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305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docx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概要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

(1)修改时间操作步骤

按下“系统设置”键,进入系统设置操作菜单(如图5-20),再按对应的数字键

图5-1

进入系统设置界面需要使用管理员密码(或更高级别密码)解锁后才能进行操作。

按1键进入“时间设置”界面,屏幕上会出现如下所示的显示。

通过按“❒”、“♦”键,选择欲修改的数据块(年、月、日、时、分、秒的内容);按“”、“♦”键,使光标停在数据块的第一位,逐个输入数据。

修改完毕后,按“确认”键,便得到了新的系统时间。

时间(时、分)在屏幕窗口的右下角显示。

(2)密码设定操作

密码的分类

除“消音”、“设备检查”、“记录检查”、“联动检查”、“锁键”、“取消”、“确认”及“△”、“▽”、“”、“♦”键外,其他功能键被按下后,都会显示一个要求输入密码的画面(密码由8位0~9的字符组成),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可进行进一步地操作。

按照系统的安全性,密码权限从低到高分为用户密码、气体灭火操作密码、系统管理员密码三级,高级别密码可以替代低级别密码。

用户密码打开的操作包括:

复位、自检、火警传输、警报器消音/启动、用户设置、启动、停动、屏蔽、取消屏蔽等。

输入气体灭火操作密码(也可以是系统管理员密码)后可进行喷洒控制菜单操作,但如需进行系统设置菜单操作,必须输入系统管理员密码(不能进入“调试状态”选项)。

当输入正确的用户密码(或更高级别密码)后,进行任何用户密码级操作均可不用输入密码。

密码的更改

在图5-20系统设置操作状态下按“2”键,则进入下图所示的修改密码操作状态。

图5-22

欲选择修改的密码,屏幕提示“请输入密码”(如图5-23),此时输入新密码并按“确认”键,为防止按键失误,控制器要求将新密码重复输入一次加以确认(如图5-24),此时再输入一次新密码,并按下“确认”键。

图5-23

图5-24

若两次输入的密码相同,则会退出当前的操作,回到“系统工作正常”屏幕,表明新密码输入成功。

若出现错误,屏幕显示“操作处理失败”,需重新进行密码输入操作。

本控制器为满足多个值班员操作的需要,在用户密码一级设置了五个用户号码(1~5),每个用户号码可对应于自己的用户密码,当需更改用户密码时,要求先输入用户号码(如图5-25),按“确认”键后,屏幕提示输入密码,此时可输入新密码2

并加以确认。

(3)设备定义

设备定义的内容控制器外接的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联动模块、火灾显示盘、网络从机、光栅机、多线制控制设备(直控输出定义)等。

这些设备均需进行编码设定,每个设备对应一个原始编码和一个现场编码,设备定义就是对设备的现场编码进行设定。

被定义的设备既可以是已经注册在控制器上的,也可以是未注册在控制器上的。

典型图5-26

“原码”:

为该设备所在的自身编码号,外部设备(火灾探测器、联动模块)原码号为1~242;火灾显示盘原码号为1~64;网络从机原码号为1~32;光栅机测温区域原码号为1~64,对应1~4号光栅机的探测区域,从1号光栅机的1通道的1探测区顺序递增;直控输出(多线制控制的设备)原码号为1-60。

原始编码与现场布线没有关系。

现场编码包括二次码、设备类型、设备特性和设备汉字信息。

“键值”:

当为模块类设备时,是指与设备对应的手动盘按键号。

当无手动盘与该设备相对应时,键值设为“00”。

“二次码”:

即为用户编码,由六位0到9的数字组成,它是人为定义用来表达这个设备所在的特定的现场环境的一组数,用户通过此编码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被3

编码设备的位置以及与位置相关的其它信息。

推荐对用户编码规定如下:

第一、二位对应设备所在的楼层号,取值范围为0~99。

为方便建筑物地下部分设备的定义,规定地下一层为99,地下二层为98,依此类推。

第三位对应设备所在的楼区号,取值范围为0~9。

所谓楼区是指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物,例如:

一个花园小区由多栋写字楼组成,每一栋楼可视为一个楼区。

第四、五、六位对应总线制设备所在的房间号或其它可以标识特征的编码。

对火灾显示盘编码时,第四位为火灾显示盘工作方式设定位,第五、六位为特征标志位。

“设备类型”:

用户编码输入区“-”符号后的两位数字为设备类型代码,参照“附录一设备类型表”中的设备类型,光栅机测温区域的类型应设置成01光栅测温。

输入完成后,在屏幕的最后一行将显示刚刚输入数字对应的设备类型汉字描述。

如果输入的设备类型超出设备类型表范围,将显示“未定义”。

“设备状态”:

一些具有可变配置的设备,可以通过更改此设置改变配置。

可变配置的设备包括:

●点型感温:

可改变点型感温探测器类别,可设置成1=A1S,2=A1R,3=A2S,4=A2R,5=BS,6=BR;分别对应如下特性(参照GB4716-200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注1:

S型探测器即使对较高升温速率在达到最小动作温度前也不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注2:

R型探测器具有差温特性,对于高升温速率,即使从低于典型应用温度以下开始升温也能满足响应时间要求。

●点型感烟:

可改变点型感烟探测器探测烟雾的灵敏程度,可设置成1=阈值1,2=阈值2,3=阈值3;分别对应如下特性:

注:

阈值数字越小,探测器越灵敏,可以对较少的烟雾报警。

输出模块:

可以改变模块的输出方式。

注:

设置为3脉冲停、4持续停时,表示为停动类设备,即为平时处于“回答”状态的设备。

此类设备的“回答”信号不点亮“动作”指示灯,同时也不在信息屏。

如果非本系统的汉字5-27所示的设备定义选择菜单,此菜单有两个可选项:

“设备连续定义”及“设备继承定义”。

每个选项均分为外部设备定义、显示盘定义、1级网络定义、光栅测温定义、2级网络定义、多线制输出定义六种,如图5-28所示。

图5-27图5-28

设备连续定义在图5-26的屏幕状态下按“1”,则进入设备连续定义状态。

在此状态下,系统默认设备是未曾定义过的。

在输入第一个设备结束后,以后设备定义会默认上一个设备的定义,提供如下方便:

●原码中的设备号在小于其最大值时,会自动加一。

●键值为非“00”时,会自动加一。

●二次码自动加一。

●设备类型不变。

●特性不变。

●汉字信息不变。

外部设备定义

选择“外部设备定义”后,便进入外部设备定义菜单,此时输入正确的原码后,图5-29

上图中,在设备定义的过程中,可通过按“△”、“▽”、“”、“♦”键及数字6

键进行定义操作。

当设备定义完成后,按“确认”键存贮,再进行新的定义操作。

注意:

在进行设备定义时,如定义的用户码已经存在,将提示“操作处理失败”;当定义完最大值设备号的设备后,再按“确认”键,亦将提示“操作处理失败”。

设备继承定义

设备继承定义是将已经定义的设备信息从系统内调出,可对设备定义进行修改。

例如:

已经定义032号外部设备是二次码为031032的点型感烟探测器;033号外部设备是二次码为031033用于启动喷淋泵的模块,且其对应的手动盘键号为16号,现进行设备继承定义操作:

●选择设备继承定义的外部设备定义项,输入原码为032后按确认键,液晶屏显示的二次码为031032的点型感烟探测器的信息(见图5-28)。

●按两次“确认”键后,液晶屏显示的是原码为033、二次码为031033用于启

图5-30

图5-31

例图5-31中定义了一个第二楼区第八层楼16号房间的点型感烟探测器,它的原码为36号。

手动消防启动盘控制一般性设备的定义实例

例:

原码为112号的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位于第三楼区第二层的排烟机的启动,现将其用户编码设定为032072号,并由手动消防启动盘的2号键直接控制。

因为排烟机带有启动自锁功能,所以控制模块给出一个脉冲控制信号,即可完成排烟机的

图5-32

手动消防启动盘控制气体灭火设备启动定义实例

图5-33

为保障气体喷洒设备受到控制器专门为它们提供的可靠性保护,气体灭火控制盘的启动点、停动点二个控制码必须对应地定义为“气体启动”、“气体停动”类,并且都应该设成电平型控制输出。

另外为方便在中控室对气体设备进行控制,可以将“气体启动”和“气体停动”点分别定义为对应的手动键。

例图5-33为二楼机房的气体灭火启动设备的定义实例,按下手动消防启动盘的对应按键,控制器即可发出启动气体灭火设备的命令

(4)联动编程

联动公式是用来定义系统中报警信息与被控设备间联动关系的逻辑表达式。

当系统中的探测设备报警或被控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器可按照这些逻辑表达式自动地对被控设备执行“立即启动”、“延时启动”或“立即停动”操作。

本系统联动公式由等号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为条件,由用户编码、设备类型及关系运算符组成;后面为被联动的设备,由用户编码、设备类型及延时启动时间组成。

例一:

01001103+02001103=01001213000100131910

表示:

当010011号光电感烟探测器或020011号光电感烟探测器报警时,010012号讯响器立即启动,010013号排烟机延时10秒启动。

例二:

01001103+02001103=⨯0120552100

表示:

当010011号光电感烟探测器或020011号光电感烟探测器报警时,012055号新风机立即停动。

注意:

✧联动公式中的等号有四种表达方式,分别为“=”、“==”、“=⨯”、“==⨯”;联动条件满足时,表达式为“=”、“=⨯”时,被联动的设备只有在“全部自动”的状态下才可进行联动操作,表达式为“==”、“==⨯”时,被联动的设备在“部分自动”及“全部自动”状态下均可进行联动操作。

“=⨯”、“==⨯”代表停动操作,“=”、“==”代表启动操作。

等号前后的设备都要求由用户编码和设备类型构成,类型不能缺省。

关系符号有“与”、“或”两种,其中“+”代表“或”,“×”代表“与”。

等号后面的联动设备的延时时间为0~99秒,不可缺省,若无延时需输入“00”来表示,联动停动操作的延时时间无效,默认为00。

✧联动公式中允许有通配符,用“*”表示,可代替0~9之间的任何数字。

通配符既可出现在公式的条件部分,也可出现在联动部分。

通配符的运用可合理简化联动公式。

当其出现在条件部分时,这样一系列设备之间隐含“或”关系,例如0*001315即代表:

01001315+02001315+03001315+04001315+05001315+06001315+07001315+08001315+09001315+00001315;而在联动部分,则表示有这样一组设备。

在输入设备类型时也可以使用通配符。

✧编辑联动公式时,要求联动部分的设备类型及延时启动时间之间(包括某一联动设备的设备类型与其延时启动时间及某一联动设备的延时启动时间与另一联动设备的设备类型之间)必须存在空格;在联动公式的尾部允许存在空格;除此之外的位置不允许有空格存在。

联动公式的编辑

选择系统设置菜单(如图5-20)的第五项,则进入“联动编程操作”界面,如图5-34所示。

此时可通过键入“1”“2”或“3”来选择欲编辑的联动公式的类型。

图5-34

联动公式的输入方法

见图5-35所示的界面。

图5-35

在联动公式编辑界面,反白显示的为当前输入位置,当输入完1个设备的用户编码与设备类型后,光标处于逻辑关系位置(如图图5-34),可以按1键输入+号,按2键输入×号,按3键进入条件选择界面,按屏幕提示可以按键选择“=”、“==”、“=⨯”、“==⨯”;公式编辑过程中在需要输入逻辑关系的位置,只有按标有逻辑关系的1、2、3按键可有效输入逻辑关系;公式中需要空格的位置,按任意数字键均可插入空格。

在编辑联动公式的过程中,可利用“”、“♦”键改变当前的输入位置,如果下一位置为空,则回到首行。

常规联动编程

选择图5-34的第一项,则进入“常规联动编程操作”界面,如图5-36所示,通过选择1、2、3可对联动公式进行新建、修改及删除。

图5-36常规联动编程操作界面

“新建联动公式”:

系统自动分配公式序号(如图5-37所示),输入欲定义的联动公式并按“确认”键,则将联动公式存储;按“取消”退出。

本系统设有联动公式语法检查功能,如果输入的联动公式正确,按“确认”键后,此条联动公式将存于存储区末端,此时屏幕显示与图5-35相同的画面,只是显示的公式序号自动加一;如果输入的联动公式存在语法错误,按“确认”键后,液晶屏将提示操作失败,等待重新编辑,且光标指向第一个有错误的位置。

5-37新建联动公式

“修改联动公式”:

输入要修改的公式序号,确认后控制器将此序号的联动公式调出显示,等待编辑修改,如图5-38所示。

5-38修改联动公式

与新建联动公式相同,在更改联动公式时也可利用“”、“♦”键使光标指向欲修改的字符,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编辑,这里就不再赘述。

“删除联动公式”:

输入要删除的公式号,按“确认”键执行删除,按“取消”键放弃删除(如图5-39)。

注意:

当输入的联动公式序号为“255”时,将删除系统内所有的联动公式,同时屏幕提示确认删除信息(如图5-40),连按三次“确认”键删除,按“取消”键退出。

图5-40删除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