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296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docx

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

35T/H锅炉

XXX发电厂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35T/H锅炉运行规程

 

批准:

审核:

修编:

 

XXX发电厂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总则

1、本规程是我厂锅炉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依据,是安全经济运行的保障,各级管理人员和锅炉运行人员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2、担任锅炉运行各岗位的人员必须按照培训制定的规定,经过对本规程的系统学习和跟班实际操作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经生产厂长批准,方可正式上岗。

锅炉运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岗位资格考试,不具备岗位资格的人员,应调离工作岗位;

3、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均应熟悉本规程的有关部分,认真贯彻执行,并监督实施本规程;

4、各级生产负责人及值长,均不准发出违反规程的命令。

锅炉运行人员接到违反本规程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命令时,应申明理由,亦可越级汇报拒绝执行;

5、运行值班中,生产调度总负责人是值长,锅炉运行负责人是班长,每炉负责人是司炉,各岗位值班人员必须无条件执行所属上级人员的命令和指挥;

6、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值班中接到操作指令应复述无误后,方可执行;

7、运行值班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好事故予想和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8、发生事故时各专业应在值长及所属班长的统一指挥下,正确迅速处理,并应随时把事故处理结果汇报值长。

事后由生产部组织当班人员召告发事故分析会,做到“三不放过”,并由事发班组写出事故分析报告,上报总工程师;

9、禁止未经许可的非工作人员接近运行设备,严禁不熟悉设备的人替班,低职务人员不得代替高职务的人员值班。

值班人员离岗一个月以上重新值班时,应先熟悉设备系统并经考验合格后,方可上岗;

10、运行人员应按岗位考核标准及任职要求,认真钻研业务,学习技术做好本职工作;

11、对运行现场的要求:

(1)厂房及工作场所应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2)各运行岗位必须备有:

运行规程,系统图,交接班日志,运行表纸等各种技术记录簿;(3)运行岗位各种记录均应按时准确、详细填写,不准造假不得涂改或撕掉;(4)各岗位必须备有维护设备的必要工器具。

各岗位应备有必要的卫生工具。

第一章锅炉设备及燃料特性

第一节设备的简要特性

锅炉型号:

DHF35-39/450-S

制造厂家:

太原锅炉厂

制造年月:

2012年5月

安装年月:

2012年8月

本锅炉为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单汽包,自然循环辐射式水管锅炉。

配备有变频调速风机、螺旋给料机、变频调速皮带给煤机、拨料器、活化器及流化床燃烧设备。

锅炉炉膛为全膜式水冷壁,悬吊式封闭结构。

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作为分离元件,分离器布置在炉膛出口和尾部竖井烟道之间,分离器为中部支撑结构。

高温过热器为水平对流式,布置在竖井烟道上侧内。

低温过热器、钢管式省料器和管式空气予热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中。

过热蒸气温度调节采用喷水式减温器,减温器置于高温过热器与低温过热器之间,用于调节蒸气温度。

锅炉排渣采用人工式。

本锅炉由于采用高速流化床和烟气在炉膛中高速流动,未燃尽的燃料经高温分离器分离后,通过返料器返回炉膛重新燃烧,因此叫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

第二节主要规范及受热面

1.2.1设备规范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额定蒸发量

T/H

35

2

饱和蒸汽压力

Mpa

4.2

3

过热蒸汽压力

Mpa

3.82

4

过热蒸汽温度

450

+5,-15

5

锅炉水位

mm

0

+50,-50

6

给水温度

150

7

排烟温度

130

空气预热器后

8

热风温度

148

空气预热器出口

9

冷风温度

20

空气预热器入口

1.2.2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包

(1)内径

(2)壁厚

(3)长度

(4)材质

mm

mm

mm

1

1500

40

6240

20g

2

水冷壁

(1)受热面

(2)管数

(3)规格

(4)材质

(5)联箱规格

(6)前后模式

壁上集箱

M2

mm

mm

mm

190

122

51×5

20

ф219×16

ф219×16

前、后水冷壁各34根,左、右水冷壁各27根。

3

 

(7)材质

 

 

20

4

过热器

(1)受热面

(2)管数

(3)规格

(4)材质

(5)型式

M2

mm

240.8

38,22

ф38×4,ф38×3.5

20,12Crlmovg

逆流

低温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5

省料器

(1)受热面

(2)管数

(3)规格

(4)材质

(5)联箱规格

(6)型式

M2

mm

mm

540

114排,高中低各38排

ф32×3

20

ф159×12

钢管,逆流

6

减温器

(1)型式

(2)规格

(3)材质

mm

喷水式

Ф219×16

20

7

空气预热器

(1)规格

(2)型式

(3)受热面

(4)管数

(5)材质

mm

M2

ф50×2

立式

2532

809.545

Q235

1.2.3燃烧设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燃烧室

(1)容积

(2)宽度

(3)长度

(4)高度

M3

Mm

mm

mm

16462

3430

2730

17580

2

炉床

(1)面积

(2)宽度

(3)长度

(4)风帽数

(5)小孔直径

(6)小孔数

(7)风帽材质

M2

mm

mm

mm

6510

3100

2100

8

6

3

分离器

(1)直径

(2)直筒高度

mm

mm

Ф1360

2017

1.2.4辅属设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引风机

(1)型号

(2)风量

(3)风压

(4)叶轮直径

电动机

(1)容量

(2)电压

(3)电流

(4)转速

(5)型号

M3

pa

Mm

KW

KV

A

r/min

1

lY35-11No15d

69453

6337

ф

250

380

445

1450

Y355m2-4

右135·

2

送风机

(1)型号

(2)风量

(3)风压

(4)叶轮直径

电动机

(1)容量

(2)电压

(3)电流

(4)转速

(5)型号

M3

pa

Mm

KW

KV

A

r/min

1

LG35-11NO15.5D

29625

14555

ф

200

380

353

1450

Y355l2-4

右90·

3

二次送风机

(1)型号

(2)风量

(3)风压

(4)叶轮直径

电动机

(1)容量

(2)电压

(3)电流

(4)转速

(5)型号

M3

pa

Mm

KW

KV

A

r/min

1

G35-21no10d

21465

6143

ф

55

380

102

1450

Y250m-4

左90·

4

罗茨风机

1

Jysr型系列三叶

7.5KW

6

罗旋给煤机

电机型号

功率

电流

电压

转速

减速机型号

CODEBWD3-3.5-5.5

NOE13073235

DATE1308

KW

A

V

TYPEY132-4

5.5

1.6

380

1440

BWD3-3.5-5.5

7

拨料机

(1)型号

(2)给料量

(3)螺旋直径

(4)减减箱型号

(5)减速箱减速比

电动机

(1)容量

(2)电压

(3)电流

(4)转速

(5)型号

T/H

mm

 

KW

KV

A

r/min

8

Yvf2-100l2-4

1.5~11

ф

Grb7r77-yvp3-4p-957-m1-270

 

3

380

6.6

144~1440

yvp132s-4

8

活化器电机型号

功率

电压

电流

转速

减速机型号

KW

V

A

r/min

Y132M2-6

5.5

380

12.6

960

TYPEBWD4-87-5.5-6P

9

除尘器

(1)型号

(2)处理风量

(3)效率

(4)阻力

(5)布袋规格

(6)风室数

(7)吹灰方式

(8)布袋数量

m3

%

pa

mm

1

Lcm型

99.7

800-1200

ф160×5350

6

离线吹灰

60

9

汽包安全门

(1)型号

(2)排汽量

(3)启座压力

过热器安全门

(1)型号

(2)排汽量

(3)启座压力

t/h

mpa

t/h

mpa

1

a48y-64

36.2

4.37

1

ca48y-100i

57.44

3.97

Dn80

 

Dn80

1.2.5其它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锅炉水容积(水压试验)

(正确水位)

m3

m3

49.23

30.41

2

汽包水容积(正常水位)

m3

6.52

3

原料斗容积

m3

117

4

给水压力

mpa

6.7

5

省料器烟气流速

m/s

6.31

6

省料器沸腾率

%

15

7

连续排污率

%

2

8

锅炉效率

%

89

9

炉水磷酸根

mg/l

5~10

10

炉水ph 值

≥10

11

饱和、过热蒸汽含盐量

чg/l

≯15

12

饱和、过热蒸汽sio2含量

чg/l

≯25

1.2.6燃料特性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设计料种

(1)低位发热量qnet.v.ar

(2)灰份Aar

(3)水份Mar

(4)挥发份Vdef

(5)颗粒度

(6)元素分析:

碳Car

氢Har

氧Oar

氮Nar

硫Sar

mj/kg

%

%

%

mam

%

%

%

%

%

玉米秸秆

16.07

5.17

10.5

62.42

0~100

43.48

4.63

35.31

0.80

0.11

2

(1)低位发热qnet.v.ar

(2)灰份Aar

(3)水份Mar

(4)挥发份Vdef

(5)颗粒度

(6)元素分析:

碳Car

氢Har

氧Oar

氮Nar

硫Sar

mj/kg

%

%

%

mm

%

%

%

%

%

柠条

17.51

2.0

12

71.57

0~50

44.08

2.87

38.15

0.81

0.09

第二章锅炉机组的点火升压和并列

第一节点火前的检查

检修后及冷备用的锅炉在点火前必须作全面的检查。

2.1.1燃烧室、烟道内部的检查:

2.1.1.1燃烧室内部炉墙、防磨浇注料、看火门、人孔门等完整无损,燃烧室内无焦渣及杂物。

2.1.1.2水冷壁管、联箱、过热器管、省料器管、空气预热器管外形正常,受热面清洁,防磨装置完整牢固,二次风管、喷嘴无堵塞烧坏,烟道内无杂物。

2.1.1.3烟道、风道挡板应完好灵活,开度指示正确,挡板应在关闭位置。

2.1.1.4除尘器内部无积灰,燃烧室、烟道、除尘器内部检查完毕后确认无人工作时严密关闭人孔门。

2.1.2燃烧室、烟道外部的检查:

2.1.2.1燃烧室、过热器、省料器、空气预热器、炉顶等外部墙壁完整无损,无漏风孔、缝;通道、楼梯、平台和炉四周无杂物。

2.1.2.2引、送、二次风道完好无损,档板的连接装置、远方操作装置牢固正确、开关灵活。

2.1.2.3各处保温层应完整,检测时移动的盖板、栏杆已复装原处,脚手架全部拆除。

2.1.2.4安全门铅封完好,没有防动作的杂物、灰尘、锈垢;排汽管完整良好。

2.1.3检查锅炉机组的阀门及其它附件:

2.1.3.1给水管道所有上水阀门应开关灵活、门杆清洁、压兰盘根泄漏;指针与指示相符,手轮完整,标明开关方向,并有阀门编号。

2.1.3.2各联箱及省料器的放水门,过热器的疏水门、炉水蒸汽取样门、加药门、连续排污门、再循环门、减温水门、各疏水门、放水门、压力表门等均应开关灵活,附件完整。

2.1.3.3石英玻璃管的玻璃管外表不得有任何划伤,防护玻璃板完整无损。

汽水阀门和放水考克开关灵活,高低水位线的标志位置正确,照明充足良好。

2.1.3.4主汽门、主蒸汽旁路门应开关灵活。

2.1.3.5主蒸汽管、给水管、排污管法兰连接处应无堵板,并有明显的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2.1.3.6管道的支架、吊架应完整牢固。

2.1.3.7锅炉进水前必须查明水冷壁、过热器、减温器、省料器联箱手孔盖;汽包的人孔盖均完全关闭严密。

2.1.4检查炉床、分离器及给料机:

2.1.4.1炉床隔热层完好,风帽完好无磨坏漏风的,风帽齐全无缺少。

风帽小孔无堵塞,炉床上无杂物。

2.1.4.2风室清洁。

放灰门开关灵活,放灰管内无焦渣。

2.1.4.3分离器内表面完好,无结焦。

落灰管、回料阀内无焦渣。

回料阀风帽小孔无堵塞。

2.1.4.4给料机无卡涩,转动部件无杂音,变速箱油位正常。

2.1.5风机的检查:

2.1.5.1风机的靠背轮连接完好,地脚螺丝不松动,手动盘车无卡涩摩擦现象。

2.1.5.2冷却水畅通,油位计完好,指示正确、清晰易见,不漏油。

2.1.5.3试用时风机转向正确,温升正常,振动不超过规定值。

2.1.5.4风机挡板开关正确灵活,远控装置可靠。

2.1.6事故按钮及联锁试验:

2.1.6.1启动前必须关闭风机档板

2.1.6.2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二次风机,分别用事故按钮停止二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检查事故按钮是否好用。

2.1.6.3将联锁投入联锁位置,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二次风机、给料机。

停止送风机则二次风机、给料机、拨料器相继停止,引风机不停。

启动送风机、二次风机、给料机,停止引风机,送风机、二次风机、给料机、拨料器相继停止。

上诉联锁试验可结合料层试验进行,以减少风机的启动次数。

2.1.7其它检查:

2.1.7.1检查各种压力表安装齐全,指针在零位,清晰可见。

2.1.7.2检查各处膨胀指示器安装牢固,指针完好,指针在零位,并做好记录。

2.1.7.3检查操作盘所有仪表、记号、操作开关、切换开关配备齐全,名称正确,字迹清晰,警报洪亮。

2.1.7.4检查现场照明灯泡齐全,事故电源可靠,卫生洁净。

2.1.7.5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二次风机时,应检查风道、烟道、空气预热器是否漏风,电流是否正常。

启动引风机对烟道进行通风,时间不少于5分钟。

2.1.7.6检查合格后,联系燃料、仪表、化水等有关人员,进行点火准备工作。

第二节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2.2.1锅炉点火前应经省料器上合格的除氧水,其水温一般不超过100℃。

上水应缓慢进行,锅炉以上水至汽包正常水位负100mm处,所需的全部时间夏季不少于1小时,冬季不少于2小时。

如果锅炉温度很低或水温较高时,应适当延长上水时间,锅炉上水时不得影响运行锅炉的给水。

上水过程中应检查各处承压部件有无泄漏情况,发现泄漏时应停止水水,进行处理。

2.2.2如锅炉内原来有水,应对炉火进行化验,如炉水水质合格可上水或放水至汽包正常水位负100mm处;如炉水水质不合格,应全部放掉,再上合格的水。

2.2.3上水至汽包正常水位负100mm处停止上水,以后水位应不变,若水位有明显变化,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2.2.4上水前、后对膨胀指示器各记录一次,根据膨胀情况决定是否点火。

2.2.5锅炉各主要阀门开关位置列下:

阀门

编号

阀门名称

说明

主汽门

并列时开启

主汽门旁路门

汽机暖管时开

过热器出口联箱疏水门

并列后关闭

饱和蒸汽管空气门

有自用汽时开启

主蒸汽管空气门

汽水联样一次门

连续排污门

水位计汽水门

水位计放水门

冲洗水位计时开

汽包空气门

升压至0.2Mpa时

关闭

过热空气门

升压至0.2Mpa时关闭

过热器对空排气门

过热器其它联箱疏水门

升压至0.2Mpa时关闭

减温器疏水门

升压至0.2Mpa时关闭

减温器电动调节门

根据汽温调节

给水门

给水电动调节门DN80

根据水位调节

给水旁路电动调节门DN80

点火上水、调节门故障时开

给水旁路门DN20

水压试验、冷炉上水时开

过热器反冲洗门

停炉冲洗过热器和湿保护时开

省煤器入口门

省煤器再循环门

点火升压上水时关闭

定期排污总门

给疏水箱放水时关

放水母管总门

给疏水箱放水时开

水冷壁联箱排污门

排污、放水时开

省煤器放水门

放水或省煤器检修时开启

压力表一次门

更换压力表时关闭

事故放水门

锅炉满水紧急放水时开启

2.2.6底料的准备:

2.2.6.1底料可用河沙、炉渣、矸石料等低热值石料,最好用炉渣。

2.2.6.2底料必须过筛,粒度为0-8mm且粗细比例适当。

2.2.6.3底料如用矸石料等低热值石料其发热量不得大于4000KJ/Kg,水份不大于10%

2.2.6.4将准备好的底料放入炉膛内,底料的厚度以400mm左右为宜。

2.2.7引火料的准备:

2.2.7.1引火料最好挥发分高,颗粒度在2~5mm范围的烟料,水份不大于10%。

2.2.7.2将引火料运至点火平台。

不准在引火料中参杂大块杂物。

2.2.8点火物料的准备:

2.2.8.1点火物料可使用玉米芯、木材或木碳。

玉米芯必须是干的,不带外在水份。

2.2.8.2使用木材点火,木材块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以长度500mm,宽度30-40mm为宜。

2.2.8.3将点火物料运至点火平台。

2.2.9布风均匀性试验:

2.2.9.1冷态锅炉启动前应作均匀性试验,方法如下:

先启动引风机,再启动送风机,慢慢开大风机挡板,让所有的炉料全沸腾起来,经过1~2分钟后迅速关闭引、送风机。

打开炉门检查炉料层表面是否平整,若炉料表面平整,说明布风均匀;如不平整,料层厚的地方表明风量小,低洼的地方表明风量大。

一般在布风不均匀严重时出现料层表面不平整现象。

对不均匀现象要找出原因,予以消除。

2.2.10点火前应测定流化风量,明确初始流化风量,临界流化风量,全沸腾风量和临界沸腾风量。

并记住这些风量时的风机电流、风室风压、风机档板的开度。

以供点火时参考。

2.2.10.1缓慢开启引、送风机挡板,当料层表面开始跳动时的风量为初始流化风量。

2.2.10.2继续开大引、送风机挡板,当料层表面由跳动变为流动时的风量为流化风量。

2.2.10.3继续开大引、送风机挡板,当料层表面由流动变为沸腾时的风量为全沸腾风量。

2.2.10.4当增风至料层沸腾到极限时的风量为临界沸腾风量。

2.2.10.5由于底料筛分范围较宽,试验时间不宜过长,炉膛负压不宜达大,以免细则大量引出炉外。

2.2.10.6试验结束后,引、送风机瞬间断开,使底料处于疏松状态和避免底料分层。

2.2.11给除尘器储气罐送气,使储气罐达到运行气压。

第三节锅炉的点火

1.3.1接到锅炉点火命令后,应填写热力操作票。

2.3.2试验和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点火。

开启引风机挡板,自然通风。

关闭除尘器袋室的进、出口门,打开除尘器旁路门,使除尘器袋室处理隔离状态。

2.3.3打开点火炉门,把准备好的玉米芯放一部分在炉门内,用废油棉纱或其它引燃物将玉米芯点着,待成红碳火后堆入炉内。

炉门口留少量的红碳火,再给红碳火上放玉米芯,待成红碳火再推入炉内。

反复操作,直到红碳火能满足点火要求为止。

2.3.4为保证点火成功,料层上要有足够厚的红碳火层,红碳火层的厚度以100-150mm为宜。

2.3.5为使炉墙、受热面及炉水温升缓慢,烧红碳火速度不能太快,冷态锅炉不得于1小时。

2.3.6为使锅炉膨胀均匀,在烧红碳火阶段内应对锅炉排污一次。

2.3.7红碳火烧成后,用火钩将红碳火均匀的摊在料层上,然后将引火料均匀的投撒在红碳火上,关闭引风机档板准备启动引风机。

2.3.8锅炉启动引风机前,必须先启动2台皮带给料机和2台螺旋机、罗茨返料风机,然后启动引风机。

2.3.9启动引风机,调整炉膛负压为5~10pa

2.3.10启动送风机,调整风量到初始流化风量处,观察料层能微微跳动。

红碳火层不会被覆灭,引火料能正常着火。

2.3.11当表面料层被加热,跳动的底料变为红色时,应均匀地少量投入一些引火料,同时缓慢增加一点送风,使料层跳动的幅度大一些,观察红碳火层应被破坏,引火料不能旺盛燃烧。

如局部出现旺盛燃烧现象,应用火钩及时扑灭,以免发生低温结焦。

2.3.12随着底料的不断的加热,床温逐渐增高,红色区域迅速扩大,此时应缓慢开风至流化风量处,并均匀的投入一些引火料,使下部底料层开始松动,料层表面出现流动着的红色火浪。

此时应用火钩来回搅动底料,使底料均匀受热,用火钩探试,下部底料已全部松动。

2.3.13当底料由暗红色变为紫红色时,表明底料温度已达600-700℃左右,少量投入一些引火料,根据炉温上升情况,将风量开至全沸腾风量处。

此时用火钩探试,布风板上已无沉积底料,火钩在料层来回搅动,感觉阻力很小均匀,向下移动能轻松地碰到风帽。

2.3.14当沸腾段由紫红色变成较明亮红色时,料层温度已在700-800℃左右,此时投入给料机给料,给料量根据料层温度决定。

投入给料机给料时要两个螺旋机都投入,防止一个螺旋机堵料发生灭火。

2.3.15投料点火过程是底料由低温变为着火过程,此过程温度场分布不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