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475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docx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doc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3、了解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和模式。

4、掌握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社会认知的概念、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难点:

归因理论及其运用

☆教学内容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要认识其他人,与他人打交道。

研究对人的认知及其规律的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认知,也称为社会知觉。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对人所形成的初步印象。

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或在社交场合碰到一个相识不久的人,通过初步交往形成了印象,但对他的本质特征(如能力、性格)还缺乏了解,只有在今后的进一步交往中,随着接触增多,才能形成较深的印象。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现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选择性

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对同样的刺激,人们所作出的反应程度却不完全相同。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对外界刺激作出自己的反应:

选择某些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越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显著。

(三)防御性

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自我防卫机能息息相关。

当刺激物的出现破坏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时,个体可能采取的自我防卫方式是避开刺激物或是消极反抗。

(四)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

即把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如果对刺激物了解的不完整时,倾向于从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形成完整的印象。

德国格式塔学派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下述原则:

1.接近原则。

两种刺激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则具有被看成属于一个组织单位的倾向。

例如,下列的图形容易被认知为三个圆圈一组的。

○○○○○○○○○○○○

2.相似原则.两种刺激的性质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如在企业中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各被视为不同的群体。

3.闭锁原则。

几个知觉对象包围一个空间,则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连续原则。

当知觉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时,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对象组合的连续性原则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认知的类型

(一)    他人认知

(二)    自我认知

(三)    人际认知

(四)    角色认知

四、社会认知的信息范围

从动态上看,社会知觉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最初,认知者只能接收到有关对象外部特征的信息。

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者不断拓展认知范围,开始涉及对象的内在属性。

与此同时,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认知对象与周围的人加以对照,试图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一方面,认知者并不忽略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往往把自己同一定的认知对象置于某种关系网络之中,并形成对这种关系的判断。

依照上述分析,社会认知信息范围基本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特征

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常常是人们最先看到的信息。

通过一个人的相貌、高矮、胖瘦、肤色、衣着、发型,我们可以看出他(她)是男还是女,大约有多大年纪,是时髦还是朴素,通过一系列特征的整合,我们可以对这个人心理状态作出某种判断。

1、相貌

相貌具有生物性,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人的相貌也即五官不仅具有生物性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这同样不容忽视。

相貌不等于表情,但表情是通过相貌来表现的,表情本身又是个体心理的反映。

因此,人的相貌就如人的生理需要一样,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社会性。

人的表情的多样性可以掩饰相貌,对人的相貌的推断还有很多主观方面的偏见因素,所以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是社会认知信息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方面。

2、体型

体型同人的相貌一样,不仅具有审美的价值,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点。

从统计数字来看,体型确实同个性有一定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有些人因无法应付而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造成内分泌失调,可能使体型发生较大的变化。

由于过量进食造成脂肪积累或由于多虑苦恼而不想吃东西变得骨瘦如柴。

这表明,体型的变化同人的社会性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如果把体型看作人的心理状态的标志,而排斥其他因素,那也是不正确的,和相貌一样,体型也只是一种参考的因素。

3、发型、服饰

发型和服饰,在现代社会中是表现自我的重要手段,是对相貌、体型进行加工、掩饰、衬托的最普通、最简单的方法。

适宜而得体的服饰,不仅可以展示人的内在魅力,而且也能表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因此通过一个人的发型和服饰判断其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是认知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言语、动作

言语是说出来的话,动作是肢体或面部的活动,人的外部特征是静态的,而言语和动作是动态的,因而言语和动作更能够反映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

这样说当然并不含有外部特征只反映一般心理状态、言语和动作只反映当时心理状态的意思,人的某些个性心理特征例如能力恰恰在言语和动作中才能更充分地显示,人的气质、性格在言语和动作中也能对外部特征作进一步的补充。

另一方面,人的外部特征只能够用眼睛来观察,而他的言语和动作需要眼、耳并用,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言语和动作为我们认知其的个体心理提供更可靠的凭据。

一般来说,相同的面部表情通常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各民族大同小异,全人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如目瞪口呆、捶胸顿足、咬牙切齿、手舞足蹈等表情往往成为认知一个人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某个人如果嘴角下垂,两颊拉长,皱眉呈八字形,那他(她)多是不愉快;如果他(她)经常这副表情,那我们就可以推测他(她)可能是一个抑郁、悲观的人。

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而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但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愤怒、敌意的信号。

我们对他人的知觉,不仅取决于对方所说的话,也取决于他(她)怎么说,如说话的速度、节奏等。

当一个人说话的速度很快时,我们常常会推断此人心直口快,是一个直率、没有心计的人;一个说话轻声慢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有涵养的印象。

表情、手势、体姿传递的信号不统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的社会性。

在于意识支配动作时两种强弱不同的、矛盾的信号互相干扰,以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自然应激。

观察个体的表情、手势和体姿,不仅要从它们表达了什么,也要从它们的表达是否一致以及为什么不一致来认识人的心理。

而这又是以表情、手势、体姿的各自的真伪性的判断为前提的。

表情同手势和体姿比较起来更容易被注意,所以它也更容易装假。

脸部表情越丰富越能够看出心理变化,因而善于掩饰的人总习惯于控制脸部变化,保持表情的稳定性。

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认为,真正具有意义的表情一般都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例如有所指向的微笑只有4至5秒,超过5秒的微笑是没有特定内容的。

人们往往注意对方的眼神,而眼神也是能锻炼和控制的,坦荡的眼神并非一定代表坦荡的胸襟,而且老练的人往往用垂下眼皮、看着桌上的东西或用沉思的眼神掩饰心中的慌乱。

手势包括手的各种动作。

弗洛伊德曾说:

“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

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研究过说谎时人的手势,认为它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手的动作减少;第二,以手摸触脸部的动作增加;第三,摊手的动作增多。

他们并能解释说,手的动作减少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于说谎,而怕手的动作“多嘴多舌”;触摸脸部是因为想帮助嘴说谎而又怕弄巧成拙;摊手是想加强谎言的可信度。

当然这些原因都是在潜意识中探寻的,说服力不强。

不过手势确实反映人的心理,这是可信的。

心理学家们在警告人们不要为表情、手势、体姿的假象所迷惑的时候,提出了四条原则:

第一,离脸部越远发生的动作越为真实;第二,越不自觉的动作越为真实;第三,越不明确的动作越为真实;第四,越不自然的动作越为真实。

用这四条原则来检验人们言语和动作的真伪性,一般能较为准确地认知个体的心理。

(三)行为

虽然外表与非言语线索是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利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最有用处的信息还是他人的行为,因为许多行为与某些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一个人热心公益事业,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一个人贪污受贿,我们就会认为此人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

琼斯与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对应的内在特质。

(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如当一个消防员冲入火中抢救人时,人们不一定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因为这是他的职责。

人们对消防员这一角色的期望就应如此。

但如果是一位过路居民勇敢地冲入火中抢救人时,百分之百的人都会据此行为推断此人是利他的、勇敢的。

(2)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

总之,人们会利用所能获得的各种线索对他人形成印象。

但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它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知识来解释的。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性认识。

所谓的印象形成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五、认知偏差

(一)首因效应

又称为优先效应,即所谓“先入为主”。

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较为强烈,从而左右对后来信息理解。

(二)近因效应

是指根据最近出现的信息所形成的强烈印象,而忽略了过去信息所留下的印象。

(三)晕轮效应

指在对人的知觉中,此人有某种品质或某种特征较为突出,使人产生特别清晰明显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一定情感,使后来有关此人的信息都带上了情绪色彩,再由此去推断此人尚未获悉的品质。

(四)刻板效应

由于社会的影响,对某一类人的产生稳定不变的看法,以致在后来看待人时把此类人归类,用这类人的印象来照套某个人。

第二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一、认知者的因素

(一)兴趣、动机和任务

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这就是说,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而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原因,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给被试以明确的任务,其对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

(二)过去的经验

人们的感知是当前存在于面前的事物,但这些客观事物却是复杂的。

人们在感知其时,由于过去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社会刺激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

不少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认知对象的意义,是因为对关于该对象的经验已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了认知过程,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巴克称之为“概念应用”。

如一个学生根据他在学校的化学成绩可能认为自己是当医生的料。

在这里原先所形成的概念帮助他作出了判断。

(三)情绪影响

人对事物的感知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

人们的在愉快的状态下,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什么都是美好的;当人忧郁、烦闷的时候,会感到一切都没有希望,俗话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情人眼里出西施”等都说明一个人的感情影响知觉。

(四)个性特征

人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知觉,不同性格、气质类型的人,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有个别差异,多血质的人知觉速度快,敏锐,知觉范围广,但不细致。

粘液质的人知觉速度慢,知觉范围狭窄,但比较细致。

另外,能力不同的人,知觉事物也不相同,有绘画能力的人,视知觉颜色感知觉比较发达。

人们的性格不同也会影响他们认知,自信心强的人和自信心弱的人,认知同一对象时,前者有独立性,后者却往往因服从别人,迷信权威而使认知活动受暗示,变得人云亦云。

一个常爱猜疑别人、具有猜疑性格的人,对他人动作和语言认知,往往从猜疑立场加以判断,一个具有内倾性格的人,判断与他交往的对方,总是以自己的内倾性格去看待对方,发生一种投射作用。

二、认知对象因素

(一)魅力

构成个体魅力的因素既有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方面,又有内在性格特点方面。

说一个人有魅力,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容貌美、有能力、正直、聪明、友好等等。

但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个人往往只需具备其中某一两个特征就可能被认为有吸引力。

美貌通常最快被人认知,且直接形成对人的魅力,从而往往首先导致光环作用。

除相貌外,态度也同魅力相关。

人们把自己作为判断别人是否和自己相似的参照系,同时还常常会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按照弱化理论,人们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

在这个意义上,只要认知对象的判断对自己有利,认知者就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并对他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二)知名度

一个人知名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知。

在一个人有一定知名度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某种社会传播媒介或周围其他人传递的有关他的信息,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个人的认知。

这时,人们所依据的都是间接材料,受他人暗示的成分较大。

无论是否相信这些材料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判断。

所以一旦真正接触到知名人士,认知者必须首先检验原有的看法。

一般说来,知名度高、社会评价积极的人,对于认知者的心理有特殊的影响力。

人们常常把这样的人先入为主地看成是有吸引力的人。

(三)印象整饰

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

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人们在交往中总是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动作给他人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象。

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就叫做印象整饰。

三、认知的情境因素

(一)宏观环境

指整个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都会对认知个体产生的影响。

这是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风格迥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使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有所不同。

如在西方与他人交谈时不能询问对方的工资多少,否则对方会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但在我国,人们常把这一问题作为交谈的话题,而对方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冒犯。

(二)微观环境

包括认知者及被认知者所处的家庭,社会地位,工作单位、居住条件等都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

在认知活动中,被认知者所处的场合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

巴克指出,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

人们往往以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以认定。

环境背景对于认知这种影响可以在判断个体感情的文献中得到证明。

二十年代以来的许多实验研究一致表明,画中所描绘的刺激人所处的背景对于决定被试作出什么样的判断非常重要。

被试作出如何判断以及判断的准确程度,受到被认知者周围景物和色调的强烈影响。

科尔曼等人甚至认为,单是人的面孔和身体所传达的一致情况是不多的。

背影可以提供最强的线索,把感情归属于人物。

如假定一个人在笑,那么只有情景的线索才能显示出这一动作究竟是表示高兴还是难堪。

第四节社会认知中的归因问题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一、归因理论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周围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

海德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

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

如果把某项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内在状态,那么观察者将由此推测出行为者的许多特点。

即使这种推测不总是很准确的,它也有助于观察者预测行为者在类似情况下如何行为的可能性。

但是,假如某项行为被归于外在力量,观察者就会推断说该行为是由外力引起的,那么以后能否再度发生则难以确定,因此,海德认为对行为的预测与对行为的归因是相互联系着的。

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即把原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

但他还提出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

依照这两种尺度,维纳对成功行为的决定因素作了分类(如下表)。

归因尺度

内在的

外在的

稳定的

能力

任务难度

暂时的

努力

机遇

两种尺度上的因素在归因中都是很重要的,它们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在我们形成期望或者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暂时/稳定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归因的内在/外在尺度同对一种行为的奖赏或惩罚是联系在一起的。

如,如果我们认为某人的成功不是由于机遇或工作简易,而是凭他自己的能力经过一番努力获得的,我们就会奖励他。

而当他的失败被归因于能力低或懒惰,我们就会惩罚他。

凯利则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了三种基本信息,即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和一贯性信息。

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三种形式:

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和形态)。

区别性信息告诉人们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

如果行为者在对其他对象没有做出与这一刺激物相同的反应,其区别性就高;也做出相同的反应的话,其区别性就低。

一致性信息向人们显示关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

如果大家都是如此,则表明某人与其他人的行为之间有高一致性。

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将是独特的,同别人的行为之间只具有低一致性。

一贯性信息是人们所要了解的关于行为者在其他场合的表现情况。

如果反应始终如一,则说明他在不同场合对于同一刺激物的反映有高一贯性,相反则只有低一贯性。

上述三类信息的使用情况,决定了我们对行为归因的可靠程度。

通过这些信息的组合,我们就可以断定引发某种具体行为的原因是来自行为者本身,还是来自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无法充分掌握各类信息。

如我们可能不曾在从前的某些场合观察过这个人,或者我们可能不知道在同样的情形下其他人会怎样做。

凯利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关因果关系的现成观念(即因果图式)起了作用。

也就是说在以往的观察中,我们对因果关系形成了一定的想法(或图式),这些想法现在被用来解释他人的行为。

二、归因偏差

上述的归因理论,特别是凯利的模式基本上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

但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于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

(一)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这种偏差主要是就观察者而言的,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与观察者的倾向相比,行为者很容易过高估计外在因素对于自己行为的作用。

也就是说,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易作外在归因。

(三)忽视一致性信息

凯利假定人们在归因时同样重视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三种信息。

但是,事实上,一致性信息所受重视的程度特别低。

人们往往只注意行为者本人的种种表现,却不大注意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如何行动。

目前有关这种现象的研究指出了这样几种原因:

第一,人们习惯于注重具体的、生动的、独一无二的事情,往往忽视抽象、空洞和统计类型的信息。

第二,人们可能觉得直接信息比间接信息更可靠,而一致性涉及到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这方面的材料相对分散,无法凭观察者自己一一获取。

第三,行为者周围的其他人与行为者本人相比处于较不突出的位置,往往只构成观察的背景,因而受到忽视。

(四)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

人们总是愿意获得成功,这种倾向也可能导致归因偏差。

如果我们把成功看作加强自我的权威或保护自尊心的手段,就会对自己的失败行为作歪曲的解释。

我们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工作或好品格等。

与此相反,对于自己的失败往往从外在环境中寻找原因为自己开脱。

这种归因偏差在行为者确信自己行为原因无人确知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另一方面,为了解释自己的失败,行为者还可能出现另一种防御偏差,即所谓自我贬损。

在这种情形下,行为者用各种消极的办法如借助酒精、药物等来逃避个人的责任。

史密斯等人指出。

自我贬损可以使失败者不必面对自己缺乏某种优良特质的难题,避免因个人真实能力被发现而难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