置

在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中,雷诺实验涉及的部分有高位水箱、雷诺数实验管、阀门、伯努力方程实验管道、颜料水(蓝墨水)盒及其控制阀门、上水阀、出水阀,水泵和计量水箱等,秒表及温度计自备。

3.实验前准备

(1)、将实验台的各个阀门置于关闭状态。

开启水泵,全开上水阀门,把水箱注满水,再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的水有少量溢流,并保持水位不变。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4.实验方法

(1)、观察状态

打开颜料水控制阀,使颜料水从注入针流出,颜料水和雷诺实验管中的水迅速混合成均匀的淡颜色水,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状态为紊流;随着出水阀门的不断的关小,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的水渗混程度逐渐减弱,直至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形成一条清晰的线流,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为层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系数

全开出水阀门,然后在逐渐关闭出水阀门,直至能开始保持雷诺实验管内的颜料水流动状态为层流状态。

按照从小流量到大流量的顺序进行实验,在每一个状态下测量体积流量和水温,并求出相应的雷诺数。

实验数据处理举例:

设某一工况下具体积流量Q=3.467×10-5m3/s,雷诺实验管内径d=0.014m,实验水温T=5℃,查水的运动粘度与水温曲线,可知微v=1.519×10-6m2/s。

流速

雷诺数

 

m3

图2雷诺数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2雷诺数与流量的关曲线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绘制出雷诺数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2)。

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曲线斜率不同。

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调整出水阀门,使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处于紊流状态,然后缓慢地逐渐关小出水阀门,观察管内颜色水流的变动情况。

当关小某一程度时,管内的颜料水开始成为一条线流,即为紊流转变为层流的下临界状态。

记录下此时的相应的数据,求出下临界雷诺数。

4)观察层流状态下的速度分布

关闭出水阀门,用手挤压颜料水开关的胶管二到三下,使颜料水在一小段管内扩散到整的断面。

然后,在微微打开出水阀门,使管内呈层流流动状态,这是即可观察到水在层流流动时呈抛物状,演示出管内水流流速分布。

注:

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需等待稳定几分钟。

关小阀门过程中,只许渐小,不许开打。

随着出水流量减小,应当调小上水阀门,以减少溢流流量引发的振动。

二、能量方程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流经能量方程实验管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能量方程的理解。

(2)、掌握一种测量流体流速的原理。

2、实验装置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中,能量方程实验部分涉及的有上水箱、能量方程实验管、上水阀门、出水阀门、水泵、测压管板(图中未给出)和计量水箱等。

3、实验前准备工作

开启水泵,全开水阀门使水箱注满水,再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水位始终保持不变,并有少量溢出。

4、实验方法

(1)、能量方程实验

调节出水阀门至一定开度,测定能量方程实验管的四个断面四组测压管的液柱高度,并利用计量水箱和秒表测定流量。

改变阀门的开度,重复上面方法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数据的计算结果,绘出某一流量下各种水头线(如图3),并运用能量方程进行分析,解释各测点各种能头的变化规律。

可以看出,能量损失沿着流体流动方向增大的;Ⅰ与Ⅲ比较,两点管径相同,所以动能头基本相同,但Ⅲ点的压力能头比Ⅰ增大了,这是由于位置能转化而得来的;Ⅰ与Ⅱ比较,其位置能头相同,但Ⅱ点比Ⅰ点的压力能头大,这是图3各种水头线

由于管径变粗;速度减慢,动能头转化为压力能头;Ⅲ与Ⅳ比较,位置能头相同,但压力能头小了,可明显看出,是压力能头转化为速度能头了。

实验结果还清楚的说明了连续方程,对于不可压缩的流体稳定流动,当流量一定时,管径粗的地方流速小,细的地方流速大。

2)测速

能量方程实验管上的四组测压管的任一组都相当与一个皮托管,可测得管内的流体速度。

由于本实验台将总测压管置与能量方程实验管的轴线,所以测得的动压水头代表了轴心处的最大速度。

皮托管求点速度的公式为:

式中u---毕托管测点处的点速度;

c---毕托管的教正系数;

h---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水头差。

联立上两式可得

式中u---测点处流速,有毕托管测定;

---测点流速系数;

---管嘴的作用水头;

在进行能量方程实验的同时,就可以测定出各点的轴心速度和平均速度。

测试结果记入表二中,如果用皮托管求出所在截面的理论平均速度,可根据该截面中心处的最大流速。

雷诺数与平均流速的关系,参考有关流体力学求出。

表2-1

流量

m3/s

总水头

压力水头

速度水头

能量水头

总水头

压力水头

速度水头

能量水头

能量方程管断面的中心线距几厂基准线高(mm)

能量方程管内径d(mm)

静水头(mmH2O)

表2-2

d1(mm)

d2(mm)

d3(mm)

d4(mm)

轴心速度

平均速度

实验二燃料热值的测定(氧弹法)

一.实验目的

单位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值,它是衡量燃料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燃料热值可用氧弹量热计直接测定。

1.了解氧弹量热计的构造和使用,掌握固体燃料热值测定原理和方法。

2.测定量热计的热容量K值。

3.测定燃料的热值。

二.实验原理

将已知量的燃料置于密封容器(氧弹)中,通入氧气,点火使之完全燃烧,燃料所放出的热量传给周围的水,根据水温升高度数计算出燃料热值。

测定时,除燃料外,点火丝燃烧,H2SO4和HNO3的生成和溶解也放出热量;量热计本身(包括氧弹.温度计.搅拌器和外壳等)也吸收热量;此外量热计还向周围散失部分热量,这些计算时都应考虑加以修正。

量热计系统在实验在条件下,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量热计的热容量。

测定之前,先使已知发热量的苯甲酸(量热计标准物质、热值为6329卡/克)在氧弹内燃烧,标定量热计的热容量K。

设标定时总热效应为Q,测得温度升高为Δt,测得热容量为K=Q/Δt

量热计的热容量如果已由实验室测定,同学可不必再测。

测定时,再将已知量的被测燃料置于氧弹中燃烧,如测得温度高为Δtx,则燃烧总效应为:

Qx=K×Δtx

再经进一步修正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具体计算方法见后面)。

三.实验装置

量热计的构造(见图1),氧弹的构造(见图2)。

1.搅动棒;2.外筒;3.内筒;4.垫脚;5.氧弹;6.传感器;

7.点火按键;8.电源开关;9.搅拌开关;10.点火输出负极;

11.点火输出正极;12.搅拌指示灯;13.电源指示灯;14.点火指示灯。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煤样准备

为保证完全燃烧测定热值的煤样,应粉碎至粒度小于0.2毫米,每次测定称煤样1.0~1.2克精确至0.0002克。

2.点火丝

点火丝有镍丝和铁丝,量出点火丝长度,计算点火丝重量(单位长度点火丝重量实验室已测好)。

3.量热计用水

量热计外筒中需注满与室温相差不超过0.5℃的水(一般已注好)。

量热计内筒用蒸馏水,为减少散热误差,内筒水温应比外筒水温低0.7℃.内筒注入的水量,以保证水面没至氧弹进气阀的2/3高度为宜,约3000克,需精确至0.5克.

4.装样料

把氧弹的弹头放在弹头架上,将样品放入坩埚内,把坩埚放在燃烧架上.测量燃烧丝长度,然后将燃烧丝两端分别固定在弹头中的两根电极上,中部贴紧样品.(燃烧丝与坩埚壁不能相碰)在弹筒中注入10毫升的水,把弹头放入杯中(样品为苯甲酸,则不用注水),用手拧紧。

5.充氧气

使用高压氧气瓶充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开始先充入少量氧气(约0.5MPa),然后开启出口,借以赶出弹中空气.再充入约1~2MPa的氧气.

6.装置安装

将氧弹小心放入量热计内筒,接好点火电线,盖上量热计盖,插入测温传感器探头,调好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打开搅拌开关和电源开关,实验开始读数,

7.实验读数

实验读数分为三期:

初期,主期和末期,三个期互相衔接.

初期:

由读数开始至点火为初期,用以记录和观察周围环境与量热计在实验开始温度下热交换的关系,以求得散热校正值.初期内半分钟记录温度一次,直至得到11个读数为止.第11个读数作为燃烧前水的温度th.

主期:

从第11个读数开始,在此阶段燃烧试样所放出的热量传给水和量热计,并使量热计设备的各部分温度达到平衡.

读取初期的第11个读数之后,立即接通点火开关,点火指示灯亮,随之在1~2秒内熄灭表示点火完毕,继续观察温度计读数,在主期内仍半分钟读取一次读数,并逐一记录下来.

点火后最初几次温度读数,因上升很快不易读准,可只读到0.01℃,但不少漏读,待温度上升减缓以后,而恢复读到0.001℃,一般在第一个半分钟内温度变化不大,然后就开始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值后,就开始降温,开始下降的第一个温度读数为止为主期,第一个下降的温度读数作为水的最终温度tK。

温度在迅速升高后,也可能不再降低而继续上升,但上升愈来愈慢,这发生在室温较量热计温度为高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下,仍需每半分钟读一次温度读数,当这一温度变化每分钟不超过0.003℃时,即认为主期结束,主持最后一个温度读数为水的最终温度tK.

末期:

这一阶段的目的与初期相同,是为了观察实验终了温度下热交换的关系.主期的最后一个温度读数tK作为末期的第一个读数,此后仍每半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读数,至第11次读数,末期结束,读数也结束.

8.装置拆卸

实验完毕,关闭搅拌开关和电源开关,拔出测温传感器探头,打开量热计盖,取出氧弹并擦干。

小心打开氧弹排气阀(切不可先拧开氧弹盖),放出废气,响声停止后再拧开盖,检查弹内与弹盖,如有薄层烟渣或未燃尽的细粒,则实验失败,必须重做.

将内筒的水倒掉,擦干量热计所有设备,将弹头置于弹头架上。

五.实验数据记录

1)试样重量G

2)点火丝燃烧的净重量b

3)温度读数:

初期、主期、末期;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

1、计算量热计的热容量K值:

K=(Qb×G+ɡ×b)/(tK-th+Δt)

式中:

Qb——苯甲酸(量热计标准物质)的热值为6329KJ/Kg

2、计算燃料燃烧的氧弹热值:

Qx=[K(tK-th+Δt)-ɡ×b]/GKJ/Kg

式中:

Qx——分析基试样的氧弹热值,KJ/Kg

Δt——热交换校正值,Δt=(V+V1)×(m+1)/2+V1×r

V——初期每半分钟间隔内温度变化的平均值,即初期第1个读数减去第11个读数被10除。

V1——末期每半分钟间隔内温度变化的平均值,即末期第一个读数被减去第11个读数10除。

m——主期快速升温后,每隔半分钟大于0.3℃的半分钟温度间隔数。

r——主期温度变化小于0.3℃的半分钟温度间隔数。

k——量热计的热容量KJ/℃。

ɡ——点火丝燃烧热KJ/Kg(3.3J/cm)

b——点火丝实际燃烧掉的净重量Kg

G——试样重量Kg

煤的高位发热值按下式计算:

Qg=Qx-(94.1×S+a×Qx)

式中:

Qg——分析基样品高位热值,KJ/Kg

Qx——分析基样品氧弹热值,KJ/Kg

S——由洗弹液测得的燃料含硫量,%;

a——硝酸生成热校正系数,贫煤、无烟煤取0.00410,

其他煤取0.00627。

3、实验结果分析。

七、思考题

1、实验完毕装置拆卸,氧弹必须排先放出废气后拧开氧弹盖,为什么?

2、温度读数应精确到多少?

点火后最初几次温度读数可只读到多少,为什么?

3、实验读数分几期,主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实验三球体法导热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稳定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球体法测定物质的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2.实验测定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λ;

3.绘制出材料导热系数λ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

加热圆球(见图1)由两个壁厚1.2毫米的大小同心圆球

(1)组成。

小球内装有电加热器

(2)用来产生热量。

大球内壁与小球外壁各设有三对铜-康铜热电偶(4)。

当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通过中间的测试材料(3)传到外球,再由外球传给空气。

1.大小同心球;

2.电加热器;

3.颗粒状试材;

4.铜康铜热电偶;

5.专用稳压电源;

6.专用测试仪;

7.底盘;

8.UJ36a电位差计图1加热圆球示意图

测取小球的温度t1,t2,t3,取其平均温度:

T1=(t1+t2+t3)/3;

测取大球的温度t4,t5,t6,取其平均温度:

T2=(t4+t5+t6)/3;

根据圆球导热公式:

λ=[UI(1/D1-1/D2)]/[2π(T1-T2)]-----------

(1);

式中:

U——加热电压;I——加热电流;

D1——小球直径;D2——大球直径;

三、实验装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实验装置YQF-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的面板图见图2

专用电源的面板图见图3

 

图2YQF-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的面板图图3专用电源的面板图

1.电源开关;2.电源指示灯;3.3.5位数显毫伏表;4.毫伏表调零电位器;5.补偿电压调节电位器;6.补偿按键;7.热电偶测量电压输出端;8.热电偶输入选择开关。

1.电源开关;2.电源指示灯;3.电压表;4.电流表;5.过载指示灯;6.电源输出端;7.电源输出粗调;8.电源输出细调。

1.加热圆球

1.1测量材料:

颗粒状材料,例如黄沙,珍珠岩等

1.2测量温度范围:

50℃~200℃

1.3加热电压:

0~60V加热电流:

0~1A(因不同的材料而不同)

1.4圆球尺寸:

小球直径D1=80mm大球直径D2=160mm

1.5稳定时间:

约4~5小时

2.导热系数测定仪

2.1数显毫伏表:

3.5位显示,量程0~20mV,测量精度:

0.1%±2个字

2.2温度补偿范围:

-10℃~40℃,补偿精度±0.5℃

3.专用电源

3.1输出电压:

0~80V

3.2输出电流:

0~1A

3.3连续工作时间:

>8小时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使用前,先在加热圆球的顶部用漏斗装入测试材料,如果已加好试材,则可进行实验。

1.按图3所示进行仪器的连接。

稳压电源的输出通过电流表专用插头接到加热圆球底盘上的插座。

电源输出“+”端串接电流表。

电流表“-”与电源输出“-”端并接电压表。

2.将15芯信号线的一端插入加热圆球底座(7)专用插座,另一端插到导热系数测定仪后面板上的15芯插座上。

3.将稳压电源的输出调到最小位置,即粗调和细调均逆时针打到底。

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调节粗调和细调开关,改变输出电压,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调节加热功率至所需的电流和电压值。

4.打开导热系数测定仪的电源开关。

先进行数显毫伏表的调零。

将面板右下方的输出端短接,用小一字螺丝刀调节右上角的调零电位器,使毫伏表显示为零。

若已为零则无须调节。

去掉短接线就可进行测量。

5.若想检测仪器内部的温度补偿是否正常,只须按下“补偿”键,则数显毫负表显示的值即位补偿电压。

对照环境温度,通过查看附录1即可知道补偿电压是否准确。

若不准确,可用小一字螺丝刀微调“补偿”按键上方的补偿电位器至准确的补偿值即可。

再按“补偿”按键使它弹起即回到测量状态。

6.观察加热圆球的温度变化情况。

当数显毫伏表或电位差计(UJ36a型)的读数不再变化,则表示温度已达到稳定。

这时用精密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得U和I的值,即可计算得到加热功率。

转动导热系数测定仪上的输入选择旋钮(8)。

这样就能选择6个热电偶进行分别测量。

7.输入选择旋钮测得的mA值加上补偿mA值即为热电偶测量值,对照附录1“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即可查得对应的测量温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实验完后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并整理填写下表:

序号

加热电流A

加热电压V

小球温度

大球温度

导热系数W/m℃

t1

mV

t2

mV

t3

mV

T1

t4

mV

t5

mV

t6

mV

T2

导热系数λ根据式

(1)计算

2、绘制材料导热系数λ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大、小球壁要设三对热电偶?

2、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通对实验有无影响?

为什么?

实验四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测定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的液液热交换的传热总系数,流体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传热系数。

2.对在强制对流下进行液液热交换过程,验证求算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

通过实验取得新物系的传热系数的数据及其计算式。

3.通过本实验,了解传热过程的实验方法,在实验技能上受到一定的训练,并加深对传热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装置主要由套管热交换器(Ф12×1.5mm的黄铜管为内管,Ф20×2.0mm的有机玻璃管为套管所构成)、恒温循环水槽(控制恒温)、高位稳压水槽(保持水压恒定)以及一系列测量和控制仪表所组成,装置流程如图所示。

三、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1、向恒温循环水槽灌入蒸馏水或软水,直至溢流管有水溢出为止。

2、开启并调节通往高位稳压水槽的自来水阀门,使槽内充满水,并溢流管有水流出。

3、将冰碎成细粒,放入冷阱中并掺入少许蒸馏水,使之浊状。

将热电偶冷接点插入冰水中,盖严盖子

4、循环水槽的温度自控装置的温度定为55℃。

启动恒温水槽的电热器。

等恒温水槽的水达到预定温度后即可开始实验。

5、开启冷水截止球阀,测定冷水流量,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

6、启动循环水泵,开启并调节热水调节阀。

热水流量在60~250L/h范围内选取若干流量值(一般要求不少于4~5组测试数据),进行实验测定。

7、每调节一次热水流量,待流量和温度都恒定后,再通过琴键开关,依次测定个点温度。

四、实验结果整理

1、记录实验设备基本参数。

实验设备型式和装置方式:

水平装置套管式热交换器

内管基本参数:

材料:

黄铜

外径:

d=mm

壁厚:

δ=mm

测试段长度:

L=mm

套管基本参数:

材料:

有机玻璃

外径:

d`=mm

壁厚:

δ`=mm

流体流通的横截面积:

内管横截面积:

S=mm2

环隙横截面积:

S`=mm2

热交换面积:

内管内壁表面积:

Aw=mm2

内管外壁表面积:

Aw`=mm2

平均热交换面积;A=mm2

2.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冷水流量

热水流量

温度

测试截面I

测试截面Ⅱ

V,

V

T1

TW1

T`1

T2

TW2

T`2

Kg/s

Kg/s

0C

0C

0C

0C

0C

0C

3.实验数据整理:

(1)求取总传热系数;

实验序号

管内流速

流体间温度差

传热速率

总传热系数

u

△T1

△T2

△Tm

Q

K

m.s-1

K

K

K

W

W.m-2K-1

1

2

3

4

(2)由实验数据求取流体在圆形内做强制湍流时的传热膜系数а。

实验数据可参考下表整理

实验序号

管内流速

流体与壁面温差

传热速率

管内传热膜系数

U

T1-T2

T2-TW2

△T'm

Q

а

M·S-1

K

K

K

W·m-2k-1

W·m-2k-1

1

2

3

4

(3)由实验原始数据和测得的а值,对水平管内传热膜系数的准数关联式进行参数估计。

整理数据:

实验序号

管内流体平均温度

流体密度

流体黏度

流体导热系数

管内流速

传热膜系数

雷诺数

努塞尔准数

普兰特准数

(T1+T2)/2

ρ

μ

λ

U

α

Re

Nu

Pr

K

Kg.m-3

Pa.s

w.m-1.K-1

m.s-1

w.m-1.k-1

1

2

3

4

列出表中各项计算式,水平管内传热膜系数的准数关联式:

Nu=a·Rem·Prn

Prn视为定值与a项合并,上等式为Nu=A·Rem

上等式两边去对数,使之线性化,即lgNu=mlgRe+lgA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估计参数A和m。

取Pr均值为定值,且取n=0。

3,由A计算到a值。

最后,列出参数估计值:

A=;m=;a=;

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热电动势(mV)

-40

-1.475

-1.510

-1.544

-1.579

-1.614

-1.648

-1.682

-1.717

-1.751

-1.785

-1.819

-40

-30

-1.121

-1.157

-1.192

-1.228

-1.26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